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痔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治疗差异。方法:选取台山市中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痔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用传统痔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环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伤口的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的治疗中应用吻合器痔环切术,与传统痔切术治疗痔疮相比,能够有效降低临床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改良PPH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PPH术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继发性出血、肛门坠胀、便不尽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中重度痔疮的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94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49例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0.5±3.0)min、(3.0±1.0)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4.5±3.5)min、(5.0±1.5)d,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腰奇穴麻醉与腰俞穴麻醉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效果。方法将126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痔疮患者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2组,实验组68例采用腰奇穴麻醉,对照组58例采用腰俞穴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牵拉反射、紧张程度、术后疼痛VAS评分、术后追加镇痛药物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牵拉反射和紧张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h、4h、8h和12h的VAS评分和追加镇痛药物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腰奇穴麻醉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术后疼痛程度轻,追加镇痛药物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比较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1 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200 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100)和观察组(n = 100)。 对照组实施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便血缓解时间和疼痛缓解 时间,比较治疗效果,并记录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7.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0.00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便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相对来说,吻 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痔疮切除术,术后便血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有所缩短,术后并发 症发生率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预防和缓解小剂量鞍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牵拉反应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痔上黏膜环切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在手术开始前30min实施耳穴贴压,并于吻合器激发前5~10min予以耳穴按压、穴位按摩护理。结果:疼痛评分观察组为(2.38±1.32)分,对照组为(5.67±1.6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率、血压、呼吸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小剂量鞍麻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中牵拉反应,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闭合式痔切除术治疗,术后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疗效和手术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痊愈率为100%,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疗效方面,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便血、术第一次便后疼痛程度及肛门水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在术后尿潴留、术后肛门狭窄、伤口感染等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联合超声刀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丽华  徐燕燕  刘江  马红丽 《新中医》2020,52(16):173-176
目的:观察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效果。方法:将142例痔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对照组71例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71例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护理。对比2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对比2组术后并发症、并发症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便血、瘙痒、水肿、渗液、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坠胀、便血、瘙痒、水肿、渗液、疼痛的消失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熏洗方联合仪器熏洗用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的效果较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症状消失的时间缩短,加快创面的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探究组患者使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4.9%(P<0.05);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41%,低于对照组的41.51%(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技术可以提高痔疮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脱垂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东莞市横沥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环状脱垂痔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中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相比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8年4月东莞市台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度痔疮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70)实施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n=30)患者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手术和愈合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次数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痔疮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优化手术指标,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高,预后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环状痔患者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来县人民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环状痔患者38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等均更低,同时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痔患者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其能够在第一时间改善患者疼痛情况,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同时能够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研究围手术期提肛训练对于PPH术(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尿潴留的重要预防作用,以降低PPH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机率。方法:选取120例重度痔择期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仅给予对照组患者PPH术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提肛训练护理手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PPH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概率情况。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手术期的提肛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PPH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的积极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痔切除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7月-2015年7月新丰县中医院收治的7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规住院情况、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对痔外观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痔切除术对于重度混合痔患者的疗效更好,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环状混合痔吻合器切除术后患者排便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均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观察组术后应用中药熏洗治疗。观察2组便秘发生情况及治疗后排便障碍VAS评分、活动状态KPS评分及生活质量QLQ-30C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便秘型粪便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排便障碍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活动状态KPS评分及生活质量QLQ-30C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环状混合痔吻合器术后辅助中药熏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排便状况,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6.
潘丽洲  焦丽丹 《新中医》2016,48(11):186-188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穴埋豆防治混合痔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腹胀发生率、术后相关指标等内容。结果:干预2个疗程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胀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耳穴埋豆防治混合痔PPH术后腹胀效果确切,可显著降低腹胀发生率,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肛裂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广济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重度混合痔合并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剥内扎联合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血、疼痛及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2%,显著低于对照组27.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合并肛裂的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接受诊治的18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分别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 %高于对照组的8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 %低于对照组的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配合消痔灵注射液对直肠黏膜脱垂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来本院肛肠科治疗的直肠黏膜脱垂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为PPH手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5.92%(47/49)显著高于单一手术治疗的对照组87.76%(4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PPH术治疗后给予患者消痔灵注射液,明显减少患者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芨粉联合耳穴压豆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病人疼痛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治疗的痔疮患者6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芨粉联合耳穴压豆止痛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患者舒适度的状况。结果 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环境评分均由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芨粉联合耳穴压豆对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症状,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