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219例不孕患者取宫颈分泌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19例分泌物标本UU的DNA,同时对196例标本进行CT的DNA检测,另选68例正常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荧光定量PCR检出UU阳性率39.7%(87/219),CT阳性率44.9%(88/196),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CT、UU与不孕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荧光定量PCR检测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荆州市性传播疾病(STD)的感染现状,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 207例门诊疑似患者的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检测,运用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207例患者中有583例检出病原体,STD阳性率48.3%;其中22例检出NG,阳性率为1.8%;43例检出CT,阳性率为3.6%;518例检出UU,阳性率为42.9%;混合感染中CT+UU检出率3.7%,UU+NG检出率为2.6%,CT+UU+NG混合检出率为1.5%。结论中青年就诊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阳性率高,应重视病原学的检查,进一步加强STD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4种性病病原体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联合检测 4种性病病原体的必要性。方法 用PCR对 5 0 5 5例患者进行 4种病原体检测 ,其中对 4 0 99例患者进行沙眼衣原体 (CT)、解脲支原体 (UU)联合检测。结果 CT ,UU阳性率分别是 2 1.5 4 %和 2 4 .4 7% ,混合感染率为 5 .88% ,总感染率达 4 0 .13% ,远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对 95 6例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 (HPV)、单纯疱疹病毒 (HSV)联合检测 ,结果HPV ,HSV阳性率分别是 2 8.97%和 2 8.35 % ,混合感染率为 11.0 9% ,总感染率达 4 6 .2 3%。HPV男、女的阳性率分别为 19.37%和 4 1.12 % ,两者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5 )。对HSV阳性标本进行分型 ,HSV -II占 97.6 7%。结论  4种性病病原体应做联合检测 ,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孕产妇早产胎膜早破的相关性,为预防胎膜早破提供依据。方法:56例胎膜早破孕产妇编入研究组,另随机选取同一时期我院住院的正常分娩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阴道采样,UU采用分离培养法,CT检测采用生化酶快速法。结果:研究组孕产妇的阴道UU、CT均为阳性的占17.86%,明显高于对照组6.67%,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UU、CT感染与早产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及青少年泌尿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312例患儿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结果:312例患儿UU阳性39例占12.5%,CT阳性9例占2.89%,NG阳性4例占1.28%,UU、CT二者混合感染4例占1.28%。结论:UU是小儿及青少年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输卵管妊娠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支原体IST试剂盒,对390例输卵管妊娠宫颈分泌物及20例输卵管妊娠部位、34例正常早孕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UU检测。结果输卵管妊娠宫颈分泌物UU阳性189例占48.5%,正常早孕UU阳性7例占20.6%,输卵管妊娠组明显高于正常早孕组(P<0.01)。结论生殖道UU感染与输卵管妊娠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过程中,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常规方法的 临床结果和差异情况。方法:随机选择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在中信惠州医院进行诊疗的 80 例疑似解脲脲原体感 染患者(UU 组)和 80 例疑似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CT 组),均予以常规方法(解脲脲原体为培养法,沙眼衣原体为胶体 金法)和荧光定量 PCR 对样本中的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检测,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的临床结果差异情况。结果: UU 组和 CT 组患者荧光定量 PCR 的临床检测时间均短于常规方法的检测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UU 组 和 CT 组的荧光定量 PCR 检出准确率均高于常规方法检出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UU 组中,荧光定量 PCR 的检出率(90.00 %)和灵敏度(100.00 %)均高于常规方法(80.00 %,88.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T 组中,荧光定量 PCR 的检出率(96.25 %)和灵敏度(100.00 %)均高于常规方法(73.75 %,76.62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荧光定量 PCR 和常规方法检测两种疾病的特异度均为 100.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过程中,荧光定量 PCR 的检测时间少于常规方法,且检出率和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553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1.4%、30.8%、35.6%.同时,我们对高度怀疑为淋病患者111例及95例非淋病性尿道炎患者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淋病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检测率为30.6%,与06—08年间所进行的培养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均低于PCR检测结果(77.4%),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率为16.8%,亦明显低于PCR结果(30.8%),此外,对患者同时分UU+CT和NG+UU进行PCR检测结果分析,发现约40%的淋病患者并发UU感染,而CT和UU复合感染亦在10%左右。上述结果说明PCR方法在三种性病病原体的诊断中比细菌培养法更为可靠,特别是在多种病原体复合感染的情况下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育不孕症夫妇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率及其与不育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学方法检测136对不育不孕症夫妇(不育不孕组)UU、CT感染率,与50对健康生育夫妇(对照组)UU、CT感染率。结果:不育不孕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30.9%,CT阳性率为39.0%,UU和CT混合感染(UU+Cr)阳性率为11.0%;对照组中妻子UU阳性率为8.0%,CT阳性率为10.0%,UU+CT阳性率为4.0%;二组间UU、CT、UU+CT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不孕组申丈夫UU阳性率为33.1%,CT阳性率为36.8%,UU+CT阳性率为12.5%;对照组中丈夫UU阳性率为6.0%,CT阳性率为10.0%,UU+CT阳性率为4.0%;二组间UU、CT、UU+CT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育不孕证夫妇UU和CT感染与不育不孕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 2022 年郑州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及淋球菌(NG) 感染情况。 方法:收集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 626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 泌物样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膜杂交法检测 CT、UU、NG,分析 CT、UU、NG 的感染分布情况。 结果:626 例 患者中,感染的 CT、UU、NG 总阳性例数为 386 例(61.66 %),其中 CT 感染 21 例(3.35 %),UU 感染 383 例(61.18 %), NG 感染 4 例(0.64 %);单一病原体感染 365 例(58.31 %),混合感染 21 例(3.35 %),混合感染率低于单一病原体感染率, 且混合感染以 CT + UU 感染最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 18 ~ 34 岁患者的 CT、UU、NG 感染率均 最高,≥ 60 岁患者的 CT、UU、NG 感染阳性率均最低。 结论:2022 年郑州市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以 CT、UU、NG 感染为主, 其中 UU 感染风险高,混合感染以 CT + UU 感染更为常见,青年和中年群体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检验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00例非淋球菌性女性生殖道感染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和药敏试验。结果:感染情况:400例支原体培养标本中,有112例解脓脓原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8.0%;80例为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20.0%;56例为人型支原体阳性,阳性率为14.0%。而112例解脲脲原体阳性标本耐药情况为:耐药性最强的为环丙沙星,耐药率为50.0%,其次为氧氟沙星44.6%,以下分别为四环素、红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白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氯霉素,它们的耐药情况分别为39.3%、35.7%、31.3%、31.3%、31.3%、20.5%、16.1%和11.6%。结论:解脲脲原体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寄生于女性生殖道的几率比较高,通过药敏试验,对监测其耐药性及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解脲脲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比较低,可以作为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淋病(GU)和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均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主要病原体为淋球菌(NG)、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为了解我院性病门诊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NG、UU、CT的感染情况,笔者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452例疑似患者分泌物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妊娠中晚期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感染所致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疗效。方法:98例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中药内服外洗和西药罗红霉素治疗。于治疗前、后进行宫颈拭子CT和UU检测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1.48%、98.15%,对照组分别为56.82%、84.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妊娠中晚期CT和UU感染非淋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UU)及人支原体(MH)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将采集到的127例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体外实验,观察临床检验结果。结果 127例患者检测标本中UU阳性率为54.3%,MH阳性率11.8%,UU和MH混合阳性率33.9%;UU的定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MH的定居率女性较男性明显升高(P<0.05);药敏试验检测结果显示UU、MH、两者混合感染药物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为加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性最高的药物分别为氧氟沙星、罗红霉素、罗红霉素。结论 UU和MH是临床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可以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与阴道炎、宫颈炎感染的关系。方法:对124例门诊患者进行UU检测,发现宫颈糜烂与UU感染和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密切的关系。结果:UU阳性75例,检出率60.5%,UU液体培养结果在患有宫颈炎、滴虫、念珠菌或BV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U感染与宫颈炎、阴道炎等密切相关。单纯检测UU阳性需结合临床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姚琼 《环球中医药》2013,(Z2):114-115
目的探讨宫颈CT、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我院60例胎膜早破孕妇和60例正常非胎膜早破孕妇宫颈分泌物进行CT、UU检测,应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60例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中CT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UU在60例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中的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发生变化(P>0.05),60例胎膜早破组宫颈分泌物中CT、UU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60例非胎膜早破正常妊娠妇女组(P<0.05)。结论宫颈CT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宫颈CT、UU混合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也紧密相关,尚不能认为宫颈UU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衣原体(CT)、B族链球菌(GBS)感染与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综合征(IAIS)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胎膜早破孕妇32例作为单纯胎膜早破组,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孕妇52例作为合并羊膜腔感染组,另选取60例无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3组孕妇宫颈分泌物,并采用胶体金方法测定UU、CT感染情况,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GBS感染情况,分析UU、CT、GBS感染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单纯胎膜早破组及合并羊膜腔感染组UU、CT、GBS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合并羊膜腔感染组明显高于胎膜早破组(P均0.05)。单纯胎膜早破组及合并羊膜腔感染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程延长、产褥感染率及围生儿感染、早产、围生儿死亡、羊水污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合并羊膜腔感染组均高于单纯胎膜早破组(P均0.05)。结论 UU、CT、GBS感染可能是IAIS发生的高危因素,UU、CT、GBS感染可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90例女性不孕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UU及CT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患者流产次数与UU、CT感染呈显著正相关。结论:UU和CT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85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82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测定,以分析解脲脲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解脲脲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抗精子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男性与解脲脲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阳性具有一定相关性,医生可根据该种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冯光荣  张娜 《河南中医》2008,28(9):46-47
目的:观察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解脲支原体阳性宫颈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UU、CT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在显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解脲支原体阳性宫颈炎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和总转阴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