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约为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定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2004年  相似文献   

2.
<正>一、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约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定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定了《成人肝硬化腹  相似文献   

3.
<正>1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为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订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订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2009年和2012年进行了更新。2006年英国肝病学  相似文献   

4.
腹水(ascites)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出现往往提示预后不良.肝硬化腹水患者1年病死率约为15%,5年病死率高达44%.提高腹水的诊治水平,对于延长肝硬化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的进展,新药物、新技术在临床使用经验的增加,人们对腹水的认识逐渐深入,近期针对肝硬化腹水的处理也有一些新观念.  相似文献   

5.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临床上腹水的常见原因[1,2]。新发肝硬化患者10年内腹水的发生率高达50%~70%,腹水的出现被视为肝硬化病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肝硬化疾病进展和肝功能失代偿的重要表现。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3],而且与肝硬化的其他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等密切相关。肝硬化腹水还与不良预后相关,1a病死率约为15%,5a病死率则高达44%[4]。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然而,目前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系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急性腹膜细菌感染[1]。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4%~25%[2]。Guarner报道[3]住院肝硬化患者SBP的发生率为8%~27%,多表现为腹痛、腹水迅速增长、腹膜刺激征,病死率很高。发生第1次SBP的30天病死率为32%,1年病死率约为78%[4]。如何针对其病原菌使用敏感抗生素及早治疗,对降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预后及死亡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有关肝硬化合并SBP的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作一综述。1肝硬化合并SBP的病原菌SBP感染绝大多数为单一细菌感染,厌氧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不及时处理将影响疾病的预后。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4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均为我院1998年1月-2001年6月的住院患者,男32例,女8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4岁,腹水发生时间为1个月-4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20%左右,院内病死率高达20%~40[1].认识SB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及早预防其发生,对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感染类型及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如肠穿孔,炎症等)情况下,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1],表现为腹水的一种细菌性感染,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亦偶见于非肝硬化性腹水。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几率相当高,约8%~27%[2]。国际腹水俱乐部的统计资料为10%~30%;约一半为社区获得性,其余为院内获得性[3]。门诊无症状患者的发病率约为3.5%[4]。近年来诊治水平提高,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院内病死率仍在20%~40%。SBP的临床表现变化多样,可从完…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已公认低钠血症-顽固性腹水-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严重肝病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症状严重,病死率高.由于体液平衡紊乱,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常出现低钠血症.目前认为肝硬化患者血钠浓度与顽固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及AKI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低电压与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16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女性76例,年龄(62±11岁)],窦性心律下行左心房高密度(≥100点)标测,之后行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在肺静脉隔离20min后给予异丙肾上腺素+腺苷三磷酸(0.2mg/kg),观察肺静脉传导恢复与否以及是否存在肺静脉外局灶触发的房颤,并对传导恢复的肺静脉以及肺静脉外局灶再次消融,直至激发试验阴性。本组患者均不进行基质改良。低电压的定义为CARTO消融导管记录的心肌局部双极电图振幅<0.5mV。结果42例(25.0%)患者的左心房存在低电压区,主要位于左心房前壁(22例,52.4%),与女性和左房直径增大相关。所有患者均完成肺静脉电隔离。随访(23±12)个月,35例患者复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其中左房低电压者14例(14/42,33.3%),非低电压者21例(21/126,16.7%,P=0.028)。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存在低电压区增加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的复发率,其形成可能与性别和左房直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癌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危及男性生活质量甚至生命的健康问题。前列腺癌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诊断预后好。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低,病死率高,需要通过进行包括病例对照研究、随机跟踪调查等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的特殊危险因素,尽早制定出适合我国人群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指南,为普通群众和临床医生提供关于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和权威的指导,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Hemoglobin G Chinese in Chinese Subjects in Taiwa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tract. Hemoglobin G Chinese, obtained from Chinese subjects in Singapore, Honolulu, and Hong Kong, was shown by Swenson, Hill, Lehmann and Jim [J. biol. Chem. 237 : 1517–1520 (1962)] to be an α-chain variant in which glutamine replaces the glutamyl group normally located at position α-30. The same variant has now been found in 7 unrelated Chinese subjects on Taiwan. From the present studies, the incidence of Hemoglobin G Chinese in Chinese subjects in Taiwan is estimated to be approximately 5/100,000.  相似文献   

15.
小细胞癌(SCC)是临床和病理上具有明显特征的一组疾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肺,但体内其他器官也时有发生,这就是肺外小细胞癌(EPSCC)。EPSCC的好发部位是胃肠道、头颈部以及泌尿生殖系统,也有些病例原发灶不明。EPSCC的发生率很低,因此缺乏大样本的随机临床研究资料。EPSCC同小细胞肺癌(SCLC)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于EPSCC的治疗,大部分临床医生借鉴SCLC的治疗方法。然而,不同部位的EPSCC临床过程以及远处转移的发生率又与SCLC不同,治疗方案又不尽相同。本文就不同部位的EPSCC国内外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16.
心肾综合征特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而导致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将诊断标准确定为,在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清肌酐升高3.0~5.0 mg/d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5 ml/min以上.心肾综合征确切发病率仍不清楚,但有研究显示,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30%左右.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中心静脉淤血、神经内分泌激活、贫血、氧化应激和肾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是导致心肾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原则上首先应纠正心肾综合征的可逆性诱因;其次,需要确定患者肾灌注状态,保证收缩压在80mmHg以上,平均压在60mmHg以上,对于低心排血量患者,可尝试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此外,还需及时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具体讲,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液滤过、重组人B型利钠肽和加压素拮抗剂均可考虑应用.本文就心肾综合征的上述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睡眠障碍性疾患如睡眠呼吸紊乱、失眠、睡眠运动障碍及异态睡眠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避免延误诊疗的关键在于提高对其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