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影响。方法将149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及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予基础治疗,中药、西药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予金柴消渴胶囊、盐酸吡格列酮,3个月一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中药组CRP、TNF-α、IL-6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治疗组比较也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CRP、TNF-α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改变无统计学意义。西药组CRP、TNF-α与基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调肝泻火法组方的金柴消渴胶囊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完全随机、单盲分为3组,对照组49例子降糖、降脂配合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中药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金柴降糖胶囊治疗,西药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3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α)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的变化。结果中药组在改善TC、TG、LDL、IL-6、TNF-α、CRP、HOMA-α、HOMA—B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西药组在改善TC、TG、TNF—α、CPR方面优于对照组(P均〈0.05),中药组与西药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蛄论调肝泻火法可改善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其可能机制与其调脂及降低TNF—α与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焱 《世界中医药》2014,9(11):1491-1493
目的:社区应用不同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评估应用脑心通胶囊针对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意外、实验室指标及干预颈动脉内层中膜厚度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予延续西药降糖、降脂等治疗。中药组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对照组不应用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治疗。持续治疗1年后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颈动脉彩超结果及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等方面,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中药组与对照组血脂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在IMT、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较对照组少。结论: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有益于血糖、血脂控制,血管内皮保护及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35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基础治疗组各45例,中药组患者于寅时采用调气降糖丸、巳时采用益脾降糖丸、酉时采用糖肾康进行治疗;西药组患者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基础治疗组患者采用降糖药物进行基础治疗。三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其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分析三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程度,对其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和血脂指标等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治疗,中药组和西药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中药组患者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患者EPG、2hPG、HbA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中药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能明显改善其血糖和血脂水平,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消渴安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按"从肝论治"组方的消渴安胶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血脂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予消渴安胶囊6~8粒每日3次,对照组予消渴丸10粒每日3次.未曾服用降糖西药者,一律不加西药,并停服其他中药,一直服用西药者,原用药不变,在此基础上加用消渴安胶囊或消渴丸.观察两组的疗效,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并据此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评价胰岛素抵抗,同时测甘油三酯(T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部病例观察4V.结果:两组均能降低FPG、P2hBG、TG、增加FINS水平(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显著降低HbA1C(与对照组比较P<0.01),并显著增加ISI(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从肝论治理论组方的消渴安胶囊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用以治疗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中汤对脾虚肝旺型厌食症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瘦素(Leptin)、瘦素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脾虚肝旺型小儿厌食症,随机分为调中汤治疗组、西药组和空白对照组。调中汤治疗组予调中汤口服,西药组予葡萄糖酸锌颗粒口服,空白组予健康教育;治疗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Leptin、NPY、VI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调中汤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3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调中汤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调中汤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后血清Leptin、NPY水平明显升高,血清VIP水平明显降低;调中汤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调中汤可有效治疗小儿脾虚肝旺型厌食症,对血清Leptin、NPY、VIP的分泌影响作用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4例(后退出2例)予调脂汤口服治疗,西药组44例(后退出1例)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中西药组44例(后退出2例)予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3组均连续用药8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P0.01),西药组治疗后乏力、倦怠、肢体沉重、胸闷脘痞、纳呆评分及总分均降低(P0.05,P0.01)。中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后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中西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均降低,中西药组、中药组治疗后HDL-C升高(P0.01);西药组治疗前后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TC、TG、LDL-C低于中药组,TC低于西药组(P0.01,P0.05),中药组治疗后LDL-C高于西药组(P0.01)。结论调脂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能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调脂汤或阿托伐他汀钙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4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4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4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 h PG、HbAlc、TG、T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T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TG、TC均较西药组降低(P〈0.05,P〈0.01),HDL-C升高(P〈0.01)。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较西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消渴健脾胶囊对脾虚湿盛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消渴健脾胶囊,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及hs-CRP水平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Bg、2h Pg、HBA1C、TC、TG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西药治疗结合消渴健脾胶囊可降低脾虚湿盛型糖尿病hs-CRP水平,对血糖水平及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庆  张培影  梁田 《中医杂志》2014,(15):1311-1313
目的观察调脂消斑合剂治疗高脂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调脂消斑合剂,每次125ml,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血脂康胶囊,每次0.6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90天。治疗前后检测血脂水平和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内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值,并观察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CRP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临床试验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调脂消斑合剂联合西药治疗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6例寅时服用调气降糖丸,巳时服用益脾降糖丸,酉时服用糖肾康;西药组51例予盐酸氟西汀胶囊口服治疗;基础治疗组50例仅维持原糖尿病基础及降糖药物治疗不变。3组均治疗12周,分别评定3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均较基础治疗组下降(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HAMD、HAMA量表积分较西药组下降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P0.01),基础治疗组治疗后FPG、2h PG、HbA1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中药组、西药组FPG、2h PG、HbA1c均较基础治疗组降低(P0.05,P0.01)。中药组治疗后FPG较西药组降低(P0.05)。中药组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较西药组改善明显(P0.05,P0.01);中药组、西药组中医症状均较基础治疗组改善(P0.01)。结论: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降低HAMD、HAMA量表积分,除焦虑抑郁、不寐外,其他中医症状均亦较西药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调糖饮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另随机选取健康受试者30人作为空白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基础上,A组予调糖饮胶囊,B组予二甲双胍片,C组予调糖饮胶囊合二甲双胍片,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测定FPG、UA、TC、TG、HDL-C、LDL—C、脂联素并进行比较。结果:A、B、C组治疗3个月后,FPG、HOMA—IR及血脂、脂联素、尿酸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以C组改善程度最显著。结论:调糖饮有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并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可能与其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11):1475-1476
目的:探讨芪药消渴胶囊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16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运动、饮食控制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药消渴胶囊,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24周,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糖、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药消渴胶囊可以调节糖脂代谢并改善肾功能,有一定延缓2型糖尿病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稳斑汤与硬膏穴位贴敷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稳斑汤、硬膏穴位贴敷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药辛伐他汀胶囊。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中药稳斑汤与硬膏穴位贴敷联合辛伐他汀胶囊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及血流变学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5.
健脾滋肾活血法干预糖耐量低减38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滋肾活血法(中药复方抑糖合剂)对糖耐量低减(IGT)患者的影响,并探讨本法治疗IGT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3组均控制饮食和体育锻炼,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抑糖合剂(组成:山药、山楂、黄芪、茯苓、山茱萸、桃仁等)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拜糖苹治疗,空白对照组不予药物治疗。治疗6月为1疗程,观察2疗程,治疗中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分别有2、2、1例患者退出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等指标。结果: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的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血清胰岛素含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ISI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治疗组的ISI仍高于西药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糖尿病转化率及停留在IGT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正常糖耐量转化率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治疗组正常糖耐量转化率为78.9%。结论:健脾滋肾活血中药抑糖合剂可改善IGT患者的糖耐量异常、血脂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其作用机理与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益肾通痹汤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SP)、神经传导速度(NCV)、交感皮肤反应(SSR)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加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NCV、TCSS及TSP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TS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SSR的异常率均高于本组NCV的异常率(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7,(10):1422-1423
目的:探讨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均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常规西药治疗,中药组另给予天麦消渴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波动FPG、P2hBG、HbA1c、脂代谢TG、TC、LDL-C、HDL-C、胰岛素日应用剂量及预后随访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血脂指标及胰岛素日应用剂量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P2hBG、HbA1c、TG、TC、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且中药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中药组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通过降低血糖、血脂水平,达到降低患者胰岛素日应用剂量及降低MACE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抵当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无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CASS)的临床疗效。方法:ACAS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抵当通脉方口服。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斑块性质及数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优于对照组的68.4%(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IMT、血脂水平均降低(P0.01,P0.05),斑块数量均减少(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抵当通脉方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减少ACASS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挥抗颈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显著改善颈动脉狭窄程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丹参栝萎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6例,予口服丹参栝萎汤;西药组35例,予口服硝酸异山梨酯;中西药联用组35例,同时予口服丹参栝萎汤及硝酸异山梨酯.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及血脂的变化.结果?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西药结合组与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血脂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栝蒌汤配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能改善临床症状,并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还能调节心脏自主神经状态,降低硝酸异山梨酯的耐药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芪地降糖复胰胶囊配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芪地降糖复胰胶囊配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分层随机的方法,以1∶1∶2的比例分别进入西药(二甲双胍)组、中药(芪地降糖复胰胶囊)组和中药加针刺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P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流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变化。结果:中药加针刺组总有效率93%,明显优于中药组(P<0.05)与西药组(P<0.01);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变、中医证候积分、血糖、HbA1c、血脂、血流变、FINS、ISI、IR等方面,中药加针刺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药芪地降糖复胰胶囊配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