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全新教授临床诊疗重视辨证,独创"飞针进针法",提出规范化的"分级补泻手法",崇尚华佗"针灸不过数处"。其治疗颈椎病注重辨证辩病相结合,施术时采用快速旋转进针法及分级补泻手法,具有取穴少,疗效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赖新生教授所创赖氏通元针法包括通督养神和引气归元两大治疗法则,其以人体元气及脏腑神气为调治核心,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从而通督养神以安脏腑,引气归元以调气机、固本原,通元以达阴平阳秘。主要对通督养神之立法依据及处方组穴原则作以分析,以提供一新针灸治病组方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赖新生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中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赖师经过四十余年临床实践和潜心研究,从针灸理、法、方、穴辨证施治的规律中抽提出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的经穴特异性和经络理论,创立了"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疗法,简称"通元疗法"。该疗法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  相似文献   

4.
导师张智龙教授为天津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成果颇丰.张教授重在针灸腧穴学、刺灸法学及老年病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创立了"调理脾胃针法"、"意气针法"、"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  相似文献   

5.
郑魁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其近70载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成就斐然。他一直倡导并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参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创院初期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首倡并领导“经络实质研究”;创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和甘肃郑氏针法研究会。郑老关于重视研究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的观点和实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针灸针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双手小飞针是艾宙老师跟师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学习陈氏飞针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的进针法。双手小飞针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优势,现介绍如下。1传承陈氏飞针特色陈全新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其特色进针法陈氏飞针操作方法为刺手拇指、示指、中指指腹夹持针柄,  相似文献   

7.
Yi R 《中国针灸》2010,30(8):657-659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发展了热针疗法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思想,从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管氏针刺手法、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8.
总结赖新生教授应用通元针法为主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的经验。通元针法是以五脏背俞穴通督养神和腹部任脉及腹募穴为主以引气归元的治疗大法,同时依据病情可配合开四关或五输穴,参以针灸补泻手法。通过病案列举的方法,对赖新生教授运用通元针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男性不育、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归纳了通元针法的使用方法。提示通元针法值得在不孕不育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金伯华教授是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教授、主任医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针灸专家讲师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60余载,任针法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针灸学会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学术顾问,在多年针灸实践中形成了"金氏针灸"的学术思想[1]。作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弟子,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试将金伯华教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0.
曹一鸣教授毕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尤其对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更是倾注了大量精力。笔者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在先生指导下研习针灸学术和子午流注针法,毕业后又多有请教解惑之处,今将先生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并探讨如下,以期对后学有所启发与益处。  相似文献   

11.
<正>[民证字第060012号人社民22000003000032号]应广大针灸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的要求,吉林省针灸学会与吉林省世针中医技能培训学校,特举办王富春教授"振阳针法"与"镇静安神针法"高级培训班。该班由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主编、省名医名师王富春教授亲自授课,分别讲授男性病"振阳针法"操作与应用和神志病"镇静安神针法"操作与应用。该针法对施术者操作的深度、角度、  相似文献   

12.
于致顺     
1931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49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1956年至1958年于天津中医研究班第一届西学中班结业。现任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腧穴教研室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针灸学会副理事长,振兴针灸函授学院顾问。毕业后分配到黑龙江中医学院从事针灸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为本科生、研究生和西医医生讲授《腧穴学》、《针灸配方学》、《时间针法》、《五运六气》等课程,并编写了《针灸配方学讲义》、《腧穴学》、《简明时间针法》等著作,参加了《医学百  相似文献   

13.
"坛城针法"是左常波教授创制的系列气化针法之一,具有调心疏肝、健脾化痰功效,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因病机分析,坛城针法的针法法理、穴位组成、针刺操作、针刺后气化反应等进行逐一探析,并附上验案一则,以期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F0002-F0002
由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和上海市针灸推拿学重点学科主办的“全国针法灸法临床与科研暨灸法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2月1日-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成功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施杞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朱兵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繁荣教授、余曙光教授,  相似文献   

15.
切脉针灸是源于《灵枢》的针法,近世由俞云教授将其整理总结并发扬推广。切脉针灸秉承"选穴施针是以脉定"的原则,近年来常用于肿瘤疾病、内科慢性病等的治疗中。笔者在师从俞云教授过程中将切脉针灸应用于急诊工作,取得较好疗效,兹将经验撷其精要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16.
"靳三针"为靳瑞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被誉为中国十大针灸流派之—、岭南针灸代表。袁青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靳三针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靳瑞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 1984年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获优秀毕业生并留校至今,跟随靳老从事靳三针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并总结出"调神针法"作为"靳三针"疗法的精髓内容并广泛应用。"靳三针"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注重"治神"的作用,将"神"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整患者的"神",达到极佳的治疗效果。本文从调神的重要性和调神针法的临证思路入手,结合袁青教授门诊案列,探析调神针法临床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特点和针法特色两方面阐述王富春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王富春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是小儿遗尿的常见病因病机,调胱固摄针法具有"注重手法、善用效穴、针灸并用、协调阴阳"的特点,临床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贾春生教授认为高武提出的"东垣针法"并不能全面反映李东垣的针灸学术思想,故对东垣的全部学术著作进行了整理,将有关针灸法的内容全部摘出,命名为"东垣针灸法"。贾春生教授在东垣针灸学术理论的影响下,结合其数十年临床经验提出了针灸时应注意调补脾肾的重要学术思想。在针灸的实际临床操作中常取中脘、双侧天枢、气海、关元数穴,以固本培元,脾肾同治。由于上述五穴从位置排布上来看类似星形,故以"星形取穴法"代指其重脾肾(元气)的学术思想。针对多种疾病,尤其内伤类病变,常以星形针法为基础,加配相关穴位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陈全新教授从事针灸工作50余年,在传承和发扬针灸医术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笔者作为“广东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有幸成为陈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陈教授,受益颇多,现将陈教授诊疗思辨和针法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简讯     
为迎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的召开,河南科技出版社即将推出《中国针灸大全》.该书是河南省科技出版社特邀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秘书长王雪苔任主编,上海中医学院教授、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邱茂泉,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顾问邵经明,河南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理事华福高,北京针灸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王岱任副主编集体编著的针灸学大型著作.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针灸学基础,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针灸学的概念、特点、简史、主要针灸医籍、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腧穴、针法、灸法、辨证选穴等.下卷针灸学临床,讨论了针灸临床发展概况、针灸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