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难治性肠道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联系密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体现了整体调节、辨证论治的特色与优势,中医药可通过改善菌群结构、调节菌群数量、调整肠道菌群稳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且溃疡性结肠炎不同中医证候的肠道菌群存在着明显差异。现通过分析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脾肾阳虚证、脾气亏虚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热毒炽盛证)肠道菌群的特点及中医药调节溃疡性结肠炎常见证候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微观辨证及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肠道菌群紊乱既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原因,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结果。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调节肠道菌群有良好的疗效,提示中医药在调控肠道菌群方面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目前不同证型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特征性差异研究并不深入,中医药分证型调控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二者之间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及针刺疗法治疗久痢(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36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研究。方法:中医药内服与外治联合治疗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型36例患者与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4例患者临床疗效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91.6%,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医药内服与外治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治疗组护理侧重点为心理、生活护理及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捷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71-127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道的多发病与疑难病证,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而中医药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正成为目前临床治疗的热点。现将2001年以来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聚类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组合规律和证候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应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对23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候为大肠湿热证、阴虚肠燥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肠络证、寒热错杂证。结论聚类分析方法得出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候有7类,为该病的中医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索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证型、治则、用药。方法: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收集有关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的数据,使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 3.2提取关键词,SPSS21.0做聚类分析及多维尺度分析、GraphPad Prism5.0做频数图。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证型有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湿热内蕴型等,治则有清热燥湿、健脾益气、涩肠止泻;常用的中药有灌肠方、白头翁汤、锡类散等,给药方式主要有中药灌肠、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内服。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药领域中的研究涉及到实验、临床等各个方面,研究分布合理,与现代医药密切结合,但缺乏循证医学、个体化治疗方面的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不止为特征.近年来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显示了良好的前景,现结合笔者临证经验,简要谈谈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宏观与微观结合论治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理  黄发盛 《光明中医》2004,19(4):21-23
溃疡性结肠炎 (UC) ,宏观上 ,几乎各种证型均不同程度存在血瘀状态 ;微观上 ,均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可作为衡量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血瘀证的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分子、通路、机制"为主题词查询CNKI、万方、PubMed数据库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中医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涉及到的分子机制或通路,以期为不同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和手段提供科学依据,并进一步为中医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的优势及鲜明的特色。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入手,对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与优势对策进行评述,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类、分布规律。方法 :采集20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35项变量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本病的中医证素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证素辨证学研究得出本组206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病位证素5项,病性证素9项,其中病位证素主要涉及脾、肠、肾、肝,病性证素主要涉及气虚、湿、热、阳虚、寒、气滞;采用因子分析35个证候条目,结合证素辨证学及专家讨论,总结出6类中医证型: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虚肠燥证、血瘀肠络证;采用聚类分析得出上述证型的分布比例,依次为脾胃气虚证28.16%(58/206)、大肠湿热证23.30%(48/206)、脾肾阳虚证21.84%(45/206)、肝郁脾虚证13.11%(27/206)、阴虚肠燥证8.74%(18/206)、血瘀肠络证4.85%(10/206)。结论:老年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型有六类,以气虚证、湿热证、阳虚证最常见。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44-846
目的:探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分类及制定诊断标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拟《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41例,并行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溃疡性结肠炎基本中医证候为脾胃气虚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虚肠燥证、血瘀肠络证6类;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症状量化指标。结论: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的多元统计方法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研究,为该病的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总结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UC)的四种常用治法。UC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及七情内伤密切相关,在这些病因的作用下,脏腑功能失调,以脾虚湿蕴为源头,进而产生气滞、痰湿、湿热、血瘀等壅滞肠间,络瘀痰阻,血败肉腐,化为痈疡,日久及肾,脾肾两虚,正虚邪恋,缠绵不愈。治疗从气、血、湿、热论治,运用健脾祛湿法、清热止血法、祛腐涩肠法及温肾暖脾法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施茵  涂小予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92-2494
系统地阐述了吴焕淦教授"灸补脾胃,调和阴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观点,在传统灸法的基础上,灸、药、穴结合,根据溃疡性结肠炎本虚(脾胃虚弱)标实(湿热蕴结、气血壅滞肠腑)的病机特点,应用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进行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方法,探讨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广星  赵迎 《河南中医》2016,(6):1046-1048
目的:观察治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治溃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沙拉嗪钠胶囊口服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有效率93.3%,治疗组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腹痛、困倦乏力、腹胀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镜积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74例UC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其次为气滞;病位以大肠为主,其次为脾;②诱发或加重因素以饮食最常见,其中以寒凉食物为主;③青年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年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老年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血瘀为主。④0~5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5~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阳虚为主。⑤轻度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度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重度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⑥病变在直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病性以湿、气滞为主,直、乙结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左半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全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区域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为主。结论:UC病位证素以大肠、脾为主,病性证素以湿、气滞、热最常见;病机多为虚实夹杂。病情初期,证素以大肠、湿、气滞、热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证素以脾、肾、湿、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加西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加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芪连片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3例中医符合脾胃气虚及湿热内蕴证候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3:1随机分为治疗10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芪连片和模拟补脾益肠丸治疗,对照组采用模拟芪连片和补脾益肠丸进行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疗效评价的显效率为27.78%,总有效率85.19%,对照组分别为22.86%和77.14%;治疗组中医证候(湿热内蕴)总显效率为72.22%,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分别为51.43%和8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芪连片治疗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魏玮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虚、滞、郁、瘀"。虚有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湿热交困,阻遏气机,滞而为病;郁与情绪密切相关,主要为气机郁结;久而不愈,伤血入络,虚瘀为病。魏玮临证治以"补先天、壮后天、通利经络、涤荡邪毒",灵活运用温肾健脾、清肠化湿、疏肝健脾、活血通络等治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