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观察紫及油纱条换药促进高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肛肠科诊断为湿热下注型高位肛瘘住院患者9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在麻醉下行"高位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组术后用紫及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术后用雷夫奴尔纱条换药,1次/d,疗程4周。换药2周后比较2组创面分泌物积分,换药4周后比较2组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4.44%,优于对照组的40.00%(P0.05);换药2周后治疗组创面分泌物积分平均(0.11±0.31)分,优于对照组的(0.49±0.70)分(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9.62±4.29) d,短于对照组的(34.74±6.51) d(P0.05)。结论紫及油纱条换药治疗高位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满意,可减少创面分泌物,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徐洋 《江苏中医药》2017,49(8):38-40
目的:观察紫草油纱条换药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行混合痔内扎外剥术,术后均用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组术后予紫草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术后予凡士林纱条换药,每日早晚各1次,均换药至创面愈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换药第3、7、14日疼痛积分、分泌物积分和肉芽组织水肿积分;比较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28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换药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创面疼痛、分泌物及肉芽组织水肿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28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换药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刘佃温  李敏 《光明中医》2012,27(2):277-278
为观察痔瘘洗剂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将9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常规换药前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创面,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通过对术后两组创面疼痛、创缘水肿症状及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创面疼痛缓解,创缘水肿减轻.结果表明,痔瘘洗剂具有良好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其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给予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换药,对照组给予紫草油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总体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第7、12天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相关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油纱条联合美洲大蠊精粉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换药对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局部症状的临床疗效要明显好于单纯使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单纯使用紫草油纱条换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砂糖在肛瘘术后伤口预防感染、促进愈合的效果。方法:对80例肛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按常规方法消毒换药至切口分泌物明显减少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白砂糖换药,并与40例采用黄连油纱条换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也明显缩短。结论:白砂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效果,能明显改善创面肉芽生长程度,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九华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肛瘘患者均行低位肛瘘切除术治疗,并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九华膏进行创面换药,对照组给予温水坐浴,凡士林纱条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肉芽、水肿、出血的指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肉芽、水肿、出血等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九华膏换药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温水坐浴联合凡士林纱条换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促进包皮环切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190例包皮环切术后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0例,术后采用自制黄芩油膏纱条包扎、换药;对照组40例,术后采用凡士林纱条包扎、换药。对比观察2组术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疼痛、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制黄芩油膏纱条能促进包皮环切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九一丹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给予正常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换药时创面外敷九一丹。观察两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水肿,疼痛VAS指数,有效率,愈合时间指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4、9天创口疼痛VAS指数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九一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口愈合情况有较好的作用,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疼痛VAS指数,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扶正祛瘀法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分别应用扶正生肌油纱和凡士林油纱换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出血、水肿、分泌物变化、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扶正祛瘀法可以明显地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低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治疗组20例给予复方黄柏液换药,对照组20例给予凡士林油纱换药。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缘水肿及创面分泌物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治疗组创面愈合率及肉芽生长情况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两组在水肿、分泌物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第14天,治疗组在此两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能显著缩短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加快愈合速度,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紫黄生肌膏应用于肛瘘术后切口换药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紫黄生肌膏纱条和呋喃西林纱条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几方面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黄生肌膏基于中医学"煨脓长肉"理论,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赛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减轻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肛瘘术后应用优赛治疗(治疗组92例)和雷夫努尔治疗(对照组80例)的患者资料,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肛瘘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出血量、水肿评分、分泌物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应用优赛换药可减轻肛瘘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矾冰纳米乳促低位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矾冰纳米乳纱条术后创面换药,对照Ⅰ组52例采用象皮生肌膏纱条术后创面换药;对照Ⅱ组49例采用凡士林纱条术后创面换药。结果治疗组在创面愈合率、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新生上皮出现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方面与对照Ⅰ组疗效相当(P0.05)、但2组疗效均优于对照Ⅱ组(P0.05)。治疗组在术后分泌物评分、水肿评分方面优于2组(P0.05)。结论矾冰纳米乳促低位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临床应用黄连紫草膏外敷于肛瘘术后开放性创面,对肛瘘术患者的创面疼痛、创缘水肿、愈合速度等方面进行观察,总结其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黄连紫草膏均匀涂于创面,消毒纱条覆盖并包扎;对照组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均匀涂于创面,其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创面清洁,炎性渗出物少,肉芽组织平整鲜活,创面疼痛感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改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黄连紫草膏外敷创面对肛瘘术后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止痛、缩短创面恢复时间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戴玲颖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4-105
目的:观察九一丹外敷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术后治疗组在前3天换药采用九一丹外敷,对照组换药采用常规三黄油纱条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平均愈合时间、出现创缘水肿的例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缘水肿例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早期换药时应用九一丹外敷,可以减少创缘水肿和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高位后铁蹄形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鞍麻下行高位后铁蹄形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3~5d。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坐浴,并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方熏蒸坐浴,并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够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改善创面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行肛瘘切开术治疗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平均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康复新纱条换药,对照组用凡士林纱条换药,直到创面愈合.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在术后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肤生肌搽剂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清肤生肌搽剂、对照组使用龙珠软膏和凡士林组使用凡士林纱条涂敷于患处,观察患者术后创面局部症状(疼痛、水肿、出血),比较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d、第14d与凡士林组在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换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5月徐州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14病区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住院号大小随机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入选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每日上午8点换药,治疗组患者换药时创面外敷藻酸盐敷料1片~2片,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对照组患者换药时创面外敷油纱条,无菌纱布包扎固定,观察所有入选患者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新生上皮组织覆盖)的天数为观察的期限,在治疗期间分别在术后常规换药的第1、4、7、14天对相应指标进行观测记录。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面积减小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新生上皮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情况及创面颜色的改变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均无伤口感染征象。结论:藻酸盐敷料肛瘘术后换药,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渗液,控制感染,缓解组织水肿,且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皮粘散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患者的疗效,探讨皮粘散对于促进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观察条件病例66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1例,术后6周治疗组采用皮粘散0.1g均匀铺于生理盐水纱条上填塞入切口内的换药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生理盐水纱条换药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0.97%。结论:皮粘散运用于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患者疗效甚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提高肛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