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实验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乙肝5项检测结果,从而分析乙肝病毒的携带患者及流行情况。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 Ag)呈阳性患者中,大三阳占总数的20.27%。小三阳占总数的62.26%。两者共占总数的82.53%。不同年龄患者分组(020,2120,2130,3130,3140,4140,4160,60岁以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占本年龄组的比率分别是51.78%、35.97%,41.34%、41.21%,23.87%、57.70%,14.00%、67.53%,6.64%和78.9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5项结果类型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其中060,60岁以上)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占本年龄组的比率分别是51.78%、35.97%,41.34%、41.21%,23.87%、57.70%,14.00%、67.53%,6.64%和78.9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乙肝5项结果类型以大三阳和小三阳为主,其中020岁年龄组患者以大三阳为主,2120岁年龄组患者以大三阳为主,2130岁年龄组患者中大三阳和小三阳基本一致,31岁以上组患者以小三阳为主,即呈随年龄增加而小三阳比率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三阳”:在乙型肝炎两对半的检验中,临床上习惯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现象称为“大三阳”。往往表示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而且乙肝病毒正在患者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且十分活跃,需要及时给予隔离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吴大富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591-359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在乙肝病毒中的临床意义,为评价病毒感染、传染性、复制、肝细胞损伤提供新的诊断资料。方法:用ELISA法对713例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血清进行PreS1Ag测定,同时用ESISA法测定HBV病毒血清标志物和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并对PreS1Ag、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三阳”患者PreS1Ag阳性率为77.5%,显著高于“小三阳”患者阳性率45.0%,PreS1Ag与HBV-DNA检出率相接近。结论:乙肝病毒PreS1Ag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感染、传染性、复制、肝细胞损伤的指标,可作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在乙型肝炎的诊疗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 方法 :对在我院分娩的无症状 HBs Ag阳性产妇抽取静脉血和其新生儿脐血 ,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乙肝 DNA。对部分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大三阳孕妇乙肝 DN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 <0 .0 0 1) ,其新生儿脐血 HBs Ag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小三阳孕妇 (P<0 .0 5 ) ,大三阳孕妇孕晚期注射 HBIG可降低宫内传播。 结论 :患有大三阳的母亲对胎儿威胁最大 ,应在孕前进行治疗 ,孕晚期注射 HBIG可能有利于阻断母婴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产妇产后能否进行母乳喂养。方法 :选择住院分娩的乙型肝炎产妇 32 1例 (肝功能均正常 ) ,其中血清 HBs Ag、HBe Ab(+/ - )、HBc Ab阳性 2 10例为小三阳组 ,HBs Ag、HBe Ag、HBc Ab均阳性 111例为大三阳组。分别留取产后 3d~ 5 d的初乳进行乳汁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 M)检测。结果 :两组乳汁中 HBs Ag、HBe Ag、HBc Ab、HBV- 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产妇初乳中 HBV- DNA阳性及产妇血清中大三阳者 (HBs Ag、HBe Ag、HBc Ab阳性 )不宜哺乳 ,初乳中单纯 HBs Ag阳性、而 HBV- DNA为阴性的产妇可以哺乳 ,但应给予正确的哺乳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 2 5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 DNA(HBVDNA) ,同时用 EL 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 ,即 HBs Ag,抗 - HBs、抗 - HBc、HBe Ag、抗 -HBe。结果表明 HBVDNA的检出率与肝病临床类型无明显关系 ,而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状态有关。乙肝五项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状态 ,血清 HBVDNA检出率不同 ,以 HBs Ag(+)、抗 - HBc(+)、HBe Ag(+)的组合形式检出率最高 (94 .34% ) ,乙肝病毒标志物中出现抗体及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阴者仍有 HBVDNA检出  相似文献   

7.
学龄前儿童乙肝大三阳53例家庭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元香 《河北医学》2000,6(4):368-369
检测乙肝两对半 (HBs Ag.抗 - HBs.HBe Ag.抗 -HBe.抗 - HBc)是检测 HBV标志的普通方法。从血液中检出乙肝两对半中任何一种抗原或抗体都提示被检者已受 HBV的感染。HBs Ag.HBe Ag.抗 HBc阳性 ,即通常指的乙肝“大三阳”时说明受检者体内存在HBV,而且病毒正在复制 ,有较强的传染性。为减少HBV在托幼机构内的传染 ,我市已将肝功和两对半的检测列为幼儿入园前的常规体检项目。发现肝功异常或 /和乙肝两对半大三阳者暂缓入园。为进一步了解学龄前儿童感染 HBV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我儿保门诊对乙肝大三阳儿童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乙型病毒性(HBV)肝炎患者的"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分析,为乙肝预防作用提供有利根据。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9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针对上述所有患者乙型病毒性(HBV)肝炎"两对半"(HNV-M)血清免疫标志物检验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98例乙肝患者中,"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e Ag)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检验结果呈阳性者30例,结果阳性率为30.6%;而"小三阳":HBs Ag,乙肝病毒表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验结果呈阳性者24例,结果阳性率24.5%。结论针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免疫标志物"两对半"检验,能通过其检验结果更加完善的制订乙肝预防措施。故此检验项目对于临床治疗及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带来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富锋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28-122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860份血清分别采用HBV-DNA定量检测及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HBVm)模式中大三阳最多,有317例(36.9%),其中HBV-DNA定量检测阳性者294例(92.7%)。其他各种HBVm模式中小三阳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g/HBcAb)阳性所占比例也较高,但是HBV-DNA定量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和大三阳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V-DNA检测能够直接反映HBV的存在、复制状态以及传染性的大小,是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乙肝患者HBV前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e抗原(HBeAg)、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以评价Pre-S1Ag检测在乙型肝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临床采集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315例,以ELISA法检测Pre-S1Ag和HBeAg,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并分析P...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彩云 《包头医学》2005,29(4):46-47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据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约有7~8亿人感染过乙肝病毒,人群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高达10.34%,几乎占全世界乙肝病人总数的一半,他们中的四分之一病人最终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1].乙肝不仅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病人极易产生自悲感.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高发区。全世界有2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竞占一半,而这一亿多流散于社会的带菌者,又构成再次传播的巨大隐性传染源。乙肝很容易转成慢性、迁延性、肝硬变,甚至癌变。因此,作为一般的卫生常识,大家很有必要懂得乙肝五项(俗称“乙肝两对半”)化验的临床意义,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地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方法调查2007年1~6月在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的3250例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采用ELA法试剂盒检测。结果共检测出8种感染模式,乙肝病毒携带者占总检测人数的5.96%,其中HBsAg、HBeAg、HBcAb均为阳性者(大三阳)占0.98%,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者(小三阳)占3.2%。结论继续加强乙肝五项标志物的普查和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乙肝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素瑾  刘煜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170-170,17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对980例乙肝患者血清进行检测前S1抗原与乙肝标志物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及用FQ-PCR法检测HBVDNA,对检测结果作分析.结果 980例乙肝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是40.9%,HBV DNA阳性率是40%,两者有很高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大三阳模式中Pre-S1阳性率高达80%,在小三阳模式中也有39%的阳性率.结论 前S1抗原阳性是HBV在体内存在和复制的重要相关标志.  相似文献   

15.
张家界市干部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张家界市干部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今后做好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张家界市2004年3254名干部进行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分析。结果张家界市干部HBsAg阳性率为9.80%(319/3254),其中男性为11.16%(211/1890),女性为7.91%(108/1364)。HBsAg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检出的9种组合模式中,乙肝“小三阳”和“大三阳”占较大的比例,分别为30.67%和18.20%。结论张家界市干部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不容忽视,乙肝的预防保健知识宣传及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卫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为学校控制乙型肝炎传播提供依据。方法1999~2003年对漯河市卫校10313名新生(14~16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AS)法对采集血清进行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卫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09%,男生HBsAg阳性率与女生有显著性差异(χ2=34.75,P<0.01);农村学生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显著性(χ2=27.57,P<0.01)。HBsAg阳性以“大三阳”犤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犦和“小三阳”犤HBsAg阳性、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性、HBcAb阳性犦2种感染模式为主。结论加强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强化HBsAg携带者的卫生管理及开展健康教育,以防止乙肝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了解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的项目和意义,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众多的乙肝病人来说十分重要。人体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即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在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原与抗体。乙肝病毒感染后的标志物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肝五项、病毒前S1抗原(PreS1Ag)及病毒DNA(HBV-DNA)联合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接诊的301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289例,阴性者12例。采集患者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五项和PreS1Ag水平,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水平,比较分析在乙肝五项不同指标组合下PreS1Ag及HBV-DNA的水平,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及其对诊断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结果:在所有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91,P0.05)。(1)(3)(5)阳性组和(1)(4)(5)阳性组的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994、17.577,P0.05)。在HBs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和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高于HBeAg阳性率(P0.05);在HBV-DNA阴性患者中,HBeAg阴性率高于PreS1Ag阴性率(P0.05)。病毒载量在5×102~1×107时,HBeAg阳性率及PreS1Ag阳性率随着病毒载量的增高而增高,但是病毒载量≥108时,HBeAg阳性率及PreS1Ag阳性率均表现为下降。结论:乙肝五项、前S1抗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乙肝病毒感染和DNA的复制水平,但是联合测定乙肝五项、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DNA能够更早更准确的判断乙肝病毒的感染及复制状态,能够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三阳"是指乙肝五项(二对半)检验中出现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是了解乙肝病毒在体内感染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美能片、肝苏颗粒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献球 《华夏医学》2005,18(1):19-20
目的 :研究美能片联合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9例及对照组 37例 ,观察每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 (HBV- DNA定量 )、乙肝病毒 e抗原 (HBe Ag)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恢复、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及乙肝病毒e抗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但 PT结果改变不大。结论 :美能片联合肝苏颗粒治疗慢乙肝疗效确切 ,使用方便 ,适用于门诊患者 ,尤其是边远山区难以采用肌肉注射的患者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