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总结分析了近几年在我院儿科诊治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5 4例,旨在探讨婴幼儿MP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求减少误诊误治。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本文5 4例患儿为2 0 0 1年1月—2 0 0 3年12月在我院儿科初次诊断和治疗的婴幼儿MP肺炎。其中男34例,女2 0例,男女之比为1 7∶1。最小2个月,最大3岁,平均2 6岁。病程2周至3个月,平均病程2 1d。1 2 分组 对5 4例婴幼儿MP肺炎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3型:①喘息型38例:以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②肺炎型10例:以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肺部水泡音为主要表现;③胃肠炎型6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2例2岁内BPD患儿再入院临床资料。结果 52例BPD患儿2岁内共137次再入院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 气促、 喘息、 紫绀及肺部干湿性啰音,>1~2岁较≤1岁再入院喘息发生率有显著升高(χ2=10.715,P=0.001)。呼吸道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67.3%(33/49)、副流感病毒3型(PIV3) 22.4%(11/49)为主,细菌病原检出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2%(31/110)、肺炎链球菌15.5%(17/110)、 流感嗜血杆菌8.2%(9/110),其中≤1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1~2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结果提示对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4.5%、 54.8%、7.1%,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噻肟、 阿莫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0%、 6.3%; 肺炎克雷伯杆菌在重症肺炎中检出率有显著升高。2岁内中位住院时间为8.0(7.0~12.0) d,77.4%(106/137)例次住院需吸氧治疗,其中21.7%(23/106)需使用呼吸机治疗,≤1岁与>1~2岁喘息患儿中静脉激素使用率分别为42.2%(27/64)、56.5%(13/23)。结论 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中喘息发生率随时间推移有增加趋势,再入院病毒病原以RSV为主,细菌病原早期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随时间推移可能逐渐成为主要细菌病原,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肺炎其病情可能更重,其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例较高,临床可参考药敏试验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他啶,必要时选用美罗培南; BPD患儿再入院病情偏重,用氧率高,但静脉激素的使用率并未随喘息发生率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临床特征及病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52例2岁内BPD患儿再入院临床资料。结果 52例BPD患儿2岁内共137次再入院治疗,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 气促、 喘息、 紫绀及肺部干湿性啰音,>1~2岁较≤1岁再入院喘息发生率有显著升高(χ2=10.715,P=0.001)。呼吸道病毒检出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67.3%(33/49)、副流感病毒3型(PIV3) 22.4%(11/49)为主,细菌病原检出前3位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8.2%(31/110)、肺炎链球菌15.5%(17/110)、 流感嗜血杆菌8.2%(9/110),其中≤1岁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1~2岁以肺炎链球菌为主; 肺炎克雷伯杆菌药敏结果提示对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4.5%、 54.8%、7.1%,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噻肟、 阿莫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0%、 6.3%; 肺炎克雷伯杆菌在重症肺炎中检出率有显著升高。2岁内中位住院时间为8.0(7.0~12.0) d,77.4%(106/137)例次住院需吸氧治疗,其中21.7%(23/106)需使用呼吸机治疗,≤1岁与>1~2岁喘息患儿中静脉激素使用率分别为42.2%(27/64)、56.5%(13/23)。结论 BPD患儿2岁内因下呼吸道感染再入院中喘息发生率随时间推移有增加趋势,再入院病毒病原以RSV为主,细菌病原早期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肺炎链球菌随时间推移可能逐渐成为主要细菌病原,肺炎克雷伯杆菌所致肺炎其病情可能更重,其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占比例较高,临床可参考药敏试验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他啶,必要时选用美罗培南; BPD患儿再入院病情偏重,用氧率高,但静脉激素的使用率并未随喘息发生率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例 1 男 ,39d。因鼻阻、气急 4天于 1999年 9月 2 0日门诊以“支气管肺炎 ,咽后壁脓肿 ,Ⅲ度喉梗阻 ,Ⅱ型呼吸衰竭”收住ICU抢救。入院体检 :T37℃ ,HR2 0 0 /min ,R30 /min ,口周发绀 ,可见吸气性三凹征 ,双肺可闻及湿口罗音。动脉血气 :pH 7 31,PaO25 2  相似文献   

5.
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由于艾滋病的流行被作为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而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在儿科范畴内对该病的认识尚不足 ,我院自 1994~ 1999年收治 6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PCP的患儿 ,现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6例患儿 ,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2~ 9岁。发病前患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4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2例 ,均接受化疗 ,持续时间为 6~ 2 0周。6例患儿均突然发热 ,39~ 4 1 6℃ ,呈不规则热型 ,伴干咳、剧咳。 1~ 3d内发展为呼吸困难 (2例呼吸达 12 0次 /min) ,口周发绀 ,三凹征。…  相似文献   

6.
1993年1月~12月我院儿科应用胸腺因子D(福建省上杭县制药厂生产,闽卫药准字91792-252号)辅佐治疗喘息型肺炎7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及病例选择喘息型性肺炎诊断标准和分型采用1987年4月成都会议所订诊疗常规。分普通型和重型。病例选择年龄(2~6)个月,病程<5天,血白细胞<15×109儿,中性<0.70,X线肺部小点片状阴影。随机抽样将1993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喘息型肺炎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男37例,女13例;普遍型19例,重型31例。治疗组70例,男46例,女24例;普通型23例,重型47例。两…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山莨菪碱辅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般资料:2 0 0 2年6月至2 0 0 3年12月我院儿科符合《小儿四病防治方案》中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的85例住院患儿。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山莨菪碱治疗组:4 3例,男2 5例,女18例,年龄2个月至9岁,平均3 1岁。其中肺炎13例,支气管炎2 2例,毛细支气管炎8例。病程3~11d ,平均病程5 5d。发热30例,体温37 8~4 0 1℃,平均38 5℃;咳嗽4 3例;喘息31例;肺部体征阳性者4 3例,其中闻及干鸣音及粗、中湿音2 2例,仅闻及细湿音者9例,闻及细湿音及哮鸣音者12例。对照组:4 2例,男2 3例,女19例,年龄1个月至11岁,平均2 9岁。其中肺炎14例,支气…  相似文献   

8.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经过恰当治疗 ,预后较好 ,但若喘息反复发作 ,易成支气管哮喘。为探讨毛支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毛支患儿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Gmp 14 0 )含量 ,并与同期健康儿、支气管肺炎和哮喘患儿对比 ,以提供毛支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毛支 30例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3~ 18个月。肺炎患儿35例 ,均符合文献 [1]标准 ,男 2 9例 ,女 6例 ;年龄 6~ 34个月。哮喘发作期患儿 15例 ,按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2 ]…  相似文献   

9.
肺炎患儿血清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支气管肺炎低氧血症累及心脏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力衰竭 ,已引起临床上高度重视 ,内源性洋地黄样因子 (en dogenousdigitalis likefactor ,EDF)是体内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具有洋地黄活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能与地高辛抗体交叉性结合 ,具有明确的强心作用[1~ 3 ] 。本文通过放射免疫法来测定正常儿童、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EDF质量浓度 ,旨在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EDF浓度变化与缺氧的关系。对象 :2 0 0 2年 3~ 12月收住我科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5 0例 (支气管肺炎组 ) ,其中男 2 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0d至 7 5岁 ,临床均未并发心力衰竭。肺…  相似文献   

10.
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资料:为2 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风疹患儿7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就诊前病程均在12h至2d内。其中体温37 5~38℃者38例、~39℃者2 9例、>39℃者11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有2例经胸部透视检查为肺炎。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潘生丁组4 0例(男2 4例,女16例) ,年龄3~13(9 2±3 0 5 )岁;病毒灵组38例(男2 0例,女18例) ,年龄2 6~12 (8 6±2 92 )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方法:潘生丁组给予口服潘生丁,每日3~5mg/kg ,分3次,每次≤2 5mg ;病毒灵组口服病毒灵,每日10~15mg/kg ,…  相似文献   

11.
支原体肺炎合并高IgM血症3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1989年1月~1990年12月2年间收治支原体肺炎合并IgM血症34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临床资料男20例,女14例。年龄2~14岁,其中2~5岁7例,6~9岁18例,10~14岁9例。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和咳嗽。体温>39℃27例,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治疗喘息型支气管肺炎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科于2000年1月-2003年5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肺炎40例,诊断均符合儿童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4例;3月-1岁10例,~3岁8例,~7岁2例。对照组20例,性别、年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给予抗生素(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类)及平喘、抗过敏药(氨茶硷、噻庚啶、酮替芬)等治疗。对照组加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同时或治疗3d无效后加用干扰素10万U肌注,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3.
1997年9月~1998年8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共61例,男36例,女25例;~3岁17例,~6岁22例,~13.5岁22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3.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个月。临床表现无热8例,≤39℃13例,>39℃40例,热程多在3~15天;咳嗽61例,其中咳痰不畅43例,干咳18例;气促9例,喘息6例,均为3岁以内婴幼儿。体征:咽部充血59例,伴两侧扁桃体红肿18例,肺部听诊阴性4例,呼吸音粗糙19例,闻及湿罗音16例,单侧呼吸音低下10例,伴有哮鸣音7例。胸片:间质型12例,混合型21例,节段型24例,其它表现4例。测血清冷凝集试验59例,其中病程7天~4周抽血50例,结果阳性49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81年1月至1985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617人,未成熟儿48人,其中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的18例,存活11例,存活率61.1%。18例中胎龄最小27周,最大35周,出生体重1000~1100g 2例,~1300g 7例,~1500g 9例。住院过程中患硬肿症者11例;反复发作呼吸暂停12例;颅内出血3例;肺透明膜病2例;肺炎1例;败血症1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在 6年间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 4 5例 ,男 30例 ,女 15例 ,年龄 1岁 1个月~ 13岁 ,病程 1h~ 3个月 ,异物种类 :植物类 34例占 76 % ,其中花生仁 2 0例 ,葵花子 8例 ,其他种类 11例。右支气管 2 6例 ,左支气管 8例 ,气管 8例 ,双侧支气管 2例 ,气管加左支气管 1例。误诊疾病 :肺炎 4例 ,上呼吸道感染 2例 ,支气管炎、哮喘各 1例。并发症 :肺气肿、肺不张、肺炎、心跳骤停、喉痉挛、喉水肿等。表现为昏迷或烦躁不安 ,唇周或全身发绀 ,双肺布满痰鸣音或哮鸣音 ,或一侧呼吸音减弱 ,心跳呼吸减慢或骤停 18例 ,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 ,均痊愈出院气管、支气管异物45例$福建漳州市175医院!363000@龙冬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先天性气道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深入对先天性气道畸形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减少漏诊及误诊率.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内科首次就诊诊断为先天性气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患儿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1个月~10岁,平均年龄32个月;病程3d~3个月,平均18 d;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经螺旋CT及三维重建、联合增强CT检查,可见气管支气管狭窄6例,气管性支气管3例,左肺动静脉发育不良1例,肺隔离症3例,肺囊肿4例,肺发育不良6例.结论 临床上先天性气道畸形易发生漏诊及误诊.当患儿出现持续咳嗽;反复或持续喘息,经抗炎或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不佳;反复或持续喉鸣;反复肺内感染,呼吸困难;X线胸片同一部位反复或持续肺炎;X线胸片提示纵隔移位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先天性气道畸形.螺旋CT三维重建及增强对诊断气道畸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泌尿系统并发症: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源  谢栩 《临床儿科杂志》1997,15(5):316-316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它不仅能引起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泌尿系统并发症即为其中之一。现将1994年10月~1996年6月我科收治的MP感染合并泌尿系统损伤1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8例;年龄~1岁4例,~3岁5例,~5岁4例,~9岁4例。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10例,毛细支气管炎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3例,支气管炎1例,血尿原因待查2例,17例患儿均不同程度发热,其中低热5例,不规则热10例,持续高热2例,浮肿3例,2例为眼脸浮肿,1例伴下胧轻度非  相似文献   

18.
电超导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于 2 0 0 1年 9月至 2 0 0 2年 9月 ,应用电超导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 118例 ,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选择 2个月至 3岁的肺炎患儿共 2 0 4例 ,其中普通肺炎 138例 ,重症肺炎 6 6例 ,随机分成两组 :①治疗组 11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5 4例。年龄 2个月至 1岁的 5 6例 ,~ 2岁的34例 ,~ 3岁的 2 8例。普通肺炎 79例 ,重症肺炎 39例。②对照组 86例 :其中男 5 1例 ,女 35例。年龄 2个月至1岁的 39例 ,~ 2岁 2 9例 ,~ 3岁 18例。普通肺炎 5 9例 ,重症肺炎 2 7例。两组患儿在入院时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大致相同 ,…  相似文献   

19.
我院监护病房1993年3月至1997年3月,对52例婴幼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在积极治疗肺炎及其并发症的同时,以部分静脉营养(PPN)作为辅助治疗措施,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观察组52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8天~1岁41例,~3岁11例。观察组病例选择标准:有口后发绀、呼吸急促、三凹征、肺部湿罗音,胸片符合支气管肺炎,并且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或呼吸衰竭(呼衰)者。心衰按卫生部所定肺炎并发心衰诊断标准[1]。呼衰按血气指标,Ⅰ型呼衰PaO2<6.67kPa(50mmHg),Ⅱ型呼衰PaO2<6.67kPa、PaCO2>6.67…  相似文献   

20.
包玉玲  唐珩  赵德育  田曼  梁慧  韩青 《临床儿科杂志》2012,30(6):562-564,567
目的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的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例接受支气管镜检查而确诊的气管性支气管患儿的镜下结果、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结果先天性气管性支气管患儿20例,右侧气管性支气管19例,移位型18例,其中6例为2种或2种以上气道异常;左侧气管性支气管1例,为移位型。20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持续或反复的喘息,持续性局限性肺炎、肺不张,局限性肺气肿。大部分患儿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气管性支气管异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表现为治疗反应不佳的反复喘息、肺炎、肺不张以及肺气肿等,对可疑患儿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