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风痴呆[1]是指继发于中风之后而出现神思迟钝、遇事善忘、定向不能、理解多误、计算力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脑血管性痴呆相类似。中医古代医籍中对其论述较少,何炎燊老中医认为"中风痴呆"的根本病机在于"阴虚阳浮",提倡以"育阴潜阳"法早期干预。笔者采用育阴潜阳法治疗中风痴呆,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范小宇  刘康 《光明中医》2011,26(5):884-885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在众多因素之间,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决定中风发生发展的主因,并贯穿于整个发病阶段及证候中。近年来的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都已公认瘀血与中风密切相关。现就"虚、瘀"与中风的关系,略谈浅见。  相似文献   

3.
从中风病名、分类、病因病机等角度归纳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中风的病因病机大体可以分为"外风论""内风论"和"非风论",近代又有医家提出了"气血充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瘀热阻窍""毒损脑络"和"热毒中风"等新的学说,丰富了中风的病因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中风先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它是指导防病治病最具影响的中医理论之一,"治未病"就是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传变。中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中风先兆是中风发生前的危险信号,也是及早积极预防中风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中风先兆一旦转为中风病后,多发病急骤,病情凶险,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择代表性对中风的论治历代医家,分别论述各医家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思想的继承方面以刘完素、尤怡、叶桂为代表,其中刘完素认为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为中风病机,主张疗以寒药;尤怡立中风八法,以应仓促之变;叶桂以"阳化内风"立论。对中风论治的发展方面以朱丹溪、王清任、熊笏为代表,其中朱丹溪以"痰热生风"立论,主张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王清任以"元气不足"为指导创制"补阳还五汤;"熊笏认为卫气少衰,为八方邪气所中是中风的病机。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属中医"血瘀证"范畴。缺血性中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传统中医对中风无缺血性与出血性之分。本病由于供应脑的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  相似文献   

7.
中风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疾病,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预防中风的针灸处方,认为古代针灸预防中风的处方主要分为两类,即"七穴方"和"足三里、绝骨方",并且古代预防中风艾灸多于针刺。  相似文献   

8.
说到中风,大家都不陌生。中风是指以突然昏倒,意识丧失,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主要指现代医学中的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病变。而我们这里所说的"阴茎中风",指的就是勃起功能障碍,也就是俗称的阳痿。为什么把阳痿叫做阴茎中风?因为阳痿不论是临床表现还是发病机制,与"脑中风"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从临床表现来看,阳痿就是指阴茎痿软不举,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这与中风类疾病肢体不用相似。  相似文献   

9.
李宇铭 《河南中医》2011,31(10):1081-1084
太阳中风证在《伤寒论》第2条的四大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均由风邪所致。风为阳邪,故亦主热,因此太阳中风亦可理解为表热证。若按表虚表实而言,太阳中风相对于太阳伤寒,伤寒因寒邪束表,表气郁闭较重,张仲景习惯表述为"阳气重",而现在一般称为"表实证";中风因腠理疏松,相对而言则可称为"表虚证"。加上寒热的分类,太阳中风当属表虚的表热证。  相似文献   

10.
中风,一名卒中。因其发病急骤、危及生命或致人残疾,犹如"暴风之疾速,矢石之中的",具有"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而得名。对于本病之成因,历代诸家立论不一,或言主风、或言主火、或言主痰,亦有气虚外受风邪之说。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深感中风与气血的关系至为密切。痰浊和瘀血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在中风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针对石学敏所编《针灸学》教材中的中风章节有3点异议。一是中风病的英文引用词不当,"Stroke"比"Apoplexy"更符合中风的诊断;二是中风的中经络和中脏腑只是对疾病轻重程度的描述,不是中医的辨证诊断,所以教材把中风的辨证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是含糊的;三是治疗方法上的简单没有能很好体现针灸在治疗中风方面的优势,尤其是缺乏推拿和康复治疗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痰病,本文总结了我院两年来568例脑卒中患者实施的康复护理经验,详细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针灸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疾病的治疗皆体现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并对其有了独到的见解。现以中风为例,试从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机特点及临床表现方面,用中医经典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探讨"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指导作用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树梅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3):67-67,69
目的是为了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中风偏瘫从西医角度讲是脑血管病变的后遗症,在中医学中称“中风”,又名“卒中”,本病以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为特点,以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其主要症状。临床上把39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2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19例,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配合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病人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减轻西药对人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社区一级预防,可以阻止或推迟卒中发生,因此重视并加强开展一级预防的意义远远大于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脑中风急性期肺部感染原因。主要有身体机能明显下降、侵入性操作、无菌操作不严、长期卧床及环境因素。护理对策:综合护理、中医按摩、饮食护理、呼吸道管理、气管湿化、吸痰及口腔护理。在做好基础护理前提下,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7.
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头痛"眩晕"风眩"范畴。主要因情志、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经脉阴阳失调。于睿教授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急危病和难治病,居于许多国家医学界公认的人类健康杀手的前三位。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和复发率均较高,因而中风的治疗与康复备受医学界的关注。而针灸作为一种绿色疗法,以其操作方便、经济安全、适应病种多、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等特点,为中风的治疗与康复、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笔者对针灸在脑中风的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针灸疗法尤其是头皮多点进针电刺激疗法治疗中风的机理主要是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9.
崔应麟  王松龄 《河南中医》2004,24(11):15-17
卒中单元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中医的特色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建立有中医特色的卒中单元模式,从而提高我国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