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中医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两组,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疗效。结果:经过三个月治疗后,治疗组51例患者中有45例血脂有明显下降,有效率达到88.2%,而对照组32例患者只有12例有效,有效率为37.5%,差距显著,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观察疗程时间适当长些效果可能会更明显(在治疗第三个月后复查的疗效差距显著高于前两月)。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着变化,高血脂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早有深刻认识,运用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是独特的,而且还可以避免口服西药降脂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年来医学界对中医治疗高脂血症作了广泛的临床研究,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高脂血症多由于遗传因素或饮食、饮酒等环境因素影响,引发体内代谢发生改变而形成;继发性高脂血症多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等全身性疾病及某些药物引起。笔者就近年来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1辨证分型治疗胡庆寅等  相似文献   

5.
<正>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常将此病归于"痰浊"、"痰瘀"的范畴。现将高脂血症的辨治大法讨论如下。1调理脾胃化痰除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脏之盛衰与痰浊的生成有着重要关系。脾主运化而升清,倘脾之运化功能正常,则水津得以生化,水饮痰浊无以积聚;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脾胃受损,其运化升降失常,水谷不化精微,熏蒸凝聚,成痰成浊。如《景岳全书》说: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即成"痰诞"。其  相似文献   

6.
咸庆飞  刘颖  邹雯  王健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5):2530-2533
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HIV感染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普遍及长期应用,其相关不良反应例如高脂血症越来越引起关注.该文对近年来中医对HAART后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浅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冠辉 《中医药学刊》2003,21(3):471-471
高脂血症的病机特点,是脾肾亏虚而致湿盛痰瘀,或由于肝气郁结而气滞血瘀,日久化热。以脾肾亏虚,肝脾不调为根本,而湿盛、痰阻、血瘀是其病变之标。治疗上分别在益气、养阴基础上,加用清化痰瘀、活血通络、理气清热之品。  相似文献   

8.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病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无高脂血症病名,从其主要症状来看可归于中医学的"湿阻"、"眩晕"、"中风"、"胸痹"等范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生化监测技术的普及,愈来愈多的人注重健康体检.高脂血症作为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隐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将高脂血症中医治疗的有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53-5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治疗组26例予温胆汤加味口服,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91.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胆汤加味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20年来高脂血症中医研究的成果,分别从中医证型研究、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及四诊信息的客观化研究等方面作了综述,并对目前国内高脂血症中医辨证现代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更科学合理地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理论探讨从肝、脾、肾角度辨证治疗高脂血症,提出一个完善的、规范化的辩证体系是今后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脂血症中医识症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进军 《中医杂志》2008,49(10):937-938,945
中医的识症是辨病和辨证的基础,症的规律探讨必将对高脂血症中医病机的确定起重要作用.突出中医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非疾病诊断症状"作为中医辨证主要依据的优势,积极探索高脂血症中医识症的规律,可使识症的研究对高脂血症中医治疗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高脂血症中医研究误区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往高脂血症的中医研究中存在有辨病不清、辨证混乱、研究水平较低等误区。为提高高脂血症的中医诊疗水平,对这些误区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可简易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基于两者在病因、病理机制和预后上的差异,现代医学对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疗已有明确区分,然而目前中医对于高脂血症临床辨治大多数较为笼统,并未将治疗方法、方药等进行分类。文章基于历代医家观点和现代研究结果,总结以上两种疾病机制、证型、用药等,探究其区别性与差异性,提出"湿热夹瘀"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基本病机,治疗以清热化湿、祛瘀活血法为主;"痰胜脾虚"是高胆固醇血症的基本病机,治疗以健脾益气、化痰降浊法为主的理论假说,为临床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脂血症的中医论治及复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4个方面综述了高脂血症的中医论治及复方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 ,HLP)指血中致粥样硬化 (AS)的脂质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 (TG)、载脂蛋白B(Apo -B)和(或 )脂蛋白 (a)〔Lp(a)〕增高 ,而抗AS的脂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 (或 )载脂蛋白A(Apo -A)降低。对此 ,现倾向于称之为血脂异常[1]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AS)密切相关 ,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降脂治疗 (近来倾向于称调脂治疗 )可减轻或避免AS的发生 ,从而降低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目前虽多种西药有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2例符合高脂血症诊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中医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一般治疗组(简称对照组)两组,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51例患者中有45例血脂有明显下降,有效率达到88.2%,而对照组32例患者只有12例有效,有效率为37.5%.差距显著,P<O.01.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观察疗程时间适当长些效果可能会更明显(在治疗第3个月后复查的疗效差距显著高于前两月).  相似文献   

18.
高脂血症的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巧  张颖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34-834
高脂血症是代谢性疾病中一种常见而多发的重要病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关系密切.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即称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9.
高脂血症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动脉硬化从而继发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病变,属中医脾虚痰湿、瘀血证的范畴。祖国医学文献中尚无高脂血症及一些并发症的命名,但有其相关论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凡治消痹、仆击、偏枯萎厥、气满发腻、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因此,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属于"痰浊"、"血瘀"、"湿浊""、肥胖"范畴,其产生与心、肝、脾、肾几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尤以脾肾为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根据相关文献,介绍中医药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的潜力与优势。方法:从高脂血症发病原因、中医辨证论治、常见中药治疗及研究进展四大方面来进行论述。结果: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少。结论:中医中药治疗高脂血症在临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