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从内疫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SV)的发病与治疗。方法:从人体杂气与内疫、人体杂气与AASV发病以及人体杂气与AASV治疗的相关性出发,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发病与治疗进行阐述。结果:正气亏虚是导致内疫病机的直接病因,可将AASV的发生归咎于人体自身杂气的失制。治疗采用扶正与攻毒联合用药,攻补并施,形成促使变逆之气向正气转化的合力,实现扶正与攻毒两种治法在针对病机上的矛盾统一。结论:通过对AASV的内疫病机讨论,为继承及使用杂气病因学说治疗AASV提供了可能,以期为AASV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杂气病因学谈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气病因学说是温病学阐释疫邪发病的重要基础理论。笔者认为,人体同自然界一样具有杂气,并藉此提出“内疫”的概念。通过对恶性肿瘤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分析,发现其符合内疫病机特点,现就此阐述如下,与同道探讨,以期为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温病学领域杂气病因学说与天人合一观是提出癌气概念的文献依据;恶性肿瘤基因学发病机制和现代中医提出的"癌毒学说"与"扶正抑癌学说"是提出癌气概念的临床依据。癌气是人体杂气中之最强者;在健康人体,癌气受正气制约,为正气所用,是正气的组成部分。任何原因造成正气衰弱,失于对癌气的制约,癌气则变逆作疫,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恶性肿瘤的治疗应以促邪归正为原则,采用扶正与攻毒并施的治法,促使失制的癌气重新回归正气,被正气制约;促邪归正治疗原则与现代医学中诱导治疗思想暗合。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而致的一种传染病 ,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与感受湿热、疫毒之邪及饮食失当等因素有关。其中 ,感受疫毒之邪又是发病之关键。而病邪能否侵入人体 ,侵入人体后是否致病 ,都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正如《内经》中云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现代医学认为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否发病 ,特别是病情的转归都与人体的免疫功能 ,亦即正气密切相关。基于此 ,笔者在临床中以中医正邪理论为指导 ,依据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认为表面抗原 (HBs A g)、e抗原 (H Be…  相似文献   

5.
杨《伤寒温疫条辨》为中医疫病学之佳作,书中开篇首论运气,并认为伤寒与温病虽同为外感病,但其本质不同,理应化为二门。温疫的病因病机为杂气由口鼻进入三焦,在“中焦发病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焦传变”的论点。治疗上主张辛凉宣透,攻逐解毒,调理气机,并创治疫十五方,在温疫病学史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尽斌  刘庆  岳小强 《中医杂志》2012,53(18):1548-1551
传统中医理论中的“气一元论”和“杂气病因论”,以及现代中医提出的癌毒理论和扶正治癌理论为癌气概念的中医理论依据;现代医学对恶性肿瘤发病过程癌基因的认识则为提出癌气概念提供了病理生理学依据.根据癌气概念,认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重视采用特效药物和促使变逆的癌气重新向正气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古代"伏邪"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的发病,从祖国医学多年经验中吸取精华,为中医治疗本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阅读文献与相关书籍,探寻"伏邪"理论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历程,将古代"疫病"与现代的新冠肺炎相结合。结果 "伏邪"理论为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发病因素提供参考依据。故从"伏邪"角度探讨新冠肺炎的发病,提出本病由于疫疠之邪潜伏于人体耗伤正气甚者发生传变。结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具有感受疫疠之气,伏藏于内,逾时而发的特点,治疗应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尽早干预,祛邪扶正,防传防变防复发。  相似文献   

8.
<正>(续上期)2“正邪博弈”是《伤寒论》辨治外感病证及疫病的核心理念《伤寒论》辨识和诊疗疫病及外感病证的基本理念和法则可以概括为两点:“正邪博弈”是其辨识病证的核心理念;“病证辨治,以辨证论治为主”是其辨治疾病的基本模式和方法。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人体正气与病邪博弈的过程。一般而言,当人体虚弱,即自身正气不足时,则淫邪疫毒易乘虚入侵人体而致病,即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所谓“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谓“两虚”,一指正气虚,二指乘虚而入的外邪,即《内经》所谓之“虚邪贼风”)。  相似文献   

9.
李云安 《河北中医》2003,25(12):902-903
本院陈天然主任医师 ,系全国第三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指导教师 ,师从川北名医王丙如先生 ,精通内科杂证 ,善治疑难病症。笔者随师学习多年 ,获益匪浅。现将陈师治疗乙型肝炎经验简介如下。1 病因病机陈师把乙型肝炎的病因概括为内、外两方面。外因有湿热疫毒、饮食不节 ,其中最主要是湿邪疫毒。“湿”反映乙型肝炎具有重浊黏滞之性质 ,整个病变过程缠绵难愈 ;“疫毒”反映了乙型肝炎有传染之特性。内因则与正气亏虚、内伤不足有关。由于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人体正气主要来源于脾肾两脏 ,故正气虚则脾肾亏虚。当湿热疫毒入侵机…  相似文献   

10.
从中医学角度对正气与元气的生理功能、正气与元气的关系进行论述,阐明正气和元气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在艾滋病的发病中,艾滋病疫毒具有伤人正气的特点,在艾滋病疫毒侵犯人体正气时,人体的元气最先受损,这与艾滋病疫毒的特点和元气自身的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艾滋病疫毒伤正气与伤元气同时存在,贯穿艾滋病的全过程,伤正气关键在于伤元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究"空调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防治"空调病"提供线索。方法:通过分析空调环境的性质和研究中医理论,从"空调病"的临床表现追根溯源,总结病因特性,归纳发病过程。结果:"空调病"的病因包括风寒袭表、暑湿内闭、燥邪犯表以及疫疠之邪暴发。"空调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邪犯经络、邪入脏腑、正虚邪恋三个阶段。结论:本文基本阐释了"风、寒、暑、湿、燥、疫疠之邪"与"空调病"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空调病"的病机概要,并初步拟定治法用药,为空调病的系统性研究定下基调。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感染病例,吉林省中医药救治专家组成员深入临床一线,采集省内患者四诊信息,分析病情特征,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此次疫情属中医寒湿肺疫病范畴,是杂气为病,疫厉之气由口鼻而入,内舍于半表半里,邪伏膜原,进而成毒邪,毒损五脏六腑所致,具有"寒、湿、瘀、虚"的致病特点。临床按外感期、肺炎期、重症期、重危期、恢复期分期论治。治则上,标本同治、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宜通、宜荣。临证时,须坚持中医象思维整体观念,同病异治,辨证识病、辨证求因、定病审因、辨证论治。用药以古方为基础,因人制宜,多可获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探讨姜良铎教授运用从状态辨治"湿毒疫"的方法诊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理论及经验。探讨疫毒损伤正气、气不摄津、化生湿浊、湿毒化热、痰瘀凝滞、阻络痹肺等基本病机以及疫毒循三焦膜系袭染他脏的转化病机特点,结合患者胸部CT辨识疫毒盛衰、肺部实阻程度,结合外周淋巴细胞辨识肺卫功能强弱,结合氧合指数辨识宗气盛衰,结合舌脉辨识病情进退,结合其他脏腑传变的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辨识脏腑功能,综合分析患者当前病机,总结当前状态并施治,注重时时固护正气、扶正祛邪,才能及时截断病势取效。对于无症状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可从邪弱正盛或正虚邪恋的状态来辨治。从状态辨治开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疗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总结国医大师李士懋治疗肿瘤的宝贵经验。他遵经重脉识病机,对属于沉疴顽疾的肿瘤临证以区分虚实为首务,强调脉诊,经平脉辨证,四诊合参,寻找疾病的阴阳气血问题。他认为正气虚弱是恶性肿瘤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应时时顾护正气为主,适当兼顾祛邪。治疗上应补益攻伐,相间而进;同时注意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坚持长期治疗;重视修身调养在肿瘤恢复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栗德林论治糖尿病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德林教授治疗糖尿病多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根据长期临床观察,他认为糖尿病当属中医"消渴"范畴,其有自身的发病规律,即"核心病因病机"。本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是为五脏柔弱,内热薰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瘀阻痰凝则并发冠心病,蓄浊失精则并发。肾病。基于上述认识,栗教授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论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地。具体临证时,栗教授强调辨病论治宜益气养阴扶阳;辨证论治宜扶正祛邪,扶正应注意调理阴阳气血,祛邪应热毒痰湿瘀郁并治;注重健脾益肾并兼顾泻心疏肝、润肺补肺。  相似文献   

17.
焦中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及血液病研究40余年,对于肿瘤术后患者之病机亦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无论何种手术,虽达到了有效的减瘤去邪日的,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脏腑、阴阳、气血功能的失调,正虚血瘀,余毒未清为其病机特点,而虚、毒、瘀、结则贯穿其演变过程。在肿瘤及血液病的临证治疗中,强调局部与整体、辨证与辨病、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并根据疾病演变过程中正邪消长制定相应治则,补益攻伐相间而进,以遏制其恶性演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急性肾炎的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文献为依据,结合急性肾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深入讨论了急性肾炎的中医发病、病机和演变及传变规律。结论得出了“肾的气化失常是急性肾炎的主要病机”,而“肾气实”和“肾阴虚”则又是导致肾的气化失常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肺积和息贲的处方用药规律及其所反映的病机要点,为肺癌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检索的方法,对中医文献中关于肺积和息贲治疗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摘录其治疗的方药,运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药物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结果:化痰止咳药、补虚药、毒性药、理气药、温里药、利水渗湿药、化湿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是治疗的主要药类;补虚药中以益气和养阴的药物为主。所有的药物中以辛、苦、甘、温热及归脾肺胃经之品常用。结论:中医文献中肺积和息贲治疗以扶正补虚、化痰祛湿、理气活血、以毒攻毒为主;方药性味主要选用辛、苦、甘及温热之品,归经主要为脾、肺、胃经。通过药物分析可以初步推论民国及其以前的医家认为肺积和息贲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以痰、湿、瘀、毒为主。  相似文献   

20.
升降出入辨证思维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气机的异常所导致的,通过调理气机并且针对不同的病理产物进行用药能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该理论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并获得临床验证.气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导因素,情绪变化与气机密切相关.抑郁症是精神运动性迟滞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心境障碍综合征,其发病具有生物、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