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肺叶切除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深呼吸锻炼、有效咳嗽、排痰训练。实验组在围手术期行常规呼吸训练时,加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1S呼气量(FEV1)和动脉血气分析,术后摄胸部X线。结果实验组用力肺活量(FVC)、1S呼气量(FEV1)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O.05),恢复较常规深呼吸锻炼的肺叶切除术患者快。结论在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联合常规呼吸训练,能更有效地减少低氧血症、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
项惠  靳翠玲  印洁  刘敏 《护理研究》2005,19(27):2473-2474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行深呼吸训练对改善肺功能,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32例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手术前后运用威鼎深呼吸训练器进行深呼吸训练.[结果]观察组手术前1 s呼气量(FEV1)和深吸气量(IC)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P<0.05),手术后肺功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术后4 d两组用力肺活量(FVC)、FEV1、IC和PaO2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咳痰时间明显缩短(P<0.0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病人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深呼吸训练器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术期呼吸功能指导对胸腔内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呼吸功能指导,比较两组术后的肺功能指标[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部并发症、拔管时间、术后开始步行50m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FEV1、FVC、FVE1%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术后开始步行50m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实施呼吸指导,能改善病人术后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6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采用目的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围术期功能锻炼,观察康复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第6天、第7天膝关节屈曲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病人的功能锻炼及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食管癌术后病人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实施食管癌手术病人,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术前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病人术前后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5天血气分析、第10天肺功能各项指标及术后住院期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PaO2)、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计划地对术前后食管癌病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可促进食管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叶春燕  龚兰娟  周林荣  陈建媚 《全科护理》2020,18(26):3525-3527
[目的]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在肺癌病人围术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肺叶切除手术的106例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呼吸锻炼,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呼吸锻炼基础上采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肺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气道分泌物清除效果和动脉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病人围术期应用主动呼吸技术进行气道管理,能有效促进病人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脊柱外科行颈椎前路手术的12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围术期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术前对其进行呼吸功能评定,术前3d对病人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麻醉清醒后每2h督促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少(P0.05)。[结论]有效的深呼吸及咳嗽训练能缩短脊柱外科老年病人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谢晓红 《全科护理》2013,(28):2604-2604
[目的]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活动受限的作用。[方法]将40例住院治疗的COPD病人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即缩唇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改善COPD稳定期病人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不同护理措施改善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心外科行手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呼吸肌、肺功能相关检查与评估,对照组仅行常规传统护理并指导有效咳嗽与深呼吸运动锻炼;观察组入院当天至手术前1d行沙袋加压腹式呼吸训炼及呼吸操锻炼,术后两组患者均行肺功能康复性指导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明显肺部并发症.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深吸气量、肺活量、最大通气量、血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积极术前评估肺功能并给予呼吸操、沙袋加压腹式呼吸训炼等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术后患者肺功能情况,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的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5年3月—2017年3月选取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自行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合理饮食、运动锻炼、用药治疗、情绪控制、使用氧疗、按计划复诊等方面依从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病人出院后急性发作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症状评分、活动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踪式综合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肺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李传珍  黄秀英  钟巧玲 《全科护理》2011,9(35):3263-3264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操对老年肺癌围术期及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肺癌能耐受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前后进行系统呼吸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后对比两组病人咳嗽排痰及肺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实验组咳嗽排痰及肺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呼吸操在老年肺癌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能提高病人锻炼的主动性、加强咳嗽排痰效果、促进肺膨胀、改善肺功能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治疗病人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效果,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用于心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呼吸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观察并比较治疗前、治疗第14天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术后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用力肺活量(FVC)、1 s呼气量(FEV1)和最大深呼气量(I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FVC)、1 s呼气量(FEV1)和最大深呼气量(IC)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1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围术期患者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少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玉珍  张红卫 《全科护理》2011,9(19):1743-1744
[目的]观察宫颈癌病人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宫颈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心率、呼吸及术后尿潴留、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心率、呼吸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和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手术病人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治疗性沟通对肿瘤介入手术病人围术期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87例住院肿瘤介入手术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治疗性沟通。两组在入院第1天及出院前1d进行Herth希望量表(HHI)及癌症应对方式问卷(CCMQ)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H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回避和压抑、屈服、幻想、发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以优化肿瘤介入手术病人围术期应对方式,提高希望水平,改善其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6.
沈铖姬  冯志仙   《护理与康复》2020,19(4):72-75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开胸手术后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胸外科开胸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呼吸功能锻炼健康指导,包括雾化吸入、拍背、体位引流、有效咳嗽、深呼吸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照思维导图指导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对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和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的应用可提高开胸手术后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癌围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及术后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临床常规进行指导,实验组制订有序的呼吸功能锻炼训练指导和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并由家属共同参与。术后对比两组病人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死亡、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两组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围术期健康教育可降低围术期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互助呼吸锻炼对老年肺癌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肺癌术后病人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互助呼吸锻炼方法。干预3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及生存质量、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呼吸操方法、吸-呼时间比和注意事项得分及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助呼吸锻炼可以提高老年肺癌病人呼吸功能锻炼知识、术后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在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7月行手术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术后肺功能恢复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个月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一秒量比预计值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结论呼吸训练器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长期透析病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前收治的2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4年6月后实施精细化护理措施的2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原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行全程的精细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长期透析病人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围术期采用精细化护理服务模式效果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