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内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结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和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定临床疗效,同时测定脊柱疼痛评分与夜间疼痛评分、脊柱活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脊柱疼痛评分与夜间疼痛评分治疗后均有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hober实验与胸廓活动度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但是治疗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结论中药结合内热针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脊柱运动功能与疼痛,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62例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采用内热针治疗的治疗组(31例)和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对照组(31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及体征(胸廓活动度、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实验室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脊椎疼痛VAS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体征、脊柱疼痛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之间在枕墙距、指地距、Schober试验、脊柱疼痛VAS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胸廓活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相比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2组在血沉、C反应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的BASFI、BASDAI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中晚期强直性脊柱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但内热针疗法在改善脊柱关节活动度、缓解疼痛症状、降低致残率、延缓病情等方面的疗效更为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探索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是以骶髂关节炎及中轴关节病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脊柱关节病的最常见类型。其病变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晚期可发生髋关节、脊柱强直,最终导致患者劳动能力、肢体功能和生活功能等方面出现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残疾。内热针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骨关节及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手段,逐渐得到推广。该疗法又称骨骼肌内热针血管重组术、骨骼肌内热针打孔治疗,其不仅弥补了温针灸和其他针刺方法的不足,而且能达到持久的肌肉松弛效果~([1-3]),对各种软组织及骨关节疼痛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该疗法安全性较高~([4-5])、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4.
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处于疾病相对静止期的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西乐葆胶裳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整体评分(Bath AS global score,BAS—G)、巴氏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除BASRI外,所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BAS—G、BASDAI、ESR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且毒性及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验证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针刺与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照组服甲氨喋呤。结果: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而起效时间有显著意义。结论:提示强直性脊柱炎针药并用,标本兼顾,疗效更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皮内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腕踝针联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胶囊口服,共治疗10 d。治疗10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10 d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柱活动度,包括胸廓扩张度、改良Schober试验、枕墙距的变化情况,以及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A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3、10 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的ASQo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脊柱活动度,包括胸廓扩张度、改良Schober试验、枕墙距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脊...  相似文献   

7.
温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药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强脊炎1号或2号,每日1剂,分2次口服,口服3个月;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指标,安全评价,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症状、体征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显示强脊炎1号或2号对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无明显影响,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都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7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强脊炎1号或2号具有抗炎、镇痛,双向调节免疫作用,不良反应小而轻,病人耐受性好,较安全。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及四肢大关节、以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结缔组织炎性纤维化和骨化为病变特点的慢性进行性免疫性疾病。属中医脊痹范畴。病程较长,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0.
师存伟 《甘肃医药》2013,(8):617-618
目的:观察小针刀对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胸腰椎及胸廓活动受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所选取的24例患者进行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肋横突关节进行小针刀松解。结果:这种方法极大地改善了胸腰椎及胸廓的活动度,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小针刀对强直性脊柱炎所引起的胸腰椎及胸廓活动受限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金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1):107-108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观察与护理,包括观察症状改善程度,蜂针治疗时护理,治疗后对症护理。结果80例患者坚持持续治疗疼痛均改善,畸形没有明显继续加重,有效率达92.75%。结论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药物治疗所不及且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的有效途径。如果掌握蜂疗方法,认真观察病人,护理规范,使用蜂针疗法将是安全可靠的,而且该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银质针配合布洛芬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多发青年人,初期表现为下腰部疼痛,因此症首先侵蚀骶髂关节,逐渐向上蔓延,使脊柱各关节韧带钙化,X线显示椎间隙消失,脊柱呈竹节样变,早期不易发现,晚期背部疼痛加重,不能久坐,最后形成严重驼背,颈项强直,不能直立,前后脊柱活动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13.
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蜂针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子午流注蜂针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SZ)、双氯芬酸钠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观测患者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性指数(Bath AS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S functional index,BASFI)、晨僵时间、全身疼痛和脊柱疼痛Likert 4级积分、患者和医生的总体评价积分,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明显下降,BAS-DAI、BASFI等各项观察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为7.5%,对照组为25%。结论子午流注蜂针治疗AS疗效与SSZ联合双氯芬酸钠相近,但其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脊柱活动功能与炎症因子含量的变化,探讨内热针治疗AS的最佳温度。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低温组、中温组与高温组,每组各20例。各组患者均采用内热针治疗,分别运用42℃、45℃、50℃三种不同温度内热针,观察各组脊柱活动功能、血沉(ESR)与C型反应性蛋白(CRP)含量、白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改良Schober、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温组治疗后比较,中温组与高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温组治疗后比较,中温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ESR、CRP含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温组治疗后比较,中温组与高温组含量均下降,中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组在ESR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温组比较,中温组ESR、CRP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温组治疗后比较,中温组与高温组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温组治疗后比较,高温组下降更明显,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能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运动功能,可以通过下调患者血清中IL-6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延缓强直性脊柱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益赛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24周,分别在第0、6、14、24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指标为ASAS20、ASAS50、ASAS70、AS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晨僵时间、胸廓扩张度、Schober、脊柱侧弯、踝间距以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胸廓扩张度、Schober、脊柱侧弯、踝间距及CRP、ESR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晨僵时间及CRP、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胸廓扩张度、Schober、脊柱侧弯、踝间距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治疗活动性AS疗效显著,能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17.
帕夫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帕夫林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帕夫林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3个月。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安慰剂,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3个月。观察临床指标,安全评价,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在外周关节痛、指地距离、BASFI 3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实验结果显示帕夫林对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无明显影响;治疗前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都以消化系统灰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帕夫林具有抗炎、镇痛、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副作用少而轻,病人耐受性好,较安全。特别是对腱附着点炎方面的作用较其他药物似更有优点,单独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还不能获得满意疗效,可长期作为辅助治疗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8.
王理德  黄黎  张跃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02-102,105
目的观察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6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按就诊顺位分为二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分别治疗6个月后对二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观察组平均血沉(ESR)与C反应蛋白(CRP)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二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但需要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长期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温针夹脊配合刮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配合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夹脊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6.3%,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显效率为14.5%,总有效率为70.9%,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夹脊配合刮痧和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温针夹脊配合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内热式银质针(简称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热针组36例,电针组36例,21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内热针组愈显率88.9%,总有效率97.2%,优于电针组愈显率58.3%和总有效率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热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电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