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收录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用黄连阿胶汤方;调和脾胃,消痞安神用半夏泻心汤方;舒肝解郁,重镇安神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方;补肾温阳,潜阳安神用肾气丸方;清热生津,养阴除烦安神用竹叶石膏汤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紫止痛汤对脾胃湿热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脾胃湿热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青紫止痛汤方加西药,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提示两组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相当.但治疗组证候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青紫止痛汤方对证侯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结论 青紫止痛汤方配合西药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脾胃湿热型)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改善其证候.  相似文献   

3.
龙胆泻肝汤方是临床常用要方之一,广泛运用于男性各种疾病中,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从方药来源、组成特点、辨证要点、男科运用规律、现代药理研究、施治要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龙胆泻肝汤方主治肝胆经湿(实)热,其证候要点:口苦、尿黄、烦燥、咽干、目赤、舌红、苔黄。药理研究有免疫调节、抗炎、抑菌、抗病毒、抗过敏、护肝、利尿、镇痛等作用。临床运用时,必须"见证用方";灵活调整兼证用药;脾胃虚弱者慎用;不宜长期服用。作者提醒:本方杀菌力不够强大,可选用杀菌力强的中药配伍,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正竹叶汤始见于《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第9条,其原文为:"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此方主要用于产后中风加阳虚之证。清·魏念庭《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载:"产后中风,即伤风也。发热面赤,喘而头痛,似是阴虚阳盛之感风矣,不知热之所以上炎者,携风势也,标也;而风之所以不能去者,无正阳也,本也。"竹叶汤方: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方  相似文献   

5.
田君明  蓝天莹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42-1642,1651
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伤寒解后余热"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之方,主治诸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虚之证。全方由竹叶、生石膏、党参、麦冬、法夏、炙甘草、粳米组成,其中人参可酌用党参、北沙参等。笔者在此方基础上加活血化瘀、利水通淋、健脾消石药物治疗痛风急性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浅谈朝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发病急骤且严重,症状以发烧、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喉咙痛及咳嗽为主且较一般感冒严重很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通常持续三至五天,急性呼吸道症状持续五至七天,而咳嗽及疲倦会持续约二至三周之久。免疫力差的病人较易有并发症,常见的有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哮喘、心肌炎、脑炎等。  相似文献   

7.
盆腔炎从“胞脉痈疡”论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性盆腔附件属中医胞脉之系,其炎症与中医外科之体表疮疡、肿疡、溃疡及体内脏腑组织间的内痈、内疡可视为同属之类,故提出将现代医学中盆腔炎命名为中医学"胞脉痈疡";将外科"消、托、补"三大内治法则援用于"胞脉痈疡"的分期治疗中。  相似文献   

8.
《孙子兵法》与《伤寒杂病论》分别被誉为"兵经"和"方书之祖"。战争与医道的目的大相径庭,故将二者相提并论者少。但二者在哲学内涵方面却如出一辙,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1)仲景"慎药",孙子"慎战";2)仲景以"诡诈之道"巧妙施诊,犹如兵不厌诈;3)用药思维方面,仲景注重"随证治之"和"因势利导",而用兵思路方面,兵家讲究"因敌制胜"与"随曲就伸";4)用药方法上,仲景"用药如用兵",而"保胃气存津液",亦如同用兵之"保存实力"。  相似文献   

9.
刘宝文教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是以肾脾为病之根本,平衡阴阳为治之观念。审视标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气血阴阳虚损,益气温阳为先;补血不忘活血,重用"三胶一车";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指出:对重症Ⅰ型、重症Ⅱ型病患,联合应用雄激素、环孢素A,造血刺激因子,大剂量丙球等西药,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余善强  刘妮  赵 《中草药》2006,37(9):1392-1394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和低龄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几乎所有2岁以下儿童都有过RSV感染,尤其是以1~3个月的婴儿为重[1]。到目前为止,对RSV的治疗仍无最安全有效的药物,虽然许多研究已有了一定进展[2]。新雪颗粒作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穿心莲、竹叶卷心、牛黄、栀子、石膏、升麻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的消炎、退热。为此,本实验采用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HeP-2),通过不同的给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流感方治疗风热型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风热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流感方口服,对照组口服健儿清解液,均治疗3天;观察两组中医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6.7%、32.3%;两组中医症侯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热、咽痛、流涕和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发热、流涕症状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发热、咽痛及流涕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感方对儿童风热型流感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周仲瑛教授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甲型H1N1流感不断蔓延扩大的严峻形势,为了积极开展中医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的研究工作,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近来对该病有关问题的思考进行了整理。周老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病因是非其时有其气,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病机演变以三焦传变为多见,并提出分层预防以及强调"中医医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运脾化湿清肺汤治疗,对照组给予消风止痒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以及治疗2周、4周、8周皮疹形态、瘙痒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68.3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皮疹形态及瘙痒程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4周、8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P0.05);组间治疗4周、8周后同期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脾化湿清肺汤能显著改善脾虚型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的疗效,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措施。方法:对21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全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治。每日观察记录症状、体征、中医证侯评分、实验室检查、胸部或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治愈12例(57.14%),好转9例(42.86%),总有效率100%,没有1例转为危重症。甲流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平均为5.44天,平均住院时间6.38天,平均退热时间22.76小时,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04.10小时。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或痰浊阻肺证"最多(9例),其次为"湿温证"(6例)、"凉燥证"(4例)、"温燥证"(1例)、"湿温夹秋燥证"(1例),多夹痰湿,治疗上注重化痰除湿。结论:四川地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大多存在痰湿证侯,中医治疗关键在于宣肺化痰、健脾除湿,中西医结合疗法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愈疡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随访半年,观察胃镜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Hp再感染率的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63.46%;组间胃镜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其差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4.76%(1/21)、23.81%(5/21),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77%(4/13)、53.85%(7/13);两组3个月、半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疗程结束后3个月、半年,治疗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9.38%(3/32)、25.00%(8/32),对照组Hp再感染率分别为19.05%(4/21)、61.90%(13/21);两组3个月、半年的Hp再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疡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肝胃郁热型消化性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与Hp再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汤治疗脾虚湿盛型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进行饮食控制及体育运动,治疗组同时服用健脾化湿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指数、腰臀比、血脂、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42.9%;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降低2hPG、FINS、HOMA-IR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健脾化湿汤在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中医证候方面疗效良好,是治疗脾虚湿盛型糖耐量异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对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强的松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治疗组同时予补肾固精方和黄芪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24h尿蛋白定量、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IL-17变化情况和治疗中感染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LEDAI和感染事件发生率,下调CD8+水平,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能提高CD4+CD25+Treg细胞比率,降低IL-17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固精方结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狼疮肾炎病情,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抵当汤及分别加入柴胡、桂枝、黄芪3个加味方对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IL-8、TNF-α的影响。方法小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抵当汤组(4g/kg)、抵当汤加黄芪组(5.67g/kg)、抵当汤加桂枝组(5.5g/kg)、抵当汤加柴胡组(5g/kg),每组15只,另取正常小鼠10只作正常对照组。各用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体积0.9%NaCl溶液,每日1次,连续10d。末次给药后1h于小鼠眶后静脉取血,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IL-8、TNF-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可明显降低S180荷瘤小鼠血清IL-8水平(P〈O.05),抵当汤加柴胡组、抵当汤加黄芪组、抵当汤加桂枝组均可明显降低S180荷瘤小鼠血清IL-8水平(P〈0.05,P〈0.01),其中以抵当汤加柴胡组血清IL-8水平降低最显著(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抵当汤可明显升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P〈0.05),抵当汤加柴胡组、加黄芪组、加桂枝组均可明显升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P〈O.05,P〈0.01),其中以抵当汤加柴胡组血清TNF-α水平升高最显著(P〈0.01)。结论抵当汤及抵当汤加味方能升高S180荷瘤小鼠血清TNF-α水平和降低血清IL-8的表达,其中又以抵当汤加柴胡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脉通痹汤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服用冠脉通痹汤,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5.0%;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hs-CRP含量均有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通痹汤可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降低hs-C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平肝涤痰通络汤,对照组加服天麻醒脑胶囊;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5.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涤痰通络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用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