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联合胸腺素-α1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皮下注射胸腺素-α1 4周。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肝功能、甲胎蛋白(AFP)水平变化和两组肿瘤复发或转移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 在治疗4周时,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分别为71.49±6.57%、43.12±2.89%、15.89±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21±3.74%、24.56±2.36%、5.42±2.13 (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为39.84±2.56 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12±1.87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FP水平分别为34.87±3.08 U/L、43.39±2.08 U/L、85.42±10.42 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39±3.64 U/L、56.74±3.46 U/L、164.29±14.35 μg/L;随访3年,观察组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30.8%和15.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和32.7%(P<0.05),观察组生存率为23.1%(12/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3/52,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后继续接受α-1胸腺素治疗PLC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时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诊治的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5例)和观察组(n=25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在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后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术后1 w,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6.7±1.6)μmol/L,与对照组【(14.2±1.4)μmol/L,P>0.05】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为(140.8±52.4)U/L,显著低于对照组【(194.7±63.2)U/L,P<0.05】,血清GGT水平为(95.1±10.2)U/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4±11.3)U/L,P<0.05】,而血清ALB水平为(35.7±3.4)g/L,显著高于对照组【(32.9±3.5)g/L,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早期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毒痰瘀脾虚方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水平的影响。方法 2020年6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PLC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以顺铂、表阿霉素和氟尿嘧啶为主的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毒痰瘀脾虚方辅助治疗12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采用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和CA125,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VEGF、b-FGF和TSP-1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3个月末,观察组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4.7%、61.7%和23.5%,与对照组的11.7%、52.9%和35.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NK细胞百分比和CD4+/ 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6.1±5.4)%、(39.8±4.2)%、(14.7±2.8)%和(1.5±0.2),与对照组【分别为(60.2±5.3)%、(35.5±3.4)%、(10.2±2.4)%和(1.4±0.2)】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FP、CEA、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284.7±29.4)μg/L、(13.2±3.4)ng/mL、(36.1±10.7)U/mL和(26.4±13.7)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34.4±27.6)μg/L、(17.7±3.4)ng/mL、(44.6±11.2)U/mL和(35.8±14.4)U/mL,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b-FGF和TSP-1水平分别为(126.3±52.1)pg/mL、(32.1±8.3)pg/mL和(68.3±31.2)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4.3±62.2)pg/mL、(44.7±9.5)pg/mL和(91.9±32.4)μg/mL,P<0.05】。结论 加用毒痰瘀脾虚方辅助TACE治疗PLC患者近期疗效不明显,但可能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和肿瘤指标,并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因子水平而抑制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时应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化疗序贯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PLC患者79例,被分为两组,43例观察组采用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TACE序贯RFA治疗,36对照组采用常规TACE序贯RFA治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考核标准评估短期疗效,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随访2年,记录两组生存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1 m末,观察组肿瘤晚期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3.3%、46.5%、16.3%和86.1%,对照组分别为11.1%、36.1%、19.4%和66.7%,其疾病控制率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后3 m,观察组血清AFP和HSP90α水平分别为(87.5±14.5)μg/L和(126.1±13.3)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64.6±17.2)μg/L和(150.8±19.7)ng/mL,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  相似文献   

5.
陈勇 《肝脏》2019,24(1)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常规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生存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实施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近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百分比及CD4~+T/CD8~+T比值)变化,并分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6%,对照组为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肝区胀痛、肝功能损伤、恶心呕吐、发热、皮肤灼伤、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3.33%、66.67%,对照组分别为36.67%、20.00%、40.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临床近远期疗效更为显著,可纠正机体免疫功能失衡,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不可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HB)短期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切除的HB患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分别给予HIFU或HIFU联合人工液胸治疗,观察12 w。结果 在治疗12 w末,观察组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AFP水平分别为(72.6±26.1)U/L、(61.0±30.3)U/L和(43.1±5.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7.5±30.2)U/L、(116.6±37.8)U/L和(155.2±6.1)μg/L,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为(96.4±26.1)g/L,显著高于对照组【(90.7±23.6)g/L,P<0.05】;两组血清IgM、IgG、IgA和补体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热、肋骨受损、皮肤烫伤、腹腔积液和创伤性湿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2%(P<0.05)。结论 采用人工液胸保护下的HIFU治疗不可切除的HB患儿短期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应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在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困难的小肝癌患者引导微波消融(MWA)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其中接受经皮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40例,接受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指导下MWA治疗40例,术后随访。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个月复查,MWA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82.5%,显著高于TACE治疗组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3个月,MWA治疗组血清AFP和Hsp90水平分别为(15.2±9.3)μg/L和(63.5±7.8)ng/ml,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分别为(32.6±10.2)μg/L和(88.4±9.1)ng/ml,P<0.05】; 术后,MWA治疗组肝区疼痛发生率为47.5%,显著低于TACE治疗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融合导航技术指导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困难的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可提高肝癌病灶完全消融率,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比较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H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RBV)联合普通α-2b干扰素治疗或应用RB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6个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载量,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为8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0%(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血清ALT水平为(36.8±4.1)U/L,显著低于对照组【(61.5±4.3)U/L,P<0.05】,血清AST水平为(38.4±3.4)U/L,显著低于对照组【(51.6±3.6)U/L,P<0.05】;在治疗4 w、12 w和24 w,观察组血清HCV RNA水平分别为(4.6±1.2)Ig IU/mL、(4.1±1.1)Ig IU/mL和 (3.6±0.9)Ig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1±1.1)Ig IU/mL、(4.7±1.2)Ig IU/mL和(4.2±1.0)Ig IU/mL,P<0.05】;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73.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6±6.9)%,P<0.05】,CD4+细胞百分比为(49.5±6.3)%,显著高于对照组【(34.8±5.8)%,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17.6±3.8)%,显著低于对照组【(25.9±4.6)%,P<0.05】,CD4+/CD8+细胞比值为(1.0±0.2),显著低于对照组【(1.4±0.3),P<0.05】。结论 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RBV抗病毒治疗CHC患者疗效尚可,在不能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继续应用标准疗法仍可获得一定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血清低水平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CHB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ETV或ETV联合PEG-IFNα-2b治疗观察48 w。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定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并计算CD4+/CD8+细胞比值。结果 在治疗48 w末,观察组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分别为(809.8±101.5)IU/mL和(193.4±24.5)IU/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01.7±204.9)IU/mL和(244.2±5.7)IU/mL,P<0.05】;观察组血清HBeAg转阴率为2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P<0.05),血清HBeAg转换率为12.5%,血清HBsAg转阴率为8.3%;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52.5±4.6)U/L和(45.1±5.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3.4±5.2)U/L和(68.2±5.4)U/L,P<0.05】;观察组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和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68.5±4.2)%、(38.1±3.6)%和(1.8±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4±3.8)%、(32.6±3.1)%和(1.1±0.4),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21.3±1.8)%,显著低于对照组【(28.7±2.0)%,P<0.05】。结论 应用ETV联合PEG-IFNα-2b治疗血清低水平HBsAg阳性的CHB患者具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在部分患者获得了血清学应答,可能与应用α-干扰素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胸腺素β4水平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FP和胸腺素β4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在7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43例患者(57.3%)死亡,32例患者(42.7%)生存;入院时,生存组血清AFP和胸腺素β4水平分别为(194.2±13.5)μg/L和(914.1±29.5)μg/L,均显著高于死亡组的【(98.4±9.5)μg/L和(504.2±15.4)μg/L,P﹤0.05】;以血清AFP大于或等于71.3μg/L为截断点,其预测患者在3个月内生存的敏感度为81.5%,特异度为74.9%;以血清胸腺素β4大于472.7μg/L为截断点,其预测患者在3个月内生存的敏感度为76.2%,特异度为69.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AFP和胸腺素β4水平对患者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两者水平越高,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技术下微波消融与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1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实时超声造影和融合影像导航下微波消融治疗,给予对照组实施外科手术切除治疗。采用酶速率法测定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结果 在术后3个月,观察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3.8%,对照组完全切除率达100.0%(P>0.05);两组血清AFP、AFU和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肺部感染、胆漏、皮肤切口感染、腹腔或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P<0.05);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18个月),观察组累积生存率为73.2%(52/71),对照组为71.8%(51/7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值=0.086,P=0.763)。结论 在实时超声造影联合融合影像导航技术支持下行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疗效与手术切除相当,但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积极开展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氟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脏组织脂肪变性以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式对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收治的8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降血脂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脏组织脂变性以及纤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有效为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0.05];治疗前2组患者hs-CRP、TNF-α、IL-6、ALT、AST表达水平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为(7.54±1.36)mg/L,显著低于对照组[(14.62±2.57)mg/L,P0.05],TNF-α为(12.62±2.5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28.62±5.47)ng/L,P0.05],IL-6为(12.54±2.34)ng/L,显著低于对照组[(38.61±6.85)ng/L,P0.05],ALT为(46.59±8.57)U/L,显著低于对照组[(58.34±10.52)U/L,P0.05],AST为(35.67±8.67)U/L,显著低于对照组[(44.63±12.52)U/L,P0.05];HDL-C、BMI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差异(P0.05),而TG、TC、LDL-C、FBG各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为(1.04±0.2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2.85±0.66)mmol/L,P0.05)];TC为(3.02±0.4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10±1.12)mmol/L,P0.05];LDL-C为(1.32±0.3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3.02±1.03)mmol/L,P0.05];FBG为(4.87±1.46)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6.87±1.85)mmol/L,P0.05];治疗前2组患者HA、PCⅢ、CⅣ、L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为(98.57±21.31)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2.57±35.85)μg/L,P0.05];PCⅢ为(86.57±18.5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7±27.54)μg/L,P0.05];CⅣ为(84.65±13.57)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6.75±22.51)μg/L,P0.05];LN为(74.26±14.5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114.02±20.42)μg/L,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氟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减低血清炎症因子、血脂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表达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异常,减轻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视频消融(RFA)治疗后给予益脾养肝方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获益情况。方法 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PLC患者60例,均接受RFA治疗,其后,30例患者接受益脾养肝方治疗3个月。应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常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糖抗原(CA)19-9水平。结果 在随访时,观察组获得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疾病稳定的比率分别为6.7%、46.7%和26.7%,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7%、26.7%和26.7,P<0.05);血清AFP和CA19-9水平分别为(75.8±16.6)ng/ml和(54.1±8.7)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8.6±20.3)ng/ml和(63.5±9.0)U/L,P<0.05】。结论 在RFA治疗后应用中药益脾养肝方治疗PLC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供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重度患者疗效及其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Th17(Treg/Th17)的变化。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9月我科诊治的CHB重度患者80例,被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则加用异甘草酸镁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结果 在治疗30天末,观察组血清AST为(124.2±10.2)U/L,显著低于对照组[(179.3±13.5)U/L,P<0.05],ALT为(105.1±10.8)U/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6±14.8)U/L),P<0.05], TBIL为(34.8±4.8)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45.0±5.2)μmol/L),P<0.05];观察组血清TNF-α为(10.2±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3.5±2.5)ng/L,P<0.05],IL-4为(49.1±7.2)ng/L,显著低于对照组[(62.2±6.2)ng/L,P<0.05],IL-10为(13.6±2.8)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9.3±3.2)ng/L,P<0.05],而IL-2为(168.2±15.8)ng/L,显著高于对照组[(142.2±14.0)ng/L,P<0.05];观察组外周血Treg细胞为(3.1±0.4)%,显著低于对照组[(5.9±0.5)%,P<0.05],Th17细胞百分比为(3.2±0.4)%,显著低于对照组[(4.9±0.5)%,P<0.05],Treg/Th17细胞比值为(0.9±0.1)%,显著低于对照组[(1.2±0.3)%,P<0.05];观察组血CD4+为(42.2±4.3)%,显著高于对照组[(38.2±3.9)%,P<0.05],CD8+为(21.2±2.9)%,显著低于对照组[(26.2±2.2)%,P<0.05],CD4+/CD8+比值为(1.8±0.2),显著高于对照组[(1.6±0.5),P<0.05];观察组有45例(90.0%)患者病情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例(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效果明显,促进了肝功能恢复,改善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减轻了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PLC患者72例(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常见部位PLC患者60例(对照组),均给予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并随访24 m。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水平。结果 在治疗后1 m末,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91.7%,与对照组的93.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AFP、AFP-L3、VEGF和S100A4水平分别为(123.4±13.7)ng/mL、(82.5±10.7)mg/mL、(250.4±46.8)pg/mL和(52.7±13.4)mg/L,与对照组【分别为(120.8±15.6)ng/mL、(80.6±10.1)mg/mL、(248.7±47.3)pg/mL和(50.9±14.5)mg/L】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 m、12 m、18 m和24 m,观察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8%、88.9%、69.4%和45.8%,与对照组的100.0%、91.7%、73.3%和48.3%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TACE联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特殊部位的PLC患者也能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宁片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就诊的NAFLD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瑞舒伐他汀联合胆宁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瑞舒伐他汀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水平,常规检测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并计算HOMA-IR。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为(46.92±10.21)U/L和(65.39±9.86)U/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74±12.93)U/L和(99.21±10.97)U/L,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HOMA-I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和HOMA-IR分别为(3.44±1.26)μg/L和(1.87±0.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8±1.29)μg/L)和(2.26±0.74),P0.05】。结论胆宁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NAFLD患者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并能降低血清TNF-α和HOMA-IR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疏肝健脾方联合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180例经肝组织活检证实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分成两组,每组90例。给予90例患者IFNα-1b联合中医疏肝健脾方(柴胡6 g、枳壳6 g、郁金10 g、白芍10 g、茯苓10 g、白术10 g、陈皮6 g、黄连5 g、甘草3 g)治疗,煎服中药3个月;另90例接受IFN-α单药治疗。两组干扰素的疗程个体化,即6~12个月,直至达到完全应答或治疗无效而退出。在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血清ALT和HBV DNA水平分别为(97.6±54.7)U/L和(2.6±1.7)lg IU/ml,在随访48 w时分别为(107±62.2)U/L和(2.8±1.9)lg IU/ml,均显著优于IFN-α治疗组[分别为(95.7±52.3)U/L和(4.9±1.9)lg IU/ml,及(135.6±69.8)U/L和(5.4±1.9)lg IU/ml,P0.05];联合治疗组骨髓移植发生率为38.9%,显著低于干扰素治疗组的58.9%(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IFN-α比IFN-α单药治疗能提高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应用长春新碱、阿表霉素联合环磷酰胺(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Ⅲ/Ⅳ期肝母细胞瘤(HB)患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34例Ⅲ/Ⅳ期HB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接受CAO方案化疗联合高频聚焦超声消融治疗,18例仅接受CAO方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各项血和生化指标、肿瘤缓解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归情况。结果在治疗3 m末,联合组血清AFP水平为(43.2±5.4)μg/L,ALT水平为(93.5±26.3) U/L,AST水平为(91.2±30.2) 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3±6.2)μg/L、(197.1±57.8) U/L和(213.7±66.2) U/L,P0.05】,而两组外周血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肿瘤缓解率为8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8%,与对照组的27.8%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24 m末,联合组病死率为6.3%,与对照组的11.1%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肿瘤复发率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CAO方案化疗与高频聚焦超声消融联合治疗Ⅲ/Ⅳ期HB患儿能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肿瘤缓解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92例,根据患者入院诊治时间顺序,随机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E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肝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BMI指数较治疗前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ET-1、HOMA-IR、hs-CRP、IL-6、CⅣ、PCⅢ、TG、ALT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FMD为(8.63±1.62)%,显著低于观察组[(11.25±1.02)%,P0.05],ET-1为(159.63±9.85)ng/L,显著高于观察组[(95.66±10.05)%,P0.05],HOMA-IR为(3.89±0.75)%,显著高于观察组[(3.25±0.51)%,P0.05],hs-CRP为(13.57±2.21)mg/L,显著高于观察组[(17.69±5.51)%,P0.05],TNF-α为(30.26±4.02)mg/L,显著高于观察组[(13.65±6.23)%,P0.05],IL-6为(30.26±4.02)ng/L,显著低于观察组[(15.23±3.59)ng/L,P0.05],HA为(258.63±9.56)μg/L,显著低于观察组[(102.65±6.12)μg/L,P0.05],CⅣ为(253.11±12.07)μg/L,显著高于观察组[(89.64±7.56)μg/L,P0.05],PCⅢ为(180.15±5.39)μg/L,显著高于观察组[(121.02±5.03)μg/L,P0.05],LN为(164.52±8.52)μg/L,显著高于观察组[(75.15±5.61)μg/L,P0.05],TG为(1.98±1.10)mmol/L,显著高于观察组[(1.62±0.76)mmol/L,P0.05],ALT为(68.36±12.21)U/L,显著高于观察组[(52.32±13.45)U/L,P0.05],FPG为(5.12±0.61)mmol/L,显著高于观察组[(54.81±0.50)mmol/L,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替米沙坦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有改善患者肝纤维化、血管内皮功能,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疗效及其对肝组织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1和T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8例PLC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治疗的基础上接受~(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肝穿取得肝组织,采用SP法检测肝组织TRF1和TRF2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3 m末,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x2=4.441,P0.05);观察组血清CEA和AFP水平分别为(273.7±38.1) ng/ml和(820.4±130.3)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5±33.9) ng/ml和(1080.1±121.3)μg/L,P0.01】;观察组癌旁肝组织TRF1表达量为(9.7±2.3),显著高于癌组织的【(4.2±1.8),P0.01】,而观察组癌组织TRF2表达量为(9.2±2.2),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的【(3.8±2.6),P0.01】;观察组1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52/54)对85.2%(46/54),x~2=3.967,P=0.046]。结论采用TACE联合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PLC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降低外周血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肝癌组织TRF1和TRF2表达,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阻止病情进展,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