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策略是使青春期峰值骨量获得最大化,本文探讨对青春期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进行健康干预,使其峰值骨量获得最大化,以达到从生命早期预防和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健康女性峰值骨量的影响因素,为下一步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地区1317名健康体检女性行腰椎骨密度测定,以问卷形式进行可能影响骨量的有关因素调查,分析峰值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峰值骨量与体重指数、运动、营养呈显著正相关,而月经初潮、母系骨折史与峰值骨量呈负相关。结论月经初潮、母系骨折史、体重、运动、牛奶摄入等因素与本地区女性人群峰值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马锦富  王文志  安珍  杨定焯 《四川医学》2001,22(10):902-903
目的 了解身高对成都地区峰值骨量及腰椎形态的影响,为骨质疏松(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地区20-39岁排除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疾病,骨代谢疾病及脊柱畸形者216名,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定腰椎正位骨密度(BMD)、面积(Are),骨矿含量(BMC)及腰椎形态的测量,根据年龄、体重、男女按1:1比例配对。结果 配对后男、女体重、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身高、L2-4BMC较L2-4Are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L2-4BMC/H则男女无明显差异(P>0.05),由L1至L4腰椎横断面积逐渐增大,横径>高径。男性腰椎横径及均明显>女性(P<0.05),横径更明显。结论 L2-4BMC较L2-4BMD更好反映体重,身高及骨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再L2-4BMC诊断P较L2-4BMD诊断OP更好。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全身骨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鸿毅  邹劲涛 《医学综述》2008,14(2):268-270
使峰值骨量达到最大化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最佳策略,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也是影响峰值骨量最敏感的时期,人体50%的峰值骨量是在青春期获得,如在此时期达不到最佳骨量,对人一生骨骼健康的影响将是不可逆转的。青春期少年骨量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人体60%~80%的峰值骨量由基因即遗传因素所决定,目前大多数基因研究结果尚不一致;环境因素对骨量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其中以钙摄入量、体育锻炼、体质量和身高、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因素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海口地区中青年一般人群骨峰值的基本情况,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海口地区20~39岁人群除外心肝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病及骨代谢疾病者271名,进行了腰椎(L2~4)正位和髋部的双能X线骨密度的测量,并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 男性腰椎和髋部(Neck、ward’s)骨峰值(g/cm^2)见于25~29岁,值分别为(1.159±0.103)、(1.026±0.090)、(0.960±0.123),标准值(测定值经标准化处理)分别为(1.101±0.100)、(0.974±0.088)、(0.909±0.121),髋部Troch骨峰值(g/cm^2)见于20~24岁,值为(0.867±0.122),标准值为(0.818±0.119);而女性腰椎正位和髋部(Ward's、Troch)的骨峰值(g/cm^2)见于30~34岁,值分别为(1.186±0.111)、(0.918±0.121)、(0.811±0.086),髋部Neck(g/cm^2)骨峰值见于35~39岁,值为(0.950±0.114),标准值为(0.899±0.111);海口地区的骨峰值略高于我国其他地区。结论 经计算进一步得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值及治疗参考值,和相应的标准化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参考值及治疗参考值,为今后海口地区开展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研究提供较客观和有代表性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福州市男、女人群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的年龄,探讨峰值骨量、骨密度与运动因素的关系,为建立该地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 PIXI#50875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福州市246名25~45岁的健康成年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并制定调查表格,对有关的运动因素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单向方差和t检验分析。结果(1)30~岁年龄组前臂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同性别25~岁和40~岁年龄组骨密度。(2)在同一年龄组中,25~岁和30~岁年龄组,运动者的骨密度显著高于非运动者。在运动者中,运动方式为2级者其骨密度显著高于运动方式为1级者。结论福州市男、女前臂峰值骨量均出现在30~岁年龄组。男、女峰值骨密度分别为0.577±0.061 g/cm2、0.496±0.037g/cm2。增加承重性运动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青少年男生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生命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广西柳州市区初中男学生164人,年龄为12~17岁.采用24h回顾法了解膳食摄入、体力活动问卷了解体力活动情况.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量全身骨量及体脂百分比.用Tanner五分期法评价第二性征发育.采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结果 对全身骨矿物含量影响最大的是体重,其次为身高、Tanner分期和体力活动;对骨矿物密度影响最大的也是体重.其次为体力活动、Tanner分期、膳食钙摄入量、年龄和碳水化合物.结论 影响青少年男生骨量主要决定因素为体重、身高、Tanner分期、体力活动和膳食钙摄入量.  相似文献   

8.
体重及骨峰值对骨质疏松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氟化物和钙对男性老年骨质疏松患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4月,从我院干部门诊选取男性骨质疏松病人。病例总数为7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为70.5岁)。病例入选标准为腰椎L2-L4的骨密度(BMD)低于平均骨峰值2.5SD。所有入选病人3次/日,1片/次服用一氟磷酸盐和钙剂的复方制剂(商品名称“特乐定”),连续服用6个月。通过观察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使用Norland DEXA测量病人L2-L4的骨密度(BMD);采用生化方法测定BGP、Ca,P,ALP,TRAP,HOP等骨代谢指标。通过测定病人的肝肾功能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所有观察指标在研究开始和实验进行6个月后分别测定1次。结果:观察病人的L2-L4BMD平均增加0.032g/cm^2,与治疗之前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血清BGP和ALP水平的增加显示联合应用一氟磷酸盐和钙可以刺激骨形成。血清TRAP和尿HOP水平的下降提示联合应用一氟磷酸和钙可以抑制骨吸收。结论:联合应用一氟磷酸盐和钙是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的评估--骨量与骨质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华 《中国医刊》2004,39(6):2-4
随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全球"骨关节十年",世界各国正逐渐重视骨关节疾患对人体的危害,骨质疏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间,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骨质疏松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表现为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骨折危险性增大的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下面就骨质疏松评估在骨量与骨质量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福州市正常人前臂远端的峰值骨量及其形成年龄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 2 46例年龄在2 5~ 45岁的健康人进行非优势前臂远端骨密度测定 ,并探讨骨密度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州市男、女性前臂峰值骨量分别为 0 .5 77± 0 .61 g/cm2 、0 .496± 0 .0 3 7g/cm2 ,均出现在 3 0~ 3 5岁年龄组 :峰值骨量形成前后 ,体重指数与骨密度呈正相关。结果表明维持一定的体重对于提高峰值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的评估--骨量与骨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WHO将2000年~2010年确定为全球“骨关节十年”,世界各国正逐渐重视骨关节疾患对人体的危害,骨质疏松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间,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已有了明显的提高,骨质疏松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表现为骨矿物含量减少、骨骼微细结构破坏、骨折危险性增大的骨骼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也不断全面。本文就骨质疏松评估在骨量与骨质量方面的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不同骨量、骨代谢生化指标及相关因素的变化,以探讨Ⅰ型骨质疏松(OP)的发病机制。方法 75例正常绝经后妇女按照宽波段超声减(BUA0分成骨量正常组(A组),骨量减少组(B组),骨质疏松组(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种骨形成与骨吸收的生化标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此外还测量其身高,体重。  相似文献   

14.
青春期学生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青春期学生骨量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生命早期预防骨质疏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柳州市区初中学生353名,年龄为12~17岁,男生164人,女生189人.采用24 h回顾法了解膳食摄入、体力活动问卷了解体力活动情况.采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测量全身骨量及体脂百分比.用Tanner五分期法评价第二性征发育.采用身高标准体重评价研究对象的营养状况.结果 与男生全身BMD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体力活动强度、Tanner期、膳食钙摄入量、年龄和碳水化合物,与BMC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身高、Tanner期和体力活动强度;与女生全身BMD关系最大的是体重.其次是乳房发育分期、年龄、月经初潮、体力活动强度、膳食钙摄入量、身高和脂肪摄入量,与BMC关系最大的体重,其次是身高、乳房发育分期、营养状况、月经初潮、蛋白质摄入量、膳食钙摄入量和磷摄入量.结论 影响青春期学生骨量主要决定因素为体重、青春发育状况、身高和体力活动强度,并且体力活动强度和膳食钙对男生全身骨量的影响大于对女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好发于女性 ,哺乳对骨量的影响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哺乳期骨量的变化报道不一致。大多数人认为哺乳期发生了骨量减少 ,有的人认为哺乳期骨量没有变化 ,尤其在哺乳早期 ,骨量变化更不明显。即使骨量有所下降 ,这种骨量的减少 ,是短暂的、急性的丢失骨量过程 ,随着哺乳停止 ,月经的来潮 ,骨量约于 1年内可得到恢复。补充钙剂无法预防和治疗哺乳期妇女骨量丢失 ,但却能使骨密度的下降幅度减少。1 骨质疏松的定义及危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  相似文献   

16.
17.
阿伦膦酸钠对去势雄性大鼠骨转换和骨量及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去势及使用阿伦膦酸钠(ALN)治疗后,雄性大鼠骨转换和骨量及骨生物力学的改变,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将39只1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成4组,分别施行睾丸切除术和假手术:(1)去睾丸组9只;(2)去睾丸 阿伦膦酸钠治疗组9只;(3)假手术组10只;(4)假手术 阿伦膦酸钠治疗组11只,动物自由饮水和摄食。2方法:(1)药物及给药方式:阿伦膦酸钠(固帮,河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每天01mg/kg经胃肠给药,治疗组于术后第2天立即用药,共治疗4个月;(2)标本采集:所有动物于术…  相似文献   

18.
将护骨胶囊用于80例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10年内的妇女,通过前瞻性观察用药前后骨矿物质含量,骨代谢尿钙/肌酐、尿羟脯氨酸/肌酐(HOP/Cr)的变化,以尼尔雌醇为对照。探讨其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及骨人谢的作用,结果显示用药后水Ca/Cr及水HOP/Cr值明显低于用药前,BMC用药前后的均值比较无显著差异,但用药后有上升趋势,结果同尼尔雌醇,说明护骨胶囊调节骨代谢向正常衡发展作用,有抗骨质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早期预防雌性去势大鼠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12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3组:A组,双侧卵巢切除去势术后第3天开始连续12周以10 mg/(kg?d) EGCG腹腔内注射;B组,仅接受双侧卵巢切除去势术,不接受EGCG干预;C组,假手术组,不接受EGCG干预?在实验终点时刻(24周龄)制作大鼠胫骨和股骨的离体标本用于micro-CT扫描,测量骨密度(BMD)和相关骨形态学参数:松质骨骨组织总量(total bone volume,TV)?骨量(bone volume,BV)?骨体积分数?平均骨小梁厚度?平均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皮质骨厚度和皮质骨骨体积分数;并对大鼠股骨远端骨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根据micro-CT分析,A组大鼠的BMD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B组(P < 0.05)?A组松质骨分离度显著低于B组(P < 0.05)?其余骨形态学参数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骨组织学研究显示C组松质骨密度较A组和B组更加致密,A组松质骨密度则介于B组和C组之间?结论:EGCG在延缓雌性大鼠骨量丢失方面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年轻的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去势后以10 mg/(kg?d)的剂量预防性腹腔注射EGCG并不能完全恢复丢失的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成年女性腰椎峰值骨量及其影响因素,建立本地区腰椎骨密度参考数据库,为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公司的XR-46系列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435例成年女性人群腰椎(L2~L4前后位)骨密度值,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骨密度随年龄的变化,找出最佳拟合模型的方程,建立参考数据库.其中20~50岁者(631例)为峰值骨量研究组.结果:本地区女性腰椎前后位L2、L3和L2~L4峰值骨量出现在34~35岁,而L4在26~27岁;达到峰值骨量后骨密度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且均以三次回归模型决定系数最高;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均对峰值骨量有影响作用,体重影响最大.结论:本地区女性峰值骨量水平较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偏低,骨峰值年龄也较早出现;三次回归是建立正常人群骨密度参考图的最优分析模型;合理的营养和保持适当的体型,有利于成年期较高峰值骨量的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