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经腹膜后入路)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2例老年SAP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指标(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8%低于对照组的5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应用于老年SAP患者,虽延长手术时间,但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护理干预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6年6月选择在我院ICU进行诊治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85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5例,两组都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积极地预见性护理与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为2.5%和10.0%,对照组分别为11.1%和24.4%,观察组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护理干预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消化内科就诊收治的9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观察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各45例)。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8. 89%)明显低于对照组(28. 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 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的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节约住院经费,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护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6.67%,远高于观察组11.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1.67±2.13)d,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15.24±2.74)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人性化加速康复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加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为2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加速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胰腺炎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并发症、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死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前、术中、术后舒适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性护理干预疗效满意,有利于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阑尾炎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期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 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进行护理。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列为对照组(40例),将应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患者列为对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可知,观察组SA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而GQOLI-74评分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术后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术后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效果显著,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流时间与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围术期循证护理对普外科开腹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开腹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围术期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腹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中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铜梁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C反应蛋白及血淀粉酶等生化指标分别低于自身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21.1%、并发症发生率10.5%、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47.4%,并发症发生率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逆转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营养不良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2月我院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92例,根据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6例,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改善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白细胞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0%(4/46)]低于对照组[26.09%(12/46)](P 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48%(43/46)]高于对照组[76.09%(35/46)](P 0.05)。结论 :对ICU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施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干预。观察2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休克、腹腔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的胰性脑病、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明显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以有效地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5日~2017年5月2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心室颤动1例、出血1例、迷走反射2例,并发症发生率10%;对照组出现心室颤动5例、出血4例、迷走反射3例、低血压3例,并发症发生率30%(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护理中,应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具有宣传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建丽 《新中医》2014,46(12):226-22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手术方式、术前护理方法、术后治疗方法基本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包括情志护理、足底按摩、饮食调护、针刺护理,比较2组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伤口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尿潴留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显著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且实施方法简单易行,经济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