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医学杂志》2016,(8)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筛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低剂量螺旋CT和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将常规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对照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进行筛查的结果计为观察组。记录并比较两组肺结节检出情况、PET检查阳性检出情况及辐射量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CT加权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CTDIw)、X射线每管旋转一周的管电流(mobile agent server,m As)、剂量长度乘积(dose-length product,DLP)、总m As、最大有效辐射量分别为(1.5±0.3)m Gy(19.0、±6.0)、(45±6)m Gy·cm、(460.0±67.0)、(0.82±0.12)m 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1.4)m Gy(84.0、±12.0)、(191±13)m Gy·cm、(1 425.0±32.5)、(4.00±0.80)m 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剂量CT能有效保证检出率,降低辐射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早期肺癌筛查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12月到本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肺癌高危人群群体200名,根据对其螺旋CT检查所使用剂量差异为准进行分组,其中常规剂量螺旋CT检查100名对象设为对照组,低剂量螺旋CT检查100名对象设为观察组。对两种不同剂量螺旋CT检查所得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同时从病灶筛查情况做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在满足诊断要求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评分与观察组患者评分差异无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高危人群群体应用低剂量螺旋CT方式扫描,虽然会影响图像整体质量,但对于病灶检出和判断与常规剂量CT扫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的疑似早期肺癌74例,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在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74例中,经病理检查确诊23例为诊周围型肺癌,23例为中央型肺癌,9例为肺结核,7例为纵隔恶性淋巴瘤,7例为肺部感染,5例为肺部纤维瘤;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度(89. 19%)、灵敏度(91. 30%)、特异度(85. 71%)、阳性预测值(97. 67%)、阴性预测值(85. 71%)均较X线高(67. 57%、71. 74%、60. 71%、75. 00%、56. 67%];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查费用(652. 43±53. 67)元,较胸部X线片(110. 62±20. 68)元更高,检查时间(8. 44±1. 21) min较胸部X线片检查(2. 32±0. 81) min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胸部X线片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早期肺癌可获得更佳的临床诊断效果,且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均高,可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疑似早期肺癌的诊断中采取多层螺旋CT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9月至 2021年3月期间接收的575例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疑似为肺癌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 作为金标准,总结多层螺旋CT对早期肺癌诊断结果 及价值.结果 575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结果 中,肺结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年吸烟或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检者126例,同期进行GE lightspeedQX/1多层螺旋CT机及宝石能谱CT机扫描,检出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统计两组检出率并作相关性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低剂量CT结节检出18例阳性,56个结节性病灶,28个伴有结节钙化,经手术证实恶性结节3例,体检检出率2.3%;支气管病变检出管壁狭窄增厚5例,肺部斑片状阴影3例.实验组宝石能谱CT检出31例阳性,82个结节性病灶,31个伴有结节钙化,经手术证实恶性结节5例,体检检出率3.9%;支气管病变检出管壁狭窄增厚11例,肺部斑片状阴影5例,阳性结果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体检者辐射剂量平均值对照组为0.76 msy,实验组为0.73 mSv,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宝石能谱CT机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肺癌的筛查,既能做到和低剂量CT扫描一样的最优化辐射防护,而且能提高图像质量,提升阳性检出率,不失为一种筛查早期肺癌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筛查早期肺癌开展128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成效.方法:抽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0例,参照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45例,X射线胸片)与观察组(45例,128排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两组的筛查效果及其精确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筛查率100.00%,较对照组的69... 相似文献
8.
李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5):57-59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 T检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早期肺癌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对照组(n=42).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照组患者接受X射线胸片检查,观察组采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结果与不同大小结节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经临床观察和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肺癌患者48例54个结节进行分析,采用Philips公司的Brilliance 6排螺旋CT机进行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低剂量扫描共检出结节45个,检出率83.33%。对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最低,为71.43%;结节越大检出率越高,5 mm的检出率为92.31%;对结节毛刺的检出率最低,为64.71%。常规剂量扫描图像质量优秀率91.67%,优良率100.00%;低剂量优秀率71.92%,优良率93.75%。二者优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剂量扫描有效放射剂量(145.79±18.33)mGy·cm2,低剂量扫描有效放射剂量(89.36±11.72)mGy·cm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在检出早期肺癌方面具有较高检出率,并且具有低剂量的优势,但是对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影响磨玻璃样小病灶及细微结构的显示,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层螺旋CT联合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期肺癌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80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证实肺癌患者120例(肺癌组)和良性肺病变患者60例(良性病变组),应用全自动化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CEA和NSE水平,采用西门子Flash双源螺旋CT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薄层CT扫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法分析血清CEA和NSE水平对肺癌的诊断价值。以病理证实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血清CEA、NSE水平、薄层螺旋CT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和NSE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检测共测得阳性118例,阴性62例,诊断敏感性为96.67%,特异性为96.67%,准确性为96.67%,误诊率为3.33%,漏诊率为3.33%,阳性预测值为98.31%,阴性预测值为93.55%。联合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薄层螺旋CT、CEA及NSE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肺小结节、早期肺癌以64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肺小结节患者50例和早期肺癌患者50例,分别设为A组和B组,两组检验中均采用64排螺旋CT,对比研究其诊断价值.结果:A组长毛刺征检出率和晕圈征检出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疾病检出率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对其诊断效能展开分析。方法:观察对象为80例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按照诊断方式的不同对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0,常规CT诊断)与观察组(n=40,多排螺旋CT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效能。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诊断符合率,观察组多排螺旋CT诊断(95.00%)高于对照组常规CT诊断(85.00%)(P<0.05);对照组常规CT诊断操作时间为(24.51±5.15)min,长于观察组的(17.57±3.51)min(P<0.05);观察组多排螺旋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40例患者当中,34例钙化患者,占比85.00%,11例分叶征患者,占比27.50%,9例毛刺征患者,占比22.50%,32例空泡征患者,占比80.00%。结论:针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较常规CT诊断,其诊断符合率高,操作用时短,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周围型小肺癌表现为结节状、不规则状、分叶状肿块,周围有细小毛刺、血管集束征、毛玻璃征和胸膜凹陷征产生,肿瘤内部可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小空洞及钙化。CT增强扫描后出现明显强化,均匀强化和不均匀强化都有表现。结论熟悉并掌握上述征象是提高周围型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螺旋CT薄层扫描或增强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10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的效能,以及不同肺癌类型患者的CT征象及CT值.结果 88例疑似患者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癌70例,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肺癌筛查的肺癌高危人群7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6例和对照组355例。观察组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对照组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组筛查阳性率。根据低剂量螺旋CT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确诊肺癌组、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阴性组;检测各亚组癌胚抗原(CEA)、多效蛋白(PT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质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阳性率23.32%(83/356)及确诊率3.93%(14/35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肺癌组CEA、PTN、NSE、角质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呈阳性但排除肺癌组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吸烟支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的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职业有害因素接触史是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螺旋CT筛查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阳性率明显高于胸部X线,与CEA、PTN、NSE、角质蛋白联合检测的肺癌确诊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把我院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5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进行螺旋CT诊断以及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结果:65例患者通过螺旋CT诊断确诊64例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是98.46%;65例患者螺旋CT诊断T1~T4分期情况和手术病理学检查情况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能够明确诊断不同分期的肺癌患者,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无创性、便捷性以及安全性等优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筛选对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1年1~12月期间于本院门诊查体的326例早期肺癌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对其低剂量螺旋CT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肺结节性病变58例,检出率为17.79%,其中3mm以上肺结节12例,占20.69%;单发结节42例,占72.41%,多发结节16例,占27.59%;钙化结节38例,占65.52%,非钙化结节20例,占34.48%;病变类型为:炎性病变8例(13.79%),小细胞肺癌6例(10.34%),肺腺癌5例(8.62),支气管病变12例(20.69%),纵隔淋巴结病变27例(48.55%)。结论低剂量螺旋CT能够检查出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的病变,具有一定的检出率,因此对筛选早期肺对癌的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螺旋CT扫描,而后分别以MPR、SSD、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螺旋CT重建图像与薄层扫描周围型肺癌显示征象对比情况.结果 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螺旋CT图像主要征象情况为:空气支气管征20例(28.6%)、空泡征19例(27.1%)、磨玻璃改变37例(52.9%)、钙化改变8(11.4%)、分叶征38例(54.3%)、毛刺征45例(64.3%)、血管集束征31(44.3%)、胸凹陷征40例(57.1%);MPR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凹陷征和空泡征均有较高的敏感性,SSD显示胸膜凹陷、VR显示血管集束征敏感性较好.结论 螺旋CT及其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螺旋CT扫描,而后分别以MPR、SSD,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螺旋CT重建图像与薄层扫描周围型肺癌显示征象对比情况。结果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螺旋CT图像主要征象情况为:空气支气管征20例(28.6%),空泡征19例(27.1%)、磨玻璃改变37例(52.9%),钙化改变8(11.4%)、分叶枉38例(54.3%)、毛刺征45例4(64.3%),血管集束征31(44.3%)、胸凹陷征40例(57.1%);MPR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凹陷征和空泡征均有较高的敏感性,SSD显示胸膜凹陷.VR显示血管集束征敏感性较好。结论螺旋CT及其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自2009年8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常规螺旋CT扫描,而后分别以MPR、SSD、VR技术进行图像重建,并分析螺旋CT重建图像与薄层扫描周围型肺癌显示征象对比情况。结果 7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螺旋CT图像主要征象情况为:空气支气管征20例(28.6%)、空泡征19例(27.1%)、磨玻璃改变37例(52.9%)、钙化改变8(11.4%)、分叶征38例(54.3%)、毛刺征45例(64.3%)、血管集束征31(44.3%)、胸凹陷征40例(57.1%);MPR显示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凹陷征和空泡征均有较高的敏感性,SSD显示胸膜凹陷、VR显示血管集束征敏感性较好。结论螺旋CT及其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