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暴发型肝衰竭的定义与病毒病因学方面的新概念,指出暴发型肝衰竭是急性起病、黄疸进行性迅速加深并伴有严重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并把暴发型肝衰竭与亚暴发型肝衰竭的时间界限定为2周。暴发型肝衰竭的病因是多种的,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多见,乙型肝炎病毒(HBV)、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以及丁型肝炎病毒(HDV)可单独或合并感染引起。进一步分析暴发型肝衰竭的病因,对于弄清该病的发病机理以及进行有效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除自身免疫性肝炎外,病毒性肝炎也可并发自身免疫现象,而且几乎所有嗜肝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及EB病毒(EBV)都被认为可以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肝炎病毒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除可导致肝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外,还可诱发肝  相似文献   

3.
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的病原,至少有五型病毒,即甲、乙、丙、丁、戊型。70年代,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了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但仍有一部分输血后肝炎(PTH)检测HAV、HBV阴性,亦不是趋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干扰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我国肝硬变和肝细胞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仅引起急性、自限性的疾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可有慢性携带状态,但其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别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中90%以上的病例是由HBV引起。慢性迁延性肝炎(CPH)由HBV引起者,也在70%左右。非甲非乙肝炎病毒(NANBV)引起的CPH,其病变除脂肪变及汇管区炎症常见和坏死病变较轻外,与HBV  相似文献   

6.
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0引言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分别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1-10].HBV?HC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1-20].流行病学调查表明,HB V感染的阳性率为10%,抗-HCV的阳性率为3.2%,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极大.因此,急需研究有效的针对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其中肝炎病毒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及其应用是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1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抗体的研究背景目前在我国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炎病毒类型主要是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炎病毒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1例肝炎病毒感染接受HSCT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18例,其中供受者同时有HBV感染4例,供者有HBV感染3例,受者有HBV感染11例,供者、受者移植前后服用拉米夫定预防和治疗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3例,均为受者感染,移植免疫恢复后给予α干扰素治疗。结果:HSCT后植活平均15(9~31)d。HSCT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9例(47%),发生慢性GVHD7例(37%)。HSCT后无肝静脉闭塞症发生。HBV感染供者,HSCT后无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生。1例(1/18)HBV感染患者HSCT后6个月停用拉米夫定而发生爆发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1/18)受者HBsAg HBeAg HBcAb(+),供者HBsAb(+),HSCT3个月后患者HBsAb HBeAb HBcAb(+),HBV-DNA阴性。3例HCV感染患者HSCT后用α干扰素治疗,2例HCV-RNA转阴。结论:HBV感染的供受者,在行HSCT过程中,应用拉米夫定能够有效预防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复燃,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使HCV-RNA转阴。初步认为,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并非是HSCT的禁忌症。  相似文献   

8.
引起暴发型病毒性肝炎(FVH)的病毒有 HAV、HBV、HCV、HEV 及 HDV 等,在我国以 HBV 多见。病毒感染类型可为单一病毒感染,可为两种以上病毒(如 HBV 和 HDV 等)的同时或叠加感染,也可为同一病毒的再次感染。FVH 时急性肝细胞坏死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主要是机体的免疫病理损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与 FVH 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密切,内毒素也是重要的诱发因子。  相似文献   

9.
鸭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HBV宿主范围(人和黑猩猩)的限制及缺乏HBV体外培养系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受到了障碍。因此,人们开始寻找类似于HBV的其它动物肝炎病毒以用于研究。迄今,已发现该类家族的病毒有:土拔鼠肝炎病毒(WHV)、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用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昆类病毒均能引起慢性感染,属于嗜肝DNA病毒(hepadnavirus)科。由于宿主动物易于获得,特别是感染DHBV鸭的动物模型,近年来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探讨HBV发病机理及筛选抗肝炎病毒药物的研究。作者根据可能影响建立DHBV鸭肝炎模型的各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重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和丁型肝炎病毒( HDV)感染 ,而且主要是 HBV和 HCV、HDV混合感染所致[1] 。笔者回顾性分析 1 2 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 HAV、HBV、HCV和 HDV病原血清学标志 ,以分析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因素。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1 995~ 2 0 0 0年来我中心查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 2 1例 ,男 87例 ,女 34例 ,年龄 1 2~ 68岁。其中急性重型 2例 ,亚急性重型 1 5例 ,慢性重型 1 0 4例。均符合 1 990年全国肝炎会议修订方案的诊断标准 ,治疗前采取患者血样…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肝炎病毒(HCV)感染不仅引起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LF)、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同时我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也很高。HBV与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BV/HCV双重感染(HBV/HCV dual infection)较多见,HBV/HCV双重感染不但加  相似文献   

13.
<正>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1]。根据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其中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发展为慢性化,全球超过半数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相似文献   

14.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确定,但是具体的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5.
暴发型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急性感染的少见严重并发症,成人的病死率达82%,且任何药物及治疗措施均不能使病死率降低。曾设想用抑制病毒增殖的药物治疗本病,但只有在HBV仍正在增殖时才能认为应用这些药物是正确的。在暴发型乙型肝炎时曾报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能从血中迅速被清除,并归因于增强的免疫反应,但这可能与HBV中止增殖有关,或与HBV继续增殖和合成HBsAg,而HBsAg又被大量产生的抗-HBs所掩盖有关。为了确定HBV的增殖是中止还是继续,作者研究了暴发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是否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而在血清中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一般有下列几种可能:①由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以外的另一种引起;②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推测是由于免疫力不持久或亚型抗原多相性所致;③未消散(慢性持续性)肝炎的临床复发;④慢性活动性肝炎病程中的加重。本文研究两次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8例,了解是否两次都由HBV引起。 28例中,男19,女9。第二次发病时年龄为18~  相似文献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我国是HBV高流行区,HBV感染是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主要原因。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共问题。本综述简要描述了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五个分期,并详细地归纳总结了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减缓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及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循证医学角度评价中国人群ABO血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检索可得的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我国不同区域发表的关于ABO血型与HBV或乙型病毒性肝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中国人群中ABO血型与HBV的感染无关。ABO血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相关性,B型血个体较非B型血个体发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9047,95%CI (0.8328;0.9828),P值为0.0177,0.05。结论 HBV感染与ABO血型之间无相关性,但ABO血型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B型血的人群感染HBV后更不容易发展成为乙型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9.
李杰  庄辉 《肝脏》2012,17(1):2-5
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超过10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其感染人数是艾滋病人数的10倍以上[1].全球估计有57%的肝硬化病例和78%的肝细胞癌(HCC)病例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有关.全世界约有20亿人已感染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50~70万人死于与HBV感染相关的疾病.约有1.3~1.7亿人为慢性HCV感染,每年约有35万人死于HCV感染相关疾病[2].201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第63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一项议案,呼吁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病毒性肝炎.尽管目前甲型肝炎(甲肝)和乙型肝炎(乙肝)有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在发展中国家,多数慢性乙肝和丙型肝炎(丙肝)患者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疗[3].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不仅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而且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病毒进入到肝细胞之后,肝炎病毒蛋白在肝细胞内不是孤立存在的,病毒基因组在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