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     
《健康》2012,(11):5-5
夫妻睡一张床有益心脏健康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夫妻睡一张床有益心脏健康。夫妻同床睡觉有安慰效应,可增强安全感且有助于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皮质醇水平持续偏高会增加体内炎症蛋白质,导致患心脏病、抑郁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大。而夫妻同床睡觉可以降低这些炎症蛋白质水平,减少患以上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人要会睡觉,第二天才会神清气爽、充满活力。那么怎样睡觉才更健康呢?经专家研究:睡觉时不带四样东西可让人的身体得到最为完全彻底的放松,对恢复体力、保证健康大有裨益。一是不带伴儿睡。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睡眠专家斯坦利博士研究发现,同床共眠的夫妻,  相似文献   

3.
有人调查发现,分床、分居每周或每半个月相遇过一次性生活的夫妻,比长期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的夫妻,在感情上分外融洽,爱得更深。究其缘由,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同床夫妻由于异性刺激,性生活过频,肾精亏损,甚至造成气血两虚,致使外邪乘虚而入引起多种疾病。近代医学认为过度的性刺激,使人体内锌及多种微量元素的  相似文献   

4.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为夫妻,同床而睡当属天经地义。但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夫妻分床睡的现象越来越多,尤其在老年夫妻间很常见。夫妻分床睡比例高日本某媒体曾对30~69岁的全职太太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有40%的夫妻分床睡,而且随着年龄的递增,分床睡的比例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两性地带     
夫妻同居一室、同宿一床的传统习俗可谓千古相传,是国人对于婚姻关系中两人世界的基本规约。但近年来不少专家都提出夫妻分床有益健康的说法。那么,到底夫妻分床是否有益健康呢?夫妻分床睡好处不少。一是夫妻同睡一床,妻子不经意的一个吻,一个不经心的触摸,甚至妻子的眼神体态,都可能激起丈夫的情欲。而过频的性生活,会引起头昏眼花、精神倦怠、腰膝酸软、工作效率下降等,弄不好诱发前列腺炎,尿路感染。若分床,性刺激大大减少,过着有节制的性生活,养精蓄锐,有利于保护肾气,更能保证充足的睡眠。二是妇女的月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称为"四期",夫妻同床对女方"四期"保健是不利的。如果夫妻分床睡觉,则可避免上述种种不妥,有益于妻子的"四期"保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母婴同室模式对产妇睡眠质量和新生儿阵发性哭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出生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后管理模式分为母婴同室同床组和母婴同室不同床组(产后与母亲在同一病房),每组65例新生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乳汁质量、产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新生儿神经行为量表(NBNA)评分及干预期间每日哭闹3次新生儿比例。结果干预前,两组乳汁蛋白质、脂肪、糖含量及热能,产妇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乳汁脂肪、糖含量及热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汁蛋白质含量和产妇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乳汁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乳汁脂肪、糖含量及热能均显著升高(均P0.05),产妇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干预后,母婴同室同床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母婴同室不同床组(均P0.05)。母婴同室同床组新生儿每天哭闹3次比例显著低于母婴同室不同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同室同床管理模式可提升产妇乳汁质量,促进新生儿神经发育,减少其哭闹次数,且对产妇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抽样调查,约40%以上的中老年夫妻分床而卧,农村明显高于城镇。分析其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种因素:1、随着岁月的流失,不少中老年夫妻感情淡化,认为夫妻同床是青年人的“专利”,于是便与老伴分床而卧,甚至停上或拒绝性生活。2、怕子女说闲话、看笑话,认为已经子孙满堂,再同床会被下  相似文献   

8.
古人云,所谓夫妻者,“生同床,死同穴”也!但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年夫妻因为种种原因,不再同床共枕。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如无特殊情况,老年夫妻最好不要分居。从医学及心理学角度看,夫妻共同居住有如下好处。  相似文献   

9.
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研究,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1-3].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特定蛋白质群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出现,并发挥不同作用的结果.心脏疾病相关蛋白质的整体、动态、网络研究将直接从蛋白质水平来探讨心脏疾病发生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变化,从而阐明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为心脏疾病治疗提供新手段和思路.本研究就心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与人》2013,(1):8
俗话说"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芬兰最新研究发现,每天一两次拥抱的保健作用甚至比每天吃一个苹果更好。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最新研究发现,经常拥抱可降低心脏病危险,战胜压力和疲劳,提高免疫力,抗击炎症和缓解抑郁。新研究负责人简恩·阿斯特罗姆博士表示,仅仅10秒钟的拥抱就可以降低血压,拥抱之后,体内催产素等让人产生良好感觉的激素水平会上升,而皮质醇等压力激素水平则会下降。拥抱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会导致一系列的生化和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1.
近来,“分床族”这一名词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面对这种观念,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分床而睡或多或少会影响夫妻交流和夫妻感情,更有人认为同床是夫妻身份的一种象征。那么,“分床族”究竟是对是错呢?  相似文献   

12.
《大众健康》2012,(7):14-14
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蛋白质在高龄实验鼠体内含量远高于幼鼠,如果使实验鼠体内不再产生这种蛋白质,其患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正>英国巴斯大学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摄入过多糖分可能会导致阿尔茨海默症。这项研究发现了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血糖水平"临界点"。研究人员表示,一旦血糖水平超过了这个临界点,就会抑制一种关键蛋白质发挥作用,这种蛋白质可对抗与痴呆症相关的脑部炎症。  相似文献   

14.
近来,“分床族”这一名词频频出现于各种媒体,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面对这种观念,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他们认为分床而睡或多或少会影响夫妻交流和夫妻感情,更有人认为同床是夫妻身份的一种象征。那么,“分床族”究竟是对是错呢?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的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SELDI)技术是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中有力的技术平台,能将数以千计的蛋白质迅速检测出来,使得"发现基础上的研究"成为可能.生殖系统的疾病,并非均由遗传变异引起,许多分子水平的变化发生在翻译后蛋白质的修饰.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从分子水平了解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有一些疾病的症状会在夫妻性生活中表现出来,因此夫妻双方如果在性生活中发现一些异常现象,则要相提醒,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生产和使用CCl_4和氯乙烯的工人进行了肝功能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工人长期在较高浓度的CCl_4和氯乙烯车间劳动,接触CCl_4工人的血浆皮质醇水平降低占25.9%,氯乙烯工人血浆皮质醇水平升高占21.7%,但未发现皮质激素水平改变与肝损害间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组成和动态变化的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离子化(SELDI)技术是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中有力的技术平台.能将数以千计的蛋白质迅速检测出来,使得“发现基础上的研究”成为可能。生殖系统的疾病,并非均由遗传变异引起,许多分子水平的变化发生在翻译后蛋白质的修饰。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从分子水平了解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床眠",显然,在很多人看来,两人结成夫妻,同床而眠是个很大的福分。而夫妻同居一室、同宿一床的传统习俗可谓千古相传,成为中国人对于婚姻关系中二人世界的基本规约,但近年来夫妻分床有益健康的说法却开始越来越多。如此截然不同的观点让人迷惑,到底夫妻分床睡好不好呢?  相似文献   

20.
晨风 《药物与人》2007,20(8):66-67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老年人是分床而睡,还是同床共眠?"作为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夫妻共用一床本不是什么稀奇事,但究竟老年人是否合适同床而眠,却很少有人知道。美国《纽约时报》曾经报道了社会学教授罗森布拉特博士的睡眠研究后发现,同床共眠是维持夫妻关系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