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其中医临床分型,同时进行HBV-DNA载量、肝功能检测,包括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清白蛋白;血细胞计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相关理化检查,为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根据对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中医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收集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患者70例和非家族聚集性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患者93例,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辨证分型、理化检查等。结果:家族聚集性乙肝后肝硬化中医分型以肝胆湿热证最多,占54.28%,再次为肝肾阴虚证;兼证中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家族聚集性乙肝后干硬化中湿热中阻型HBV-DNA高载量人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占34.29%,肝脏炎症反应较明显纤维化程度相对较高。结论: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性)中医分型以肝胆湿热型为多见且病毒高载量、肝脏病理损伤较严重,这些都成为家族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证型与肝功能、血清中HBV-D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思路。方法:对136例患者进行研究,观察肝功能、血清HBV-DNA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的证型依次为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肝肾阴虚及脾肾阳虚,其中湿热中阻型与肝功能(ALT、TBil)水平有相关性;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与中医辨证分型无明显相关性;HBV-DNA在湿热中阻型中复制最为活跃,肝郁脾虚型次之,在瘀血阻络型中最低;HBV复制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不宜作为划分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与瘀血阻络证的客观指标,湿热中阻型与肝功能水平及HBV-DNA载量正相相关,为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核酸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肝炎(CHB)中医证型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关系.方法:对260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HBV-DNA定量检测,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各中医证型的HBV-DNA水平有一定规律性,按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顺序呈递减趋势.结论:CHB患者HBV-DNA水平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部分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中医证型与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146例CHB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临床诊断分度并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 结果 CHB患者临床诊断分度及肝脏病理改变均按中医辨证肝郁脾虚型、湿热内蕴型、瘀血阻络型的顺序逐渐加重。结论 CHB不同中医症型与临床及病理诊断均有关联,辨证施治有客观依据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 PD-1)表达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56例CHB患者。依据知情自愿原则且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肝组织活检术明确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类型,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CHB患者分为瘀血阻络型、湿热中阻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以及脾肾阳虚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其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及肝脏病理间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肝组织中可见不同程度阳性细胞表达,随着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加重, PD-1阳性表达细胞的数量亦增多。CHB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 PD-1[(0.24±0.03)、(0.36±0.05)比(0.43±0.05)]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在不同中医证型CHB患者间表达水平各异,其中瘀血阻络型CHB患者PD-1的表达水平最高(0.35±0.04),肝郁脾虚型最低(0.23±0.03)。结论 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水平与其病情、慢性化机制以及中医辨证分型有相关性,可通过监测CHB患者肝组织中PD-1的表达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乙肝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来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对3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指定专人辨证分型,按常规检测肝病的ALT,TTT,TBIL及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湿热中阻型患者ALT,TBIL值明显增高,与其他四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HBeAg阳性率以湿热中阻型为最高,与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瘀血阻络型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HBcAb,HBV-DNA阳性率各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检验有明显的相关性。ALT,TBIL,HBeAg,HBeAb等临床检测项目可作为CHB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病毒复制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198例5种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初步探讨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结果: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其中以肝胆湿热、肝郁脾虚和脾肾阳虚为其常见证型,占所调查对象的81.1%,而3型中又以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为主,分别为40.9%和31.3%。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患者病毒标志物有两种表型,即HBsAg(+)、HBeAg(+)、HBcAb(+)、HBV-DNA(+)或HBsAg(+)、HBeAb(+)、HBcAb(+)、HBV-DNA(+),提示病毒复制高度活跃,而脾肾阳虚患者病毒标志物以HBsAg(+)、HBeAb(+)、HBcAb(+)为主,提示病毒处于低复制状态。肝胆湿热型ALT、AST、TB IL等指标异常且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肝郁脾虚型仅次于肝胆湿热型,ALT、AST等指标异常且显著高于除肝胆湿热以外的其他证型(P<0.05)。结论:肝胆湿热型和肝郁脾虚型与病毒高复制状态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对13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分析各种证型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按传统辨证方法133例患者可分为5型:肝郁脾虚,湿热中阻,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不同证型之间肝组织病理分期,分级有明显差异,肝郁脾虚型S1,G2较多,湿热中阻型S2,G2,G3较多,肝肾阴虚型S3,G2,G3较多,瘀血阻络型S3,S4,G4较多。提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病理学基础;肝郁,湿阻,阴虚,阳虚,瘀阻的发展变化,其病理学基础是肝脏炎症的逐渐加剧,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基因型与慢性乙型肝炎(CHB)中医辨证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开放平行对照法对177例CHB患者在中医辨证基础上,测定外周血HBVDNA基因型,观察其与辨证分型、肝炎诊断分度等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HBVDNA基因型分布特点:B型31例(17.51%),C型131例(74.01%),B/C型11例(6.21%),D型1例(0.56%),未测出3例(1.69%);C基因型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P0.01)。(2)中医证型分布特点:肝郁脾虚型98例(55.37%),肝肾阴虚型6例(3.39%),脾肾阳虚型2例(1.13%),湿热中阻型12例(6.78%),瘀血阻络型59例(33.33%)。诊断为重度的32例CHB患者中,瘀血阻络型16例(50.00%),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瘀血阻络型患者HBeAg阴性率为62.71%(37/59)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0),提示有血瘀表现的患者肝脏炎症损害较重,炎症反应同时清除了部分病毒。(3)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42.37%(25/59),与肝郁脾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型明显高于其他型;瘀血阻络型的CHB患者肝脏损伤较重;HBV基因型与CHB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但瘀血阻络型有CHB家族史者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辨证分型与疼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与临床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个年龄段患者共6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瘀血阻络型组、肝肾两虚型组、混合型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关节疼痛评分。结果: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瘀血阻络型组及肝肾两虚型组之间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分别与寒湿阻络型组、湿热阻络型组、肝肾两虚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型组与瘀血阻络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型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高于寒湿阻络型、湿热阻络型、肝肾两虚型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辨证分型与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关系。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2例,其中肝阳上亢型27例、痰湿壅盛型22例、阴虚阳亢型25例、阴阳两虚型28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正常组;分别测定血清CRP、IL-6浓度。结果高血压病组血清CRP、IL-6浓度高于正常组,该组不同证型组中,肝阳上亢组血清CRP、IL-6浓度明显高于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而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血清CRP、IL-6浓度相近。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以肝阳上亢型为重,血清CRP、IL-6浓度变化更能反映高血压病中医病机肝火、阳亢的本质,CRP、IL-6浓度可作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IGR人群224例,血糖正常者6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体质量表问卷资料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同时对IGR各体质类型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24例IGR人群中,平和质有8例(占3.6%);气虚质42例(占18.6%);阳虚质4例(占1.8%);阴虚质38例(占17.0%);痰湿质60例(占26.8%);湿热质28例(占12.5%);血瘀质34例(占15.2%);气郁质10例(占4.5%);无特禀质人群。其中,血瘀质、痰湿质IGR人群的MAU患病率明显高于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和血瘀质可能为IGR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瘀血质、痰湿质IGR人群的MAU患病率显著增高,提示发生血管病变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侯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免疫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胆湿热型患者CD3+水平在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均明显升高,与肝郁脾虚型患者相应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CD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高于肝郁脾虚组。两组患者初次IgM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胆湿热组低于肝郁脾虚组(P〈0.05),随访8周和16周时两组IgM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联性,相关免疫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②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四川地区8家子课题临床单位收集的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索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特征规律。结果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对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研究,结合专业知识,经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8类切合临床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胃湿热(326例,30.6%)、肝胆湿热(193例,18.1%)、肝脾湿热(158例,14.8%)、肝郁脾虚(92例,8.6%)、肝郁化热(89例,8.4%)、脾虚湿困(74例,7.0%)、湿热夹肝肾阴虚(73例,6.9%)及阳虚夹血瘀证(59例,5.5%)。结论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型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肝脾湿热、肝郁脾虚、肝郁化热、脾虚湿困、湿热夹肝肾阴虚及阳虚夹血瘀证。  相似文献   

15.
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彬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1):1368-136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病毒性心肌炎分为邪毒内侵型、气阴两虚型、痰湿内阻型、气滞血瘀型、阳气亏虚型,采用中医药疗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51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2%。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证型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慢性HBV携带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3种证型各30例,比较以上三个证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以G0~G2、S0~S2为主,瘀血阻络证组以G3~G4、S3~S4为主。与瘀血阻络组比较,肝郁脾虚组及湿热中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湿热中阻组与肝郁脾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HBV携带患者肝组织炎症及其肝纤维化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发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糖尿病前期中医体质类型的分析,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的指导下,对9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处理调查结果.结果 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类型中,男性发生的危险性是女性的3.286倍;年龄越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越大;阴虚质、痰湿质发生的危险性位居第一和第二,共占发病人数的80%;阴虚质发病人数明显高于痰湿质发病人数(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体质类型中,阴虚质、痰湿质共占发病人数的80%,阴虚质发病人数明显高于痰湿质发病人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皮肤科收治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138例,其中,脾虚湿盛型34例,湿热内蕴型28例,风热相搏型24例,气阴两伤型20例,毒热燔营型18例,气血瘀滞型14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中医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效果中,痊愈的患者为62例,占44.93%;临床治疗效果中,显效的患者为48例,占34.78%;临床治疗效果中,好转的患者为18例,占13.04%;临床治疗效果中,无效的患者为12例,占8.7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0%。结论: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0.6g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为1个月,并加用中药提速透化治疗,将药垫置于身休前右侧肝区,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枝黄颗粒剂口服,3g,tid及苦参素注射液静滴,用法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结果:两组均有明显效果,但治疗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中医理论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进行辨证分型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2010年5月12日至2012年5月11日来我院就诊SAS病患,经病史询问及PSG检查确诊的SAS患者116例,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从116例资料检查结果及分型情况来看,实证发病率大于虚证;而实证与痰有关的则占多数,虚证中则以肾阳虚的发病率占多数。[结论]中医辨证将SAS分为气虚型、血虚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痰湿型、痰热型、血瘀型七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