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试论脾虚血亏是中风后遗症的主要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常用补脾养血法治疗该病.现就中风后遗症病机、治法探讨如下. 1 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探讨 目前,对中风后遗症的病机认识虽未统一,但不外乎本虚标实,多认为此症属虚实夹杂证,其虚多为气虚、阴虚,实多为痰、瘀、浊、毒,诸病理因素能否全面反映中风后遗症的本质?除此之外是否尚有更深层次的病机?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深入研究、认识该病的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证据,检验中风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方法: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检索益气活血方药治疗中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评价研究质量,应用Meta-分析等方法合并统计相关数据,应用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分别定性、定量检验统计结果的稳定性,获得相对可靠的临床疗效证据。结果: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通心络胶囊及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均有效,且其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检验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及中风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生风病机假说的临床疗效证据相对充分,气虚血瘀证是缺血性中风的基本证候类型,气虚血瘀生风作为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认识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证体会,认为中风失语症病机不等同于原发中风病的病机,根据其病机特点提出宣肺、调督、活血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失语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岳仁宋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证经验。[方法]跟诊学习,收集相关病案,分析岳仁宋教授对中风后遗症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中风后遗症治疗经验,并附医案佐证。[结果]岳仁宋教授治疗该病讲究内外风结合论治,并配合活血利水之法,善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以下称为续命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岳仁宋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独到的临床经验,从外风引动内风、瘀水互结两个不同角度论治,临证效果颇著,值得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跟师侍诊、学习整理韩旭教授治疗老年中风后眩晕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韩旭教授运用玉春散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中风后眩晕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一则验案加以佐证.[结果]韩旭教授认为老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符为民教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学术理论精华和临证治疗经验。[方法]通过跟随符为民教授临证抄方以及收集整理符为民教授治疗脑梗塞后遗症医案,加以整理归纳,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论述符为民教授论治脑梗塞后遗症的学术观点及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予以佐证。[结果]符为民教授从"正虚痰瘀"论治脑梗塞后遗症,认为正虚,尤以肝肾亏虚、髓窍失养为致病之本,内生痰瘀是该病病程绵长的重要病理产物。治疗上以逐瘀活血通络、开窍化痰、补益肝肾为基本大法,并巧用虫类药搜风剔络,临床疗效满意。所举验案以化痰逐瘀、舒筋和络、补肝益肾方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符为民教授从正虚痰瘀论治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疗效斐然,值得认真学习、研究、探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清任所撰写的《医林改错》继承张仲景、张介宾等学术观点,对中风病有深入认识。王清任认为元气亏虚是中风本源,立"元气归并说"来解释中风的病因病机,针对病机采用益气活血治法,临证治疗以补阳还五汤加减,重用黄芪,活用地龙。同时,王清任重视中风先兆,注意未病先防。其学术思想和治法方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风发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多痰瘀交阻,中风后遗症之汗证的病因病机特点亦多因痰瘀所致,提出此证可从痰瘀论治,并阐述了方药的古人论述和现代研究,举例说明了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之汗出过多的效果,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9.
肾虚痰瘀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文献分析和临床研究,提出以下观点:肾虚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肾虚痰瘀是中风后遗症的基本病机;补肾化痰通络法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本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陈修园《南雅堂医案》中36个中风医案的中药、病因、病机、治法的整理和分析,总结陈氏中风医案的用药规律。陈氏认为中风的病因以六淫为主,病机主要为津液代谢失常、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并提倡以补法治之,以补益气血为主。并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闭证与脱证的基本治疗原则。用药详备。  相似文献   

11.
从不孕症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两个方面阐述了周尔忠教授治疗不孕症的临证经验及体会。其认为脾肾亏虚、阳虚为基本病机,确立了补肾助阳、调理冲任的治疗原则,临证时善于西为中用,中西医并重。附典型病案2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本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中风先兆证的防治是降低中风发病率及再发率的关键。王亚丽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证候要素中"虚"、"瘀"、"风"是关键,治疗当以滋补肝肾,镇肝熄风,化痰祛瘀为原则。  相似文献   

13.
基于"阳虚阴结"病机探讨温阳法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思路及经验,认为"阳虚阴结"是前列腺癌的基本病机,提出"温阳化气"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总纲。在临证治疗前列腺癌时应"温阳化气",消除阴翳,温阳抑阴,促阳化气,使人体"阳化气"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同时需依据疾病阶段、变证兼证、证候虚实,辨证选药,随证治之,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文俊副主任医师善用经方治疗临床综合征,认为综合征类似中医证候,临证紧扣病机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探讨广东省名老中医朱敏教授治疗中风的思路。朱敏教授认为,痰瘀互结、络脉闭阻为中风的核心病机;诊治中风需明辨其阴阳类证,详查顺逆;临证可分急性期、缓解期及后遗症期论治,采用补泻相结合的中药疗法,同时需中西医结合,发挥现代医学在早期诊断、抗栓溶栓等方面的优势;急性期后,康护调养尤为重要,需注意情志与饮食调摄;诊断明确后需尽早开展以通络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可采用通络方(由地龙、蜈蚣、全蝎及白花蛇组成)或通络合剂(由全蝎、蜈蚣及地龙组成)加减治疗,从而最大限度挽救残存的神经元,减少致残率及致残程度,提高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改善中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辨治颅内肿瘤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认为颅内肿瘤基本病机为肝肾亏虚、风痰瘀阻、清阳失用。周老辨治颅内肿瘤以病证结合为主,重视基本病机辨证,临证围绕基本病机,因机立法,随证加减。治疗强调标实急于本虚,祛邪先于扶正。   相似文献   

17.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应用注意方面总结和整理刘持年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证经验。刘老师根据临床经验,辨人识体,认为肾虚是该病的基本病机,肾气虚衰、肾阳不足、阴虚阳亢、脾虚湿盛、气虚血瘀为常见证型,灵活运用金匮肾气丸、益肾降压汤、右归丸、六味地黄丸、建瓴汤等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风后抑郁的病机和证治规律,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古代医籍中有关中风和郁证的论述进行搜集整理,参照现代医学中风后抑郁的定义,搜集近现代相关中医论文论著,并结合笔者科室的诊治经验对中风后抑郁进行探讨。[结果]中风后抑郁在病机上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肝郁气结为本,痰瘀气滞为标。在治疗上需多脏同治,注重调肝;临床当注重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转化,调气为先;同时宜应注意针药结合以及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结论]中风后抑郁病机多端,临证当认真分析其证治规律,以期促进病情更好地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中风证治进行分析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中风病名、病因病机、证类、治法方药等。该书论述中风字数虽不多,却已构建起中风诊疗体系。《金匮要略》对中风研究主要有以下贡献:①创立中风病名,准确描述其临床特征,并确定为中风诊断条件;②明确邪伤营卫的中风病机;③强调中风病在络脉;④提出中风在络、在经、入腑、入藏的临床分证,成为中风定位标准;⑤创制中风方剂,发明风药通络治法,将扶正达邪、养血祛风、镇潜降逆、清热降火、辛润通络等治法用于中风临证,历久不衰;⑥创造性地建立起中风诊疗体系,特别是对中风分证的表述准确,切合临床,对中风治疗与判断病情及预后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何若苹运用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经验。 [方法] 通过侍诊学习、查阅文献,记录和整理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证经验,对其调治特色和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诊治特色。[结果] 何师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机以正虚为本,肝郁瘀阻为标,可分为湿热瘀阻证、肝郁血虚证、肝郁肾虚证、寒凝血瘀证、血瘀水停证等,临证时以血水同治、顾护脾胃、疏调情志为要,扶正与祛邪并重。文中所附医案,何师辨为湿热瘀阻证,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主,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疗效颇好。[结论] 何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水湿、瘀血、正虚为切入点,根据临床症候不同,灵活遣方,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