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的蓝光照射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蓝光照射法,比较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 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屈飞芳 《当代护士》2009,(10):40-41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蓝光照射法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观察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蓝光照射法。比较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和疗程。结果 2组患儿退黄效果、每天胆红素下降幅度、疗程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痘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光照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短时蓝光照射加日光浴与单纯较长时间蓝光照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退黄效果以及光疗不良反应.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采用两种不同光照方式,患儿退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证实短时蓝光照射加日光浴与单纯较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一致,且前者不良反应少,经济、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29-1030
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纳入新生儿科病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颗粒。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治愈率为83.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69.2%;总有效率为9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缓解患儿体征,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种蓝光方法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并符合光疗指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采用LED冷光源蓝光仪照射治疗,B组采用传统单面蓝光仪照射治疗,C组采用传统双面蓝光仪照射治疗,比较三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副作用.结果:A组、C组退黄效果均优于B组,但A组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副作用并无增多.结论:LED冷光源蓝光照射操作简单方便,退黄效果好,可在新生儿病房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治疗的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苯巴比妥,观察组患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A组给予持续性蓝光照射,B组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退黄效果、胆红素下降程度及疗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8%(23/32),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胆红素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黄疸减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程短于对照组,间歇性照射效果好于持续照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治疗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有效率,促进胆红素下降及黄疸消退,间歇性蓝光照射效果好于持续性照射,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8.70%(P0.05);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96.24%高于对照组89.2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凌肖红 《大医生》2022,(6):51-54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间歇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口服茵栀黄软胶囊和蓝光照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的56例经皮胆红素超过正常范围的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口服茵栀黄软胶囊和蓝光照射,两组同时按常规喂养。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菌栀黄软胶囊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简便,可以有效地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减少母婴分离,促进母乳喂养,减少医疗费用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5,P=0.8106);治疗后总有效率、黄疸消散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较一般药物治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韦林安  何群  李丽 《护理研究》2007,21(8):675-676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情绪和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按常规治疗护理,间断蓝光照射48h,分4d进行,B组在A组基础上施以抚触,每天2次,每次15min,分别于光疗初期及后期进行,观察两组患儿4d内哭闹及睡眠情况。[结果]B组哭闹次数明显少于A组,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A组。[结论]常规干预加抚触有利于稳定患儿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光照治疗方法中患儿体内胆红素、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高胆组,再根据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取的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胆1组30例(每日蓝光治疗持续12 h)和高胆2组30例(每日蓝光间歇治疗6~8 h);选取同期与高胆组日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无黄疸或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血清胆红素、SIL-2R、GM-CSF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高胆1、2组胆红素与SIL-2R及GM-CSF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高胆1组及高胆2组新生儿SIL-2R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偏高[(42.99±7.02)pg/ml vs(45.02±7.93)pg/ml vs(25.92±6.98)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且高胆1组与高胆2组新生儿的GM-CSF值与对照组比较也升高[(23.49±3.29)ng/L vs(25.34±2.58)ng/L vs(8.85±2.21)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高胆1、2组患儿SIL-2R值与对照组比较[(40.65±8.03)pg/ml vs(32.97±7.05)pg/ml vs(25.92±6.98)pg/ml],较对照组仍偏高;高胆1、2组患儿GM-CSF值与对照组比较亦偏高[(22.45±3.64)ng/L vs(15.38±3.19)ng/L vs(8.85±2.21)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胆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SIL-2R值、GM-CSF值比较却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3.264、10.917,P均<0.001)。治疗前总体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胆1、2组SIL-2R值呈正相关(r=0.523、0.578,P=0.003、0.001),与GM-CSF水平亦呈正相关(r=0.545、0.548,P均=0.002)。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情况,间歇光照治疗在降低高间接胆红素的同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恢复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甘草酸苷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6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疗法及相应的病因治疗、蓝光照射治疗(每日照射累计8h,疗程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加用甘草酸苷注射液1.5mL/kg静脉滴注治疗,疗程5d。结果治疗组治疗3、5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t=14.62、34.52,P〈0.01)。治疗组母乳性黄疸病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6.05,P〈0.01)。结论 甘草酸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光疗时间对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随机将104例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52例,对照组(B组)52例。分别予以不同的光疗时间,比较两组光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A组光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1),两组光疗副作用发生率、恢复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间歇光疗时间副作用少,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辐射保暖台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光疗效应。方法将6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3),观察组患儿采用辐射保暖台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面蓝光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和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的水平,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血中胆红素异构体,同时观察皮疹、体温、大便性状等改变情况,从而评价辐射保暖台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TBIL、DBIL、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1)。光源照射6 h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构象异构体ZE(14Z,15E-bilirubin IXa)、EZ(14E,15Z-bilirubin IX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结构异构体LR(lumirubin)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照12 h后,两组患儿血清EZ、Z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儿血清LR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未发现皮疹、腹泻及发热,对照组有个别患儿出现发热和腹泻等症状。结论辐射保暖台治疗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异构化显著,其效果较普通单面蓝光床更好,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治疗光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口服琼脂加蓝光治疗和单纯蓝光治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效果。方法 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琼脂500mg/(kg·次),q6h加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治疗,8h/d。比较两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BIL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2),IBIL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但DBIL下降幅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口服琼脂加蓝光治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优点,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过程中患儿体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40例高胆红素新生儿作为高胆组,再根据对高胆红素新生儿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胆1组20例(常规蓝光治疗)和高胆2组(常规蓝光治疗加妈咪爱);选取同期与高胆组日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无黄疸或血清胆红素水平≤205.2 μmol/L)作为对照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清胆红素、T淋巴细胞亚群、IL-6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高胆1、2组胆红素与IL-6及CD4/CD8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治疗前,高胆1组及高胆2组新生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比较:CD3[(48.00±5.28)% vs (46.60±5.57)% vs (60.54±4.66)%]、CD4[(31.05±5.09)% vs (33.50±4.80)% vs (44.86±3.75)%]及CD4/CD8比值(0.93±0.21 vs 0.95±0.23 vs 1.32±0.17)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高胆1组与高胆2组新生儿的IL-6值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21.73±2.35)ng/ml vs (22.05±2.58)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高胆1、2组患儿CD3[(46.15±7.17)% vs (55.15±6.89)% vs (60.54 ±4.66)%]、CD4[(29.45±5.64)% vs (37.85±5.49)% vs (44.86 ±3.75)%]、CD4/CD8比值(0.92±0.22 vs 1.12±0.25 vs 1.32±0.17),较对照组比较仍较低,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仍偏高[(23.83±3.34)ng/ml vs (14.91±2.31)ng/ml vs (10.85±2.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胆2组与高胆1组CD3、CD4、CD4/CD8比较却明显升高,IL-6水平也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总体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高胆1、2组CD4/CD8比值呈负相关(r=-0.780、-0.594,P<0.01),而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52、0.591,P<0.01)。 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患儿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情况,光疗在降低高间接胆红素的同时对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改善不明显,口服免疫调节剂妈咪爱可有效弥补光疗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光疗方式对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3—2008年,我科收治的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2例,随机分为间歇光疗与持续光疗两组进行疗效观察,间歇光疗组照6h中间休6h,2次/d,共48例;持续光疗组54例,持续光疗组24h光疗。每天测定微量胆红素值,直至降至205.6μmol/L以下,其结果两组每天胆红素下降值、及降至〈205.6μmol/L,所需天数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间歇光疗可以代替持续光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液辅佐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最终入选的13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光疗组(光疗组,67例),仅给予光疗治疗;光疗联合茵栀黄组(联合组,69例),给予光疗及茵栀黄口服液2 ml/kg,每日2次,连服5 d。每12小时检测1次胸骨旁贴片遮盖下的经皮胆红素(TcB)。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男性比例、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腹泻和皮疹等情况。采用两组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两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开始光疗时龄等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光疗组和联合组光疗第0小时、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B以及光疗第60小时和第120小时的TcB下降率。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的相关性采用积矩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 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5 min Apgar评分≤7分、生后24 h内发现黄疸、开始光疗时龄、入组前纯母乳喂养、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体温不稳定、显著萎靡、头颅血肿、血白蛋白<30 g/L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光疗第60小时TcB与光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光疗第120小时TcB与光疗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15.4)μmol/L vs(167.6±18.8)μmol/L,P=0.016]。两组光疗第60小时、第120小时TcB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腹泻、皮疹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光疗组未发生严重腹泻,联合组发生2例严重腹泻;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皮疹。联合组光疗120 h内大便总次数与光疗第120小时TcB下降值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709,P<0.001)。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辅佐光疗治疗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腹泻和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光疗比较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