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芪地糖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炎症因子IL-6、IL-18、TNFα、CRP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芪地糖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以及缬沙坦组。各组按照体重喂以同容积的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CMC);芪地糖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用CMC+芪地糖肾颗粒配制成三种不同浓度的药液给药;缬沙坦组用CMC+缬沙坦。各组均给药治疗12周后,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并检测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血清CRP蛋白水平。比较六组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及炎症因子IL-6、IL-18、TNFα、CRP水平差异。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炎症因子IL-6、IL-18、TNFɑ、CRP水平均升高,肾小管呈空泡样改变,病变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缬沙坦组IL-6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0. 01),各中药组CRP均有明显改善(P 0. 01),中剂量组TNFɑ、IL-6、IL-18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低剂量组IL-18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 0. 05),各给药组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结论:芪地糖肾颗粒可降低多种炎症因子水平,提示其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微炎症状态,从而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黄芪首乌合剂(HQSW)对实验性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游离脂肪酸(FFA)分泌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实验性MS大鼠模型,以HQSW(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灌胃治疗8周后,测定实验鼠血浆和肾皮质中FFA和AngⅡ浓度,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MS大鼠血浆和肾组织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而MDA、FFA和AngⅡ水平显著上升(P0.01)。经中药HQSW干预后,血浆和肾组织SOD活力显著上升(P0.05);同时MDA、FFA和AngⅡ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MS大鼠FFA和AngⅡ的分泌异常增多,伴有氧化应激反应异常,经HQSW的干预,上述异常状况得到改善,可能是其防治MS大鼠肾损伤的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生化指标及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N模型组(模型组)、肾炎康复片治疗组(中药组)、氯沙坦钾治疗组(西药组)。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并予药物干预。分别观察不同时期各组大鼠血糖、24h尿蛋白定量,12周末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Scr、BuN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12周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Podocalyx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24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12周末用药组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同期模型组(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血糖水平略低于同期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BUN、Scr水平显著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能够上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odocalyxin表达水平,对糖尿病肾病肾脏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真武汤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HMGB1/Beclin-1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真武汤治疗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通过注射盐酸阿霉素制作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第5天,肾病综合征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真武汤12 g/kg、6 g/kg、3 g/kg剂量进行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泼尼松,剂量为0. 2 g/kg。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5 ml灌胃,所有大鼠每天均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 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HMGB1/Beclin-1蛋白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外周血中TNF-α、IL-4、IL-8相比其他组,含量明显增长(P 0. 05);肾组织中HMGB1、LC3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肾明显充血,与周围结缔组织黏连不可分,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表面微绒毛显著减少,胞核变形,染色质边集。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真武汤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肾组织微观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外周血中TNF-α、IL-4、IL-8含量降低(P 0. 05);肾组织中HMGB1、LC3及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 05),且真武汤治疗组具有剂量依赖性(P 0. 01)。结论:真武汤可通过有效抑制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子肾组织炎性因子表达,调节HMGB1/Beclin-1信号通路,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药"消渴汤"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肾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STZ方法制备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0.04 g·kg-1·d-1灌胃)、消渴汤低(1.5 g·kg-1·d-1灌胃)、中(3.0 g·kg-1·d-1灌胃)、高剂量(6.0 g·kg-1·d-1灌胃)组,另取正常大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灌药12周。12周末,检测空腹血糖(FPG)、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总蛋白(UTP),采集血清标本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采集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脏HE染色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病理结构变化,采用免疫印迹(WB)检测肾组织中COX-2、LDL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m ALB、UTP、FPG、血清TG、Scr、BUN水平、肾组织COX-2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消渴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Um ALB、UTP、FPG、血清TG、Scr、BUN水平、肾组织COX-2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消渴汤呈剂量依赖性下调大鼠尿Um ALB、UTP、FPG、血清TG、Scr、BUN水平、肾组织COX-2和LDLr蛋白表达水平,肾小球系膜病变及足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且高剂量组优于缬沙坦组(P 0.05)。结论:中药"消渴汤"可减轻D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糖脂代谢及提高肾功能情况,这可能与下调肾组织COX-2、LDLr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绞股蓝颗粒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表达的影响,以了解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单侧肾切除加STZ注射法改良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绞股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及缬沙坦对照组),观察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组织AngII,ET-1含量变化,AT1RmRNA及ETAR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肾组织AngII,ET-1含量显著减少,AT1RmRNA及ETARmRNA明显下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绞股蓝颗粒可用于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RAS系统及内皮素系统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通络方对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MN)提供依据。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中药组,各组按相应剂量灌胃,于第4周末观察24 h尿蛋白定量(UTP)、血清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留取肾脏组织,用免疫荧光、光镜、电镜来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法测Nephrin、Podocin mRNA在肾脏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其余三组TP、Alb均明显降低而TC、TG、UTP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出现损害,肾组织中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UTP、TC、TG均明显降低,TP、Alb均明显升高,肾脏病理损害较轻,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5)。贝那普利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通络方可明显降低膜性肾病大鼠的尿蛋白、升高血白蛋白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对膜性肾病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基底膜的增厚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肾脏病理损伤,能够上调膜性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 mRNA的表达,延缓膜性肾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蝉花菌丝对AngⅡ作用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纤连蛋白层(FN)、黏连蛋白(LN)分泌的影响,揭示蝉花菌丝防治高血压肾损害作用的机制。方法:以AngⅡ作用下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观察空白对照组、AngⅡ对照组和蝉花高、中、低剂量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FN、LN分泌的情况,采用SPSS 20.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AngⅡ组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FN、LN的分泌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与AngⅡ组比较,蝉花各剂量组的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ColⅢ、FN、LN分泌均有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蝉花高剂量组ColⅠ分泌低于蝉花低剂量组(P 0. 05),蝉花高、中剂量组FN分泌低于蝉花低剂量组(P 0. 01),蝉花高剂量组LN分泌低于蝉花低、中剂量组(P 0. 01,P 0. 05),不同剂量的蝉花组之间存在量效相关关系。结论:蝉花菌丝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干预肾纤维化进程,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肾小管上细胞细胞外基质的分泌进而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损害中作用及厄贝沙坦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 组、糖尿病肾病DN组、厄贝沙坦DI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量、24 h尿白蛋白定量(24 h UTP)、血糖(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重指数(KI);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MCP-1、ICAM-1蛋白的表达,RT-PCR观察MCP-1 mRNA、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N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加重,24 h尿量、24 h UTP、KI、BG、Scr、BUN、肾脏组织中MCP-1mRNA和ICAM-1mRNA及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N组比较,DI组大鼠BG、BUN、Scr有所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其余指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ICAM-1在糖尿病肾病肾脏损害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厄贝沙坦能够减轻糖尿病肾病肾组织MCP-1、ICAM-1的表达,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积雪草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肌动蛋白(α-SM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1表达的影响,为临床上应用积雪草延缓肾衰竭提供依据。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积雪草大剂量组、积雪草小剂量组、对照(福辛普利)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均成功建立UUO大鼠模型,术后21 d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肝、肾功能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TGF、α-SMA、HGF、MCP-1的表达部位及含量。结果:模型组CTGF、α-SMA、MCP-1的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药物干预组指标低于模型组(P<0.01);药物干预组HGF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积雪草大剂量组的表达高于小剂量组(P<0.01),但与福辛普利组相似(P>0.05)。药物干预组BUN水平下降,Scr、ALT、AST变化不明显。结论:积雪草可通过上调UUO大鼠肾组织HGF的表达,抑制UUO大鼠肾组织CTGF、α-SMA、MCP-1表达而实现其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的作用,大剂量组与福辛普利组作用相似,且没有明显的肝肾毒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s)及其受体Tie2在大龄GK大鼠肾皮质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自发性糖尿病动物(Goto—Kakizaki,GK)大鼠(GK组),在52周时取肾皮质进行病理切片,光镜检查;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Re—alt—time 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肾皮质血管生成素Ⅰ(Angiopoietin Ⅰ,Ang Ⅰ)、血管生成素Ⅱ(AngiopoietinⅡ,AngⅡ)、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并与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DM组)及正常SD大鼠(SD组)肾皮质进行比较。将Ang Ⅰ、AngⅡ、Tie2和VEGF与肾小球体积和肾小球细胞外基质(ECM)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与SD组比较,GK组大鼠光镜下无病理改变;而DM组大鼠出现肾小球肥大和系膜基质增生;电镜下观察到GK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GK组肾皮质AngI、AngⅡ、Tie2、VEGFmRNA表达与SD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AngⅡ和VEGF mRNA表达较DM组显著性减少(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GK组大鼠与SD组相比其肾皮质Ang Ⅰ表达显著性增高(P〈0.05),而AngⅡ、Tie2和VEGF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AngⅡ、Tie2和VEGF与肾小球体积呈显著正相关,VEGF与肾小球ECM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龄GK大鼠仅有轻微早期糖尿病肾脏改变,Ang Ⅰ表达增高可能是GK大鼠不易发生严重糖尿病肾损害的原因之一,AngⅡ和VEGF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血管增生和ECM增多。  相似文献   

12.
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肾脏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肾功能及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AAC术后的24只雄性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缬沙坦组、高剂量缬沙坦组),另选8只作为假手术组。治疗10周后,测各组大鼠颈动脉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使用Masson染色评估肾间质纤维化,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肾脏血管紧张素(AngⅡ)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颈动脉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尿mAlb、血浆及肾脏AngⅡ、CTGF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而Ccr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缬沙坦组颈动脉压、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尿mAlb、肾脏CTGF表达均明显下降,Ccr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低剂量缬沙坦组颈动脉压无明显变化,但其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缬沙坦可以有效地抑制AAC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肾脏AngⅡ与AT1受体结合,CTGF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连黄降浊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动脉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40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化湿颗粒对照组(中药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连黄降浊颗粒低剂量组(低剂量组)、连黄降浊颗粒高剂量组(高剂量组),8只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WKY组),给予相应浓度和剂量药物。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 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m Alb/Ucr)、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计算肾小管损伤指数(TII)和肾小球硬化指数(GSI),测量肾动脉中膜厚度(MT)、管腔内径(LD),检测VEGF表达,观察其中膜超微结构。结果:8周后,模型组SHR血压、m Alb、Um Alb/Ucr、血浆VEGF和AngⅡ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变严重,肾动脉重构明显。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SHR血压、m Alb、Um Alb/Ucr、血浆VEGF、AngⅡ、TII和GSI显著下降(P<0.01);肾动脉MT、MT/LD下降和VEGF表达减弱(P<0.01);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生、肥厚,内皮细胞脱落,中膜断裂改善,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SHR血压和m Alb、Um Alb/Ucr显著降低(P<0.01);TII、GSI,肾动脉VEGF表达和MT/LD有所下降(P<0.05),效果均不如高剂量组。结论:连黄降浊颗粒能够降低SHR血压、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肾组织病变,并抑制SHR肾动脉VEGF过度表达、AngⅡ分泌,逆转其肾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上腺髓质素(ADM)、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测定60例无肾病糖尿病患者、74例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AngⅡ、ADM、NO水平,探讨血浆ET、AngⅡ、ADM、NO水平变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将7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舒血宁治疗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ADM、AngⅡ、NO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较无肾病糖尿病患者血浆ET、AngⅡ、ADM水平明显升高(P〈0.01),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应用舒血宁治疗可使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AngⅡ、ADM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血浆NO水平明显升高(P〈0.01),UAER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浆ET、AngⅡ、ADM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舒血宁治疗可纠正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ET、AngⅡ、ADM、NO平衡失调,减少UAER,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肾炎消白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nephrin-mRNA、podoc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肾炎消白颗粒防治DN的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切除单侧肾脏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DN大鼠模型~([1]),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洛汀新)组、肾炎消白颗粒高剂量组、肾炎消白颗粒低剂量组共计5组。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尿微量白蛋白(m Alb);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组nephrin-mRNA、podocin-mRNA的表达。结果:肾炎消白颗粒能明显降低尿m Alb,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以低剂量组更为明显,低剂量组与洛汀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nephrin-mRNA、podocin-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肾炎消白颗粒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肾组织nephrin-mRNA、podocin-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肾炎消白颗粒可通过上调nephrin-mRNA、podocin-mRNA的表达,降低尿蛋白的排出,达到保护肾脏的目的,延缓模型大鼠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periostin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肾间质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18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贝那普利组,每组6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和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的mRNA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TGF- β1的蛋白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Ⅰ型胶原蛋白.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TGF-β1、Ang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贝那普利组上述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和TGF- β1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贝那普利组periostin和TGF- β1的mRNA表达则显著下调(均P<0.05).肾组织periostin蛋白表达与AngⅡ、TGF-β1和Ⅰ型胶原的蛋白表达以及肾间质纤维化积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2、0.781、0.776和0.825,均P<0.05).结论 梗阻性肾病大鼠肾组织periostin呈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黄葵总黄酮对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分成6组,黄葵总黄酮高、中、低(5. 0,10. 0,20. 0 mg/kg)剂量组、贝那普利组(3. 0 mg/kg);分别于尾静脉注射。对照组和模型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红细胞、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湿肾/体重和干肾/体重、(湿肾-干肾)/体重,Notch1、Jagged1、TGF-β_1、p-Smad3蛋白表达量以及Notch1、Jagged1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葵总黄酮各剂量组尿红细胞、BUN、24 h UTP、Scr、湿肾/体重、干肾/体重、(湿肾-干肾)/体重、Notch1、Jagged1、TGF-β_1、p-Smad3、Notch1mRNA、Jagged1 mRN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及贝那普利组相比,黄葵总黄酮低、中组尿红细胞、BUN、24 h UTP、Scr、湿肾/体重、干肾/体重、(湿肾-干肾)/体重、Notch1、Jagged1、TGF-β_1、p-Smad3、Notch1mRNA、Jagged1 mRN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Notch1mRNA与Notch1、Jagged1 mRNA、TGF-β_1、p-Smad3; Jagged1 mRNA与Jagged1、TGF-β_1、p-Smad3均为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黄葵总黄酮能阻断Notch信号通路通传导,抑制Notch1、Jagged1、TGF-β_1、p-Smad3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成肾小球肿大,降低肾脏蛋白的沉淀,最终对IgA肾病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与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整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饲养8周,筛选出有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把所有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糖尿病组(DM)、DED组。3组大鼠麻醉后下腔静脉取血;取阴茎组织,分别用于免疫组化观察AngⅡ受体分布量的变化以及放免法测定组织匀浆和血液中AngⅡ水平。第二部分实验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立即分为3组:糖尿病不治疗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治疗8周后,分别用阿朴吗啡法筛选和海绵体内压测定方法评价勃起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血液和海绵体组织及DED组血液中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DED组阴茎组织中AngⅡ水平显著升高(P <0.001);各组大鼠阴茎组织AngⅡ受体分布随AngⅡ增高而降低。而使用缬沙坦治疗8周后,与不治疗组和螺内酯组对比,前者的勃起率和海绵体内压均有明显的增加。结论AngⅡ在DED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应用血管紧张素AngⅡ受体AT1拮抗剂可能会成为将来治疗DED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及MMP-9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TGF-β1、MMP-2、MMP-9及Ⅳ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糖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蒙诺组(0.833mg/kg)、糖肾方大剂量组(2.67g/kg)、糖肾方小剂量组(1.33g/kg),每组10只,利用单侧肾切除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20周。动态检测血糖和尿蛋白/肌酐水平;取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对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RT-PCR方法检测TGF-β1、MMP-2及MMP-9 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及Ⅳ型胶原表达。结果:大剂量糖肾方能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大鼠尿蛋白/肌酐(P〈0.05),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P〈0.01),减少TGF-β1mRNA与蛋白表达(P〈0.05),增加MMP-9mRNA表达(P〈0.05),减少Ⅳ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减轻实验大鼠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表达和提高MMP-9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车前草水提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路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中抽取12只作为对照组,其余建立DN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缬沙坦组,4. 8×10-3g/kg)及车前草水提物低(1. 17 g/kg)、中(2. 34 g/kg)、高(4. 68 g/kg)剂量组。给药后12周,观察大鼠病理变化及肾组织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有空泡出现且萎缩,肾小球体积变大,系膜基质显著增加;车前草干预后肾脏病变情况明显减轻。车前草各干预组大鼠血清SCr、BUN、24 h UTP含量及Cys C、TIMP-1、TGF-β1、ColⅣ水平随浓度升高而降低(P 0. 05)。模型组、车前草各干预组和缬沙坦组血清CysC、TIMP-1、TGF-β1及ColⅣ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 0. 05)。各组大鼠肾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着车前草水提物给药浓度的升高,肾组织p-p38 MAPK水平逐渐降低,PPAR-γ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车前草水提物能明显减轻DN大鼠的肾脏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p38 MAPK通路受到抑制及PPAR-γ通路被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