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年冠心病从《金匮要略》虚劳病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病机为本虚标实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所列治法方药 ,除人参汤证外 ,其余皆为标实证而设。但老年冠心病多以虚为主 ,可遵循《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中焦阳虚者 ,建中益气 ,方用小建中汤 ;肾阳亏虚者 ,温补肾阳 ,方用肾气丸 ;心肝血虚者 ,滋养心肝 ,方用酸枣仁汤 ;正虚夹瘀者 ,扶正化瘀 ,方用大黄虫丸  相似文献   

2.
虚劳为临床常见疾病,可见于多种慢性疾病,历代医家多从脾、肾论治。贾文魁教授根据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的"五脏之伤,唯心为本",以"从心论治"为主要辨证方法,提出益心气、养心血、通心络的治法,并自拟养心振颓汤,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3.
探究叶天士从脾胃论治虚劳。叶天士认为虚劳多由病后病情迁延日久,气血阴阳久久虚耗,脏腑组织无以充养所致,若此时脾胃愈虚,气血生化乏源更甚,则虚劳愈渐。对于虚劳的治疗,叶氏重视脾胃的作用。其从脾胃论治虚劳主要体现为:运用轻清上浮且甘凉濡润的药物治疗上损;选择甘温或甘寒之药补益中损;采用培补中焦脾胃为主的药物治疗下损;予以培补中焦之法治疗阴阳失调且病情复杂的虚劳病证;并指出要注意养生调摄、顺应节气、分时服药。叶氏补益脾胃治疗虚劳的学术思想,为现代医家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提供了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廖佳丹  张艳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8):1275-1276
慢性心衰以心悸、胸闷、紫绀,端坐呼吸,严重时以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恶心、腹胀腹痛、少尿,双下肢甚至全身水肿等为临床表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中医辨证属于"心悸"、"胸痹"、"水肿"、"痰饮"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脏腑气血  相似文献   

5.
从肾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小晶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318-1318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20余年来,中西医临床和基础研究都取得很大进展,中西药都研制出多种抗心绞痛药物,对于控制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肯定疗效并有利于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但是远期疗效不确定,心绞痛仍可反复发作,内科治疗5年生存率56%~58.5%,因此有效地防止冠心病心绞痛复发及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仍是当前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及“治病求本”的原则,试图走出“心病治心”的局限。兹就补肾为主治疗冠心病略陈管见,敬希同道教正。  相似文献   

6.
薛雪作为温病大家,不仅对湿热病有深入的研究,在治疗内伤杂病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薛雪治虚劳病主要从天时、地利和人事三个方面入手,尤其注重人事调摄在恢复健康中的作用,而人事当中尤以做静摄功夫为要点,在此基础上使患者情志怡悦、戒怒戒劳,再论药饵.立方时注重参考四时运气之升降浮沉来衡定处方的寒热温凉以及治疗的标本缓急;注重顾护...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从痰湿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永森 《陕西中医》2002,23(11):1054-105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以心绞痛 ,心肌梗塞为主 ,属祖国医学胸痹、胸痛范畴一般认为 ,其病机多为气滞血瘀 ,胸阳痹阻 ,气阴两虚 ,肾阳虚衰所致 ,常法治以活血化瘀 ,通阳宣痹 ,益气养阴 ,温补肾阳为主 ,但仍时有不效者 ,因其尚有属痰湿内阻一型 ,笔者对部分冠心病患者 ,从痰饮湿阻角度辨证施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兹略述如下。   1 健脾渗湿 ,温阳涤痰 张某 ,男 ,5 0岁 ,工人 ,胸闷气短 ,心前区经常疼痛 3年 ,曾在某医院住院缓解后出院 ,近来复发 ,加重 2月 ,疼痛加剧 ,心痛彻背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能缓解 ,胸胁满闷 ,头晕…  相似文献   

8.
正臧堃堂教授(以下简称臧老)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制导师。臧老悬壶六十余载,在长期的诊疗过程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他在治疗虚劳性疾病时强调对患者心肾之间关系的辨证,重视对心这一生之本与肾这一先天之本的调护,疗效确切。现将其临床施治之经验总结介绍如  相似文献   

9.
姜丽红  魏岩 《辽宁中医杂志》2019,(10):2073-2076
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优势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诸多医家从不同的层面对该病进行论治及治疗,如或从脏腑辨证或从气血虚实辨证等等。本文对脏腑辨证中以脾为核心辨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借用现代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剖析,以理解"脾"的内涵及外延,以及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科学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阐述从肝论治冠心病:肝与心的联系(肝与心的生理联系、肝与心的经络联系、肝与心的病理关系)、临床运用(肝气郁结、血瘀痹阻,心肝火旺、气火冲心,心肝气虚、心脉瘀滞)。胸痹病位在心,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宜调肝气、养肝血、滋肝阴,结合活血化瘀、祛痰、补益法,才能收到应有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治疗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阮士怡 《天津中医药》2005,22(6):448-450
冠心病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下降,而病死率仍居第一位。中医药的有效治疗方法很多,收效并不明显。冠心病的发病病因、病理过程复杂,经过多年的临床、实验研究表明,应用“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取得了初步进展,提示采用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治疗(益气活血、豁痰泄浊、温阳通痹)、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等综述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指出: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多集中在短期疗效评价以及机制探讨等,缺乏药物整体、长期疗效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托,通过对2 55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病例分析,提取了常见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20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前后835例次多个时点的信息,揭示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证候演变的规律,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前后中医诊疗指南》,并经全国范围内的专家多次的探讨和修订。该指南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使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阐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因病机,梳理古今医家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证治的认识,展现中医药防治该病的独特优势,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自觉症状、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痰瘀致冠心病的理论基础、痰瘀致冠心病的病因、病机、痰瘀论治冠心病等论述从痰瘀治疗冠心病。认为治疗冠心病痰瘀同病,应化痰祛瘀同时以健脾益气,疏肝行气,温肾滋阴。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文献论述、病因病机、传统的辨证分型治疗、专方专药、其他疗法、实验研究等综述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判别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规律及探讨介入治疗对中医证型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71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气虚、阳虚、阴虚、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热证等证型.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以血瘀证53例(74.6%)、气虚证46例(64.8%)、痰浊证28例(39.4%)最为常见,气滞证12例(16.9%),寒凝证12例(16.9%);介入后1周亦以血瘀证47例(66.2%)、气虚证39例(54.9%)、痰浊证23例(32.4%)最为常见,气滞证2例(2.8%),寒凝证1例(1.4%);介入后1个月则以气虚证47例(85.4%)、血瘀证40例(72.7%)、痰浊证31例(56.4%)最为常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介入术后1个月与介入术后1周比较,气虚证及痰浊证加重;介入术后1周与介入术前比较,气滞证及寒凝证减轻.结论 介入治疗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标实症状,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提示我们应充分关注介入治疗后继续治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中西医抗氧化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冠心病中西医抗氧化治疗进展李爱顺,黄佐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据有关报道,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关于冠心病缺血心肌保护的研究,70年代以前主要在调节心肌血氧的供需平衡,强调降低心脏负荷,增加冠脉血流量和促进侧支循环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