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究沈阳市铁西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知识、信念、行为现状,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8-07抽取沈阳市铁西区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接受常规慢性管理服务的612名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及《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对患者一般资料及高血压疾病自我管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入组高血压患者疾病自我管理知识评分为(26.41±3.14)分,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9.80%;疾病自我管理态度评分为(21.46±3.71)分,高血压自我管理持积极态度的比例为61.11%;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平均总分为(124.39±22.85)分,条目均分为(3.77±0.74)分,其中用药管理维度条目均分最高,运动管理维度条目均分最低;单因素分析示,文化程度、自我管理知识得分、自我态度得分与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自我管理知识得分、自我态度得分与高血压自我管理行为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对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自我管理知识、态度与自我管理行为密切相关,在社区管理中宜充分利用知信行理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的正性态度,提高高血压的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深圳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改变患者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社区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20)和对照组(n=110)。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课程管理,对照组不接受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控制体重率(51.7%)、规律服药率(80.8%)、高血压控制率(90.0%)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蔡小霞  李夏婷  刘慧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2964-2965,2967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孕妇自我保健管理评定问卷对160名妊娠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期妇女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与国际成人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P﹤0.01)。孕妇自我保健管理总分为(63.74±11.49)分。其中,得分指标最高的是自我防护行为,其次为日常生活行为和遵医行为,胎儿监护行为得分指标最低。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妊娠期妇女的自我效能感有待加强,自我管理行为需要改善,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关系密切,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广州市黄埔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实施6个月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312名自愿报名参加该研究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52人,对照组160人。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指导手册》的管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在项目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的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效能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项目实施6个月后,干预组知识知晓率为97.4%,生活方式相关行为形成率为71.8%,与干预前(59.8%、57.4%)比较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体育锻炼、医患交流等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管理效能变化值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后干预组比对照组平均多降低收缩压约4.71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降低约2.17 mm H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较传统的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共情健康教育对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知识知晓、康复行为执行、自我管理效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0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取共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率、康复行为执行率、自我管理效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对高危型HPV感染是主要病因、手术切除和放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等6项围手术期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87.78%、95.56%、92.22%、85.56%、56.67%和91.11%,均高于对照组的61.11%、82.22%、68.89%、72.22%、35.56%和77.78%(P0.05);实验组早期下床活动、营养支持2项康复行为执行率分别为93.33%和88.89%,高于对照组的81.11%和67.78%(P0.05);实验组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及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分别为(43.16±5.22)分、(13.74±2.10)分、(27.92±3.44)分和(84.85±6.6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4.69±4.07)分、(12.01±1.98)分、(24.86±3.25)分和(71.56±5.94)分(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8.89%高于对照组的92.22%(P0.05)。结论共情健康教育能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知识知晓率和康复行为执行率,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行全程健康模式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32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全程健康模式。随访6个月后比较2组自我效能、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111.24±11.94)分,对照组为(85.12±11.2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知识知晓率为95.0%,明显较对照组的66.5%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2%,明显较对照组的73.3%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农村Ⅱ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行为进行干预和分析。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市黄各庄镇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干预组49例,对照组55例。干预组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干预进行饮食自我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干预3个月、6个月后,运用饮食自我管理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农村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得分为(2.76±1.23)分,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饮食自我管理得分均有提高,干预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农村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水平较低,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饮食自我管理干预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放疗助手"APP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市肿瘤医院2017年3—9月收治的120例肺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以"放疗助手"APP互动指导为重点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效能感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放疗计划、健康行为、定期复查、适量运动、用药行为和饮食遵医的依从性得分分别为(2.77±0.43)、(2.67±0.51)、(2.68±0.50)、(2.45±0.75)、(2.77±0.43)和(2.65±0.55)分;对照组分别为(2.62±0.49)、(2.42±0.59)、(2.55±0.50)、(2.37±0.64)、(2.67±0.48)和(2.37±0.69)分;两组患者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但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得分和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分别为(52.48±7.69)、(10.51±3.31)、(36.88±6.15)和(97.62±12.87)分;对照组分别为(37.38±10.44)、(5.70±1.51)、(27.58±9.41)和(92.17±11.19)分;两组患者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得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放疗助手"APP指导可以提升肺癌放疗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但其长期干预效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敏华 《智慧健康》2022,(13):167-170
目的分析老年人健康体检过程中健康指导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共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划分成对照组(依据常规方案开展护理)和观察组(运用健康指导护理理念开展护理)各43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自身健康及疾病知识知晓度、自我管理效能得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自身健康及疾病知识知晓度为95.35%、93.02%高于对照组79.07%、76.74%(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管理、共性管理方面的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症状自我管理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76.74%(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体检过程中采取健康指导护理理念能提升其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更掌握自身的健康状态,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宜社区应用和推广的高血压有效管理模式。方法群组看病的患者组由一组医务人员(临床医生、公卫医生和社区护士各1人)对其采取集中预约看病随访的方式进行管理;对照组选择同社区的患者,采取常规的防治管理,经过2009年1月—12月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群组看病组患者在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患者个人技能提高和对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经过12个月的管理和随访,群组看病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87%,46%,χ2=9.108,P<0.05),健康行为形成率、个人技能提高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健康行为形成率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χ2=26.15(v=4),P<0.05;个人技能提高及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χ2=21.27(v=4),P<0.05),组间血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群组看病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个人技能提高和对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王叶红 《现代养生》2023,(18):1407-1409
目的 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信息-知识-信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及影响因素问卷,对就诊于成都市某综合性医院心血管内科的200例中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我管理各维度得分分别为:日常生活行为管理(12.29±3.89)分,认知症状管理(12.33±2.80)分,疾病管理(18.88±3.88)分,自我管理总分(43.50±7.03)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对疾病的态度、文化程度是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高血压知识、性别是认知症状管理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高血压知识、家族史是疾病管理的影响因素;自我效能、对疾病的态度是自我管理总维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中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不理想,自我效能、高血压知识和态度、文化程度、性别、家族史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成立社区健康管理小组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干预组在常规高血压三级管理基础上成立健康管理小组、培训志愿者。1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12个月的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血压显著下降,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自我测血压技能掌握人次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健康管理小组模式干预高血压患者,能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普及高血压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重点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2609例社区2型糖尿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糖尿病自我管理重点行为状况、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状况等。结果调查对象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总体得分(137.52±37.59)分,得分指标68.8%,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平均得分(2.26±1.19)分,其中不同患病年限、每月自付治疗费用和自我管理效能水平人群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病年限越长、每月自付治疗费用越高、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自我管理行为得分越高(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注重患者自我效能的提升,从而促进患者日常自我管理行为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9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及随访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变化情况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知晓血压的正常值(73.2%),超重肥胖(80.3%)、吸烟饮酒(74.7%)、高盐饮食(82.3%)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症状(63.6%)、高血压的危害(65.7%)、高血压常见并发症(59.1%)以及合理用药知识(81.8%)等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观察组患者做到低盐低脂清淡饮食(77.3%)、控制体重(51.5%)、戒烟戒酒(67.2%)、自我监测血压(81.8%)、定期复检(79.3%)、长期规律服药(93.9%)、保持良好的心态(75.3%)、加强锻炼与运动(91.4%)等自我管理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P〈0.01)。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8.5±8.7)mm Hg和舒张压(81.4±7.6)mm Hg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开展患者自我管理活动和一般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按照以社区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210名自愿参加项目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自我管理组(n=106)和健康教育组(n=104),基线时和干预后开展问卷调查,对知信行指标得分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①10项指标中,自我管理组干预后9项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和血糖异常处理自我效能、生活方式干预、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 〈0.05);健康教育组干预后5项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饮食管理、足部护理和血糖异常处理自我效能、生活方式干预行为)得分较干预前提高(P 〈0.05);②2组患者相比,自我管理组5项指标(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饮食管理、血糖监测和足部护理自我效能,足部护理行为)得分的改善程度较大(P 〈0.05)。结论2种干预模式对糖尿病控制都有积极的影响,患者自我管理组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部分自我效能和部分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效果优于健康教育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管理》2020,(3):29-31
目的探讨在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管理中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治疗的136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以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科学饮食、监测血压、合理运动、定期复查及坚持用药等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均低于研究组(P <0. 05),对照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6. 47%,低于研究组的89. 71%(P <0. 05)。结论在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管理中开展家庭医生慢性病门诊,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效能感及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38例,采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以及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后按时做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经络锻炼呼吸操者31例,占比81.6%,对照组23例,占比62.2%,观察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为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0~75岁确诊为高血压且建立健康档案的486例患者为目标人群,采用一般情况问卷,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量、社会支持和慢性病资源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按照单纯随机分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组2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干预,由医务人员随机进行;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常规医疗+自我管理),由自我管理卫生服务团队主持,干预时间为18个月。结果 486例患者有68.1%处于低等自我管理水平,其中管理水平较低的是用药管理(68.1%)、饮食管理(58.8%)和情绪管理(46.3%);自我效能方面,年龄、文化程度、丧偶独居和慢性病管理是自我管理总分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得到显著改善(P<0.05),血压控制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压控制不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慢性病管理、文化程度与自我管理总分关系密切,综合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效能和血压控制水平,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