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通道蛋白4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创伤性脑水肿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用干/湿重法和Evans蓝(EB)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 TBI后6 h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增高,伤灶周围水肿区星形胶质细胞足突AQP4表达开始增高,24 h达高峰,伤后5 d未恢复正常.AQP4表达与脑组织EB含量的变化呈正相关(r=0.957486,P〈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AQP4水平的变化与颅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及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在大鼠创伤性脑水肿中的表达及其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方法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用磁共振成像(MRI)对大鼠脑水肿进行检测,干/湿比重法和伊文思蓝(EB)测定法观察大鼠TBI后不同时相脑组织含水量和BBB通透性的变化,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QP-4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蛋白的表达。结果TBI后MRI表现为T1WI的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高信号。TBI后4h伤区脑组织含水量及EB含量开始增多,AQP-4 mRNA、AQP-4蛋白表达开始增高并逐渐上升,24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伤后72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AQP-4 mRNA、AQP-4蛋白表达与脑组织的含水量及EB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早期AQP-4 mRNA、AQP4蛋白表达的变化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可能通过上调水通道蛋白AQP-4的表达,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参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梁珊  李灼日  杨竹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199-2201,2205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内的表达,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5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高压氧处理组(HBO组),以四动脉阻断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I/R组和HBO组按再灌注的时间不同分为四个亚组,每组15只,即动物缺血20min后分别再灌注6h、24h、3d和5d,HBO各亚组在再灌注后分别行不同次数的高压氧处理。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4的表达。同时观察HB0对脑水肿和AQP4表达的影响。【结果]Sham组AQP4表达较低,在缺血损伤后表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增加,给予HB0后AQP4的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结论】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AQP4表达上升,脑水肿明显,给予HB0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鼠重度脑创伤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脑创伤中的作用。【方法16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创伤组,每组又按处死时间点即伤后4h、1d、3d、5d和7d分为五个亚组,每亚组6只。取伤区脑组织用干湿重法测含水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MMP-9mRNA和电镜检查。【结果】大鼠重度脑创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和MMP-9mRNA在伤后4h开始升高,1d达高峰,持续至3d,然后下降,7d达最低;除7d外脑组织含水量和MMP-9mRNA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重度脑创伤诱导MMP-9mRNA表达,MMP-9可能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在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大鼠局灶性脑损伤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水通道蛋白 4(AQP4)、蛋白激酶 C(PKC)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方法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CIR)组。通过绿色荧光蛋白 G FP 标识的 AQP4 示踪系统评价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水通透性,同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AQP4 和 PKC 的表达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结果CIR 后 6 h 大鼠开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含水量在 CIR 12 h 明显升高,24 h~3 d 时达到高峰;AQP4 表达在早期水平降低,从 12 h 逐渐升高,至 CIR 24 h 明显升高,3 d 达高峰;PKC 在 CIR 6 h 后缓慢增加,连续 5 d 维持较高水平。 结论脑水肿可能和 PKC、AQP4 的升高相关,PKC 可能在 CIR 早期通过磷酸化 AQP4 以降低 AQP4 的表达以延缓脑水肿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干预对大鼠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1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假手术组(15只)、常温实验组(75只)及亚低温实验组(75只)。亚低温实验组于脑内注血后给予持续4h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h,24h,72h,5d及7d时进行脑组织水含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测定,并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MMP-2/9表达水平。结果常温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BBB通透性及MMP-9表达水平均于术后6h时开始增高,于72h时达到高峰,至术后7d时仍明显高于常温假手术组;MMP-2在术后24h才开始有少量表达,于术后5d时达到高峰,至7d时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亚低温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水含量、BBB通透性及MMP-2/9的表达情况均与常温实验组接近,但其各项指标数据均较常温实验组明显降低。常温实验组和亚低温实验组大鼠MMP-9的表达与脑组织水含量及BBB通透性的变化均呈正相关,而MMP-2的表达与二者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亚低温干预可能具有抑制脑出血后MMP-2/9表达的作用,从而保护BBB,减轻脑水肿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继发脑水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20只)、模型组(90只)和EGCG组(90只),采用Feeney自由落体坠击法制备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EGCG组于制模后即刻腹腔注射EGCG生理盐水溶液100 mg/kg(10 mL/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每24 h注射1次,连用2 d。于给药后24、48、72 h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根据脑组织中伊文思蓝(EB)含量评价脑血管通透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给药后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均明显增加,SOD水平明显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组制模后24 h、72 h AQP4、GFAP阳性细胞表达评分(IHC评分)均明显升高;AQP4和GFAP蛋白表达水平〔积分吸光度(IA)〕明显升高,以制模后72 h变化更显著〔脑组织含水量:(89.71±0.94)%比(78.34±0.87)%, EB的含量(μg/g):9.13±0.66比2.71±0.72,SOD(U/mg):63.53±12.57比130.85±9.91,MDA(nmol/mg):10.19±1.47比4.57±0.74,AQP4 IHC评分(分):8.81±1.75比2.76±0.82,GFAP的IHC评分(分):9.47±1.32比6.71±0.52,AQP4蛋白表达(IA值):1.53±0.05比0.42±0.05,GFAP蛋白表达(IA值):1.45±0.05比0.62±0.04,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EGCG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和AQP4、GFAP的IHC评分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SOD水平显著提高,血管通透性明显下降,以制模后72 h变化更显著〔脑组织含水量:(86.59±0.89)%, EB的含量(μg/g):7.82±0.32,SOD(U/mg):107.58±10.87,MDA(nmol/mg):5.61±1.64,AQP4 IHC评分(分):6.92±0.71,GFAP的IHC评分(分):6.71±0.52,AQP4蛋白表达(IA值):1.14±0.06,GFAP蛋白表达(IA值):1.21±0.07,均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EGCG组大鼠AQP4和GFAP的阳性细胞数减少,颜色变浅。结论 EGCG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继发脑水肿的抑制作用与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及AQP4和GFA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B:Fc,益赛普)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K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及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建立脑损伤模型,益赛普组大鼠于脑损伤模型建立后30 min腹腔注射益赛普3.0 mg/kg,对照组及创伤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匀浆TNF-α的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NF-κB的阳性细胞表达,用干湿重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并应用电镜技术进行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创伤组比较,益赛普治疗组大鼠NF-κB、TNF-α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在电镜下观察,益赛普组大鼠脑组织损伤明显较创伤组大鼠轻.结论 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组织NF-κB及TNF-α表达增加,并与脑水肿程度相平行;急性脑损伤后应用益赛普治疗可以抑制脑组织NF-κB和TNF-α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9(AQP9)及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在大鼠缺血性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缺血组40只和假手术组20只。缺血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不造成缺血。在脑缺血6、12、24、48、72 h,通过光镜对缺血脑组织进行病理观察,检测脑缺血不同时程脑中伊文思蓝(EB)外渗的量,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梗死区AQP9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后,光镜下可见神经元变性坏死,界限不清,核仁消失,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周围间质增大,部分细胞坏死,胶质细胞增生;脑缺血后6h,脑组织EB含量开始增加,并随缺血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在缺血后48 h达到高峰。在海马、透明隔、脉络丛、大脑皮质等发现AQP9于缺血后6 h开始上升,与EB含量的变化相似,48 h达到高峰,二者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9的表达变化与EB呈正相关(r>0.67,P<0.05)。结论:脑缺血后AQP9表达变化与血BBB的开放和脑水肿的形成密切相关,提示AQP9可能是缺血性脑水肿形成的重要参与因素。  相似文献   

10.
郜旭  李莎  吴秀萍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0):925-927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脑内的表达,及γ-羟基丁酸(GHBA)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大鼠模型,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4的表达。同时观察GHBA对脑水肿和AQP4表达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AQP4表达较低,在缺血损伤后表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及伊文斯蓝含量增加,给予GHBA后AQP4的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结论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AQP4表达上升,脑水肿明显,给予GHBA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表明,神经节苷脂(GM1)通过激活神经营养因子,抑制毒性产物对神经元的损害,并且能够减少兴奋性氨基酸所引起的神经细胞的死亡起到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作用.目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同时应用GM1,观察两者对脑损伤大鼠恢复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成3组:损伤组(培养液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GM1组.脑损伤后4 d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的变化,并于脑损伤后24 h,3 d及伤后1,2,3,4 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在脑损伤后21~28 d进行Morris水迷宫试验.4周后处死大鼠行免疫组化、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及结论:脑损伤后4 d脑损伤周围组织AQP4及其mRNA的表达损伤组高于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高于神经干细胞+ GM1组(P 〈 0.05);移植后1,2,3,4 周,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及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移植4周后苏木精-伊红染色神经干细胞+ GM1组出现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学改变且软化灶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大鼠损伤灶脑组织中的BrdU阳性细胞数神经干细胞+GM1组高于NSCs移植组和损伤组.提示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联合应用GM1有协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临床研究证明,亚低温(33~35℃)能有效减轻继发性脑和脊髓损伤,对中枢神经损伤有确切的保护作用。目的:检测是否可以通亚低温治疗的方法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液压颅脑损伤仪,给予Wistar大鼠2.53.31~303.98kPa液压冲击力,制成重型液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脑损伤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亚低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后2组伤后6h将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到脑损伤灶内,亚低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同时给予低温治疗。伤后第3天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AQP4蛋白合成的变化,采用干湿比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伤后24h,3d及伤后1,2周行动物神经学缺损评分,2周后处死行免疫组织化学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亚低温治疗后,与脑损伤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相比,亚低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AQP4蛋白表达量及脑水肿程度也明显降低(P〈0.05),移植后1和2周,亚低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大鼠神经学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其脑组织切片中的神经元数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多(P〈0.01)。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立体定向移植联合亚低温治疗大鼠脑损伤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鼠的神经学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脑组织NF-κB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继发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84只雄性SD大鼠建立颅脑损伤模型,随机分为颅脑损伤组(TBI组,n=42)和rhEPO治疗组(TBI-rhEPO组,n=42),于预定时间点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通过光镜观察创伤灶及周围脑组织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NF-κB mRNA表达情况。结果颅脑损伤后12 h至7 d,TBI-rhEPO组NSS始终低于同一时间点TBI组(P<0.05);TBI组大鼠不同阶段NF-κB蛋白表达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NF-κB表达水平与TNF-α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519,P<0.05),且与组织炎症损伤程度一致,TBI-rhEPO组不同阶段NF-κB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TBI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应用rhEPO,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降低NF-κB、TNF-α的表达,从而抑制继发性炎症反应,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时伤灶中的白细胞对血脑屏障及病理改变的影响.为临床上脑外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成年大鼠120只.随机分成三组.即脑外伤组、脑外伤加注全血组、脑外伤加注白细胞组;每组又按处死时间4h,24h.72h,120h分成四个亚组,每亚组取5只行水含量与光镜、电镜检查,另5只检测伊文思兰含量。[结果]伤后4h可见脑水肿,72h达高峰,在第120h开始下降,而白细胞组在第120h仍持续;各时间点比较,白细胞组明显高于脑外伤组;病理学观察可见类似结果。血脑屏障开放呈双相模式,第一次开放于伤后4h,第二次开放为伤后72h,且明显高于24h与120h;且白细胞组于伤后120h明显高于脑外伤组与全血组。[结论]脑挫裂伤时,病灶中的白细胞可明显促进脑水肿与血脑屏障开放,加重脑损伤并延长脑水肿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应激性肝损害(HSI)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TBl组(B组),和Ala-Gin干预组(C组)。C组再分四个亚组分别于致伤后不同时间点3~24h给予Gln干预,各组大鼠均于伤后48h处死取材,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B组的ALT、AST较A组明显升高,SOD值明显低于A组,MDA显著高于A组,肝脏组织病理学可见变性、坏死等改变;c组各时点ALT、AST及MDA均较B组显著下降,SOD值明显升高,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显著改善,且伤后早期干预效果明显。【结论】TBI后可出现肝损伤,应用Ala-Gln对TBI后的肝损伤具有干预作用,且此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改善肝组织的氧化应激状态完成,并具有显著的时效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机制,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能量代谢产物三磷酸腺苷(ATP)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中、重型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患者10例,观察伤后24h内的血浆TNF-α和ATP等腺苷酸的含量变化,同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选择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颅脑损伤早期血浆TNF—α水平显著升高[(3.022±1.356)umol/L vs(1.248±0.121)umol/L,P〈0.01],同时ATP水平明显下降[(0.269±0.106)mmol/Lw(0.438±0.165)mmol/L.P〈0.01];TNF-α与ATP、ATP/ADP的变化均呈明显负相关(r=-0.702,P〈0.01;r=-0.63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可出现炎症细胞因子的明显升高,能量代谢产物ATP的下降可能是TNF-α介导的继发性损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