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清晨血压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目前认为,有效控制清晨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控制整体并不满意。清晨血压过高易诱发脑卒中、急性心梗及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并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疾病预后。本文对清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清晨高血压的临床管理及疾病预后干预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血压前期概念多次被提及,高血压前期是从正常血压向临床高血压病过度的一个前驱阶段,也是避免产生心脑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s,CVD)的重要阶段。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跃居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加强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及预防,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控制其进展,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的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且每年新增300万人左右。但高血压的总体控制率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提高认识,关注高血压病。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简称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而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一死亡原因。因此治疗高血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的总危险,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被称为“时代瘟疫”。此类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血管病变,其中心脑血管最易侵犯。而高血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目前,我国每15s就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管疾病和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04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7.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的急性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生命,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预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今后将会继续升高,其危害将会越来越严重,为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不可忽视。1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诱发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者皆可导致心、脑、肾血管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引起脑卒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发病引起脑卒中的机理,西医理论认为,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极低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为11%.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因之首.已知,高血压是由多基因遗传和多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不明.因此,高血压的研究已成为心脑血管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以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临床确诊老年性高血压患者98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者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降血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饮食、运动、心理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科学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正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成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5.2%,高血压病人约有2.7亿~[1]。有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情况比较普遍,约3/4高血压患者伴有高Hcy血症,鉴于二者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中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为强调其危险性和普遍性,故将高血压伴血Hcy高于10μmol/L者称之为H型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1.
王家余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7):125-125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应用抗高血压药,规律运动,减少钠盐摄入,能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常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与高血压相关的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发病率居高不下,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老年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人群的50%以上,尤其在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增长的今天,抗高血压治疗已变得非常重要。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如限制钠摄入,控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且严重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中医针刺疗法以其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而独具优势,现就1998年以来针刺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由多基因遗传、环境及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全身性疾病[1].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通常所指的高血压,就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起病急、危害重,致残率致死率高,对患者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特别是由高血压所致的脑出血占脑出血病人总数的80%以上,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本文针对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病理的一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护理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朝阳 《家庭中医药》2012,(10):29-2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也日益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就是其中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128例非高血压老年人群分为2组,有心脑血管疾病组68例和无心脑血管疾病组60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析其24h、白昼及夜间收缩压变异(BPvs)与舒张压变异(BPvd)。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组24h收缩压变异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变异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变异标准差(dssD)、白天舒张压变异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变异标准差(nDsD)变异例数与无心脑血管疾病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比较这些参数,发现有心脑血管疾病组24h血压变异显著大于白昼血压变异,白昼血压变异大于夜间血压变异,收缩压变异显著大于舒张压变异。结论:血压变异与非高血压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可作为预测非高血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病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正>高血压(EH)是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1]。近年来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2]。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与高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20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低两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冠d病、脑梗死、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寻找适宜的预防管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7月~2016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危险因素,心脏病和糖尿病史也是危险因素,患者年龄和遗传史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疾病。结论:影响心脑血管患者疾病发展的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着手,做好全面预防,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