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在辅助治疗眩晕中的疗效。对75例眩晕患者进行耳穴埋籽,总有效率97.3%,无效率2.7%。结论:耳穴埋籽治疗眩晕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有效减轻眩晕症状。方法:对35例神经科病人出现眩晕症状施以耳穴埋籽,并评价效果。结果:耳穴埋籽操作简单,易于选材,为非侵入性操作,安全性高,适应症广,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廉,疗效肯定,患者易于接受。在眩晕症状改善的同时。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应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满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增加,对改善医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耳穴埋籽能有效缓解患者眩晕的症状,经济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头晕目眩,几欲扑倒,如不及时治疗,会有中风危险.自2010年9月至201 1年2月,笔者采用耳穴埋籽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为基本特征,眩晕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自觉头昏不适,或感觉自身旋转,或自觉周围物体旋转。轻者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咣白、出汗、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甚则昏倒等症[1]。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笔者发挥中医传统优势,采用耳穴埋籽法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股骨骨折患者178例,使用耳穴埋籽患者91例为观察组,未使用耳穴埋籽的患者8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特定镇痛药的使用次数,术后6h、12h、18h和24h切口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12h、18h和24h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使用镇痛药物止痛的病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耳穴埋籽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止痛药的使用,其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治疗抑郁症的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32例,给予耳穴:神门、皮质下、交感、神经衰弱区、心贴压王不留行治疗,每2~3日更换1次,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两组HAMD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应用耳穴埋籽联合抗抑郁治疗抑郁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对青光眼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将50例确诊为青光眼且存在失眠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埋籽方法以改善失眠.结果:观察组实施耳穴埋籽后睡眠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能显著改善青光眼患者的失眠状况.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籽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峰值速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A、BA、RVA的血流峰值速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LVA、BA、RVA的血流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埋籽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1.
李某,男,49岁。1984年12月3日初诊。患者自1984年3月起,在额部、面部逐渐出现大小不等且逐渐连成一片的黄褐色斑块,伴有神情焦虑、疲乏,头晕目眩,口渴 相似文献
12.
李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0-71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防治肛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1∶1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术后耳穴埋籽治疗护理,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护理。结果提示耳穴埋籽组术后导尿率明显低于未采用耳穴埋籽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耳穴埋籽组能明显缩短术后至首次排尿时间。结论耳穴埋籽对于防治肛瘘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81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运用Excel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40例观察组于上述基础给予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护理,比较2组血压控制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4周和6周后血压值以及护理前后血压下降值均低于/高于对照组(P<0.05),眩晕、烦躁易怒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在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效果,可控制血压水平,缓解眩晕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防止高血压病病情进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耳穴埋籽法治疗高血压病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88年9月以来采用王不留行籽埋穴法治疗50例高血压病人,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取两组病人。一组为埋穴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大79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埋籽在高血压头痛患者护理中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头痛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6例,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6例,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埋籽疗法),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值、症状积分、疼痛程度及脑血流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血压值、症状积分、疼痛程度及脑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个疗程后,2组患者血压水平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1),然而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各症状积分、疼痛程度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LVA、RVA、BA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效果更优(P0.01)。结论在高血压头痛患者护理中,耳尖放血联合耳穴埋籽能够有效提高脑血流速度,控制血压,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具有简便、经济、实惠、无痛、安全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耳穴埋籽的方法预防肿瘤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方法:于化疗前30分钟对50例化疗患者进行耳穴埋籽,取胃、神门、贲门等穴,观察患者化疗后3天内胃肠道反应情况。结果:有44例患者无胃肠道反应,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结论:耳穴埋籽操作简单,损伤小,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10):49-50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对脑卒中急性期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予耳穴埋籽,每日按压4次~5次,每次3~5min;施压后耳廓有酸麻、胀、痛、灼热感;3d换1次,两耳交替,连续治疗14d,记录病人每天排便情况。根据罗马标准判断有无便秘,对两组病例便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耳穴埋籽有很好地预防便秘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50例老年不寐患者采用耳穴埋籽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确切,且操作方便,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伟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11)
目的 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施以西医护理方法和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疗效较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产褥早期因宫缩引起下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称为产后宫缩痛,于产后1~2日出现,维持2~3日后自然消失,经产妇多于初产妇,疼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疼痛难忍,给产妇带来很多不适。自2010年1~8月对30例产后宫缩痛患者行耳穴埋籽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