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上救援活动中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的工作流程,强化卫生管理,提高救援医疗队的管理能力、救援效率和诊疗质量。方法:遵循软件工程开发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逐步细化,直至分解出底层功能模块要素。通过研究功能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出系统层次模型和各模块间的接口关系。结果:设计了海上救援医疗保障管理系统,实现了救助船舶风险评估以及援救医疗保障解决方案推理等辅助决策功能,可帮助海上救援队快速科学地制订海上救助医疗方案。结论:该系统能够满足海上救援医疗决策的时效性要求,有助于提高其保障指挥的计算机辅助决策能力.进而提高海上应急援救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开发能满足大型自然灾害、工矿、交通事故、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需求的机动灵活、快速展开、功能配套的车载手术室。方法:通过研究车载手术室的功能定位、内部的结构布局形式、室内无菌环境,将车厢内划分为术前准备区和手术区,加装净化、消毒功能的车载一体化净化空调系统,并配置相应的医疗仪器设备。结果:车载手术室功能齐全,设备配套、布局合理,达到了机动性强、便捷、快速、周到的要求,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论:车载手术室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应急救援管理模式,使救援过程从机动性、手术环境和手术平台前移等方面发挥着切实有效的医学救援作用,对提高卫生应急医疗救援水平,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疗救护艇是救治海上伤病员的快速船舶,应急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通过对医疗救护艇首次参加多兵种海上应急救援演练的总结体会,探讨医疗救护艇的训练方法,建立应急救援的联合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护艇海上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三防”医学救援一体化信息系统,提高救治效率.方法:介绍核生化医学救援流程、技术及装备,分析信息流程中信息系统构建及各子系统组成,阐述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和方法.结果:系统将指挥、医疗、保障等信息集成于一体,提高了救援工作效率.结论:系统研制成功将为核生化医学救援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方法利用地方海难资源和海上救援直升机与救护艇(船)救护平台,军队医院主动加入,形成军地海上联合医学救援的格局,实行联合救援行动。根据事发性质、程度和距离,以救护艇(船)或救援直升机单独驰援施救,或两者联合驰救,军队医院医疗队员多随救护艇(船)参加海上救援的捞、救、送等过程,再进行医院后续医疗救治。结果 26起海难或突发事件39例各类伤病员的救治均获成功,且后送时间明显缩短,救援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通过联合救援,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式海空一体化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救治效能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军队医务人员海上适应性,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锤练,成为海上应急卫勤保障"实战"练兵平台。结论该模式能较好地适应海难或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还可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基础与装备建设,使救援效能提高,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警方舱医院的显著特点和主要功能,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综合应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调研和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对武警方舱医院保障平台的建设特点及应用展开系统的归纳分析.结果:武警方舱医院具有“功能布局精简-机动性能增强”、“仪器设备精良-诊断与救治水平提高”和“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实时传输”等显著特点;可承担武警总部本级卫勤保障、灾害医学救援、卫勤机动力量培训和医疗巡诊等任务.结论:武警方舱医院将在未来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学救援中临床医学工程应急保障(以下简称"应急保障")模式的构建。方法:从保障要求、预案建设、人员培训及器材储备机制4个方面分析应急保障机制的不完善性;根据"快速、质量、服从、主动"的基本原则,从基本功能模式、应急保障指挥模式、人员配备等方面对该保障模式进行框架性设计。结果:该模式的构建完善了医学应急保障机制,提高了灾害或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效率。结论:应急保障对医学救援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应军民融合协同配合,加大对该领域的研究及预案建设,建立有效的应急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8.
发挥医院船优势,提高海上救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船是满足海上收容治疗伤病员的重要勤务船舶之一。该船能够按救援需求奔赴救援地,第一时间接收伤病员并开展从复苏、抢救、手术、救治到后送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同时具备从常规到重症伤患所需要的各种辅助检查条件。具体介绍了其规模、布局、装备情况,救治能力,救援方式等,分析了提高救治能力的配套措施。现代化医院船必将在我军卫勤保障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套可对“三防”伤病员实施快速、安全、高效洗消的机动单元.方法:通过单元功能定位与分析,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整个单元采用车辆与帐篷的技术形式,综合集成洗消与功效保障技术.结果:洗消机动单元每小时通过伤病员不少于50人.结论:该洗消单元整体设计较为合理,达到了设计技术指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三防”医学救援洗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一种适用于海上摇摆、垂荡、颠簸环境下,海上医疗队进行跨学科专业的手术训练平台系统。方法:为解决移动便携和海上舰船环境适应性问题,采取带刹车滚轮、磁性材料固定、支架固定等措施,以集成力反馈设备、图形工作站、三维立体显示等设备建立该系统,设计能够模拟不同海况环境条件的移动虚拟手术训练平台系统。结果:在海军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中,医疗队员使用该系统进行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模拟训练。经实际检验,该系统实现了设计要求,可在不同海上环境下提供虚拟手术训练。结论:该系统的应用,能提高海上医疗队员海战救治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海上医疗救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决现代战争和突发性灾难中危急、险重战创伤和灾难伤的难题,研制一套适宜于方舱医院的移动式及多功能模块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方法:将移动式及多功能模块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分为野外便携式水处理设备、置换液配制系统和智能化自适应无看护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系统3个模块,并将整个装置装备在特别设计改装的专用方舱内..结果:研制了一套成系列、模块化、可方便组合、多功能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装置,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方舱医院并在实战演练和突发灾难的应急救援中加以推广,提高了战时和灾难状况下军队的应急医疗救援能力..结论:该装置的研制,有利于建立集急救、输送和后方进一步深入治疗一体化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进而提高军队的战地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的使命任务,从提高平战时卫勤保障效率、效果和效能的目的出发,探讨了军队医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保障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型灾害应急医疗救援组织的关键是依据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平战转换,而尚无详细的医院内部各部门、各科室在灾害医疗救援中的平战转换指南。本文在总结既往地震救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四川芦山"4·20"地震医疗救援工作,探索应急预案平转战具体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4.
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在平时全面训练、立足自我保障的基础上,规范医疗管理、把握救治原则、加强环境治理,在40多天的救灾工作中取得了五个“零”(零死亡、零截肢、零感染、零差错、零减员)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解决目前医院在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医院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方法:系统是以财务核算和实物资产控制为主要内容,以流程改造为主线再造而成,主要包括7大模块:医疗物资、非卫生物资管理,消毒供应室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药品管理,平、战时储备物资经济利用与保障管理,医用废弃物管理,财务IC卡科室预算管理。结果:该系统形成了医院全部物流过程中的信息链,对医院的医疗成本和运营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且在国内首次建立了平、战物资经济利用和战时保障管理系统。结论:解决了医院钱物管理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西部军队医院不同类别护理人员(军人、文职和招聘)灾害救护技能掌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3所西部军队医院945名不同类别护理人员灾害救护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人员类别不同,掌握灾害护理的技能有所不同,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类别护理人员具备的灾害护理技能和能力不同,与现阶段军队承担平战时应对各种灾害事故救护技能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军队医院在职培训上应增加相关灾害护理的系列知识与技能的内容,提高军队医院护理人员整体灾害应对能力,以适应军队发展和卫勤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装和装备载人航天任务海上救援船医疗舱室。方法:根据任务需要,从救援船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医疗舱室,改装和装备急救舱室、手术舱室、治疗舱室、检验舱室、特诊舱室和药品舱室。结果:改装和装备后的医疗舱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医疗物资装备充足,医疗救护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很好地完成了航天员海上医疗救护任务。结论:对救援船医疗舱进行合理、有效地改装和装备是顺利完成载人航天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我国灾害医学救援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军队卫勤力量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平时训练、为军服务,以及实战的积累,加强军队卫勤力量的建设,把军队卫勤力量建成国家应急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从国家层面讲,应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根据地缘环境、医疗水平和基础设施情况,通过规范救援体系、加强装备建设、形成药械存储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由国家统一建立以军医大学为核心的区域性突发灾害医疗卫生救援中心,协调各类救治与防护力量,实行划区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