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评估,为完善HBV血液筛查模式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检测阴性的标本进行8×45 μL汇集,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混样核酸检测HBV DNA。对血液常规筛查和混样核酸检测合格的标本,进行随机乙型肝炎血清学5项标志物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获得的HBsAg阴性、混样HBV DNA阴性、抗HBc阳性的标本,进一步采用单份样本(720 μL)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并定量分析。结果混样标本共检测12 552份,检出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标本2份,阳性率为0.02%。随机筛查混样核酸检测阴性标本614份,检出抗HBc阳性标本320份,对此320份标本进行单份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0.31%。结论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应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血液HBV DNA能大大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状况和血液在EIA筛查后经血传播HIV感染的残余风险.[方法]采用EIA方法筛查献血者血液抗-HIV-1/2,罗氏诊断公司COBAs AmpliScreens NAT血筛系统ELA检测"合格"标本中mV-1 RNA,聚合酶链反应(PCR)分离阳性献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IV前病毒DNA,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病毒基因亚型分析.[结果]共筛查2002~2008期间的献血者标本152 081人份,发现抗-HIV阳性17人份,阳性率为0.011%;对EIA检测"合格"的113 639份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NAT检测,检测出1份HIV-1 RNA阳性但EIA阴性的血清转换窗口期感染漏检的献血者血液,HIV残余风险高达1/113 639.15例HIV-1分离株基因分型显示,4例为HIV-1 B'亚型,11例HIV-1 E亚型,与本地区早期献血者中流行的HIV-1亚型相似.[结论]EIA筛查后血液安全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但深圳献血者血液经血传播HIV残余风险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NAT应用对提高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HIV残余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酶联免疫法(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的基础上,探讨HBV核酸扩增检测(nucleic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NAT)技术应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分别使用两种模式(单检或混检)NAT与EIA两遍检测方式同时进行血液筛查,对NAT阳性标本作进一步做鉴别试验和病毒血清标志物。结果:20925份EIA(-)标本共发现28份核酸三项(HBV DNA、HCV RNA、HIV RNA)呈反应性,均为HBV-DNA,即EIA两遍检测合格后的HBV-DNA阳性率0.13%,检测其中11份血清,乙肝标志物均呈阳性。结论:EIA阴性献血者中仍有极少数的HBV感染者,核酸扩增检测和酶联免疫检测互补能够检测出EIA漏检的HBV携带者,对提高HBsAg阴性血液标本中HBV感染检出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评估输血传播乙肝病毒感染风险。方法对淮安市中心血站2016—201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和NAT联合筛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9 373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HBsAg阳性492例,阳性率为0.45%。ELISA阴性的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40例NAT阳性,经拆分,全部为HBV DNA阳性;经随访,未发现HBsAg阳转者,全部为隐匿性感染,感染率为0.037%。结论淮安地区献血者HBV感染呈低流行状态,输血传播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ELISA和NAT平行的血液筛查模式对降低经输血感染病原体风险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常州市2016—2019年270215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次ELISA并行检测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268264例ELISA双阴性标本采用6人份混样(pool)NAT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的检测,核酸阳性的pool进行拆分单检。结果270215例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的阳性率分别为2.58‰(697例)、1.49‰(402例)、0.23‰(61例)和3.06‰(827例)。268264例酶免阴性无偿献血者HBV DNA、HCV RNA和HIV RNA阳性率分别为0.86‰(230例)、0.01‰(3例)和0.01‰(2例)。结论ELISA与NAT两种检测方法能相互补充,极大降低了输血感染病原体的残余风险,保障输血安全。NAT能进一步缩短血液传染性病毒的检测“窗口期”,检出隐匿性病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种方法联合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确诊或疑似乙型肝炎血液标本(346份)和初筛合格献血员标本(300份)进行HBV血清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 经ELISA法检测,346份确诊或疑似乙型肝炎血液标本,HBV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检出HBV-DNA阳性1份(1.5%);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检出HBV-DNA阳性6份(2.0%),其中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DNA阳性2份(0.9%).结论 在HBsAg阴性者中,也可能存在HBV感染;HBV血清标志物和DNA的联合检测,对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郁建江  黄山清 《职业与健康》2009,25(22):2387-2388
目的检测并分析血站供合格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探讨对献血员进行抗.HBc(IgM)筛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IsM)。结果3757袋血液标本中,HBsAg均阴性;抗-HBs阳性1181袋,占31.43%;HBeAg阳性3袋,抗.HBe阳性6袋;抗.HBc(IgM)阳性218袋,占5.80%;其中抗.HBc(IgM)与抗-HBs双重阳性185袋,单项抗.HBc(IgM)阳性32袋,抗-HBc(IgM)与HBeAg双重阳性1袋,单项抗.HBe阳性5袋。结论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HBV血清标志物仅进行HBsAg检测,对于血液质量和安全输血存在隐患。应对献血员进行抗-HBc(IgM)项目筛查,尽可能降低HBV引起的输血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阳地区献血者血液标本血清学及核酸筛查情况,并对部分NAT检测阳性献血者进行追踪检测,为提高血液质量及确保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血站2016年1月~2017年2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68 450例,分别应用两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进行HBs Ag、抗-HCV、抗-TP、抗-HIV和ALT血清学检测,上述项目合格标本进行NAT检测,并对NAT检测阳性献血者跟踪调查。结果 68 450例献血者中血清学检测共1 417项不合格,其中25例存在两项指标重叠感染;1 392例(2.03%)血清学检测不合格,67 058例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血清学检测合格的67 058例献血者,HBV-DNA阳性55例(0.08%),未检出HCV-RNA和HIV-RNA阳性献血者;成功追踪随访36例献血者中,窗口期感染2例,隐匿性HBV感染34例。结论 ELISA筛查献血者血液标本存在一定的漏检现象,NAT检测可有效降低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追踪结果显示隐匿性感染是本地区HBV-DNA阳性献血者的主要感染形式,为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 DNA阳性1例(1.6%);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 DNA阳性(2%),其中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 DAN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证据之一,检测HBsAg是采供血机构筛选献血员、防止HBV经输血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采供血机构普遍采用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ELISA)法,但ELISA技术对低水平存在的血清HBsAg难以进行有效检测,可能导致HBsAg阳性献血员的漏检。我们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1200份已通过二次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合格献血员血清标本进行TRFIA检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国产核酸检测试剂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可行性,以及酶免疫分析(enzyme immunoassay,EIA)检测合格血液的输血残余风险。方法采用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核酸检测试剂盒及PCR-荧光法,对洛阳市血站经EIA筛查合格的40 195份献血者标本进行核酸筛查。阳性标本经拆分后使用Gen Probe公司试剂进行确认,并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试剂对HBV-DNA阳性样本进行乙肝五项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在40 195份EIA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中,发现25份HBV-DNA阳性(阳性检出率0.622‰),1份HCV-RNA阳性(阳性检出率0.025‰),未发现HIV-RNA阳性。在20份HBV-DNA阳性标本中,发现3份(15.0%)乙肝免疫学指标五项全阴的"窗口期"标本以及17份(85.0%)HBs Ag阴性而HBc Ab阳性的疑似HBV隐匿性感染标本。结论现行血清学EIA筛查方法对于HBV、HCV仍具有一定的输血残余风险,尤其是来自隐匿性HBV感染。在EIA检测后增加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筛查,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血安全。同时说明国产核酸检测试剂具备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过程机器运行状态良好,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梁红  胡同平  张文兰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5):3048-3049,305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阴性而核心抗体筛查阳性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及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Ag)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其中核心抗体阳性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re-S1-A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测定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90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标本中单独抗-HBc阳性28例,占9.7%;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抗-HBc两项阳性54例(18.6%);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78例(26.9%);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30例(44.8%)。前S1抗原有2例阳性,占0.7%。HBV-DNA阳性3例,占1.0%。抗-HBc阳性血液中,单独抗-HBc阳性的血液中检出1例HBV DNA及前S1抗原阳性的血液,占单独抗-HBc阳性血液的3.6%。HBeAb、HBcAb同时阳性的血液中检出2例HBV DNA阳性及1例前S1抗原阳性,分别占其2.6%、1.3%。在所有抗-HBc阳性血液中检出3例HBV DNA阳性及2例前S1抗原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7%。[结论]虽然在HBsAg阴性、抗-HBc阳性血液中HBV-DNA阳性率并不高,但是对于受血者来说,输注这种血液将会有很高的感染风险,如果在献血者检查中加入抗-HBc和前S1抗原检测,既不用增加太多成本,同时操作比较容易,这样就能筛选出绝大部分的HBV-DNA阳性标本,从而减少输血感染HB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济南市无偿献血者HBV感染情况,为隐匿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07 705份,均经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筛查,经筛查后HBsAg、抗-HCV和抗-HIV-1/2无反应性及仅1种试剂为反应性的标本共203 606份,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NAT)检测。结果 ELISA检测HBsAg阳性1 059份,阳性率0.510%;NAT检测NAT阳性130份,阳性率0.064%。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74份,阳性率64.910%。结论 HBV感染仍是导致血液淘汰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NAT检测,可以极大地增加隐匿性乙肝的检出率,降低血液残余风险。要加强采血前征询及HBsAg快检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sAg阴性血清中是否有HBV-DNA的存在,以对我国目前献血员的乙型肝炎筛查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HBsAg阴性的1430例非献血员和1608例献血员血清进行乙肝标志物检测,剔除单独anti-HBs阳性和全阴性血清,其余血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HBV-DNA拷贝数.[结果]剔除单独anti-HBs阳性和全阴性血清后,非献血员标本中其他阳性组合模式有52份(3.64%),HBV-DNA呈阳性1份(0.07%);献血员标本有182份(11.32%),HBV-DNA呈阳性4份(0.25%);所有HBV-DNA阳性血清均为anti-HBc阳性.[结论]HBsAg阴性血清中仍有HBV-DNA存在的可能,仅检测HBsAg筛查献血员是不够的,应对献血员进行更严格的HBV标志物检查,例如增加anti-HBc的检测.如有条件,可检测HBV-DN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及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对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9—2021年采集的20000份血检标本,首先采用常规ELISA检测,HBsAg双试剂阴性进行NAT检测。对HBsAg-/HBV DNA+标本再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析其乙肝血清学特征。结果20000份血标本中检出HBsAg(+)HBV DNA(+)6400份,占32.00%;HBsAg(+)HBV DNA(-)780份,占3.90%;HBsAg(-)HBV DNA(+)755份,占3.78%;HBsAg(-)HBV DNA(-)12065份,占60.33%。对755份HBsAg(-)HBV DNA(+)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其中乙肝二对半检出模式中HBsAb、抗-HBe、抗-HBc均(+)占41.99%(317份),HBsAb、抗-HBc均(+)占30.99%(234份),抗-HBc(+)占10.99%(83份),乙肝五项全阴性占16.02%(121份)。结论NAT检测可有效检出HBsAg-/HBV DNA+标本,保证血检标本中乙肝病毒阳性被检出。借助化学发光免疫技术能有效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特征,可为血液安全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孕妇血清HBV-DNA的存在情况。方法选择HBsAg阴性孕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结果502例HB-sAg阴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40例,阳性率8.0%。结论HBsAg阴性孕妇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血液中存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HBsAg阴性孕妇也应使用灵敏度高的PCR方法筛查血清中HBV-DNA,这项工作对阻断HBV母婴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输血安全性,探讨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在血站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常规筛查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基础上,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国产核酸扩增试剂)对初、复检合格的献血者的血清汇集标本(8人份×150μL)进行HBV DNA检测,对初始反应阳性的汇集标本拆分后再进行单份检测,用国家标准质控品考评检测限量,用已知HBV DNA阳性血样评估检出情况。结果应用国家HBVDNA标准品考评,本方法的95%检测限量为98.0IU/mL,可信限范围为[55.8,548]。对9611份标本共1208个汇集池进行检测,初始检测阳性池7个,阳性率为0.58%,进一步拆分检测,未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对检测阴性的汇集标本随机进行234份单份检测(1400μL上样浓缩),亦未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结论同国际知名核酸检测试剂相比,国产核酸扩增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马海燕 《中国校医》2018,32(6):423-424
目的 对商丘地区78 298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以评价HBV-DNA检测的必要性以及不同献血人群的血液安全性。方法 乙肝表面抗原(HBsAg)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ELISA检测为阴性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并对HBV-DNA检测(NAT)结果为阳性的献血者依据性别、职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ELISA法检测的78 537份标本中,HBsAg阳性239份,阳性率为0.30%;经NAT检测的78 298例标本中,HBV-DNA阳性73例,阳性率为0.09%,其中男性HBV-DNA阳性率为0.13%,高于女性的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3,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学生、医务人员、公务员HBV-DNA阳性率较低,分别为0.04%、0.05%和0.02%,农民和自由职业者HBV-DNA阳性率较高,分别为0.13%和0.10%。结论 NAT可有效缩短HBV检测的“窗口期”,提高对经输血传播疾病病毒的筛查水平,学生、医务人员、公务员和女性献血者HBV-DNA阳性率较低,可作为无偿献血招募重点人群,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2 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抗-HBs、抗-HBc、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顺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8):3551-3552
[目的]检测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抗-HBs、抗-HBc、HBV-DNA,探讨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的必要性。[方法]对2274名HBsAg阴性献血员血清ELISA法检测抗-HBs、抗-HBc,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检测者2274名中①抗-HBs阳性/抗-HBc阴性59.3%,HBV-DNA阳性率0.2%;②抗-HBs阴性/抗-HBc阴性17.4%,HBV-DNA阳性率0.3%;③抗-HBs阴性/抗-HBc阳性1.4%,HBV-DNA阳性率6.3%;④抗-HBs阳性/抗-HBc阳性21.9%,HBV-DNA阳性率0.2%。[结论]抗-HBs阴性/抗-HBc阳性群体中HBV-DNA阳性率最高(6.3%),提示献血员筛查中检测抗-HBs、抗-HBc,可以降低通过输血途径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热灭活对血清和全血两种不同类型标本中输血相关感染标志物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和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共57份,HBsAg、抗-HCV、抗-TP和HBV DNA阳性全血标本共38份。将标本56℃水浴加热30 min灭活(可有效灭活冠状病毒)处理后,采用化学发光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分别检测相应的项目,比较热灭活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血清灭活后HBsAg、抗-HCV、抗-HIV、抗-TP、HBV DNA和HCV RNA检测结果与灭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血灭活后HBsAg、抗-HCV、抗-TP和HBV DNA检测值与灭活前相比,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 所有的差值数据均位于95%一致性界限(95%LoA)内,各指标灭活后与灭活前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56℃水浴加热 30 min的处理方法对输血相关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无明显影响,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可考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