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又献资料,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因素及临床使用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我院各科室上报的不良反应事件中涉及中药注射剂的122例病例资料,对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药物本身因素、制剂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临床使用环境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等。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TCMI)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TCMI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主要在于其成分的复杂以及质量标准与工艺存在问题,此外患者的体质以及临床使用不当也是引起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结论通过改进制备方法、提高质量标准、完善药品说明书及注意临床合理使用,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可以减少或避免TCMI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其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临床药师查房中收集的中药注射液的输液问题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药物本身因素、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流通、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五个方面。结论正确认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对其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改善,确保安全用药,更好地发挥传统医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原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现状以及产生原因进行综述,提出预防不良反应的对策,提高人们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认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方法:查阅中国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病例,并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多发性和普遍性,形成原因具有较多因素,在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以观察,以达到合理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8.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药品自身因素;使用不当;患者个体差异;说明书不规范等方面分析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水平;改进生产工艺;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证实注射给药的必要性等9条对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1):84-84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由传统中药引起的ADR也日渐增多。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定期对收集到得ADR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有利于提高医院的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药物因素、使用因素、患者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以期引起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形成的原因.结果:中药注射剂存在不良反应.结论:辨证施治应用中药注射剂,规范操作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54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药学杂志刊登的542例(547例次)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ADR发生规律及特点.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ADR的主要剂型,本组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损害为主,共366例次占66.91%,涉及药物18个品种,集中在双黄连、葛根素、清开灵3种注射剂型,共诱发ADR 316例占58.31%.结论:应提倡中药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常见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表现及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特有的中药新剂型,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抢救急危重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给药途径的改变,其安全性等已不同于传统中药,本文通过对收集整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道,描述了几种常见品种的不良反应表现,分析了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与机制,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治疗效果而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存在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在临床中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采用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从年龄、累及器官和造成的原因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处于30~60岁之间的患者占比最大;累及器官中皮肤系统、胃肠系统和神经系统这三个方面与其余器官相比占比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成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中,药证不相配是主要的原因(P<0.05)。结论: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可以有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收到的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不良反应报表当中,不良反应儿童的发生率较高,表现类型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主要药品为心脑血管疾病药品.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随着我国对中药注射剂的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随之成为了社会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不仅与药物自身有关,同时还与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临床使用方法有直接关系。笔者结合不良反应原因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药注射剂200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广东惠州地区200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例ADR报告中,男性133例,明显高于女性67例(P<0.05);中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ADR150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的50例(P<0.01);一般的ADR发生率(60.0%)明显高于严重ADR发生率(7.5%)(P<0.01)。200例ADR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高于循环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骨骼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P均<0.01)。10~30min发生的ADR(33.5%)明显高于10min以内发生的ADR(12.0%)(P<0.05)。结论:中药注射剂ADR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涉及药物品种较多,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