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味入五脏"理论在《伤寒论》中的运用。方法:总结《伤寒论》中能够体现"五味入五脏"组方理论的方剂,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张仲景运用"五味入五脏"理论的规律:1)使用厚味药物;2)方剂中厚味药物的剂量较大,或种类较多;3)运用时必须结合临床实际。结论:"五味入五脏"理论作为一种临床配伍用药技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需要正确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五味的演变分为实体五行五味阶段、四时五行五味阶段以及四气五味阶段,其经历了以五谷为主,到食药兼顾,再到以药物为主的过程,而在五味的辨识上,经历了口尝五味阶段、五行取象五味阶段以及药类法象阶段。另外,易水学派在完成了四气与五味的整合过程后,将原本五味入五脏的理论发展成了归经理论。在性味补泻方面,《黄帝内经》认为,五谷五味通过养五脏之胃气来达到治疗五脏疾病的目的,此时五味的性用,应以五行五味的性用为主。在五脏虚实的基础上,《黄帝内经》论述了五脏传变关系,产生了建立在相生基础上的五脏性味补泻,虚以相生传,实以相克传,相胜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本味为补,克该脏之味为泻。易水学派在五味补泻的基础上增加了四气补泻,强调了五脏的补泻主要在五味的运用上,而四气要随不同的脏气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3.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五行归属思维下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依五脏生理特性之欲、病理状态之苦,假借药物之味调节人体脏气平和而衍生的用药理论及组方配伍原则,体现了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体例相近,或因《黄帝内经》于流传过程中失其原貌而致二书内容及内涵上有着明显差异,使得学界对此众说纷揉。故文章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从“五行-五味-五脏”之间的关系对五脏所欲的补、泻之味以及五脏所苦的急食之味进行考辨,以期溯本清源、阐明五脏苦欲补泻之理及规律。  相似文献   

4.
《伤寒杂病论》重视药食气味理论的运用。通过结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相关论述,从五味感觉异常、饮食气味宜忌、病证五味禁忌、脏腑五味配伍与四气药性运用等方面,全面总结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关于气味的论述,从而揭示张仲景对于气味理论的运用原义,为进一步分析经方气味组方规律和药食养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梳理吴鞠通以前性味配伍理论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探讨吴鞠通对前医家性味配伍思想具体应用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分析发现吴鞠通临床实践中应用性味配伍思想主要受《黄帝内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及叶天士的影响。其中,《黄帝内经》中性味配伍理论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中的经方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实践基础;叶天士守法变方思想是吴鞠通运用性味配伍遣药制方的指导思想。其对性味配伍理论应用并不完全拘泥于前,而是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等特点灵活运用,进一步发展了性味配伍理论在温病辨治中的具体应用。其运用性味配伍理论制方思想既有溯源、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悦  吴波 《新中医》2024,56(10):57-62
天干方是陈无择所创,首载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以运气理论为指导,以五行亢害承制规律 为依照,运用药物四气、五味来治疗和预防岁运太过或不及而导致的人体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证的10首方 剂。其制方参照气味相和、阴阳动态平衡、五脏苦欲补泻、五行制化原则,针对岁运太过或不及,各有制方法 度。治疗目的在于以偏纠偏,恢复人体气化的动态平衡。在应用时要注意识运气、观体质、辨病证,应用范畴 涵盖岁运太过或不及致病和治未病。  相似文献   

7.
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是李杲(号东垣)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汲取其师张元素关于药物有四气五味、分升降浮沉的思想,构建的脏腑补泻理论,是基于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之气与四时五行相应,将四时、五行、五脏之气以及药物的气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脏腑补泻理论体系,认为脾胃为五脏之本、升降枢纽、气血阴阳化生之源,而脾胃不足易致升降失常、阴火内生,甚至百病由生,重视脾胃在其中的作用,基于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治疗脏腑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此理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论述了五脏之气与四时之间的关系,提出五脏之气的运化均根据四时五行的观点。李杲在临证中格外重视脾胃之重要作用,认为人以脾胃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根据脾胃之生理特性、病理特点,配合药物气味之升降浮沉,并随时进行加减。文章结合案例,以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理论为指导,论述脾胃对于机体的重要性、脾胃不足对机体的影响,探析脾胃不足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8.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五脏进行补泻调节治疗.宋代陈无择所撰之《三因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了《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6):783-784
目的:探讨五味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立方机理。方法:从五味消渴方的由来、组成及配伍特点、药物五味五性理论、五味补泻理论等方面归纳总结。结果:《灵枢》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五脏柔弱"为消渴(糖尿病)的重要病机。《素问》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脏精气不足,故当以五味养之。据此在《内经》五行理论指导下,紧密联系"五味"、"五脏",以五味消渴方论治糖尿病,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提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书,题梁·陶弘景撰.《汤液经法》图是《法要》中阐述五脏五行五味攻补原理的图示,也是五脏疾病遣方用药的原则.按照该图,五脏补泻的用药原则是:泻五脏方逆时针按脏腑之问的生克关系及五脏五味之间的关系用药,补五脏方顺时针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中药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目前中医界关于五味对应五行、五脏等关系的认识主要以《黄帝内经》为主,但《黄帝内经》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论述也有让人费解之处。在《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下同)一书中也有关于五味与五行关系的描述,且该书还有以五味补泻五脏的方剂。然而这两部巨著在论述上述五味补泻五脏时出现了不同的内容,致使目前业界对五味补泻五脏的真实情况出现了模糊认识,难以识别孰对孰错。本文试以《辅行诀》中五脏小补、泻方的药味组合为切入点,分析五味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并阐明五味是如何补泻五脏的。  相似文献   

12.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物的归经.发现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以疾病为纲,对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系统归类,这一编撰体例无形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和《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与具体药物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由“药物→干预疾病→脏腑定位→药物归经”的逻辑链条,进而为金元时期建立归经学说及后世医家分析判断药物归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刘晓燕  崔亚东  田合禄 《世界中医药》2021,16(1):121-124,129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本文发现中医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  相似文献   

14.
医圣张仲景善于治疗五脏虚损,其利用五行生克制化关系,以"苦、酸、甘、辛、咸"五味"补""助""益""损"脏气,从整体上调理脏腑功能,防本脏疾病传其所克之脏,内含"治未病"思想;若同时出现急症或标症,当先治急症或标症,后治疗本脏虚损。心虚证代表方炙甘草汤;肝虚证代表方酸枣仁汤;脾虚证代表方小建中汤;肺虚证代表方麦门冬汤;肾虚证代表方肾气丸。  相似文献   

15.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出自敦煌遗书,题梁·陶弘景.<汤液经法>图是<法要>中阐述五脏五行五味攻补原理的图示,也是五脏疾病遣方用药的原则.按照该图五脏补泻的用药原则是,泻五脏方逆时针按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及五脏五味之间的关系用药,补五脏方顺时针用药.  相似文献   

16.
五行配伍法是以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理论为指导以纠正五脏之盛衰,从而维持阴阳相对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按照五行生克理论,五行配伍法依据虚则补母,实则泻子,太过抑强,不及扶弱的配伍用药原则。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五行配伍法在对脾胃及相关病证的治疗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姚建平  马书娟 《光明中医》2010,25(1):100-101
药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味不同,作用亦不相同。不同药味配伍之后,又产生新的作用,称之为“气味和合”。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可概括为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利用药物的不同味可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而祛疾疗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药物气味的论述,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以辛散之,以酸收之,以甘缓之”等。  相似文献   

18.
五味者,酸苦甘辛成也。五味有食之五味和药之五味。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五味调和,则脏腑各有所归,人体就健康,五脏的功能发挥就正常,此生理之常也。五味之味,各走所欲之脏之经。如辛入肺经,能散能行;酸入肝经,能收能涩;甘入脾经,能升能缓;苦人心经,能泻能燥;咸入肾经,能软坚能润下。即所谓“嗜味不同,各有所喜”。若五味偏盛,易致脏腑功能紊乱。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相似文献   

19.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药》中记载的五脏病证下大小补泻诸方,具有非常严谨的组方规则,而其中辨心脏病下所列的8首方则不完全符合其中组方规律。另书中留存的“汤液经法图”为汉以前已失传《汤液经法》的关键组方原理图,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中医五行理论、五脏虚实辨证体系与中药五味补泻化合配伍规则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本文主要运用“汤液经法图”解构《辅行诀》中辨心脏病文下诸方法式,从五味补泻配伍和病因病机角度分析心病的证治原理,通过研究心病治疗五味化合组方的原义和深义,发现大小补心汤虽形式与一般大小补泻汤存在差异,但其原理仍符合五味化合理论,可能为后人对“汤液经法图”的发挥与应用,属一脉相承。并运用该理论解析心病经典方两首,为该理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经典方剂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是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指导下组成,方中蕴含着独特的补泻规律。《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治疗五脏失调方之组方用药规律与《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相同,如调肝方的四逆散、当归四逆汤;调心方的栀子豉汤、栀子大黄汤;调脾方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吴茱萸汤;调肺方的牡蛎泽泻方、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五味姜辛汤;调肾方的肾气丸、猪苓汤。五脏大小补泻汤组方用药规律为张仲景方组方配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