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湿热证患者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中NF-κB p65、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表达的影响,探讨清肾颗粒治疗CRF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68例CRF湿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实际完成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名。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加服清肾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 GFR)以及外周血中NF-κB p65、p-IκB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4.38%(27/32)和81.25%(26/32),优于对照组的54.84%(17/31)和51.61%(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SCr水平明显下降(P0.01),e GFR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正常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NF-κB p65、p-IκBα水平升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NF-κB p65、p-IκB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清肾颗粒能改善CRF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SCr、升高e GFR水平,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中NF-κB p65、p-IκB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消栓通脉颗粒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血栓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0.23 g.kg-1,ig)、消栓通脉颗粒组(32 g.kg-1,ig)。连续给药5 d后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血栓模型,造模后4 h连续给药,动态监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静脉壁核因子κB mRNA(NF-κB p50 mRNA,NF-κB p65mRNA),抑制因子κB mRNA(IκB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同一时间点,中药治疗组静脉壁NF-κB p50 mRNA,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IκBαmRNA明显增高(P<0.01);各组静脉壁NF-κB p50 mRNA,NF-κB p65mRNA表达随手术天数的延长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术后3 d达到高峰,而IκBαmRNA的表达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规律,术后3 d降到低谷;与复方丹参片组比较,在同一时间点,消栓通脉颗粒剂组NF-κB p50 mRNA,NF-κB p65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IκBα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消栓通脉颗粒剂可能通过调控NF-κB/IκB信号传导通路,减轻其介导的静脉壁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衰老状态下脾淋巴细胞磷酸化p65,IκBα,IκBε的表达特点,并探讨淫羊藿总黄酮(EF)的干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月龄(4 m)、27月龄(27 m)、27 m+EF组,其中检测IκBε,IκBα时,对27 m及27 m+EF组均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进行NF-κB阻断(即27 m PDTC及27m PDTC+EF组)。以SD大鼠脾脏分离的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blot方法,分别比较检测各组淋巴细胞磷酸化p65,IκBε,IκBα的差异表达。结果:衰老状态下,RelA(p65)、磷酸化p65,IκBα,IκBε的表达与青年组对比,均明显降低,对27 m组进行PDTC阻断后则愈加明显。而加用EF干预后,老年各组的以上指标表达均可明显上调。结论:衰老大鼠淋巴细胞中p65,IκBα,IκBε磷酸化蛋白表达明显不足,EF能够显著上调衰老状态下以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消栓通脉颗粒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血栓模型组、复方丹参片组(0.23 g·kg-1,ig)、消栓通脉颗粒组(32g·kg-1,ig).连续给药5d后采用下腔静脉结扎法制备血栓模型,造模后4h连续给药,动态监测各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点静脉壁核因子κB mRNA(NF-κB p50 mRNA,NF-κB p65mRNA),抑制因子κB mRNA(ⅠκB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同一时间点,中药治疗组静脉壁NF-κB p50 mRNA,NF-κB p65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IκBα mRNA明显增高(P<0.01);各组静脉壁NF-κB pS0 mRNA,NF-κB p65mRNA表达随手术天数的延长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术后3d达到高峰,而IκBα mRNA的表达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规律,术后3d降到低谷;与复方丹参片组比较,在同一时间点,消栓通脉颗粒剂组NF-κB p50 mRNA,NF-κB#5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IκBα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结论:消栓通脉颗粒剂可能通过调控NF-κB/IκB信号传导通路,减轻其介导的静脉壁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法,制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甲钴胺组,共5组,另设正常组,自第5周开始黄芪桂枝五物汤干预,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19. 40,4. 85,2. 43 g·kg-1·d-1)连续灌胃12周;甲钴胺组采用甲钴胺0. 25 mg·kg-1·d-1灌胃。实验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RAGE,NF-κB p65 mRNA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RAGE,NF-κB,磷酸化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含量,坐骨神经组织RAGE,NF-κB p65 mRNA含量,RAGE,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 01),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 01)。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IL-1β,TNF-α含量,RAGE,NF-κB p65 mRNA含量,RAGE,NF-κB p65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 01),黄芪桂枝五物汤高剂量组p-NF-κB p65/NF-κB p65显著降低(P0. 01),且呈剂量相关性,随黄芪桂枝五物剂量增加而效果明显。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阻断AGEs/RAGE/NF-κB信号通路中组织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抑制NF-κB激活及其引发TNF-α触发的氧化应激和过度炎症反应,从而避免细胞受损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毛果芸香碱诱发的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天麻素组、Toll样受体4 (TLR4)激活剂脂多糖(LPS)组、天麻素+LPS组,每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数,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海马组织活化半胱氨酸基天冬氨酸酶-3 (Cleaved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LR4、兔抗大鼠p-核因子-κB亚基p65亲和肽(p-NF-κBp65)和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电频率显著降低(P<0.05),波幅显著升高(P<0.05);血清和海马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TLR4和p-NF-κBp65蛋白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Bcl-2和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天麻素组和天麻素+LPS大鼠脑电频率显著升高(P<0.05),波幅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海马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TLR4和p-NF-κBp65蛋白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Bcl-2和p-IκB-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LPS组大鼠脑电频率、血清及海马组织IL-10水平、Bcl-2蛋白显著降低(P<0.05),血清与海马组织TNF-α与IL-1β水平、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TLR4、p-NF-κB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天麻素+LPS组大鼠脑电频率显著升高(P<0.05),波幅显著降低(P<0.05);血清及海马组织TNF-α与IL-1β水平、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TLR4、p-NF-κB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Bcl-2及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天麻素可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对毛果芸香碱诱发的癫痫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刺槐素(Acaceti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MDMs)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各浓度刺槐素(5 μmol/L,10 μmol/L,20 μmol/L,40 μmol/L)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筛选最佳剂量;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巨噬细胞,LPS(50 ng/mL)预处理BMDMs(0 min,10 min,30 min,60 min),加入刺槐素(10 μmol/L)孵育0.5 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磷酸化p65(p-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的表达,激光共聚焦观察核因子κB核转位情况。结果:CCK-8结果显示,5~40 μmol/L的刺槐素对小鼠骨髓巨噬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选择10 μmol/L刺槐素作为后续研究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不同时间刺激组p-p65、p-IκB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给予刺槐素治疗后,能显著降低p-核因子κB p65和p-IκBα的表达;刺槐素能抑制LPS介导的核因子κB p65核转位。结论:刺槐素的抗炎作用与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刺槐素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候选抗炎药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检测消痰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组织NF-κB通路的影响,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以化学干预为主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共32周。模型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维酶素组、消痰和胃方组。干预6周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痰和胃方组p-NF-κB p65表达降低(P<0.05),维酶素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消痰和胃方能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整体情况,较维酶素更优。结论:消痰和胃方防治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有可能通过干预NF-κB通路实现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建新  沈晓君 《河南中医》2013,33(5):681-68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兔血管内皮细胞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抗AS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含0.02%蛋氨酸和1%胆固醇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1],丹参酮ⅡA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胃管饲法给予丹参酮ⅡA,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血脂水平、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通路中p65表达情况及主动脉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丹参酮ⅡA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通路中p65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检验显示丹参酮ⅡA组兔主动脉AS病变明显延缓.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药理学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通路中p6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香丹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秽浊痰阻证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 [apolipoprotein E gene knock-out,ApoE(-/-) ] 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以及主动脉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天香丹防治AS的可能机制。方法48只8周龄ApoE(-/-) 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给予普通饲料室温饲养),高脂饲料复合气候箱干预组(36只)。喂养12周后,成功复制ApoE(-/-) 小鼠AS秽浊痰阻证模型后,分为3组:模型组、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1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IL-1β、TNF-α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IL-1β、TNF-α浓度低于模型组(P<0.01);天香丹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模型组主动脉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天香丹组、阿托伐他汀组NF-κB 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1);天香丹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香丹能够防治AS,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 p65信号通路的活性,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2.
魏晏  沈晓君 《新中医》2010,(4):89-90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 C)核因子(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葛根素组。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在普通饲料中加入1%胆固醇及0.02%蛋氨酸,葛根素组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每天给予葛根素0.2g/kg。饲喂9周后,麻醉采血,取主动脉-80°C保存。测定各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H E染色观察兔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主动脉NF-κB p65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明显升高,H DL-C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组兔血清TC、TG、LDL-C明显降低,H DL-C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理检验结果显示葛根素组AS病变显著延缓;葛根素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NF-κB p65表达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葛根素可以改善血脂异常,抑制AS时血管壁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调脂通脉解毒方对脑梗死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调脂通脉解毒方中剂量组(简称中剂量组)、调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心通脉饮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新西兰兔采用股动脉球囊扩张术建立AS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清心通脉饮低、中、高剂量[3.33,6.66,13.32g/(kg·d)]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兔作为正常组。各组均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麻醉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腹主动脉,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腹主动脉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腹主动脉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酶(p38MAPK)、核转录因子kappaBp65(NF-κBp65)、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及磷酸化p38MAPK、NF-κBp65、JNK、ERK(p-p38MAPK、p-NF-κBp65、p-JNK、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血脂水平和TNF-α、IL-1、CRP、IFN-β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腹主动脉p-p38MAPK、p-NF-κB、p-JNK、p-ER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心通脉饮中、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清心通脉饮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清心通脉饮各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TNF-α、IL-1、CRP、IFN-β含量明显降低(P0.01),腹主动脉p-p38MAPK、p-NF-κBp65、p-JNK、p-ER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腹主动脉内膜破坏,结缔组织增生,泡沫细胞形成,纤维斑块钙化,坏死;清心通脉饮高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动脉壁规整,平滑,未见明显脂质沉积,动脉内皮增生不明显。结论:清心通脉饮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下调p-p38MAPK、p-NF-κBp65、p-JNk、p-ERK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炎症微环境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48只SD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t MCAO)大鼠模型。32只造模成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16只。另设16只SD大鼠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中药组给予舒脑欣滴丸[45 mg/(kg·d)]连续灌胃7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第1、3、7、14、21天进行足失误神经行为学评价。第7、21天,HE染色观察脑和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结肠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肠中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p-I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个时间点足失误评分均升高(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缺血半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及相关因子有调控作用,从而拮抗AS的发生和斑块的形成。方法:56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四妙勇安汤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从实验第1d开始予相应药物干预,第10周末麻醉处死后取主动脉行NF-κB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并于实验0,3,6,10周动态检测血清中TNF-α、IL-1及MCP-1含量。结果:模型组粥样斑块中泡沫细胞NF-κBp65亚基表达丰富,用药组NF-κBp65亚基较模型组阳性细胞表达减少,四妙勇安汤对斑块区NF-κBp65亚基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清中TNF-α、IL-1和MCP-1含量显著增高(P<0.01),两给药组在各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L-1、TNF-α和MCP-1水平的作用(P<0.05或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可减少斑块区NF-κBp65亚基表达,同时具有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苦碟子注射液对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大鼠C6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IκBα/NF-κB蛋白活化的影响。方法将C6胶质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OGD/R模型组、苦碟子注射液组,采用OGD/R方法建立C6胶质细胞损伤模型。MTT法确定氧糖剥夺/复氧时间和苦碟子注射液的最佳有效浓度;LDH漏出率检测细胞死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IκBα/IκBα、p-NF-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 C6胶质细胞OGD/R时间为OGD24h/R6h,苦碟子注射液最佳浓度为1.25%。OGD/R损伤后,细胞IκBα和NF-κB的表达上调及磷酸化蛋白增加;苦碟子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细胞死亡率,降低细胞p-IκBα和p-NF-κB蛋白高表达。结论 OGD/R损伤C6胶质细胞,促进了IκBα/NF-κB磷酸化,苦碟子注射液可抑制C6胶质细胞中IκBα/NF-κB磷酸化活化,降低细胞死亡率,对胶质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振岳 《国医论坛》2022,37(3):33-35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中医辨证分型对NF-κB炎症信号通路、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51例不同中医证型的高血压前期受试者(高血压前期组)和30例正常血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受试者外周血清NK-κB p 65的磷酸化水平、热休克蛋白70(HSP 70)水平,分析中医辨证分型对二者的作用。结果:高血压前期组NF-κB p 65磷酸化活性及血清HSP 7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前期组组内比较,痰湿壅盛组NF-κB p 65磷酸化活性及血清HSP 70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高血压前期组NF-κB p 65磷酸化活性及血清HSP 7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在高血压病的早期阶段(高血压前期)即出现了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和应激反应;(2)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前期NF-κB p65磷酸化活性及血清HSP 70水平均高于其他3个证型,或可说明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程度和应激反应状态与中医辨证分型有关,或可作为对高血压前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3)对NF-κB炎症...  相似文献   

19.
探讨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NAFLD)的防治作用及机制。该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幼龄小鼠NAFLD模型,给予补骨脂颗粒剂(低、高剂量)治疗5周后,检测血糖、血脂(TC,TG,LDL-C,HDL-C)、空腹胰岛素、肝功能(ALT,AST)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含量、CD44蛋白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p-p65)及非磷酸化蛋白(p65)表达及其下游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补骨脂组HOMA-IR,ALT,AST,空腹血糖,血脂(TC,TG,LDL-C),肝脏TG含量降低(P0.01,P0.05),HDL-C水平升高(P0.01,P0.05),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改善,肝脏CD44蛋白表达减少,肝组织TNF-α,IL-8水平、p-p65/p65明显下降(P0.01)。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P0.05)。结果表明补骨脂对幼龄小鼠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还可调节其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的活性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复制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研究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各6只。4组均给予0.15%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3mL/d,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何首乌总苷150、25mg/(kg.d)(0.3mL/d),普罗布考组给予普罗布考0.3mL/d(与高脂饲料的质量比为1∶100)。饲养16周后进行指标检测。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部位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均可明显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NF-κB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何首乌总苷通过影响NF-κB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胶原纤维降解,从而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的破裂,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