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72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影响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状况的因素。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 ,整群抽样调查北京市某二级甲等医院门诊及病房医生和护士共 2 99名。结果 不同性别医生之间除了心理紧张反应得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外 ,其余各项得分均无差异 ;医生与护士在任务过重、角色界限不清和责任感 3项得分及修养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不同受教育程度医护人员在职业任务、角色界限、责任感和修养的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 ;不同年龄者在业务技术和人际关系紧张反应及躯体紧张反应和理性处事得分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门诊医护人员与病房医护人员在个人紧张及个人应变能力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医护人员的职务、受教育程度、年龄、工作地点等与职业紧张有很大关系 ,应该加强对紧张反应强烈的医护人员的防护 ,减少由于紧张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源、紧张反应及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2008年5-6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辽宁省20所综合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4602名医护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为75.5%.应用职业祭张量表(OSI-R)及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紧张反应在职业紧张源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作用.以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源为自变量,紧张反应为中介变量.抑郁症状为因变量,建构职业紧张源、紧张反应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该模型.分析变量间的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结果 医生的最终模型拟合效果指标分别为:RMSEA=0.028,SRMR=0.050,CFI=0.912,TLI=0.901,IFI=0.913.护士为:RMSEA=0.025,SRMR=0.048,TLI=0.900,CFI=0.911,IFI=0.912,本研究所建构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医生任务冲突对抑郁症状的效应最大,护士任务过重对抑郁症状的效应最大.结论 医护人员紧张反应在职业l紧张源对抑郁症状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职业紧张源对抑郁症状的影响即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3.
职业紧张与紧张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和职业意识 ,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增强竞争能力以应对激烈的知识竟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紧张的社会环境[1] 。 1994年联合国报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 ,指出 :“世界正在变成充满紧张的世界”[2 ] 。职业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一方面要承受着与一般人群相同的健康问题的挑战 ,同时他们在工作环境中还经受着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危害和职业紧张因素的威胁。职业紧张是普遍存在的。一般认为[3] 任何职业的工作人员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4.
医生与护士职业紧张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为了探讨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方面的差异。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测试指标OSI对108 名护士、75 名男医生和70 名女医生进行了测试,对样本进行年龄和婚姻状况配对,资料使用t检验和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医生比护士经历了更多的紧张,女医生躯体不适得分非常显著的高于男医生,医护人员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和躯体不适回归方程的主要预测因素不尽相同。结论 提示医护人员对各种紧张因素的反应存在着差异,而且中和缓解因素在紧张因素- 紧张反应这一因果关系链中修饰作用人群间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分析758例医护人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务、夜班情况、每周工作时间、福利待遇满意度及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之间的关系。结果:758例医护人员中共有422例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55.67%,经单因素分析,医护人员在年龄、婚姻状况、职务、夜班情况、每周工作时间、福利待遇满意度及医患关系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高付出-高回报、低付出-低回报、高付出-低回报均与抑郁症状均具有密切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紧张程度越高,对抑郁症状的释放率越大。结论:医护人员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制订有效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医护人员精神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例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强度。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对96名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了测试。结果:职业任务得分护士组为146.06±15.83,对照组为127.04±14.1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紧张源为责任感、任务过重和任务不适应。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护士组为26.25±7.14,对照组为21.06±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护士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为27.31±6.35,男护士为22.04±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职业任务总分男护士为155.31±15.24,女护士为142.73±15.82,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男女护士职业紧张源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探讨职业紧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某市三级医院3所,从中随机抽取临床各科室医护人员1100例,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其职业紧张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30~40岁年龄组医护人员生活质量最差,学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生活质量较医技科室医护人员差(P0.01)。随着职业紧张水平的升高,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分是下降的(P0.01),应对资源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得分也越高(P0.01)。躯体紧张反应、任务过重、业务紧张反应和任务冲突是医护人员生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任务过重是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的生活质量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学历的增高生活质量具有下降趋势,职业紧张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增加应对资源能够降低职业紧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州地区三甲医院医护群体职业紧张水平及其体检血脂异常的情况,完善本地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和血脂异常患病率的流行病资料。方法收集和分析2017年1~12月间温州地区三甲医院医护人员体检资料,纳入1275例医护人员,运用职业紧张调查表(Occupational stress Inventory Revised Edition,OSI-R)评估职业紧张水平,实验室检测血脂水平,对职业紧张状况与血脂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医护人员OSI-R总得分(392.46±26.88)分,高于常模(P0.05)。其中男性医护人员的OSI-R总得分(398.46±19.27)分高于女性医护人员(386.49±18.95)分(P0.05),血脂水平高于女性(P0.05);医生OSI-R总得分(399.65±20.12)分高于护士(386.31±19.79)分(P0.05),血脂水平高于护士(P0.05);不同科室职业紧张程度不同,急诊科OSI-R得分最高;不同科室之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吸烟和饮酒因素后,职业紧张与血脂异常有相关性(P0.05)。结论温州地区大医院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和血脂异常率均较高,职业紧张有可能会增加医务人员发生高血脂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量相关文献为依据了介绍了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和主要的紧张反应,简述了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影响因素制订的预防措施;提出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医护人员的生命质量,医护人员的生命质量有待关注,职业紧张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量相关文献为依据了介绍了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和主要的紧张反应,简述了职业紧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分析了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针对影响因素制订的预防措施;提出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医护人员的生命质量,医护人员的生命质量有待关注,职业紧张与生命质量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强度.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 )对96名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护士组)和72名非卫生部门脑力劳动者(对照组)进行了测试.结果:职业任务得分护士组为146.06±15.83,对照组为127.04±14.17,差异有显著性(P<0.01),主要紧张源为责任感、任务过重和任务不适应.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护士组为26.25±7.14,对照组为21.06±6.60,差异有显著性(P<0.01 ).女护士心理紧张反应因子得分为27.31±6.35,男护士为22.04±6.39,差异有显著性(P<0.05 );职业任务总分男护士为155.31±15.24 ,女护士为142.73±15.82 ,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明显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男女护士职业紧张源不同.  相似文献   

12.
医生职业紧张与健康关系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职业紧张指标测量工具,对188名医生的心理卫生水平。躯体不适状况,职业紧张因素,工作满意感,行为类型和就付紧张能力进行测量,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心理卫生水平和躯体健康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行为类型躯体不适状况,工龄和工作满意感是心理卫生水平的主要预测因素,而行为类型心理卫生水平是躯体不适状况的主要预测因素,职业紧张因素,应付紧张能力和自主控制能力对躯体不适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紧张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化的今天 ,紧张是最普遍的医学心理问题之一 ,过度紧张会导致疲乏、焦虑、压抑和工作能力下降 ,甚至发生心身疾病。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人们逐步重视职业心理卫生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医院工作环境中护士职业紧张的原因及对策。1 概念紧张是一种状态 ,是紧张源所致机体内各种变化所构成的特异症侯群表现的状态 ,这些症侯群包括心理的、生理的、行为方面的反应或变化[1] 。职业紧张是在某种职业条件下 ,客观要求与个体应对能力之间失衡所致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2 ] 。护士职业紧张是护理工作中各种需求与护士的心理、生理素质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南充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评价其职业紧张水平。结果:研究组个体紧张反应及各子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卫生技术人员常模(P<0.01);个体紧张反应及各子项与职业任务及各子项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个体应对资源及各子项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任务冲突、任务不适、理性处事、工作环境和自我保健(P<0.05)。结论: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反应水平较高,控制或消除工作中的紧张因素及增强个体应对资源是减少职业紧张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邹艳艳  甄亚琴  李文玉  丁清 《安徽医学》2015,36(11):1412-1414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职业紧张的对应措施。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将医院工作时间大于6个月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基本资料调查表及职业紧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有效调查问卷573份,有效回收率为95.5%;本研究个体紧张反应及各子项目均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医护人员紧张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环境、社会支持、任务冲突、任务不适和任务过重。结论医护人员普遍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水平,管理者应采用三级预防的综合措施,从紧张的来源、提高个人紧张敏感度、发展响应更敏感的管理系统3个方面着手,减轻医护人员紧张心理,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医生工作倦怠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10月至11月随机抽取辽宁省具有代表性的3个大、中、小城市的6所综合医院工作6个月以上的373名医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应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测量医生的工作倦怠,应用工作内容问卷(JCQ)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测量医生的职业紧张。结果 医生工作倦怠平均得分情感衰竭为11.80±6.94、消极怠慢为6.22±5.45。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化系数的顺序,影响医生情绪衰竭的职业紧张因素依次为:外在付出、内在投入、决策自主、心理要求;影响消极怠慢的因素为:外在付出、回报和内在投入。结论 医生职业紧张对工作倦怠有显著影响,应降低医生职业紧张程度,改善医生的工作倦怠,提高其生命质量及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程度。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460例中小学教师和319例非教师进行了测试。结果 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表现在工作任务过重和不良的工作环境;教师职业紧张程度和紧张反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低年龄段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男教师以职业紧张强度和紧张反应显著高于女教师(P<0.01) ;中学教师,尤其是男教师职业紧张程度又显著高于小学教师(P<0.05)。结论 改善中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减轻工作压力,保护和促进他们的健康,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有效干预护士的职业紧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74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成渝两地技术人员常模比较,护理人员的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92.14±0.69)明显高于常模值(84.78±18.16),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123.98±0.68)明显低于常模值(130.02±1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与个体紧张反应呈正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1);乐群性、敢为性、自律性、有恒性、稳定性、敏感性与个体紧张反应呈负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状况与人格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内科护士职业紧张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工作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工作,它不但要求护士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以及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使护士感受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作者探讨了护士职业紧张的原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昆明地区护士职业紧张与腰背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护士的职业紧张和腰背痛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昆明市5所医院的132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付出-回报失衡模式研究职业紧张,以VOH Korff量表评价腰背痛的情况,运用Epidata和SAS8.2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 护士付出-回报比平均值为1.21,表明处于较高的职业紧张状态;职业紧张与腰背痛的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职业紧张组是低职业紧张组患腰背痛的1.77倍(P<0.05).结论 职业紧张与护士腰背痛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