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病因和临床表现病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系房室结纵向分离构成往返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激动现象。其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可因情绪激动、恐惧、激怒、恶梦、体力过劳、吸烟过多、进食过饱、喝酒或饮茶等而诱发。部分女性患者与妊娠或月经周期有关。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见于下列疾患,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梗塞后、甲状腺机能亢进、低血钾症、洋地黄中毒、心导管检查或心脏手术等。本症发生于各种年龄,而以20~40岁者最为常见,且具反复发作的特征,唯每例复发的频率及发作持续的时间不尽相  相似文献   

2.
室上性心动过速60%以上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发生机理主要是房室结内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传导速度不一的通道或单向传导阻滞构成的折返途径。由于折返途径循序不同,心动过速发作时可呈现两种不同形式,即所谓慢—快型和快—慢型。前者慢通道为前向支,快通道为逆向支,后者恰以相反的形式折返传导。它们反映在体表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具有不同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慢快型AVNRT:是成人最常见的PSVT,约90%的频率为140~200次/分。通常由一个房性或  相似文献   

3.
4.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之一。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为其常见类型(占60%),多见于青、中年及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一、房室交接区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房室交接区是指房室传导系统中心房和心室的连接部分,包括靠近房室结的房内传导组织、房室结(AVN)和希氏束。AVN位于房间隔下部心内膜下层,在三尖瓣隔侧瓣上方。组织学证实AVN由4种不同细  相似文献   

5.
王璐  田敏  王立峰  李杰 《山东医药》2005,45(28):35-36
76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中,55例采用一般程序刺激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消融后观察30min,心内电生理不能诱发;21例采用一般程序刺激不能诱发SVT,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能诱发SVT,消融后观察30min,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再重复心内电生理仍无SVT发生.两组消融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但一般刺激诱发组快慢径路之间有效不应期(ERP)有统计学差异;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刺激诱发组基础快慢径ERP无统计学差异.程序刺激是否诱发AVNRT,与患者的房室结前传功能有关,即快慢径路前向传导的ERP相差越大,则越易发生AVNRT.消融中如一般刺激不能诱发,可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再行程序刺激诱发,这对判断消融成功终点及减少复发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8岁.因“间断心悸6年,再发半小时”人院,每次心悸持续约1h.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的心电图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人院后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择期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心腔内电图示心室刺激VA逆传递减,提示无隐性旁道;冠状窦电极程序刺激可见房室结跃增现象并心房回波(图1).静滴异丙肾上腺素后,给...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69岁。1995年因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交界性逸搏心律,安置单腔永久心脏起搏器,起搏模式为VVI。本次因阵发心慌约15d、复发4h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伴RBBB,心室率136次/min,食管心电图示P波埋于QRS波之中,RP间期为60ms(图回)。给予SS。程控刺激能终止PSVT发作,但PSVT终止后,紧接按需发生VVI起搏,并见室一房(V-A)传导,且再次诱发PSVT,多次如此。用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后即刻表现为PSVT终止,VVI起搏再诱发PSVT,但其频率明显减慢(10O次/…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7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再发伴气促9d入院。体检:T37.0℃.R21次/min.BP 140/9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罗音,以右侧为主,未闻及干罗音。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过清音。HR:78次/min,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室房传导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AVNRT的治疗措普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抗心动过速起搏、同步直流电心脏转复、射频电流或直流电消融和外科治疗。对于临床基础情况和心动过速发作特征不同的病人,治疗的目标和选择的治疗手段亦有不同。心动过速偶尔发作的病人,其主要目标是终止心动过速;频繁发作的病人应注重预防心动过速复发或采用根治性措施。一、终止发作的措施①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窦按摩、压迫眼球、Valsalva动作等。②药物。异搏定或硫氮草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窄 QRS心动过速的心电图 RP′间期及心内电图VA间期变化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trioventricula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室房传导的规律性。  资料和方法 选择对象为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证实为房室结双经路慢 -快型折返性心动过速的 46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2 6例 ,平均年龄 (4 4± 15 )岁。 46例患者 ,窦性心律时心电图无异常 ,心动过速时呈窄 QRS波 ,QRS时限 <0 .11s,伴 1∶ 1的室房激动关系 ,心动过速时记录体表心电图及希氏束 (HBE)及冠状静脉窦近端 (CS9~10 )心内电图来观察 RP′间…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收治一例因胆道蛔虫病绞痛时胆—心反射引发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10岁。右上腹钻顶痛伴呕吐2天,以胆道蛔虫病住院。体检:体温36.5℃,意识清楚;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23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右肋下2cm,脾未扪及,剑突下疗偏右有深压痛,但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5×10~9/L,嗜中性粒细胞0.52,淋巴细胞0.46,嗜酸性粒细胞0.02;SGPT 61 U,HBsAg阴性。腹部B型超声提示胆总管内蛔虫。图1示:①正常形态的QRS波,R-R间期260 ms,频率230次/分;②逆行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房室结加速传导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影响,对27例突发突止的心悸患者作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结果有9例患者具有房室结加速传导,S-R间期仅轻度延长.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与无房室结加速传导患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刺激方式.认为当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频率≥200次/min;房室仍是1:1传导,应采取连续期前收缩刺激或Burst刺激,以促发心动过速,防止遗漏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断.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8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5年,加重3天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做24h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P1-R1为窦性心搏。R2、R3是两个起源心室不同部位的成对室性早搏。其后的R4-9为窄QRS心动过速,其前有相关的P′波,R—P间期0.32s,P—R间期0.20s,心率115次/分。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50岁。因房间隔继发孔缺损幼年已做外科修补术。目前患者有阵发性房颤、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患者近期在心脏科就诊时的心电图见图1。试题内容:下列哪项是患者正确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8.
<正>现已明确,呈网状结构的房室交界区,其解剖或功能容易发生分离。当发生横向分离时,房室之间的传导可出现不同水平面的阻滞(双层或多层阻滞),相反,发生纵向分离时,将出现传导速度与不应期长短截然不同的快、慢双径路,甚至多径路。房室结双径路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必需的解剖学基础,当在两条径路出现激动的环形运动时将引发室上速。晚近,有学者提出了与房室结双径路相关的另一种室上速,称为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dual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是一种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又以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多见,频率常在136~230次/分[1],随着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动而有波动。由于SF AVN-RT具有自身的特点,故在心动过速发作时,与其他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多例平时较少见,尤其是在非电生理检查状态下不常见到的心动过速,来进一步认清SF AVN-RT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31岁。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而入院。既往曾有心动过速史,每于体力活动时更易发作。一般情况好,心率75次/min,规则,无病理性杂音。心脏摄片及心超结果正常。其它实验检查亦属正常。常规心电图正常,于某次跑步上楼时又出现心悸胸闷,当即描记心电图图示心动过速。心电图示:P波正向,QRS呈Rs型,P-R间期0.12s,T波直立,Q-T间期正常,为正常窦性心律。惟R-R间距不等,以上行为例R-R间距逐渐缩短从79ms-73ms-69ms,嗣后诱发心动过速。QRS波仍呈Rs型,振幅略低,上行心动过速的R_1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