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铭益 《肝博士》2013,(4):14-16
皮肤黄染和眼黄通常是由黄疸引起,也可因其他原因造成。一、黄疸1.黄疽的概念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  相似文献   

2.
黄疸是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使皮肤、粘膜、巩膜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而言。正常血中胆红素不超过17.1μmol/L,达34.2μmol/L 以上才出现黄疸,在17.1~34.2μmol/L 时临床上并不出现黄疸,称为隐性黄疸。  相似文献   

3.
黄疸的诊断     
黄疸是指皮肤、巩膜与黏膜因胆红素沉着所致的黄染,测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大于34.2μmol/L.黄疸的检查应在自然光下进行.当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但临床上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称为隐性黄疸.临床上诊断黄疸比较容易,但对黄疸的病因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临床上对黄疸的诊断必须遵循以下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4.
第14讲黄疸     
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肝、胆系、胰腺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它是指血清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巩膜、黏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液总胆红素浓度为2~17.1μmol/L(0.1~1.0mg/d1),其中结合胆红素3.42μmol/L(0.2mg/dl),非结合胆红素13.68μmol/L(0.8mg/dl).  相似文献   

5.
妊娠与黄疸     
妇女妊娠时体内环境将发生一系列变化。2~6%孕妇于妊娠最后3个月血清胆红素值增高,一般为17.1~34.2μmol/L,但很少超过34.2μmol/L,临床上一般无黄疸表现。妊娠期黄疸甚为罕见,其发生率约为0.067%,而在妊娠黄疸中,40%以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20%为妊娠肝内胆汁郁滞症,10%是由于妊娠并发症引起。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性黄疸和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疸指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按病因学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和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是胆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由含血红素的蛋白质在肝细胞内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代谢转变而来,并随胆汁分泌排泄.它代谢的调节是肝脏的主要功能,其代谢的变化通常反映肝胆等疾病.凡能引起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发生障碍等因素均可使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当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 mol/L是,可出现巩膜、黏膜及皮肤的黄染,称为黄疸;若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值,但不超过34.2μ mol/L 时,则称为隐性黄疸.[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母乳性黄疸患儿胆汁中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婴儿十二指肠引流管和引流技术收集1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干预前后胆汁,检测胆汁中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和胆汁酸(TBA)浓度,并与血清中TB、DB、TBA对照分析.结果 12例干预前母乳性黄疸患儿胆汁中TB、DB和TBA分别为(172.1±98.2)μmol/L、(105.6±60.0)μmol/L、(561.2±104.2)μmol/L;干预后12例胆汁TB、DB和TBA分别为(180.2±88.6)μmol/L、(106.8±70.0)μmol/L、(580.3±84.2)μmol/L,干预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母乳性黄疸患儿胆汁中TB、DB和TBA浓度正常,提示母乳性黄疸患儿胆红素和胆汁酸摄取、转运、排泄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测胆红素的局限性。方法同时采集374例黄疸足月儿经皮测胆红素和血清总胆红素值,并对上述两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374例足月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两指标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6,P〈0.01)。将数据进一步划分,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90.7μmol/L时,两者的线性相关较好,r=0.7;但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90.7μmol/L时,两者的线性相关减弱,r=0.46。结论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总体上呈正相关,特别是对轻、中度黄疸,但对较重的黄疸,两者相关性减弱,提示经皮测胆红素适合作为筛查高胆红素血症的指标,在决定治疗时,尤其对较重的黄疸,应以血清总胆红素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多种病因引起的血清胆红素升高使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超过205μmol/L,早产儿超过256.5μmol/L, 称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多数新生儿黄疸是一种早期新生儿的暂时现象[1]。但由于围产、感染、溶血等因素所致的病理性黄疸也不少见。当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05~250μmol/L后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黄疸? 黄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可由许多疾病引起。 黄疸是由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所致的巩膜、皮肤、粘膜、大部分内脏器官和组织以及某些体液的黄染。黄疽一般是胆红素代谢障碍的临床表现,但新生儿生理性黄疽却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生理特点的反映。血清胆红素浓度的正常范围为5.13~18.8μmol/L(0.3~1.1mg%),超过此数值称为高胆红素血症,但血清胆红素浓度只有超过34.4μmol/L(2mg%)时,才能使巩膜、皮肤等出现肉眼可见的黄染,因此将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但仍在34.4μmol/L亿以下,巩膜或/和皮肤尚无可见黄染时,称为隐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脐血胆红素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脐血微量胆红素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意义,方法:对130例足月新生儿采用脐血微量胆红素测定及经皮测胆红素测定(TCB),了解两者的相关性,并每日用TCB动态监测胆红素变化,在黄疸高山箕鹞 股静脉血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以了解黄疸程度。结果:脐血胆红素与TCB呈正的直线相关(P<0.01)。当脐血胆红素<20μmol/L时,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0;当脐血胆红素21-34μmol/L时,黄疸发生率为32.84%,当脐血胆红素>35μmol/L时,黄疸发生率为69.23%,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增加,亲手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相应增加,结论:脐血胆红素测定能够早期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并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果糖、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效果。方法:将96例母乳性黄疸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蓝光治疗,治疗组加服乳果糖、妈咪爱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前、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并记录蓝光治疗次数及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第4天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201.16±51.32μmol/L和215.55±55.35μmol/L,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为121.68±41.26μmol/L和158.59±50.83μmol/L,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在治疗第4天分别为130.86±60.38μmol/L和90.89±61.36μmol/L,P<0.05,第7天分别为210.49±73.35μmol/L和147.36±68.61μmol/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蓝光治疗次数分别为2.21±0.86和2.70±0.94人次,P<0.05;光疗时间分别为39.65±16.51小时和52.20±27.60小时,P<0.05。结论:乳果糖、妈咪爱辅助治疗母乳性黄疸可使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并可以减少蓝光治疗的次数及时间,可作为治疗母乳性黄疸的辅助用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玉芳 《甘肃医药》2012,(4):289-290
目的:探讨我院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础上采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高寒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新生儿黄疸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40例,测定患儿肝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下降水平。结果:常规治疗组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分别为(90±32.3)μmol/L和(90±29.3)μmol/L,茵栀黄注射液组治疗3d及5d胆红素下降幅度为(103±34.2)μmol/L和(103±31.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与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有明显差异,可以用茵栀黄注射液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4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发型母乳性黄疸64例,血清胆红素水平最高为518μmol/L,>256.5μmol/L。晚发型母乳性黄疸284例,胆红素浓度最高503.4μmol/L,>256.5μmol/L有140例。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均进行听力检查,发现听力异常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选择性做听力检查74例,异常12例。结论:母乳性黄疸预后较好,但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时,有引起轻度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对母乳性黄疸(尤其是早发型)应积极预防及治疗,以避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17.
乔雅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1970-197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之一,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成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期间接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可能引起部分新生儿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远期智力低下、听力损害及神经异常,因而积极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预防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现将我科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至2008年2月收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67例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所有患儿均为以黄胆为主诉入院或在住院期间出现黄疸的新生儿。男性161例,女性106例,男女之比1.53∶1,住院年龄为1h~42d,其中<2d21例,3d~7d108例,8d~14d60例,>14d78例。黄疸出现时间<2d30例,2d~7d115例,>7d122例。早产儿81例,足月儿186例。1.2方法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见文献[1],即总血清胆红素水平:24h>103μmol/L,48h>154μmol/L,72h>205μmol/L,72h>257μmol/L,总血清胆红素检测采用重氮法,血清胆红素<257μmol/L为轻度高胆,257μmol/L-342μmol/L为中度高胆,>342μmo...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我院从2002年6月到2005年6月共收治该病1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根据金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1]:出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85.5μmol/L(5mg/d1),出生后72h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05μmol/L(12mg/dl),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56μmol/L(15mg/dl),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一般资料1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男92例,女64例,男∶女之比为1.44∶1;早产儿16…  相似文献   

19.
南宁市足月新生儿胆红素动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义  刘敏  刘悠南 《广西医学》2000,22(3):445-446
目的:了解本地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同时测定91例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指数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值,求两者相关关系.用经皮胆红素仪测定227例足月健康新生儿的生后1~8天的经皮胆红素指数.结果:经皮胆红素指数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值存在相关关系.Y=0.76X+10.6(r=0.918,t=21.89,P<0.001).黄疸在生后第4~5天达最深,均值为(180.9±45.0)μmol/L(10.6±2.6mg/dl).22.7%足月新生儿其总胆红素浓度大于12.9mg/dl,11.01%大于15mg/dl.结论:根据统计学原则将本地区正常新生儿生后第4~5天时的第95个百分位数作为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当血清胆红素浓度值≥271.9μmol/L(15.9mg/dl)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梁秀兰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9,(18):2299-2300,2339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引起皮肤及巩膜的黄染。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凡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大于221μmol/L、早产儿大于257μmol/L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新生儿黄疸特别是病理性黄疸,如果不积极处理,导致血中胆红素过高,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