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80年之前,心脏电生理主要用于证实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药物为主要的干预手段,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的认识激发了非药物治疗特别是射频消融手术和心脏置入转复器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记录技术有单电极记录、双电极记录和多电极记录,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是惟一一种细胞外无创性60个位点同步、长时间记录心脏、神经等组织电活动的技术。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可作为检测抗心律失常药物组织水平疗效的理想工具。多非利特(dofetilide)是一种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纯K^+离子通道阻滞剂。  相似文献   

3.
CARTO系统的标测技术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RTO系统是一项新技术。熟悉心脏解剖结构和心内电生理知识及娴熟的导管操作技术是应用CARTO系统的必要前提。另外 ,CARTO系统涉及到一些概念和术语 ,标测前正确理解和设置参数对合理应用至关重要。1.1 参考电图 (referenceelectrogram) 即参考导联的心电信号。参考电图是整个导管标测过程的基点 (fiducialpoint)标志。概念上虽然简单 ,但对系统的正常运行很重要。基点的时间用来确立标测导管在某点的相对激动时间 ,并保证在每个心动周期的同样时间段取样。所有在三维图像上电生理时间…  相似文献   

4.
1969年Scherlag首次经导管成功记录到希氏束电图,标志着心腔内电图记录技术的诞生。70年代,开始应用多极导管进行心脏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并对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进行标测。最终,Wellens将自己老师Durrer提出的心脏程序刺激规范化,并把心腔内电图与心腔程序刺激技术(程序刺激)紧密结合,形成了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方法,标志着心脏电生理学新学科的问世。  相似文献   

5.
标测是心脏电生理学的核心 20世纪70年代心脏电生理学的问世有两个重要的基石:一是腔内电图记录技术的问世,这是以1969年Scherlag经导管法成功记录到希氏束电图为标志;二是由Durrer提出,并由Wellens于1970年最后完善的心脏程序刺激技术;这两项技术的提出与完臻,标志着心脏电生理学正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对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因其发生机制及标测诊断、定位标准均已明确,常规标测技术基本上能满足需要。但对于一些房性和室性的难诱发、非持续性、多源性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常规标测往往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某些复杂的心电生理现象,也难以用常规标测技术准确地解释。非接触式标测为这些心律失常提高了新的标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多电极网篮状导管可作心内膜多位点同步标测。结合特定的分析处理软件 ,可对多种复杂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并指导其消融过程。尤其对于持续时间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标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的右心房,并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研究心房扑动患者右心房的解剖及电生理异常情况.方法:20例心房扑动患者[心房扑动组,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55.90±10.68)岁]和2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对照组,男9例,女17例,平均年龄(47.50±19.56)岁]在行射频导管消融前先用电-解剖标测进行研究,测量右心房容积,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CTI)的长度、宽度和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压等,并对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各项测量参数在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右心房容积(143.22±40.72)ml ve(104.35±21.06)ml;峡部长度(39.31±8.10)mm vs(32.42±9.77)mm,峡部宽度(30.54±7.48)mm vs(23.15±6.61)mm,右心房单极电压(1.96±1.24)mV vs(1.53±0.91)mV及右心房双极电压(1.47±1.47)mV vs(1.29±1.12)mV.以上各参数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比较,P均<0.05~0.01.结论:心房扑动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相比,其右心房容积增大,CTI的长度和宽度增大,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位增高.心房扑动患者的这些异常表现提示右心房增大、CTI的长度和宽度增大及右心房肥厚均是心房扑动诱发和维持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技术标测典型心房扑动患者的右心房 ,并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比较 ,研究心房扑动患者右心房的解剖及电生理异常情况。方法 :2 0例心房扑动患者 [心房扑动组 ,男 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 5 5 90± 10 68)岁 ]和 2 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对照组 ,男 9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 4 7 5 0± 19 5 6)岁 ]在行射频导管消融前先用电—解剖标测进行研究 ,测量右心房容积 ,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 (CTI)的长度、宽度和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压等 ,并对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各项测量参数在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右心房容积 ( 14 3 2 2± 40 72 )mlvs ( 10 4 3 5± 2 1 0 6)ml;峡部长度 ( 3 9 3 1± 8 10 )mmvs ( 3 2 42± 9 77)mm ,峡部宽度 ( 3 0 5 4± 7 48)mmvs ( 2 3 15± 6 61)mm ,右心房单极电压 ( 1 96± 1 2 4)mVvs ( 1 5 3± 0 91)mV及右心房双极电压 ( 1 47± 1 47)mVvs ( 1 2 9± 1 12 )mV。以上各参数心房扑动组和对照组比较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心房扑动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相比 ,其右心房容积增大 ,CTI的长度和宽度增大 ,右心房的单极和双极电位增高。心房扑动患者的这些异常表现提示右心房增大、CT  相似文献   

10.
心内膜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右房治疗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优先消融心房无序电活动区域治疗某些类型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犬17只,消融组12只,假性消融组5只。房颤持续过程中行激动标测.发现如下激动特征之一的部位视作优先消融靶区(简称优先区):①电激动无序性特征最为显著的部位;②平均FF间期(AFI100)最短的部位;③最早出现F波(可重复3次以上)且超前其它导联20ms以上的部位。消融终点为用术前相同诱发方法不能诱发房颤或房颤持续对间不超过1min。结果标测发现消融组12只犬有10只存在优先区,优先区相对局限的7只犬实施单一线径消融(单线组);优先区较为广泛的3只犬、未能标测到优先区的2只犬以及单线组未能达到消融终点的2只犬实施多线消融(多线组)。具有优先区的10只犬中8只(80%)术后即刻达到消融终点,单、多线组各4只(4/7vs 4/7)。未标测到优先区的2只犬均未达消融终点。达到消融终点的4只犬中,3只于术后14天及处死前均未诱发出持续性房颤。假性消融对房颤的发生和持续无明显影响。结论(1)心内膜标测指导下优先消融心房无序电活动区有望在不降低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心房肌损伤:(2)右房RFCA可能是根治某些类型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阐明实验猪心脏电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特征。方法 3头雄性健康成年猪,体重(79.0±9.5)kg,利用超高密度三维标测和CT三维重建技术,探究实验猪心脏电传导系统解剖结构及其毗邻组织位置关系,构建电解剖图、电压图及电激动图。利用HE染色及Bielschowsky神经组织染色法,进一步分析心脏传导系统细胞及神经纤维结构。结果 超高密度三维标测法构建的电激动图、电压图、心电传导参数与CT三维重建及组织病理学神经特殊染色结果相符,三维标测所示心脏传导系统位置与镜下P细胞及神经纤维富集部位一致。结论 本研究通过心脏三维标测方法获取的实验猪电传导系统解剖结构和电生理特征数据可靠,可为医疗器械研发和心血管疾病基础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的诞生已逾百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研究,已成为心律失常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1969年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出现,开创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新纪元。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技术的开展,给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一些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经导管消融获得了根治。  相似文献   

13.
紧急床边心脏起搏是抢救心脏骤停和致命性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重要手段。我院与康明生物医学工程公司合作 ,研制出新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导管 ,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 电极材料及工艺 :采用永久性心内膜电极导管生产工艺 ,应用 3J2 1-钴基合金和 Elgiloy,4根导丝螺旋绕成阳极 ;阴极顶端表面积为 9mm2 ,阳极顶端表面积为 15m m2 ,两者均为医用不锈钢 (1Cr1 8Ni9Ti) ;绝缘材料为高强度医用硅橡胶 (德国 Degudessa AG公司生产 ) ;直流电阻为 <10 0Ω ,长度分别为 6 0 cm和 75 cm ,直径 6 F;使用 3根指引钢…  相似文献   

14.
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作者研制的9F8极食管心房调搏和标测专用导管电极对60例患者进行电生理研究,目的是探索降低食管心房调搏阈值,提高检查成功率和提高无创性电生理诊断准确率的途径.通过食管电生理对照研究,结果证明,应用此种新型导管电极,心房起搏和电生理检查阈值可降低25%—30%,检查成功率为100%.由于这种导管电极可同时进行心房调搏、同步记录2道食管双极导联滤波心电图,提高了无创性电生理检查诊断心律失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接触压力标测技术与非压力感应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接触压力标测技术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应用积累经验。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非压力感应标测技术,观察组采用接触压力标测技术,比较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对照组的左房建模时间、消融时间、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0.62±2.61、88.70±15.41、147.23±21.83、44.82土8.67 min,长于观察组对应数值8.53±2.15、79.32±14.16、135.17±19.50、38.30土7.55 min (P<0.05),对照组的X线曝光量为466.43±62.50 mGy,高于观察组的X线曝光量430.55±57.32 mGy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0.00 %(27/30)、73.33 %(22/30)和53.33 %(16/30),观察组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3.33 %(28/30)、86.67 %(26/30)和83.33 %(25/30),对照组和观察组3个月和6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触压力标测技术可帮助术者更好地掌控导管与心肌组织之间的贴靠力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曝光量,也可提高术后长期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动作电位(AP)记录技术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单电极记录AP可获得细胞外单相AP(MAP)且易受远电极部位电活动的干预;双电极记录技术能确切记录MAP,但无法记录细胞群的AP;多电极阵列是一种60个位点非侵入性同步记录组织AP的方法,可用于记录神经、视网膜及心肌等组织细胞群的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叠参考图像透视技术(Overlay Ref)对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 入选19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Overlay Ref组(97例)及对照组(97例).Overlay Ref组使用Overlay Ref技术(将参考图像以反白的形式叠加于透视屏上)辅助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操作.对照组常规方法完成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比较两组的总消融手术时间、消融时间、X线曝光量、肺静脉隔离率及随访1年的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环肺静脉电隔离术.Overlay Ref组的消融时间〔(89±13) min对(102±22) min,P<0.01〕和总消融术时间[ (139±22) min对(162±31) min,P<0.01]均明显比对照组短.Oveday Ref组的X线曝光量[( 13531±283) mGy对(13123±369)mGy]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环肺静脉电隔离率(97.9%对96.9%,P=NS)及随访1年的成功率(84.5%对81.4%,P>0.05)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verlay Ref技术可以易化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操作,缩短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微电极阵标测技术(MEA)研究组织工程再造心肌移植心梗大鼠的心肌电传导功能。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梗组、移植组。应用MEA技术记录心室肌场电位的形态和激动传导时间。结果:正常大鼠心室除极波形多为三向波,呈RS、rSR’型。心梗组心梗面以QR或qR为主,R波圆钝;心室对立面及梗死周围面以R波为主。移植组心室心梗面主要以QR或qR为主,对立面及梗死周围区以Rs或R波为主。测量大鼠心室前壁、后壁及游离壁激动传导时间。假手术组为(6.5±2.12)ms、(11.25±1.77)nls和(7.05±0.78)ms;心梗组为(17.5±3.54)ms、(12.5±2.12)ms和(10.5±2.12)ms;移植组为(9.13±1.31)ms、(10.25±0.35)ms和(8.25±0.35)ms。与心梗组相比,移植组激动传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移植组和假手术组心梗面和周围面激动传导时间明显低于心梗组(P〈0.05)。结论:心肌细胞/胶原复合体可改善心梗组织的电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联合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图像融合技术(Carto-Merge)及Lasso导管标测技术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结果。方法共入选56例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男性4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8·5±12·7岁。应用Carto-Merge技术定位肺静脉口,之后环双侧肺静脉前庭线形消融左心房,终点为Lasso导管所标测的同侧肺静脉电位消失或肺静脉电位与心房电活动的分离。结果全组患者的电解剖标测点与影像图像(MRI)的空间差距均值1·79±0·33mm。首次手术的肺静脉隔离率为92·9%(52/56)。经随访18·3±5·7个月,有73·2%的患者(41/56)仍维持窦性心律。10例患者接受再次消融;经再次随访8·2±6·9个月,8位患者仍维持窦性心律。无一例患者出现肺静脉狭窄。结论联合应用Carto-Merge及Lasso导管标测技术,可有效地确保肺静脉的隔离,降低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arto-Merge技术指导存在左肺静脉共干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存在左肺静脉共干的阵发性房颤患者27例,随机分为A组13例与B组14例。B组在Carto3技术建立的电解剖标测(FAM)模型指导下进行双侧肺静脉导管消融术,A组在Carto-Merge技术建立的影像融合模型(术前CT三维图像融合Carto3系统指引下建立的FAM模型)指导下进行双侧肺静脉导管消融术。记录并比较A组FAM模型与CT三维图像、B组FAM模型的左肺静脉相关参数(上下径、前后径、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比较两组消融环相关参数(消融环上下径、前后径、横截面积、上下径比值、前后径比值及消融环横截面积/左肺静脉开口面积)。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消融结局相关指标(双侧肺静脉电隔离完成情况、左右肺静脉消融时间及肺动脉压增高、窦性心律维持情况)。结果 A组CT三维图像的左肺静脉开口面积、左心房容积均小于FAM模型(P均<0.05),两组FAM模型的左肺静脉上下径、前后径、开口面积及左心房容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消融环前后径、横截面积、前后径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