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室间质评是规定若干临床化学实验室在一定时间内,测定同一批质控血清并收集测定结果作统计分析,以观察各个实验室误差性质和程度以及判断引起误差的原因,寻找克服误差方法,衡量对比各个实验室工作质量的质控手段。在实验室间质评的过程中,由于统计和管理的质评项目较多,数据多而杂,为了提高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的效率和水平我们利用计算机语言编制了一套室间质评软件处理临床化学的室间质评结果。该软件的功能:计算VIS得分、直观展现YOUDEN图,并存储相应计算结果。从而使统计和管理室间质评工作准确、快速、直观、可靠。本文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该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方法 对2008~2014年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网织红细胞检测卫生部室间质评和2009~2014年重庆市全血细胞计数、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质评物按规定方法在规定时间进行测定,及时反馈结果,质评结果回报后,通过分析数据偏移,查找该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 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0%,形态学正确率为94%,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外均通过;重庆市质评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98.75%,形态学正确率为85%.结论 临床血液学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及时分析室间质评结果,不但能杜绝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还能在质评成绩合格的情况下,分析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室间质评是客观评价各实验室检测结果,室间质评能帮助实验室人员发现本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质量。现将贵州省六枝特区中心血库2003年至2011年参加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质评物由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的年初发放,包含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及ALT检测质评物  相似文献   

4.
张路    王薇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2):144-148
目的 旨在调查实验室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clinical laboratory,NCCL)开展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活动的满意度,并尝试建立室间质评活动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向参加201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EQA活动的实验室发放网络或纸质调查表,调查参加实验室对室间质评活动的满意度。用SPSS 13.0和EXCEL统计EQA期间参加实验室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部门在三个方面的满意度,统计各评价要素的满意百分率,并统计52个计划在6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满意率的中位数、均值及百分位数P2.5,P25,P75和P97.5,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建立常规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对各科室的工作质量评价满意率为84.4%~96.8%,个别部门的满意率较低。室间质评室具体质量评价工作统计中“室间质评周期”、“室间质评申请表及统计结果”和“质控品邮寄方式”的满意率分别为91.80%,92.40%和87.40%。临床实验室对52个室间质评计划项目的满意率较高,各项目关于“质控品质量”的满意率范围是79.10%~97.10%,“靶值确定方法的合理性”的满意率范围是81.00%~98.40%,“报表反馈的及时性”的满意率范围是83.5%~98.40%,“报表所含的信息量”的满意率范围是84.00%~98.20%,“质评统计分组方法”的满意率范围是81.40%~98.9%,“质评结果评价标准”的满意率范围是84.80%~98.2%。最后建立的常规生化室间质评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是:Y=0.178X1+0.258X2+0.321X3+0.244X4+0.152X5+0.157X6。结论 实验室对室间质评活动的满意率较高,实验室的很多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得到落实,帮助改进服务质量。应该定期开展室间质评顾客满意度调查,收集实验室的观点,发现待改进方面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不断完善室间质评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湖北省临床实验室开展血液流变学测定室间质量评价(ExtermalQualityAssessment,EQA)活动,了解全省血液流变学测定项目(全血黏度)的现状,提出改进的措施,促进检测质量,以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2009年第一次对全省36个临床实验室发放5个批号室间质量评价质评物,收集各检测数据,对参加实验室和仪器的方法进行分组,采用美国PT评分方法进行统计评价,计算各组的加权均值作为靶值,以靶值±2s为控制线计算各组可接受范围.各批号各项目的 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100%,不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分为0%.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合格,总成绩<80%为本次EQA活动不合格.结果 收到32个实验室回报结果,全省各参控实验室合格率为87.5%.分析各项目各组变异系数(CV%),发现两组低切变率的黏度的靶值差别较大,毛细管压力传感式测定组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旋转式测定组,发放的质评物适合旋转法仪器,旋转式测定组所测得值相对准确.结论 血液流变学实验室通过参加室间质评活动及开展室内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寿区中心血库实验室ABO血型、RhD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参加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各批次室间质评的结果。结果各室间质评项目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质评结果总体较差,但呈逐年好转,其余各项目质评结果均较理想。结论室间质评有助于判断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对保证和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效果,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2-2016年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凝血试验、网织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结果,统计各项目回报成绩、形态学图谱分布情况及回报结果符合率,同时分析数据偏移,了解实验室存在的问题。结果全国质评活动中,全血细胞计数平均成绩为100.0%,凝血试验除2016年第2次结果填写错误外,其余成绩均为100.0%,形态学正确率为89.2%,网织红细胞计数除2012年未参加外均通过。结论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临床血液学室间质评结果较满意,仍存在不足需及时改进。通过对室间质评结果的具体分析,对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水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肿瘤标志物室间质评活动,总结室间质量控制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促进实验室质量改进.方法 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发放的免疫学质评标本按要求进行检测,统计2007~2010年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肿瘤标记物类项目的 比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统计得分情况及偏倚的变化趋势,分析失控的原因.结果 4年共完成72件质评样本的360个测试,其中354个测试结果正确,正确率98.3%.结论 参加全国的室间质评实现了对实验结果准确性的持续性监测,加强了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微机在微生物检验室间质评中的应用常若云丁进芳魏莲花张俭(甘肃省临床检验中心,兰州730000)关键词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系统计算机我们在微生物室间质评实践中,参考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计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微生物室间质评评分原则,研究、设计并开发了临床微生物...  相似文献   

10.
临床细菌室间质评目的是了解某地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整体状况,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进和提高检验技术水平.从以往的室间质评的结果看,常见菌的鉴定符合率都在90%左右,少见菌的鉴定符合率普遍偏低,更能反映出各实验室的真实情况,故将2002~2004年我省细菌室间质评中的少见菌的鉴定情况加以分析,以利于工作改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该院微生物实验室历年参加室间质评的调查结果,验证评估整体业务水平.方法 对2000~2009年参加微生物室室间质评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43株室间质评菌株中,回报结果正确率94.4%.大肠杆菌97.9%,葡萄球菌91.7%,非发酵菌81.8%,弧菌科85.7%,念珠菌94.4%,其他81.8%.药...  相似文献   

12.
梅毒血清学检测实验室室间质评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梅毒血清学实验室室间质评活动,对实验室开展梅毒血清学检测质量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加强性病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将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发放的2010~2012年室间质评标本在规定时间内同常规标本同条件下进行测试,将结果回报各检验中心,与预期结果、靶值进行比较。结果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的质评成绩为优良,参加广东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的质评为优秀。结论非特异性梅毒和特异性梅毒抗体同为阳性的质控标本合格率高,单项梅毒抗体阳性的质控标本出现假阴性,临界值和弱阳性标本是影响整体室间质评合格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省从1989年开展细菌室间质评,药敏试验质评也同时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实验室对药敏室间质评不够重视,药敏试验没能够像菌株鉴定一样列为考核.2001年开始经过2年的试评,从2003年细菌室间质评正式将药物敏感试验列为考核项目,现将本年度回报结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基本情况:按室间质评要求,全年考核二次,每次2株菌;每株菌药敏试验的药物种类根据NCCLS有关规定选择[1]A、B、C及U组(有选择性)若干种.药敏菌种来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参考值2株菌以卫生部标准为标准,2株菌以省内参考实验室结果平均值为标准.采用PT方案计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就我室2002年参加卫生部、广东省临检中心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我室微生物检验技术水平。方法:对卫生部、广东省临检中心发放的质控菌株按其要求进行分离检测鉴定,对质控回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我室参加2002年卫生部、广东省微生物室间质评的总共2l份标本中,只有一份标本我室鉴定结果与正确回报结果有偏差,为同属但不同种。结论:我室微生物鉴定准确度较好,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参加部、省微生物室间质评活动能提高实验室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5.
血细胞分析仪的新型质控模式——在线质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我室血细胞分析的各参数结果与全世界拥有该型号仪器的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方法:通过在线质控(Online QC)模式,XE-2100每天的质控数据经网络实时传送到日本在线质控统计服务器上,自动计算质控数据与同组统计结果进行正确度、精确度和趋势等三方面的比较,并自动判断是否失控,几分钟后可将回报结果显示出来.结果:XE-2100在线质控共45项参数,批号为60650802均在控.结论:在线质控最大的特点在于将传统的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仅使每天的室内质控有了国际统一判断标准,而且比传统的室间质评更及时,包含的参数更多.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的进一步发展普及,质评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加,评分方法及计算系数的改变,调查项目及评分项目的调整,各类仪器、试剂、测定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等因素愈来愈多,以往的质控程序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信息量的处理,为此,我们针对上述情况及国际上室间质评进一步发展的可能,设计、开发出了全新的“临床化学室间质评信息管理系统”,经过近1年的运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7家采供血机构血液成分细菌检测室间质评结果分析。方法 2014年度共开展了2次细菌检测室间质评活动,每次质评包括6个阳性标本和4个阴性标本,采用冻干后常温运输的方式发放。参评实验室通过在线信息系统OASYS完成质评结果的上报。结果 2次质评活动均有17家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参加。第1次室间质评阳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94.1%(16/17);第2次室间质评,阳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100%(17/17),阴性标本的检测符合率为76.5%(13/17)。结论通过参加细菌室间质评,可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也可将其作为工作人员日常考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度广东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广东省1999年度315间实验室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的情况。方法:用变异指数得分法,统计分析1556份持同评回报表24584个测定结果。结果:每次质评均能达到及格的实验室有244间,占77.46%。每次质评都不及格的实验室有4间,占1.27%。24584个单项测定结果中有21406个及格,合格率为87.07%。结论:开展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活动有利于对检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定,以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由于各家实验室条件不同以及质控意识的差别.我省临床实验室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实验室对如何根据室间质评反馈的数据来查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十分明确。本文对2007年和2008年江西省临床PCR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来查找某些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西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的参评实验室、符合率、回报错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室间质评每年开展活动2次,每次10张骨髓和末梢血图片。全年20张图片刻录在一张光盘上,通过邮政快递发放给参评实验室。实验室在每年4月、9月上报2次质评结果,陕西省临床检验中心在每年6月、11月统计回报结果并向参评实验室发放质评报告。结果参评实验室由2011年的76家增加到2013年的163家;结果符合率≥80%的实验室比率依次是80%,47%,44%,55%,77%和96%;结果符合率≥80%的单个细胞有38个;末梢血图片鉴别的整体符合率高于骨髓图片;鉴别错误有细胞所属系别、发育阶段划分错误以及异常鉴别不全面等。结论血细胞形态学鉴别能力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参差不齐;开展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对提高检验人员细胞形态鉴别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