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穿孔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道穿孔的CT征象,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平片和CT扫描检查,分析其表现,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25例中腹内游离气体验出率,X线平片为72%,CT为88%,2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在胃肠道穿孔及其病因和并发症的诊断中有明显优势和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各种CT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CT表现,29例作CT平扫,3例作增强扫描,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2例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21例(65),腹腔游离积液27例(85%),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14例(44%),脓肿2例,血肿3例,肠郁胀积气3例,胃扩张1例,胸水2例,左肾筋膜增厚1例,骨折1例。结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游离积液、大网膜及肠系膜改变是腹腔中空脏器穿孔的主要CT表现。结合临床并综合分析各种CT征象能够及时,正确地作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结果160例患者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为86.25%(138/160),而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25.0%(40/160),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并且能明显提高对梗阻原因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CT表现及CT对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0例临床和/或腹部平片怀疑肠梗阻的CT表现、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例或临床随访诊断最终结果对照。结果160例患者CT诊断存在肠梗阻全部与最终结果相符合,对病因诊断总体准确性为86.25%(138/160),而CT检查前病因诊断正确率为25.0%(40/160),CT检查前后诊断正确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检查能明显提高肠梗阻的诊断率,并且能明显提高对梗阻原因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诊断壶腹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壶腹部癌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CT诊断正确率为78.9%,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胆道系统低位梗阻,可明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以及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CT诊断对于壶腹癌的诊断及鉴别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结果 发生部位 :胃 14例 ,空肠 7例 ,回肠 5例 ,直肠 3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 :肿瘤呈均匀等密度 17例 ,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或低密度 12例。增强扫描 :病灶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13例 ;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其中可见小囊状改变 6例 ;病灶中央大片状坏死 ,周边呈中度或明显强化 3例。2 9例中 13例病灶直径小于 5cm ,边界清楚 ;16例恶性病灶多大于 5cm ,边界清楚 ,其中伴囊状坏死出血 2例。结论 CT检查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准确 ,对良恶性亦很有诊断价值 ,但无明显特异性表现 ,确诊有赖于病理学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正确的有53例,2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6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95%。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按Balthazar分级标准进行统计。结果:94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6例(38.3%),其中2例属A级,21例属B级或C级,13例属D级,死亡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8例(61.7%),其中16例属D级,42例属E级,死亡3例。结论: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有效的方法,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CT增强扫描对胰腺的坏死、出血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有很大价值,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0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0例共检出318个血肿,有233个血肿位于基底节及丘脑(占73.3%),199个血肿呈肾形或类圆形(占59.2%),201例血肿周围出现水肿带(占67.%),107例血肿破入脑室系统(占35.7%)。结论:CT对高血压性脑出血除了直接显示脑内血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范围外,还可观察其动态变化,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在外伤性脾破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文报告35例外伤性脾破裂,其中18例经手术证实。35例均做CT平扫。男22例,女13例,平均50岁。结果CT表现脾内圆形、卵圆形、线状或不规则点片状不均密度影。运用窄窗及图像放大技术能使损伤更清晰。脾周围新月状低密度影是脾破裂腹腔内积血的常见CT征象。亦可同时发现肝、肾、肾上腺、结肠系膜等多发损伤。结论本组CT诊断脾破裂无1例假阳性和假阴性。  相似文献   

11.
胃癌临床常见,其诊断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和胃镜及镜下活检.笔者收集了2002年3月-2005年11月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胃癌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胃癌临床常见,其诊断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餐和胃镜及镜下活检。笔者收集了2002年3月-2005年11月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资料,回顾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胃癌的CT影像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膀胱癌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结果:15例膀胱癌中4例表现为膀胱壁增厚11例表现为腔内结节及肿块,其中1例为多发,共3个病灶.1例为肿块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结论:CT扫描能够准确诊断大部分膀胱癌病例.CT是膀胱癌手术及放化疗前及随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麻风病人综合关怀模式,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营造非歧视社会环境。方法:以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心理引导和帮助为前提,积极协调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广电、残联、社会爱心组织,争取多渠道救助给予麻风病人综合关怀。结果:接受综合关怀的29名麻风病人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歧视压力感减轻,自信心增强。结论:对麻风病人实施综合性关怀对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和降低社会歧视有帮助,值得在麻风病防治工作中更深入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AMI患者行全腹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技术进行肠系膜动脉和静脉成像,重点观察肠系膜血管的异常表现、肠道和肠系膜异常征象.结果:导致AMI的原因为: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3例,SMA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12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2例.SMA夹层3例,绞窄性肠梗阻5例,MDCTA可清晰地显示AMI的血管异常,如血管堵塞、狭窄或夹层的部位、形态、程度和范围;显示血管走向的异常,如聚拢、推移、扭血或扭转等;并显示侧支血管.MDCTA可明确AMI的原因,如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血栓形成、夹层、肿瘤血管侵犯、绞窄性肠梗阻.结论:MDCTA是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能很好地显示AMI的直接征象,结合间接征象可在病变早期诊断AMI并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急性肠系膜血管梗塞(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AMI患者行全腹平扫、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采用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薄层最大密度投影(TSMIP)技术进行肠系膜动脉和静脉成像,重点观察肠系膜血管的异常表现、肠道和肠系膜异常征象.结果:导致AMI的原因为:肠系膜上动脉(SMA)栓塞3例,SMA血栓形成5例,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12例,肠系膜下静脉(IMV)梗塞2例.SMA夹层3例,绞窄性肠梗阻5例,MDCTA可清晰地显示AMI的血管异常,如血管堵塞、狭窄或夹层的部位、形态、程度和范围;显示血管走向的异常,如聚拢、推移、扭血或扭转等;并显示侧支血管.MDCTA可明确AMI的原因,如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血栓形成、夹层、肿瘤血管侵犯、绞窄性肠梗阻.结论:MDCTA是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一种快速、敏感、可靠及无创伤的影像学方法,能很好地显示AMI的直接征象,结合间接征象可在病变早期诊断AMI并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FI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0例NFICT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见。结果: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瘤体较大,对周围脏器有推压征象。CT平扫为稍低密度肿块病变,大多数病例瘤体内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造影增强后病变无明显强化,其包膜有间断的不规则增强。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影像较有特征性,尤以动脉期明显强化为主,易与胰腺癌鉴别,但仅凭CT影像不足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NFICT)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0例NFICT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所见.结果: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瘤体较大,对周围脏器有推压征象.CT平扫为稍低密度肿块病变,大多数病例瘤体内可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造影增强后病变无明显强化,其包膜有间断的不规则增强.结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CT影像较有特征性,尤以动脉期明显强化为主,易与胰腺癌鉴别,但仅凭CT影像不足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1],以中青年为多,常因直接暴力、从高处跌落所致.常规检查以X线为主,通常拍摄侧位、轴位片.但轴位位置特殊,患者因疼痛难以合作,拍摄时易加重病情;另外传统X线检查难以准确显示骨折类型、关节面损坏程度以及骨折线走行方向,有无分离、关节腔内有无骨折片等情况.CT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现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探讨c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增强扫描资料。结果31例患者均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混合性包块,肿块外缘模糊毛糙,CT平扫呈等低混杂密度,增强见明显层状强化或厚壁强化,伴囊内分隔及实性成分均匀强化。其他伴随表现包括:子宫粘连30例;直肠乙状结肠粘连22例;骶骨前直肠周围脂肪密度增高11例;子宫骶骨韧带增厚模糊者23例;输卵管积脓20例;同侧输卵管系膜增厚12例;输尿管粘连、积水5例等。结论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诊断不清的附件脓肿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并对确定病变范围、发现并发症,以及评价抗生素治疗疗效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