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2009年山东省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了解山东省2004-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下载2004-2009年梅毒报告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和趋势分析.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2.4/10万上升到2009年的5.9/10万,年增长率为20.0%.隐性和胎传梅毒发病率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5.5%和30.5%.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分别占报告病例的33.8%、35.5%和27.0%.20~49岁年龄组占报告病例数的75.5%;四个经济发达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的61.0%.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报告发病率和增长速度都低于全国水平.山东省梅毒真实流行状况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山东省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梅毒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梅毒报告病例的三间分布,计算发病率、构成比、年均增长率,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梅毒的发病趋势。结果: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6.15/105增至2019年20.24/105,呈逐年增长趋势(χ2=12475.40,P<0.01),年均增长率为14.15%。其中,隐性梅毒占比增长最快,由2010年的31.98%增至2019年的74.28%。高发地区为鲁东半岛的威海市、青岛市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年均报告发病率在20/105以上。各年女性报告病例数均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89∶1。从年龄分布来看,20~35岁人群梅毒报告病例数占比最多,占总病例数的39.41%;60~79岁人群报告发病率增速最快,年均增长率为22.82%。20类职业中,农民报告病例数最多,占43.94%。结论: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呈较快增长,其中隐性梅毒增长尤为迅速。需加强梅毒筛查和防治,特别是高发地区及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佛山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SPSS15.0对2004-2013年佛山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佛山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47 632例,其中后天梅毒45 45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4.94/10万,年报告发病率缓慢上升,2012年达到高峰;Ⅰ+Ⅱ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曲线平缓;隐性梅毒年报告发病率与后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基本一致;近十年胎传梅毒共报告2 17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17.4/10万活产数,2004至2007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后呈波动下降趋势;年龄组别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30-3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家务及待业、农民;顺德区和南海区病例数最多。结论:青壮年是梅毒重点防治人群,但老年人群也不容忽视;要加强孕期妇女的梅毒筛查,减少胎传梅毒的发生;同时应加强梅毒监测,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我市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广东省2004—2008年梅毒的流行趋势进行分析。方法:利用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东省2004年梅毒的报告数从7864例增加到2008年的31598例,增加了4.02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9.89/10万上升到2008年的33.44/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1.88/10万。其中隐性梅毒的构成比从2004的29.93%上升到2008年的60.00%;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也从2004年的7.36%上升到2008年的12.30%。结论:广东省的梅毒呈持续增长的流行趋势,隐性梅毒和老年梅毒病例的构成比在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梅毒在山东省的流行趋势,为制定其预防控制策略和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报告系统,采用Excel2007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以ArcGIS 9.3 为数据管理和分析平台,进行常规空间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山东省2002-2010年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5316/10 万;2004-2010 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增长率为23.71% ;各市总体上梅毒发病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结论:山东省梅毒流行呈增长趋势,各市疫情存在较大地区不平衡性,建议针对各地梅毒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监测和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玉溪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6年玉溪市9个县区的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05-2016年玉溪市累计报告梅毒发病数4 816例。报告病例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为0.96:1,其中25~44岁的性活跃人群、职业为农民和本市户籍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4.95%(2 165/4 816),64.51%(3 107/4 816)和91.55%(4409/4816);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07/10万,至2016年增长到32.84/10万,年均增长24.04%;各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不同,一期和二期梅毒所占构成比逐年减少,隐性梅毒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幅为27.46%;不同县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红塔区和元江县;不同年龄段男女比例不同,育龄(15~34岁)阶段,女性病例数多于男性,45岁以后,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结论 2005-2016玉溪市梅毒发病呈现继续上升趋势,需根据不同流行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贵阳市梅毒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阳市2006-2010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贵阳市梅毒报告累计数为548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11/10万,2010年达55.73/10万,年均增幅53.38%。男女比例为1:1。以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为主,三者共占报告梅毒总例数的96.76%。隐性梅毒和早期显性梅毒(一、二期梅毒)病例数逐年增加。22~44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为44.34%。职业分布以无业及工人(包括民工)居多,占66.10%,这两类人群及高年龄组(65岁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有逐年增加趋势。结论贵阳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规范梅毒的诊疗,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1990年至1994年全国38个城市监测点梅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为了全面地了解我国梅毒发生、发展和分布的特点及流行的规律,为制订控制梅毒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0~1994年对全国38个城市监测点用统一的方法、步骤和表格作了连续五年的梅毒发病情况的调查.总计发现梅毒病例5078例,占STD构成比为1.34%,平均年发病率为0.94/10万,平均年增长率为23.06%,男性平均年发病率为1.09/10万,女性平均年发病率为0.75/10万.我国目前流行的主要是早期梅毒,占94.70%,其中一期梅毒20.16%,二期梅毒46.51%,早期隐性梅毒28.10%;此外,三期梅毒为2.10%,先天梅毒为0.70%.以20~29岁和3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80/10万和1.56/10万.从职业分析以个体者、待业者、驾驶员发病率为最高.我国梅毒发病率较高的地区,北方是新疆、陕西、甘肃和天津,南方是福州、桂林、杭州、南宁和海口一些旅游城市,尤其是南方城市近年来呈明显上升之趋势.作者认为:必须继续进行对我国梅毒流行的监测,加强提高梅毒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加强长效青霉素制剂的生产和供应,以保证梅毒防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国预防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的成效,为下一步更好的控制梅毒提供指导。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下载2008~2014年广州市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广州市常住人口梅毒病例,SPSS软件分析广州市各类型梅毒基本特征。结果:2014年,广州市梅毒、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三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4.0/10万、9.1/10万、32.0/10万、1.0/10万,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下降2.1%、10.2%、32.5%、0.3%;而2014年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为42.2/10万,报告病例数为6 305例,2008年以来分别年均增长0.04%、5.8%。在五种监测的性传播疾病(STD)中,梅毒报告发病率已经降为第二位。病例构成比表明:2014年,早期显性梅毒、胎传梅毒病例构成比分别为16.8%、0.8%,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下降8.2%、24.8%,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构成比分别为1.8%、80.6%,2008年以来年均分别上升1.8%、3.5%。60岁以上离退休老年梅毒患者逐年上升。结论:过去的6年间,以隐性梅毒为主的广州市梅毒流行上升势头得到遏制,梅毒总体发病率已经退居STDs中第二位,继续落实梅毒综合防治策略、强化以隐性梅毒为主的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广州市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宁市梅毒与淋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征,为相关部门制订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市1993-2013年梅毒和淋病的疫情资料。结果 1993-2013年,南宁市梅毒和淋病报告病例数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于2010年和2004年形成报病高峰期,为5903例和3 454例,发病率分别为83.45/10万和53.23/10万。2010-2013年梅毒报告病例数出现大幅度下降,2011年后呈直线下降,2013年仅报告2 272例;2004-2013年淋病报告病例数持续下降,2013年下降为1 389例。结论近20年来南宁市梅毒报告病例数出现快速而大幅度的上升及下降,可能与梅毒过度报告、性病报告相关文件下发有关。提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性病报告。  相似文献   

11.
2004-2009年广西天峨县梅毒、淋病、AIDS/HIV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天峨县近6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09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近6年报告梅毒、淋病、AIDS和HIV阳性病例共382例,人群发病率为36.38/10万,女性高于男性,其中梅毒98例,人群发病率为9.33/10万;淋病265例,人群发病率为25.24/10万;AIDS6例(死亡1例)、HIV阳性13例(死亡2例),人群发病率为1.81/10万。以上4种疾病高发年龄在25~34岁年龄组。农民发病人数占49.48%。4种疾病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梅毒和HIV阳性病例上升较明显。结论该县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不断增多,其防治任务仍然严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3—2022年宁夏梅毒疫情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为确定重点防控区域,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22年宁夏梅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年度变化趋势,应用莫兰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宁夏累计报告梅毒病例33 07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53/10万,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18—2022年快速下降,发病率的年度变化(APC)为-14.76%,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各类梅毒病例中,隐性梅毒报告数占79.54%。女性梅毒的发病率为53.01/10万,高于男性(44.22/10万),男女性别比有增大趋势。≥60岁年龄组报告发病例数最多,占35.18%。职业分布以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为主。2013年宁夏梅毒报告发病率呈现空间正相关(Moran′s I>0,且P<0.05),高-高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银川市,低-低聚集地区主要集中在固原市。结论 近十年来宁夏梅毒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应增强、巩固、完善梅毒病例报...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于1964年宣布基本消灭梅毒,80年代初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2015年,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为31.85/10万(增长率3%),山东省梅毒报告发病率为15.53/10万(2.82%),均呈上升趋势。2010-2014年,枣庄市梅毒报告年平均发病率为13.52/10万,并呈逐年增加趋势。枣庄是山东省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交通方便,经济较发达,流动人口较多,从而加快了性病的传播速度。近几年枣庄市有针对性的实施了促进梅毒早期诊断及提供规范化梅毒医疗服务为主的防治策略,各医院报病准确率及规范化诊疗水平大大提高。为了解枣庄市近年来梅毒的流行特点及规律,制定针对性病防控措施,笔者对2010-2014年枣庄市梅毒的流行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东省20042012年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42012年性病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订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省20042012年的性病疫情报病资料进行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2012年的性病疫情报病资料进行发病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①20042012年全省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37 814例(报告发病率为47.54/10万)增至2012年的146 469例(报告发病率为139.43/10万),年均增长21.10%,2008年始上升趋势平缓。②全省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三角地区。2012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市的报告发病率均高于250/10万。全省性病报告发病率较低的地市集中于粤东地区,其报告发病率均低于50/10万。③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缩小,由2004年的1.80∶1缩小至2012年的1.01∶1。202012年全省性病发病呈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37 814例(报告发病率为47.54/10万)增至2012年的146 469例(报告发病率为139.43/10万),年均增长21.10%,2008年始上升趋势平缓。②全省性病发病较高的地区为珠三角地区。2012年,性病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地市的报告发病率均高于250/10万。全省性病报告发病率较低的地市集中于粤东地区,其报告发病率均低于50/10万。③男女性病病例的比例缩小,由2004年的1.80∶1缩小至2012年的1.01∶1。2049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75%以上。2009至2012年,≥60岁组报告病例数增长率均高于2049岁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性病病例数的75%以上。2009至2012年,≥60岁组报告病例数增长率均高于2029岁组及3029岁组及3039岁组。结论:广东省性病流行趋势呈持续缓慢增长,性病报告病例地区差异大,≥60岁组构成逐渐增加,应加强性病监测,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嘉峪关市近来年梅毒流行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辖区内梅毒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各医疗机构报送的嘉峪关市辖区的梅毒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嘉峪关市梅毒的报告数从2005年12例增加到2010年的108例,增加了9倍;报告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6.25/10万上升到2010年的47.6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32.03/10万。结论嘉峪关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此趋势在未来几年中仍将延续,建议根据梅毒的发病趋势制定嘉峪关市梅毒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2019年性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对2019年广东省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描述三间分布情况。结果:2019 年广东省共报告5种性病203 959例,报告发病率为179.8/10万,较2018年上升3.3%;各病种中,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72.2/10万)最高,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10.0%)最大。深圳市(435.2/10万)、珠海市(349.0/10万)、广州市(223.2/10万)、东莞市(216.4/10万)和清远市(209.4/10万)为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与2018年相比,男性5种性病报告发病率增长0.9%,女性增长5.2%。20~45岁年龄段为性病高发年龄,报告数占报病总数的52.0%;60岁以上老年人报告数占报病总数的32.8%。结论:2019年广东省性病疫情较上年呈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传统的珠三角地区疫情防控问题依然存在,粤东西北地区疫情的上升、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的增加及老年人群感染性病风险的升高等防控问题亦需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佛山市2004~2011年淋病和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佛山市淋病和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自2005年以来,淋病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在梅毒报告病例中,隐性梅毒构成比为50%,其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Ⅰ期+Ⅱ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减少趋势.淋病及梅毒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3、1:0.85,发病均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职业构成均以工人、民工为主.报告例数主要集中在南海区、顺德区.结论:由于近年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自2005年以来佛山市淋病与梅毒的流行呈减少趋势,但控制梅毒母婴传播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1983—1999年梅毒流行动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深圳市1983-1999年间梅毒流行传播的动脉动态趋势特征。方法:收集1983-1999年深圳市性现监测系统的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1983-1994年期间,深圳市梅毒发病率低于1.35/10万,呈散发状态,从1995年开始以每年平均1.97倍的速度增长,直到1999年的最高水平(66.19/10万);(2)女性平均报告发病率(18.61/10万);(3)以性活跃人群(20-40岁)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为高,20-30岁年龄组梅毒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5.39/10万,30-40岁年龄组为31.79/10万;(4)1996-1999年先天梅毒报千发病率呈快速增长;(5)梅毒报告病例中,中学文化程度者占77.39%;工人、无业者、干部、供销人员、饮服人员及个体业者6类人群占总构成的86.81%;外来人员占43.65%;未婚者占48.37%;非婚性接触传染占74.76%。二期梅毒占57.29%,一期梅毒占37.65%。结论:梅毒流行已成为深圳市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梅毒的控制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分析2014—2019年中国梅毒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2019年中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据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2014—2019年,梅毒报告发病率由30.93/10万增长至38.37/10万,年均增长4.41%;其中一期与二期梅毒、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下降10.95%和26.16%,三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年均增长1.61%和10.75%。高发省份为新疆、青海、浙江、海南和福建等。各年男性梅毒报告发病率略低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0.86∶1~0.96∶1。15~19岁组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13.54%。2014—2018年梅毒高发年龄段为25~34岁,2019年为20~24岁。各职业人群均有病例报告,以农民和民工最多,占41.19%~46.80%,学生人群增幅最大,年均增长20.72%。一期与二期梅毒构成比逐年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2019年达82.95%。结论 2014—2019年中国梅毒总报告发病率逐年增长,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下降;年轻人群报告发病率快速增长;农民、民工为重要受影响人群;高发地区为西北部分地区和东南沿海部分省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云南省梅毒流行趋势,探讨和完善防控措施.方法 对云南省(2010-2014)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云南省共报告梅毒病例41 9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09/10万,2014年达27.69/10万.2014年报告12 976例,较2011年报告的4 792例增加了170.78%.报告的病例中青壮年占66.27%、农民占62.91%.结论 云南省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疗,并有针对的加强青壮年、农民及无业人员梅毒知识的普及,提倡安全性行为,采取相关防制措施,控制梅毒的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