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5例肝母细胞瘤细胞核中DNA含量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结果显示,二倍体肿瘤8例,异倍体肿瘤27例;PCNA阳性率60%;DNA指数,增殖指数与PCNA表达存在着明显正相关关系,尤以PI值与CPNA表达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DNA含量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DNA含量测定的研究朱红杨梅怀张岩峰肿瘤群体增殖动力学参数对研究肿瘤生物学特征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原发性肺癌组织标本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同时对其中病例进行DNA含量测定,以期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微血管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目的探讨大肠癌微血管密度(MVD)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手术后有无潜在性肿瘤转移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55例大肠癌进行术后5 a的随访及石蜡标本的S-P免疫组化法染色. 结果大肠癌MVD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临床病理分期(Dukes')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有无淋巴结、肝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增殖活性表达提示,分化愈差,有淋巴结或肝转移时,增殖活性增高,术后复发与无复发生存者之间,增殖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MVD及PCNA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及肝转移相关.手术时虽无明显转移,但MVD增高及PCNA活性增强,提示可能有潜在的转移存在. 相似文献
5.
胃癌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cerbB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3例胃癌胃镜活检组织进行检测。结果:分别有19例与53例出现cerbB2阳性表达及高PCNA阳性标记(>3561%),两者表达与胃癌大体类型、进展程度、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伴淋巴结及肝转移情况密切相关。高PCNA阳性标记者cerbB2表达阳性率高,5年生存率低;高中分化胃癌中,cerbB2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结论:提示cerbB2与PCNA表达检测可作为胃癌预后估计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其与DNA的复制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本文就PCNA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在胃癌研究中的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7.
增殖细胞核抗原与胃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其与DNA的复制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本文就PCNA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在胃癌研究中的进展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38例原发性胆囊癌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测定。结果PCNA在原发性胆橐癌中的表达阶性率为45.6±36.1%,表达呈异质性,且PCNA指数无论是高、中、低分化均显著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P<0.05%)。生存期分析表明,PCNA高值组生存划短,预后不佳。PCNA指数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在各病理组织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A表达在原发性胆囊癌鉴别诊断及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我们测定了3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标本的PCNA表达情况,旨在探讨PCNA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转移的关系,以及其预测卵巢癌预后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33份标本均为上皮性卵巢癌... 相似文献
10.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用我院近年来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共计47例,按Broder分级,Ⅰ级12例,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所有组织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4μm切片,备染。 1.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 所有单克隆抗体及ABC试剂均为美国Dako公司提供。操作主要步骤如下:常 相似文献
1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PCNA、DNA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 DNA表达与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 ,以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 L )患者的骨髓细胞进行了 PCNA表达、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布检测。结果 ANL L患者 PCNA表达为 (5 9.86± 2 2 .4 9)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2 4 .0 1± 6 .94 ) % ;PCNA表达在白血病病程中呈动态变化 ,治疗前 PCNA标记指数 (L I)为 (6 0 .2 2±2 0 .35 ) % ,完全缓解时接近正常 [(2 6 .2 8± 12 .5 1) % ],复发时升至 (5 1.4 2± 2 1.34) % ;DNA异倍体的检出率为2 1.9%。结论 PCNA表达对观察 ANL L 患者病情有重要参考意义 ,其表达增高可能预示临床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水平 ,探讨其在NH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5 3例NHL患者和 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 (对照组 )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结果 10例对照组中PCNA表达以淋巴滤泡中心为主 ,均为低度阳性。 5 3例NHL患者PCNA表达全部为阳性 ,但强度明显不同。低度恶性组PCNA表达均为 (+ )~ (+ + ) ,无 (+ + + )者 ,中、高度恶性组均为 (+ + )~ (+ + + ) ,且 (+ + + )占 42 .2 %(19/4 5例 )。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显示 ,PCNA(+ + )组生存率明显高于PCNA(+ + + )组 (P <0 .0 1)。结论 PCNA的表达强度可以作为判断NHL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E-cadherin和PCN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存档的石蜡切片组织中上皮钙粘附素(E—cadher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74.51%(38/51)的脑胶质瘤患者E—cadherin表达减弱,25.49%(13/51)的患者E—cadherin表达正常;68.63%(35/51)的患者PCNA呈高表达,31.37%(16/51)的患者PCNA呈低表达。二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认为E—cadherin表达正常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E—cadherin的表达减弱后细胞增殖能力增加;E—cadherin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不完全的。 相似文献
14.
氟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氟对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雄性大鼠腹腔注射NaF溶液建立氟中毒模型,观察睾丸的病理学、生殖细胞数量及生精功能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睾丸生殖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高剂量染毒组(20mg/kg)与低剂量染毒组(10mg/kg)大鼠的睾丸生殖细胞数分别为(161.00±16.16)和(268.00±12.13),低于对照组(P<0.05),其生殖细胞PCNA表达率分别为(0.60±0.81)%和(0.71±0.05)%,亦低于对照组(P<0.05);其精子数目、精子活动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精子畸形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氟可能通过抑制PCNA的表达,从而减少生殖细胞的数量,对雄性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5.
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在反流性食管炎黏膜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5 3在反流性食管炎 (RE)及治疗干预后内镜下恢复正常的食管上皮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2 13例RE及 2 6例治疗后内镜下恢复正常的食管上皮活检标本 ,组织病理学HE染色 ,并采用卵白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测定PCNA和p5 3的表达。结果 随着食管黏膜从正常到RE和非典型增生 ,PC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92± 12 0 ) /mm2 、(32 6± 2 0 0 ) /mm2 、(5 96± 2 0 8) /mm2 ,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p5 3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 ,分别为5 9%、34 4 %、5 7 6 %,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2 6例RE病人经干预治疗后内镜下食管黏膜形态恢复正常 ,其食管黏膜的PCNA阳性细胞数为 (30 6± 2 14) /mm2 ,p5 3阳性率为 2 6 9%,均较干预前的 (4 83± 2 18) /mm2 和 6 1 5 %明显降低 (P <0 0 1) ;但仍然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随食管反流性病变的加重 ,PCNA及p5 3蛋白的表达增加 ;RE患者经干预治疗后内镜下恢复正常者 ,其食管黏膜在分子水平尚未达到正常 ,故仍需维持治疗和内镜随访。 相似文献
16.
健脾疏肝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及PCN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组织病理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全幽门结扎 贲门肌切开术"制作动物模型,24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安慰剂(谷维素)组、阳性对照组(加斯清)、治疗高、中、低剂量组.给予相应处理后,取食管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PCNA表达.结果: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健脾疏肝方高剂量组食道组织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健脾疏肝方能显著抑制PCNA表达的升高,与模型组相比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小剂量:284.83±30.49vs 330.00±35-35,P<0.05:中剂量:239.67±28.84vs330.00±35-35,P<0.01:高剂量:203.00±25.29vs330.00±35.35,P<0.01),其疗效与加斯清相当.结论:健脾疏肝方有助于降低PCNA的高表达,并有抗胃食管反流,减轻食管炎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Christian Figge Guido Reifenberger Kai Thorsten Vogeley Martina Messing Norbert Roosen Wolfgang Wechsler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1992,118(4):289-295
Summary In order to evaluate a possible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as clinically useful prognostic parameter, w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a series of 40 glioblastomas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to patient survival. All glioblastomas included in the study had been treated by operation, radiotherapy and intraarterial ACNU [3-(4-amino-2-methyl-5-pyrimidinylmethyl)-1-(2-chloroethyl)-1-nitrosourea] chemotherapy. Patient survival ranged from 2 months to 42 months (mean: 14.2 months). PCNA values varied widely, ranging from 0.5% to 75% (mean: 24.9%).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CNA index and patient survival. Our study thus indicates that the expression of PCNA appears not to be a useful prognostic parameter for glioblastoma patients.Abbreviation PCNA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相似文献
1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胃癌和胃良性肿瘤组织中 EGFR和 PCNA分别进行定性和半定量检测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 1在胃良性肿瘤组织中 EGFR的表达率为 2 3 .0 8% ,PCNA L I为 2 7.80± 12 .2 0 ,明显低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 ( 49.0 9% ,PCNA L I5 2 .73± 12 .2 5 ,P<0 .0 1)。2胃癌组织中 EGFR和 PCNA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分型、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 ( P均 >0 .0 5 ) ,而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 ( P <0 .0 5 ) ,表明联合检测 EGFR和 PCNA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张雷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3,(4):13-1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09年1至4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52例食管鳞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iNOS与PCNA的表达,计数PCNA标记指数(PCNA LI)。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iNOS蛋白阳性表达率、PCNA LI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食管癌组织iNOS阳性表达者与iNOS阴性表达者PCNA LI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临床病理因素食管鳞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PCNA LI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食管鳞癌组织iNOS蛋白与PCNA蛋白表达的关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食管鳞癌组织iNOS阳性表达率、PCNA LI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3.5%(33/52)与10.0%(2/20)比较,χ^2=14.455,P〈0.01;(53.29±14.55)与(2.65±1.82)比较,t=24.593,P〈0.05]。食管癌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者的PCNA LI高于iNOS阴性表达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9±9.98)与(40.08±11.53)比较,t=6.842,P=0.000]。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食管鳞癌组织iNOS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2,P=0.025;χ^2=12.784,P=0.002;χ2=6.361,P=0.012)。随着食管鳞癌组织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 LI升高,中分化和低分化的食管鳞癌组织PCNA LI明显高于高分化的食管鳞癌(q=6.000、7.378,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PCNA LI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26±13.14)与(45.21±15.62)比较,t=2.556,P=0.014]。iNOS的表达与PCNA的表达有关联(χ^2=20.022,P=0.000)。结论 iNOS与PCNA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且表达有关联。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iNOS和PCNA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恶性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