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neoplasia,GTN)肺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患者17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初诊组73例、耐药组69例和复发组37例,对其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gonadotropin,hCG)值和肺部转移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诊组的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平均所需化疗疗程及复发率明显优于耐药组和复发组(P0.05);耐药组和复发组中血β-hCG正常但肺部转移灶未消失患者的病情进展率明显高于初诊组(P0.05)。结论初诊肺转移患者经规范化疗后完全治愈率高,血β-hCG正常肺部转移灶未消失的情况下,复发和耐药患者病情稳定性相对较差,而初诊组肺部转移灶多可自行消失。既往出现耐药的复发患者再次治疗的效果较差,需进一步探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综合治疗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72例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3年内患者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P<0.05);观察组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7.2%、94.4%、88.9%,对照组分别为94.4%、86.1%、77.8%,两组在1年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1年以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内复发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对于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低危患者可采用单纯化疗,对于高危和耐药患者应采用化疗+手术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滋养叶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顺市人民医院2006~2011年收治的86例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的患者进行解剖分期及预后评分,并按评分选择化疗方案:低危患者(≤6分)予单药化疗,高危患者(>7分)予联合化疗+子宫切除术。结果:1年生存率为100.00%,5年生存率为97.67%(不包括失访的2例患者)。单药化疗组治愈率为88.46%(46/52),联合化疗组子宫切除率为67.65%(23/34)。结论:对诊断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的患者需进行正确的解剖分期及预后评分,及早给予化疗及手术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恶性妊娠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资料完整的经手术、清宫及病理证实的侵蚀性葡萄胎26例、绒癌20例。结果:侵蚀性葡萄胎误诊10例,绒癌误诊8例。结论: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在诊断恶性妊娠滋养叶细胞肿瘤中有重要价值,但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易造成误诊,对不典型声像图应结合病史、HCG测定、观察、随访、病检等作出及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0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绒癌36例(35.6%),侵蚀性葡萄胎65例(64.4%)。结果:101例患者行化疗或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除2例脑转移患者死亡外,71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结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多药联合全身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化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EP方案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 采用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27例与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5例.结果 EP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完全缓解率为85.2%,5-Fu+KSM方案总完全缓解率为84.4%;EP方案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白细胞稍有下降.5-Fu+KSM方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明显,消化道反应重,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口腔溃疡及腹泻.结论 采用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满意,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8.
9.
10.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s,GTDs)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一般分为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及绒毛膜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妇科疾病之一。随着化疗药物的应用,滋养细胞肿瘤治愈率达80%~90%,成为最早可经化疗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GTDs可在较早期通过血行发生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在恶性肿瘤患者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恶性肿瘤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及26例恶性肿瘤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析两组患者的PCT、CRP及其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T、CRP分别为(18.37±20.12)ng/ml、(46.49±32.52)mg/L,而对照组分别为(0.32±0.23)ng/ml、(5.14±5.29)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0,6.419;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CT、CRP的阳性率为92.0%、84.0%,对照组分别为11.5%、1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47,P<0.01;33.707,P<0.01)。结论 PCT与CRP均可作为患者早期感染的重要指标,而PCT水平还可对早期诊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类恶性程度较高的妇科疾病 ,由于化疗方案的改进 ,其预后已有了很大改善。但近年来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产生和某些临床因素 ,成为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该文就其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 ,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黄慧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5):1116-1117,11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空腹血清标本,用日本Olympus AU 27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在男女性间差别具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于女性,年龄段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乳腺癌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女性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除胃癌组P>0.05,结直肠癌组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MMP-26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与研究滋养细胞肿瘤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早期临床诊断滋养细胞疾病,判断其恶性程度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 法检测10例正常绒毛,15例完全性葡萄胎,5例部分性葡萄胎,14例侵蚀性葡萄胎,8例绒癌组织中MMP-7、MMP-26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MMP-7在正常绒毛组、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0%、45.000%、85.714%、100.000%,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11.011,P=0.012),同时,MMP-7阳性率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非正常增生有显著相关性(r=7.709, P=0.005),正常绒毛组、葡萄胎组分别和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②MMP-26在正常绒毛组、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000%、45.000%、35.714%、25.000%,且有明显的差异(χ2=9.680,P=0.021),同时,MMP-26阳性率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非正常增生有显著相关性(r=7.519,P=0.006)。正常绒毛组、葡萄胎组、侵蚀性葡萄胎组、绒癌组MMP-26阳性率两两之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MMP-7高表达MMP-26低表达可能提示妊娠滋养细胞侵袭性增强,对葡萄胎清宫组织检测MMP-7、MMP-26表达强度,有助于判断葡萄胎的侵袭性强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化疗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以及AMH用于评价卵巢储备的价值。方法:观察19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前至化疗结束后1年期间月经改变、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变化,以及停化疗1年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窦状卵泡数与健康妇女的差别。结果:观察组月经异常发生率为84.21%(16/19),在接受化疗5~6周期时63.16%(12/19)的患者出现停经,停化疗后2~5月逐渐自行恢复。发生停经的几率与患者接受化疗的周期数正相关(r=1.000,P=0.01)。停化疗1年后观察组血清AMH水平显著下降(1.02±0.53μg/Lvs2.11±0.24μg/L,P<0.01),并且显著低于健康妇女(1.02±0.53μg/Lvs1.99±0.76μg/L,P<0.01)。观察组患者停化疗1年后血清FSH水平及窦状卵泡数则与对照组健康妇女无显著改变。结论:化疗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可致卵巢储备受损;监测患者血清AMH水平可评价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卵巢储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方法 选择2018年8月10日,于成都市某市级医院产前检查、分娩的1例临床诊断为足月妊娠后GTN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本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发病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检测32例乳腺癌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受检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乳腺癌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II期乳腺癌患者半胱氨酸的水平明显高于Ⅰ期乳腺癌患者半胱氨酸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可能与乳腺癌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变化在胃癌诊断、复发与浸润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15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Ang-2与CEA的含量,并检测胃癌患者术后2周血清Ang-2与CEA含量的变化.术后随访2年,检测肿瘤复发患者(复发转移组,38例)与未复发患者(未复发组,93例)血清Ang-2与CEA含量.分析血清Ang-2含量变化与胃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术前和复发转移组血清Ang-2含量[(331.8±64.3)、(318.7±72.9)μ g/L]和CEA含量[(42.6±37.3)、(40.5±36.7)μ 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87.4±32.7)、(4.2±3.1)μg/L](P<0.01).术后2周血清Ang-2含量[(211.6±75.1)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EA含量[(33.4±30.6)μg/L]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ng-2对胃癌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CEA(P< 0.01).血清Ang-2含量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均相关(P<0.01),而与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Ang-2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胃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临床诊断、术后复发的监测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蛋白Kiss-1和黏附分子E-cadherin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早孕绒毛、15例葡萄胎、15例绒癌、10例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中Kiss-1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Kiss-1、E-cadherin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PSTT、绒癌中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ss-1、E-cadherin在正常早孕绒毛和葡萄胎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STT中表达低于正常早孕绒毛和葡萄胎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TT和绒癌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ss-1和E-cadherin在正常早孕绒毛、葡萄胎、PSTT、绒癌中表达呈正相关(r=0.627,P<0.05)。结论:Kiss-1和E-cadherin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可能在PSTT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