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东省陆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8),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腘动脉、股动脉管径与血流变化.结...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如未得到有效重视和及时干预可能发展至截肢、死亡等。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运动方式及注意事项,旨在为护理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清晰的宣教素材,为促进患者有效运动、减少并发症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894-1895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者,根据是否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为对照组(无并发周围血管病变)与试验组(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分别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与酶法定量测定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并作对比分析。试验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与尿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具有重要的影响,2型糖尿患者要严格控制自身的C反应蛋白与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英才  周珺弘 《临床荟萃》2007,22(15):F0002-F0002
例1,男,60岁。因烦渴、多饮、多尿、消瘦乏力、手足麻木3年,右手食指疼痛破溃20天入院。病初诊为糖尿病,长期应用消渴丸等降糖药;于20天前出现右手食指发白,自发性持续性胀痛,以夜间为著,难以忍受,继之破溃,但无明显渗出,略肿胀,故来诊。既往无高血压病、风湿热等疾病。查体: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病变(PAD)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筛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89例,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踝肱指数(ABI)测定,排除掉ABI≥1.3(提示动脉钙化)患者16例,余下分为PAD组(ABI0.9)和非PAD组(0.9≤ABI1.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糖尿病并发症及降糖方案等情况,对可能发生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有26例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发病率为13.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及低密度脂蛋白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PAD患病率,医务人员应做好早期筛查工作,教育和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血脂及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5月对4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根据血管狭窄情况选择不同介入治疗方式,行下肢动脉造影及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结果 4例患者均有表现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下肢血管超声显示糖尿病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斑块、狭窄与血栓形成,病变累及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学的相关影响。方法:对我院接收并确诊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西洛他唑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血流学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0.0%),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与全血黏度血流学指标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学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的步行运动是否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行走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将129名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对照组64例。干预组采取为期6个月的步行运动干预(每周至少3次,每次间隔不超过4 d,建议每次50 min);对照组不进行运动干预,每2个月研究人员与其电话交谈1次,患者将近期的疾病信息(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吸烟习惯等)告诉研究人员。干预6个月后,用行走受损问卷与医疗成果简短格式调查,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行走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步行速度、躯体功能与心理状态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期6个月基于家庭的步行运动疗法,不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行走距离,但能增加该类患者的步行速度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护理中,针对该类患者应考虑采取此类基于家庭的运动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P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3~2007年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98%(96例/148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下肢血管病变。年龄,病程,24h尿蛋白(UAE),血尿酸(uA),血肌酐(cR),收缩压增高比例,周围神经病变(DPN)比例,冠心病(cHD)比例在有下肢血管病变中均显著增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总胆固醇(TCH),DPN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7,1.353,2.2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年龄,血脂,血压,血糖以及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增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全世界有近2亿糖尿病患者。我国的糖尿病人数在全球排列第二,仅次于印度,超过美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千万。而糖尿病患者因其导致的大小血管损害,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本文将着重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强化降糖或降压所带来的益处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对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糖尿病(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与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122例糖尿病患者按下肢血管病变情况分为有血管病变组(A组)和无血管病变组(B组),均用单尼龙丝法检测足部浅表触觉,用极限(limit)法检测双足部的振动觉,用温度感受器检测足部温度觉,并对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振动觉阈值明显高于B组,在温度觉异常和第一趾浅表触觉异常发病率上,A组亦明显高于B组。结论:有周围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于方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4):344-346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足是其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而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和特有的临床表现,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胆红素与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20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周围血管并发症分为无血管病变组(DM组,n = 102 )、周围血管病变组(PV组,n = 103 ).观察2组临床指标及...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而心、脑及外周动脉等大血管发生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欧洲糖尿病诊断标准协作研究(DECODE)指出餐后高血糖与大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且与心血管事件及其伴随的死亡率之间有独立相关性[1]。因而,探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寻找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大血管病变进程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已经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内皮功能的超声评价综述如下。1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机制与内皮…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的1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病史调查及体格检查,生化检查,胰岛素,C肽及相关免疫学检查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90例患者中无血管病变者79例(41.6%),有单种血管病变者52例(27、4%),2种血管病变者35例(18.4%),3种以上者24例(12.6%)。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糖尿病周同神经病变病程、糖尿病足病史、尿白蛋白、空腹和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与血浆空腹胰岛素和C肽、HDL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皿管病变是常见并发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血脂、血糖等多种因素相关,与微血管病变有关。其中年龄、高血压、空腹血糖和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超声血管检查能提供无创早期诊断.在临床中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18.
魏丹  刘奇让  白杨 《医学临床研究》2022,(12):1901-1903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抑素(FSS)、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110例T2DM患者(T2DM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10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统计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率,比较发生与未发生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效能。【结果】T2DM组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10例T2DM患者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率为29.09%,发生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合并高血压构成比以及血清三酰甘油、FSS、ANGPTL4水平与未发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SS、ANGPTL4、三酰甘油均是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SS和ANGPTL4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5.23 pg/L和730.69 pg/m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6和0.914。【结论】T2DM周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FSS和ANGPTL4水平均异常低,二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T2DM患者发生周围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强化组(44例)和非强化组(44例),强化组给予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非强化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患肢血管内径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HbA1c及HOMA-IR等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2 h餐后血糖、HbA1c及HOMA-IR等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强化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非强化组(P0.05);治疗前,两组ABI、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等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BI、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患肢血管内径等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强化组ABI、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均高于非强化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患肢血管内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肢血管病变的改善,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20.
肢体血管的重建术用于糖尿病外周大中血管病变,能够手术重建的血管包括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踝下,足背动脉弓以远的小血管及微血管病变则很难直接用外科手段进行重建。血管重建的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及血管腔内治疗,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相对于普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来讲,具有更广泛、严重、复杂等特点,所以近年来2种手术的结合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