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介绍一种基于 C8051F020单片机和 PTR2000模块的心电采集和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对心电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采集到的心电数据以无线的方式传送到 PC机,由 PC进行处理和显示.该系统能对患者心电进行实时无线监护,允许患者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远程心电监护系统,满足众多心脏病患者在医院之外享受医疗保健的愿望。方法:采用ECG105单通道心电板采集心电信号.并进行相应的预处理;通过串口将心电数据传入计算机,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号分析处理功能.采用LabVIEW平台研制出基于虚拟仪器的远程心电监护系统。结果:在实时显示心电波形的同时,可对已保存的心电记录进行回放和分析.可对心率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和报警,并可实现心电数据的远程传输。结论:方便地实现了心电信号的显示、存储、回放、诊断分析以及远程通信,系统将大部分需要由传统硬件检测电路来完成的功能改由软件来实现.便于今后的功能扩展。强大的功能及低成本为众多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3.
心电除颤器是使危重患者起死回生的一种急救设备,本文对心电除颤器的作用原理、类型进行了有关的探讨.并对心电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有关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无线传输与手机显示系统,可用于家庭或社区范围内的心电监测.方法:首先通过心电采集模块提取被监测者的心电信号,然后利用MSP430F149单片机进行A/D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文件适当处理后经串口发送至蓝牙模块,再无线传输至智能手机,存储在手机的安全数码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上.智能手机端通过设计蓝牙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开发类实现与下位机通信,可打开已存储的心电数据文件并绘制成心电波形图,观察心电图是否有明显异常.结果:该系统能正常采集到人体心电信号并无线传输至手机进行显示,无线传输距离为10 m.结论:该系统的设计有利于家庭其他成员或监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电状况,以实现对家庭患者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孙丽华 《社区卫生保健》2011,(4):276-276,287
“远程心电网络会诊系统”亦称“心电网络系统”。是通过网络、现代心电学、先进的12导心电终端等,形成连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家庭的网络,集医疗、保健、急救、会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工作系统。随着社区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2009年5月心电网络会诊系统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至今已有502例社区患者接受了实时心电网络会诊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便携式动态心电信号数据采集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携式动态心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是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设备.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心电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主要就心电信号的专用放大电路和心电数据采集系统的动态校零技术的硬件设计及数据预处理软件的有关算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对采集的患者心电信号实时准确显示并计算心率,进一步对患者心电数据进行分析与存储。方法利用LabView平台将无线接收终端通过虚拟串口传递的心电数据进行校验、滤波、显示并计算心率。采用界面模式为下拉菜单式界面,使波形显示画面更为简洁,能够适应更小屏幕(如PDA等小型设备),并利用LabView的文件读写函数存储患者心电信息。结论实现了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上位机心电波形及心率显示和存储功能,使普通PC或PDA均能充当此无线心电监护系统的显示终端,降低了产品成本。经心电模拟器验证,波形显示效果和心率计算精度满足临床监护需要。  相似文献   

8.
张志  何晓英  袁平  李小刚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76-5177
目的 探讨心电异常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收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6月~2011年6月入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18例,入院后2d内常规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电异常发生率为76.6%,死亡率高达47.3%,明显高于无心电异常的脑出血患者11.8%,ST段弓背向上抬高(50.6%)、长Q-T间期(29.1%)、房性期前收缩(27.8%)为死亡患者中多见的心电异常类型.结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心电异常发生率高,近期死亡率高,心电异常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阐述我院心电网络信息系统建设的解决方案,重点对ECG-NIS的数据库接口和数据交互方式进行了描述。此系统可以结合我院已有的各种心电设备形成高效的无纸化心电信息网络,从而实现患者各类心电图院内共享,院外实现远程诊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通过应用穿戴式心电设备,建立心电快速筛查系统,实现心电图检查、数据采集和传输、报告打印闭环式自助流程,并与院内HIS系统进行对接,形成心电快速筛查的新型智能模式。从硬件、软件、可穿戴心电检查设备等方面介绍了心电快速筛查智能模式的设计,并对其实施路径及技术方案进行简要阐述。通过心电快速筛查系统的配置,可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心电检查的及时性,依托云平台构建多医学中心集团化部署,从而提高基层单位的心电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电话传输式心电远程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介绍的电话传输动态心电监护系统(TTM)由患者佩带的袖珍式心电监护盒和中心监护系统组成。袖珍监护盒对患者心电进行监护和初步分析,存储异常心电并报警。患者可随时将已存储的或实时的心电信号通过公用电话网以数字调制方式传送至医院监护中心,使医生能及时地诊断,提供救治指导或组织挽救,监护中心可对所有信息存档,以便对病情发展和用药效疗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一个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特性的心电信号采集系统,以满足长时间监测患者生理状况的需求.方法:采用ADAS1000低功耗心电图模拟前端与MSP430F5529微控制器,利用串行外设接口总线实现模拟前端的配置以及心电数据的回读.结果:该系统可对正常活动状态下的患者做24 h动态心电监测,采集的数据准确可靠.结论:该系统实现了印制电路板的一体化集成,功耗低,可用于由电池供电的便携式应用(如穿戴式设备)中.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而建立心电的网络远程监测将极大的有助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局域网,GMS/CDMA无线传输模式的心电网络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实时监护,从而方便患者与医护人员随时进行沟通。经过临床测试受到医疗界专家和心脏病患者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进行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像监视系统。方法:利用Labview软件采集处理心电信号,当心脏病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可通过WLAN将患者的心电监视图像以及心电数据传送到救治医院或社区医院,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及远程救助。结果:基于Labview的软件心电采集系统能够准确优质的采集心电信号;调整后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可以进行更好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工作。结论:基于Labview图形编程,可以使心电监护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调整信号处理策略。本研究设计的心电监护网络系统也是研究心电信号检测新方法的理想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心电监护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设计语言,设计了一套家庭用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在实时显示心电波形的同时,对心率是否异常进行显示、判断和报警,并可对已保存的心电记录进行回放和分析.系统将大部分需要传统硬件检测电路完成的功能改由软件来实现,便于今后监护范围的扩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时显示延时小于2秒,可满足实时监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非侵入性临时心脏起搏实验装置方面的一些研究工作.作者利用一块工控机主板、一些IC芯片和其他元件构成该实验装置的硬件,用C 语言编写它的软件.实验装置具有初步智能化的某些功能.它可以识别某些心律失常.本系统的软件包括主程序、RS-232C通信程序、打印模块VxD、起搏控制模块VxD、心电预处理程序和识别程序等.起搏产生电路采用精确控制起搏电流的设计方法设计.通过编写串口通信的动态链接库(DLL)实现工控机系统和心电模块之间的通信.为了提高识别率,心电信号经过滤波等实时处理.本系统计算若干心电参数,以便识别某些心律失常.本系统采用MIT/BIH心电数据库来验证心电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罗中宁  招静 《现代保健》2009,(29):29-30
目的探讨心肌炎在心电综合分析系统的表现及与普通心电图的结果对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别对13例患者进行心电综合分析系统及普通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电综合分析系统的各项结果与普通心电图对比:频谱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及心向量图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电综合分析系统比普通心电图对心肌炎诊断的帮助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目前心电监护系统在穿戴式、实时性和数据分析上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基于穿戴式智慧衣的心电远程实时监护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穿戴式智慧衣、Android智能手机App和私有云服务器3个部分。通过穿戴式智慧衣实时采集老年人心电信号。Android智能手机App通过无线蓝牙技术接收心电数据,实时传输心电数据到私有云服务器。私有云服务器接收智能手机传输的心电数据,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心电分类算法对心电数据进行房颤检测。云端服务器的云端心电图实时监护平台实时显示心电图和心电分析结果,辅助社区监护人员监护老年人心电。结果:心电分类算法的房颤检测效果较好,该系统的心电数据采集和数据远程传输可靠,监护功能运行正常。结论:该系统可以在社区中对老年人进行心电远程实时监护和房颤检测。  相似文献   

19.
基于Internet与无线通信的远程心电实时监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的可对患者进行远程心电实时监护的系统,完成了硬件及软件包的开发。该系统运用了无线射频和Internet技术。实现了便携式和远程的设计要求,可实现从医院到患者家中的远程集中监护。监护中心接收到心电数据,并在服务器端实时显示波形的同时,通过R点标定实现了心率计算。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远程实时监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型计算机、心电放大器和A/D卡,配以功能丰富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心电向量图的彩色分时显示、参数计算、快速打印,克服了早期心电向量图泪点密集、误差大的缺点,并着重从软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