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朴永男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4137-4138
乳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氟18-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18F-FDG SPECT/CT)与GE 64排CT异机融合前后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18F-FDG SPECT/CT(简称异机融合)诊断结直肠癌及TNM分期的优势。方法 36例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18F-FDG SPECT/CT和异机64排CT检查,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完成18F-FDG SPECT图像分别与同机低能量CT及异机64排CT图像融合。36例患者中,共65枚病灶,其中原发灶36枚,淋巴结转移灶19枚,远处转移灶10枚,并依此分为三组;分别对三组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中病灶边界是否清晰、与邻近脏器关系是否清晰、是否有伪影进行主观评分,同机融合及异机融合图像质量得分的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 三组图像质量得分异机融合均高于同机融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03和-3.858和-2.844,均P<0.01)。结论 结直肠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远处转移灶异机融合图像均优于同机融合图像,异机融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郭佳  陈跃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86-187,189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在乳腺癌术后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升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乳腺癌术后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全身显像探测有无复发或/和转移灶。[结果]18F-FDG PET/CT诊断阳性11例,其中1例经针吸病理证实为假阳性;18F-FDG PET/CT诊断阴性11例,经随访证实为真阴性。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转移的灵敏度100%(10/10),特异性91.67%(11/12),阳性预测值90.91%(10/11),阴性预测值100%(11/1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可靠地鉴别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有无转移或复发,准确探测复发和转移灶,改变治疗方案,是其他影像学方法和肿瘤标志物监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标准化摄取值(SUV)与肺癌形态、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接受PET/CT检查的肺癌病例资料。按病灶大小将病例分为3组:①肿瘤最大径≤3 cn组;②3 cm<肿瘤最大径≤7 cm组;③肿瘤最大径>7 cm组。选择肿瘤最大径≤7 cm的病例,按病理类型分为鳞癌、腺癌、小细胞癌3组。选择病理类型为腺癌的且肿瘤最大径<7 cm的肿块,按形态分为分叶组和毛刺组。分析各组间18F-FDG标准化摄取值(测量时取最大值,表示为SUVmax)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肿瘤最大径≤3 cm组、3 cm<肿瘤最大径≤7 cm组、肿瘤最大径>7 cm组的SUVmax分别为(10.74±3.20)、(10.61±3.27)和(13.89±3.31),肿瘤最大径>7 crn组的SUVmax高于其余两组。鳞癌、腺癌、小细胞癌3组的SUVmax分别为(17.10±2.78)、(9.32±2.01)和(9.67±2.53),3组间有显著差异(F=19.3,P<0.01),组间比较,腺癌组与小细胞癌组的SUVmax无显著差异(P>0.05)。分叶组与毛刺组的SUVmax分别为(8.97±2.44)和(9.69±2.1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病灶大小与病理类型均可影响SUV值,肿瘤最大径>7 cm组的SUV值高于肿瘤最大径≤7 cm组;鳞癌组的SUV值高于腺癌及小细胞癌组;不同形态特征的病灶其SUV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健康者脾脏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显像特征,为在18F-FDG PET/CT显像中判断脾脏是否有异常病灶提供正常参考值依据.方法 选择行18F-FDG PET/CT体格检查的健康者100例.在PET图像横断面上对脾脏和肝脏分别手动勾画感兴趣区(ROI),测定标准摄取值(SUV),包括SUV最大值(SUVmax)和SUV平均值(SUVavg),同时测定肝脏和脾脏的CT值,再计算脾脏与肝脏的SUV比值及CT值比值.结果 (1)正常脾脏SUVmax和SUVavg分别为2.27、1.73,CT值为53.90 HU.(2)脾脏/肝脏SUVmax比值为0.80,脾脏/肝脏SUVavg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SUV均低于肝脏.(3)脾脏/肝脏CT值比值为0.86,所有受检者脾脏CT值均低于肝脏.(4)男性组脾脏SUVmax高于女性组(P<0.05),男女组间脾脏SUVav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0岁和≥60岁组间脾脏SU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显像示正常脾脏放射性分布及密度分布均匀,18F-FDG生理性摄取程度及CT值均低于肝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肺部结节患者的PET/CT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检查判断PET/CT对肺癌诊断符合率。结果:PET/CT诊断结果,恶性病变79例,其中48例有病理诊断,鳞癌18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14例,类癌1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34例,肺内转移10例,胸膜转移12例,多发骨转移18例,脑部转移1例,确诊为良性病变19例。PET/CT对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8.7%、94.7%、98.0%。结论:PET/CT能够较准确的诊断肺部疾病,在肺部病灶的良、恶性鉴别和疾病分期有突出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了PET功能显像与CT解剖显像的优点。PET功能显像可反应组织器官及病灶的生理代谢情况,但图像质量较差,分辨率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CT解剖显像可起到定位病灶的作用,解决了单独PET显像的缺点,二者融合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疾病的临床诊断、分期判断及疗效检测。目前,随着PET/CT的广泛应用,其在肿瘤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将分子影像学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胃癌分期鉴别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3例胃癌患者,均行CT增强和18F-FDGPET/CT显像检查,将CT图像资料纳入对照组,18F-FDGPET/CT显像资料纳入观察组。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显像方法对胃癌分期鉴别和预后评估的准确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53例患者中胃癌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分别为5例(占9.43%)、12例(占22.64%)、20例(占37.74%)和16例(占30.19%)。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47.17%(25/53)和71.70%(38/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1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术后复发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13%(43/53)和94.34%(50/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胃癌患者肿瘤转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6.04%(35/53)和90.57%(48/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4,P<0.05)。结论:18F-FDGPET/CT能够较准确地检测胃癌病灶浸润胃壁深度和识别胃周淋巴结转移程度,并对其他器官组织的转移情况诊断效果好,在胃癌的诊疗中表现出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PET/CT已作为我国最先进的分子影像技术之一,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经历了十余年平稳而快速的发展。小动物PET/CT虽然起步较晚,但在活体动物实验领域中已显示其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查便捷、成像清晰等优势,为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专用小动物PET/CT使用成本较高,将临床PET/CT更好地用于小动物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且在肿瘤组织、心血管系统及运动系统等具体方向的实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8F-FDG和^18F—FLT PET/CT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8F-FLT(^18F-胸腺嘧啶)双核素PET/CT显像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结节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17—82岁,28例为肺内孤立结节,其余为2~3个结节,结节大小0.6~11.0cm,所有患者均行肺部^18F-FDG和^18F—FLTPET/CT检查,分析^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SUV)与肺结节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及病理类型等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肺结节患者,^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等均无关(P〉0.05),^18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恶性肿瘤的SUVFLT大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结节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8F—FLT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8F—FLTPET/CT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X射线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能更有效地诊断宫颈癌病变,减少漏诊,可用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诊断及疗效和复发监测.现就其在宫颈癌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胃肠道准备对18F-FDGPET/CT检查的影响。方法:回顾250例18F-FDGPET/CT显像结果,结合SUV值和患者病史及其它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胃肠道准备不足的患者中,影像受胃肠道干扰的有17例;而胃肠道准备充分的208例患者中仅4例显像受胃肠道干扰。结论:正确而充分的胃肠道准备是提高18F-FDG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无症状体检人群中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应用18F-FDG PET/CT筛查恶性肿瘤的无症状体检人群4 899例,平均年龄(51.8±9.5)岁,男性3 390例(69.2%),女性1 509例(30.8%)。结果 PET/CT检查发现可疑高代谢或占位病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72例,包括肺癌、甲状腺癌以及结肠癌等13种肿瘤,筛查阳性率为1.5%。PET/CT筛查假阴性8例,假阳性65例,筛查的敏感度为90.0%,特异性为99.8%,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98.4%。结论体检人群中PET/CT筛查可发现全身多部位的早期恶性肿瘤。为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PET/CT筛查恶性肿瘤应与甲状腺、肝脏超声及胃肠镜检查相结合。低阳性预测值及射线暴露诱发肿瘤的风险是在无症状体检人群中应用PET/CT筛查恶性肿瘤时应重视的问题,应注意选择适应症,防止滥用检查和过度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结果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例病例均先后行SPECT骨显像和PET/CT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骼对18F-fluoride(PET/CT骨显像剂)和99mTc-MDP(SPECT骨显像剂)的摄取机理类似,均可以反映局部血流量及骨代谢更新的活跃程度,由于18F-fluoride与骨的亲和力强于99mTc-MDP,因此PET/CT图像具有比SPECT更高的系统分辨率和系统灵敏度。结论:PET/CT骨显像灵敏度和分辨率均高于SPECT,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及自身受18F的短半衰期限制,因而其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PET/CT常用示踪剂^18F—FDG的作用原理、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代谢性示踪剂是葡萄糖类似物~(18)F—FDG。本文阐述该示踪剂的作用原理、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4D门控扫描技术的实际应用意义及其具体实现方法和成像结果.方法:选取场内测试时的模体数据以及在医院就诊且进行PET/CT扫描的1例患者4D门控扫描数据,采用东软医疗PET/CT系统及AnzaiAZ-733V呼吸系统对其进行呼吸门控检查,按照一个呼吸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ET/CT工作场所布局设计内容,为医院PET/CT工作场所新建和改建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工作经验,结合PET/CT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特点,对具有放射性的PET/CT工作场所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针对PET/CT工作场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可行的布局设计要求。结论:对PET/CT工作场所合理的布局设计对降低辐射水平、实现辐射防护最优化以及满足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照射最小化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