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广东遂溪县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遂溪县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发展程度.方法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结果黄胸鼠的抗性率为8.16%,比1992年2.7%监测结果有发展趋势;褐家鼠未发现抗性鼠. 结论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仍然敏感,可继续使用,但应加强监测,注意黄胸鼠抗性种群形成.  相似文献   

2.
1992年1~3月,云南省元江县鼠疫自然疫源地间歇69年后在县城爆发了人类鼠疫流行。经病原学和血清学调查,确诊腺鼠疫患者9人,从黄胸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4株,查出鼠类脏器、骨髓各1份为鼠疫F1抗原阳性,检出11只褐家鼠为F1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安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安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方法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方法[1]。结果黄胸鼠抗性率为6.06%,褐家鼠未发现抗性鼠。经t检验,2种鼠的性别与致死剂量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第1代抗凝血灭鼠剂可继续使用,但应加强抗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1990~2005年贵州省三都县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贵州省三都县鼠种种类及优势种,研究鼠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大面积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0~2005年每月定期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统计鼠密度和鼠种组成。结果三都县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主要有3种,住宅区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0.1%,其次是小家鼠,占40.6%,黄胸鼠数量较少,仅占9.4%;稻田、旱地耕作区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占总鼠数的56.8%,其次为褐家鼠,占25.7%,小家鼠数量较少,仅占17.5%。混合鼠种历年住宅区平均密度为5.2%,稻田、旱地耕作区平均密度为5.2%,不同月份混合种群鼠密度存在一定差异,住宅区和农田区均以夏季(6~7月)最高,平均密度分别为7.1%和7.8%。结论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是三都县监测和防治的主要对象,化学防治是农区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1996年4-5月,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发生鼠疫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及血清学检验确诊腺鼠疫患者1例。从黄胸鼠体内分离到鼠疫菌4株,印鼠客蚤体内分离到鼠疫菌1株,鼠类脏器查出F1抗原阳性3份。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收集了湛江地区六县(市)一些人、畜、鼠类等检材,进行弓形体病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从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9株,从人、猪、牛、鼠血清内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云南省曲靖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及疫源地分布特点,为防治HFR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居民区用鼠笼法捕鼠,捕获鼠类经分类鉴定,解剖取肺组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DFA)检测汉坦病毒抗原。结果 2009年5~9月,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沾益、麒麟、马龙、陆良、会泽、罗平、师宗、富源县(市、区)共捕获鼠类6种643只,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斯氏家鼠、大足鼠和树鼩构成比依次为47.28%、44.63%、5.13%、1.56%、1.24%、0.16%,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用DFA法检查鼠肺组织643份,阳性12份,阳性率1.87%;阳性鼠种为褐家鼠(2.63%,8/304)、黄胸鼠(1.05%,3/287)和小家鼠(3.03%,1/33)。结论曲靖市广泛存在以褐家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今后应加强本病的监测和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盈江县鼠疫F_1抗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江县为云南省近史鼠疫的严重流行地区之一。1945~1955年期间曾发生5448例鼠疫病人,死亡2979人。从黄胸鼠和小家鼠体分离出106株鼠疫菌。间隔29年后1984年,从自死黄胸鼠及其印鼠客蚤又检出鼠疫菌多株,证实鼠间鼠疫已经复燃。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就钩体病稻田型流行区湖南省桃源县1972~1983年的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一、鼠群组成和带菌情况 桃源1972~1983年共捕获鼠类2目2科4属11种计3359只,其中黑线姬鼠2871只,占85.4%,为当地优势鼠种。黑线姬鼠遍及全县,以平原、丘陵区较多,与桃源县钩体病病例地区分布相符。 11种2504只鼠有效培养,从黑线姬鼠、褐家鼠、黄胸鼠、食虫目鼩鼱中分离出钩体602株,其中由黑线姬鼠检获596株,黑线姬鼠带菌率为28.06%(596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浙江省鼠形动物中巴尔通体分子遗传进化关系,为巴尔通体人群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夹夜法在浙江省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捕获鼠形动物,无菌操作取鼠肝和脾,用PCR和分离培养检测巴尔通体,对部分阳性产物测序,提交到GenBank,用CLUSTAL W进行匹配,然后用PAUP4.0beta10软件构建系统关系,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我们分别从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黑腹绒鼠、社鼠、臭鼩鼱、东方田鼠、黄胸鼠和大林姬鼠中检测到巴尔通体特异DNA片段,浙江首次从黑线姬鼠脾中分离出一株巴尔通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我们检测到的巴尔通体与Bartonellaratti massiliensis以及对人类有致病性的B.grahamii的遗传关系最近。结论浙江省鼠类中广泛存在巴尔通体感染,而且携带人类致病性巴尔通体,存在人群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景洪市虫媒病毒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近10多年来,先后从云南省景洪市各乡镇的当地病人、猪、蝙蝠和蚊虫体内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22株,从白纹伊蚊中分离到登革4型病毒1株,从蝙蝠和蚊体内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5株,从患急性期血液中分离到辛德毕斯病毒1株,从发热病人血液、脑炎病人脑脊液、猪血清和牛血清中分离到新环状病毒47株,从黄胸鼠肺脏中检查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阳性6份;人群、猪恒河猴或鼠类血清中亦检出上述6种病毒的抗体,表明景洪市存在乙  相似文献   

12.
掌握昆明市啮齿动物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于2000年6月在该市西山区和安宁市捕获鼠类13种531只,用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其肺组织中该病毒抗原,结果西山区和安宁市鼠类带毒率分别为4.19%(7/167)和7.97%(29/36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证实该地存在着以家鼠型为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现状及分离株基因种的特征,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根据疫情选取14个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鼠并采集心血或肾脏标本进行钩体培养,测定血清抗体;对鼠中分离保存的23株钩体菌株提取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钩体17种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基因种,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福建省鼠种以黄毛鼠为主要优势鼠种,占40.87%(499/1221)、其次依次是黄胸鼠19.57%(239/1221)、针毛鼠16.79%(205/1221)和褐家鼠8.85%(108/1221),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32%(207/706),以黄毛鼠最高,为42.16%(121/287),不同地区鼠种构成及鼠钩体感染率不同。23株菌株均扩增出16S rRNA基因的目标条带1484 bp,测序及序列分析属于致病性的基因种有13株,其中L.borgpetersenii(伯氏)占8株,L.interrogans(问号)占5株,属于非致病的基因种10株。钩体菌株分离自福建省的优势鼠种(黄毛鼠、黄胸鼠、针毛鼠)及不同地区(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结论福建省鼠类感染钩体普遍,以致病性基因种(L.borgpetersenii和L.interrogans)为主,也携带非致病性基因种,需加强钩体病传染源啮齿动物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掌握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云南省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本病疫情资料,采集人血清、鼠类肺脏作汉坦病毒(HV)抗体和抗原检查。结果2009年云南省共报告本病16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0.04/10万。病死率为6.25%:发病地区为大理、昆明、红河、文山、楚雄和怒江州(市)。在固定监测点泸西县、祥云县和昆明市五华区捕获鼠类8属15种559只,人血清292份,其中居民区以黄胸鼠和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优势鼠种;鼠间HY带毒率为3.78%(20/529),带毒鼠型动物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大足鼠、大绒鼠、臭鼩鼱和灰麝鼩。健康人血清HV抗体检测,人群隐性感染率4.45%(13/292)。结论进一步证实了云南省存在着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的家鼠型HFRS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下降与鼠密度和鼠间HV感染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掌握家栖鼠类生活习性提高灭鼠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上物种很多,鼠类是进化和适应最为成功的种类。它有自己的特色,而在不同种的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别,其中家栖鼠与人接触密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很大。因此,了解家栖鼠生活习性对灭鼠防病很重要。已知我国家栖鼠类在北方有褐家鼠和小家鼠,在南方多一种黄胸鼠,了解和掌握了这些鼠类生  相似文献   

16.
<正> 1981年我市在开展恙虫病调查时,从长泰县黄毛鼠分离到两株弓形体。1985年开展人畜弓形体感染情况调查,又在南靖县从兔体内分离到弓形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分析河南省小动物宿主感染肝毛细线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根据地理方位和地理特征选择7个县为调查点,在户外捕捉鼠类等动物,鉴定种类,解剖取鼠肝用直接压片法镜检肝毛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捕获各种鼠类和其他动物15种1188只,其中啮齿目动物11种,1169只。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大仓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黑线姬鼠。6种鼠157只检出肝毛细线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13.62%。感染率最高的为家栖鼠类,其中褐家鼠25.83%,黄胸鼠12.90%,小家鼠10.00%。地区分布以汝南县鼠感染率最高,为23.83%;郑州市惠济区1.76%。环境分布以村周鼠感染率最高,为30.34%;村内19.49%,田地17.24%。结论河南省鼠肝毛细线虫分布十分广泛,部分地区鼠类感染较为严重。开展人肝毛细线虫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地区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用电捕鼠器、鼠笼或粘鼠板等方法捕捉野栖或家栖老鼠,确定鼠种后将其处死,取其心肺组织,检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类113只,其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3.54%。其中施氏屋顶鼠、褐家鼠和板齿鼠的感染率分别为5.26%(2/38)、3.23%(1/31)和6.67%(1/15),而从捕获的黄胸鼠、黄毛鼠和小家鼠体内未能查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论广州市番禺地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自然疫源地,终宿主鼠类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19.
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是鼠类及其它哺乳类动物常见寄生虫,人也是肝毛细线虫的易感宿主,我国已有人体感染和假性感染的报道。为了解本县鼠类肝毛细线虫的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作者对将乐县鼠类感染肝毛细线虫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捕捉人房周围各种鼠46只,其中褐家鼠39只,黄胸鼠3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2001~2002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为掌握云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点,提供防治参考,对人间和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方法收集全省本病疫情资料,并在监测县采集人血清以及鼠肺脏和鼠血清作汉坦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查.结果 2001~2002年全省共报告本病102例,死亡3例,年发病率为0.12/10万,病死率为2.94%.主要发病地区为红河州、昆明市、楚雄州.疫区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19%.2002年在泸西、寻甸和永胜监测点捕获鼠类9种891只,居民区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高山姬鼠为优势种;鼠间汉坦病毒带毒率为3.65%,带病毒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和高山姬鼠.2001年在大理市野外捕鼠12种140只,大绒鼠为优势种,带毒鼠为大绒鼠、大足鼠、黄胸鼠、社鼠和短尾鼠句.结论监测区内存在有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鼠型疫源地,也存在着以高山姬鼠和大绒鼠为主的野鼠型疫源地.发病率上升与较高的鼠密度和鼠间感染率有关.应采取以灭家鼠和接种家鼠型或两型混合疫苗为主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