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椎病康复理疗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接受理疗康复的同时综合性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理疗的差异.方法: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理疗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实施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 Health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吴文源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个性特征评定采用由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理疗康复效果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颈椎病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理疗康复治疗和介入心理干预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颈椎病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而治疗组的患者人格特征比较稳定,P维度(精神质)和N维度(情绪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理疗效果与心理治疗明显相关,适时的心理治疗有助于此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法,将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相同,实验组加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及生物反馈训练等,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经系统心理治疗与干预后SCI-90部分因子分,焦虑、抑郁评分等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家庭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 方法 :将 112例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 (62例 )和对照组 (5 0例 ) ,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一年、定期综合的心理治疗及心理教育式家庭干预 ,对照组仅为门诊 (或电话 )随访。于入组前及 1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症状及教养方式进行SCL -90和EMBU的评估和比较。 结果 :入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SCL -90各因子分无明显差异 ,EMBU各因子分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干预后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下降 ,均低于或等于国内常模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EMBU各因子分也有明显的变化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家庭干预能有效提高青少年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提高康复率 ,降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病率 ,减少药物的使用 ,减少病人的痛苦 ,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新疆4个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 (维 )、哈萨克 (哈 )、锡伯、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SCL 90症状自评量表对 10 2 3名新疆民汉族学生进行评估。 结果 :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锡伯族组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1) ;而锡伯、维、哈族三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 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 ,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 (P <0 .0 1,或P <0 .0 5 )。 结论 :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 ,依次为维吾尔族、锡伯族 ,汉族 ;北疆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好 ;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5.
192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2、6周时,观察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为(22±5)与(13±3)分、(9±4)与(5±3)分,低于对照组的(24±3)与(14±4)分、(12±5)与(8±4)分(均P<0.05);治疗6周,观察组HAMD、HAMA减分率、神经功能康复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焦虑,起效快、安全,疗效肯定,能加速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脑梗塞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62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和对照组(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障碍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12.6±6.1)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5.3±11.2)分(P<0.01)及对照组(18.6±7.3)分(P<0.05),两组抑郁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0.8±7.5)分,显著低于治疗前(24.9±7.5)分(P<0.05)及对照组(15.2±4.9)分(P<0.05),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经Ridit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罗建勤 《浙江实用医学》2003,8(5):272-272,284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对脑梗塞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6 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治疗前和治疗 6周后分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 (10 4± 6 5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4 6± 10 3) (P <0 0 1)及对照组 (2 3 4± 6 7) (P <0 0 1) ,两组抑郁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 (9 9± 6 4 )显著低于治疗前 (2 3 9± 8 9)(P <0 0 5 )及对照组 (16 8± 5 8) (P <0 0 1) ,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经Ridit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帕罗西汀可明显改善脑梗塞后抑郁程度并能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1吸bid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肺康复心理辅导治疗。6个月后结束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等指标。结果:2组观察结束时治疗组体重指数、6 min步行试验较观察前明显升高,呼吸困难程度、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较观察前明显降低,且均较对照组观察结束时改变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心理治疗可综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预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荆丹坤 《大家健康》2014,(8):275-276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法,将7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临床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相同,实验组加用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及生物反馈训练等,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经系统心理治疗与干预后SCI-90部分因子分,焦虑、抑郁评分等均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对前列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住院期间的127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分。并与127例非肿瘤疾病的男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对照。将伴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心理治疗组、氟西汀治疗组以及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组,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作为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结果:前列腺癌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实体肿瘤的患者(P〈0.05),患者经心理治疗或氟西汀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心理治疗较氟西汀治疗疗效更为显著(P〈0.05),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较单独采用氟西汀或心理治疗的HAMA、HAMD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前列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疗效满意,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激惹症状的特点。方法使用激惹、抑郁和焦虑量表(IDA)对64例抑郁症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7例健康人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抑郁症组内向性激惹因子[(5.09±2.88)分]、外向性激惹因子[(4.23±2.80)分]、抑郁因子[(8.78±3.56)分]及焦虑因子[(8.45±2.96)分]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组除抑郁因子分外,其余因子分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抑郁症组比较,精神分裂症组的内向性激惹因子、抑郁因子及焦虑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激惹症状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康复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1例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心理护理,均护理8周。采用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结果:在8周末,研究组的NOSIE总分和积极因素总分的增分、消极因素总分的减少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研究组患者的ITAQ的增分、SDS和SAS的减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心理护理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对其行为障碍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护理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了解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将 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观察组 4 0例患者及对照组 3 8例患者进行评定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论透析组还是非透析组均以躯体化因子分最高 ,其次为其他 (饮食、睡眠问题 )、抑郁、焦虑。两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其他因子之间 ,总分及总均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许多心理问题 ,为此应兼顾患者的躯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 ,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患有焦虑症的病人使用心理治疗,分析研究其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84名焦虑症病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人及实验组42人,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自评量表(SCL-90)的评分情况。结果心理治疗后两组SCL-90各因子(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强迫症状、精神病性)与治疗前相比得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SCL-90各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焦虑症状,控制病人情绪,使病人再次适应社会和生活。  相似文献   

15.
周爱霞  曲琳莉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0):1199+1260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康复期精神分裂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治疗。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患者的焦虑,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患者抑郁,比较综合性心理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别。结果:观察组SA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9.4±5.2)分、(43.9±4.3)分;SDS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46.5±4.8)分、(41.2±4.9)分。观察组综合性心理治疗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效果明显,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病人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心理支持疗法、放松疗法、危机干预法、家庭心理治疗等心理护理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D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实验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7%,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康复在改善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同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催眠疗法治疗焦虑症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催眠疗法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组采用每周 2次催眠治疗(言语性催眠 ) ,对照组口服抗焦虑剂阿普唑仑。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2周、 4周分别进行HAMA ,SAS评定 ,总疗程为 4周。结果 实验组HAMA总分及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在治疗后第 2周末与治疗前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躯体焦虑因子分在治疗后第 4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SAS分在治疗后第 2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后不同性别间HAMA总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HAMA总分 ,各因子分及SAS分均在治疗后第 2周与治疗前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催眠疗法疗效与抗焦虑剂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病人情感异常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拟行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病人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根据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给予病人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出院后4周观察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及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4周,两组焦虑、抑郁得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23.80,P<0.01);两组心率变异性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27.20~17.50,P<0.01);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51、7.15,P<0.01),心率变异性指标中的低频(LF)显著低于对照组,NN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高频(H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0.60~15.30,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病人进行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以及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在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 3年来收治的 61例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进行分组治疗 ,其中常温治疗对照组 3 0例 ,亚低温 (肛温 3 3℃~ 3 5℃ )治疗组 3 1例 ,早期观察其临床指标变化 ,3月后根据GO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病死率 2 9 0 3 % (9/3 1 )明显低于对照组 5 6 67% (1 7/3 0 ) (P <0 0 5 ) ;两组病人伤后早期高血糖亚低温治疗组(6 0± 1 2 )mmol·L-1,显著低于对照组 (8 9± 1 4)mmol·L-1(P <0 0 0 1 ) ,GCS评分亚低温治疗组 (1 0±1 4)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 (8± 1 1 )分 (P <0 0 0 1 )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良好和中残生存率 45 1 6% (1 4/3 1 ) ,明显高于对照组 2 0 % (6/3 0 ) (P <0 0 5 )。结论 在目前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亚低温治疗可显著降低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死率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该方法安全可靠 ,为重症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项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调查哮喘患儿父母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一组哮喘患儿父母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 ,在父母间进行比较 ,并与对照组、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哮喘患儿父母SCL - 90总分中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 4个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常模及对照组 (P <0 .0 1 ) ,人际敏感、敌对 2个因子分值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对照组 (P <0 .0 1 ) ,母亲组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怖因子分值明显高于父亲组 (P <0 .0 1 )。结论 提示哮喘患儿父母存在不良的心理状况 ,母亲尤为严重 ,临床医生在治疗哮喘患儿时应重视其家长尤其是母亲心理的帮助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