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某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钙制剂治疗,观察组予以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25-(OH)D_3、NBA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5%(39/42)较对照组73.81%(31/4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25-(OH)D_3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NBA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复方锌铁钙颗粒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可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血清NBA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3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400 IU/d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一次性大剂量维生素D3 20~30万U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生长速率标准差比值、25-(OH)D水平、临床体征改善时间、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0,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生长速率标准差比值、25-(OH)D水平分别为(2.47±0.21)mmol/L、(2.24±0.54)mmol/L、(314.34±31.21)IU/L、(2.16±0.35)、(27.19±2.50)n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2.22±0.18)mmol/L、(1.67±0.45)mmol/L、(414.66±31.21)IU/L、(1.76±0.32)、(19.21±3.26)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X线拍片显示正常时间、鸡胸消失时间、肋外翻消失时间分别为(6.34±1.46)、(5.21±0.24)、(4.78±1.78)个月,均短于对照组的(8.58±1.75)、(7.90±0.56)、(6.72±1.78)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发育落后比例10%、乳牙萌出延迟比例2%、身材矮小比例0,均低于对照组的28%、16%、14%,身长标准差比值(-0.85±0.23)高于对照组的(-1.15±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3 20~30万U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良好,可更快更好地改善病情,改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和血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研究肌注维生素D_3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诊治的74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维生素D_3组)37例和观察组(肌注维生素D_3组)3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相关血液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Ca~(2+)及25-(OH)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肌注维生素D_3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的疗效较好,在本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联合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5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8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D联合碳酸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联合维生素D口服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恢复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67.83%(175/258)、总有效率为93.80%(242/2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02%(111/258)、77.13%(199/258)(χ2=32.130、28.846,均P<0.01);观察组有92.64%(239/258)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恢复正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3%(191/258)(χ2=32.149,P<0.01)。结论小儿四维葡钙颗粒联合维生素D能够提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使用方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高武红  张丽红  蒋澜  谢凤 《中国药房》2014,(46):4366-4368
目的:观察维生素D滴剂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方法:137例早产儿按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1例,给予乳酸钙颗粒0.25 g、bid,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观察组8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滴剂400 U、bid。随访2年,比较两组早产儿给药前、后血清生化指标如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钙、磷、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的含量变化和骨密度及佝偻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在给药前,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相应治疗并随访2年后,观察组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及骨密度、佝偻病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滴剂能显著降低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对预防佝偻病和促进骨质形成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斌成  周琼 《北方药学》2016,13(3):73-7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5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早产儿A组27例与早产儿B组28例,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给予维生素D3治疗,早产儿A组患儿剂量为每日800IU,早产儿B组患儿剂量为每日400IU.对比两组早产儿治疗后的佝偻病发病率.结果:早产儿A组佝偻病的患病率低于早产儿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组骨质改善情况优于早产儿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产儿出生后应用日均800IU剂量维生素D3治疗,可以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对于预防佝偻病发病及改善骨质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滴剂囗服预防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葡萄糖酸钙片。观察组使用葡萄糖酸钙片联合维生素D3滴剂。结果观察组显效率85.72%高于对照组6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LP正常率88.57%优于对照组65.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3滴剂能有效治疗及预防佝偻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探讨维生素D补充对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 378例婴幼儿按月龄分为A组(0-6个月,142例)、B组(7-12个月,168例)和C组(13-36个月,68例).其中,部分婴幼儿近3个月口服不同剂量维生素D 250 IU/d(D组,46例)、300 IU/d(E组,82例)和500 IU/d(F组,171例),79例未补充维生素D(G组).采集婴幼儿指尖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计算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结果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为21.16%(80/378).B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A、C组[(72.0±23.2)nmol/L vs.(67.0±24.8)、(55.9±12.4)nmol/L](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低于A、C组(13.10% vs.21.83%、39.71%) (P<0.05).D、E、F组血清25-(OH)D水平均高于G组[(63.6±16.9)、(69.9±20.1)、(71.5±27.8)nmol/L vs.(57.2±11.9) nmol/L] (P<0.05),而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均低于G组[26.09%、21.95%、13.45% vs.34.18%](P<0.05);D、E组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于F组(P<0.05).结论 婴幼儿维生素D普遍缺乏,建议补充维生素D500 IU/d,0-6个月和13-36个月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情况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9.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维生素D3肌内注射组的有效率为100%,而维生素D3口服组、伊可新与鱼肝油丸组及英康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81.82%和8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P<0.01)。结论不同的药物对小儿佝偻病的治疗作用不同,以维生素D3肌内注射组的治疗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10.
许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75-76
早产儿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早产儿出生时血清25(OH)D3普遍较低,随着维生素D制剂的应用,3~6个月可逐渐接近正常,采取合理的补充方法是防治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维生素D3 和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把佝偻病患儿分为非药物治疗对照组 (Ⅰ )、维生素D3治疗组 (Ⅱ )和维生素D3 加葡萄糖酸钙治疗组 (Ⅲ )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钙 (Ca)、磷 (P)、镁 (Mg)、碱性磷酸酶 (TALP)。结果 :佝偻病患儿Ⅱ、Ⅲ组治疗后 ,血Ca、P、Mg有所提高 ,TALP明显降低 ,并以Ⅲ组为明显 ,Ⅰ、Ⅱ、Ⅲ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 :维生素D3 葡萄糖酸钙对佝偻病都有较好治疗作用 ,两药联合使用 ,效果更好。维生素D3 和葡萄糖酸钙在防治佝偻病方面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0~3岁婴幼儿全血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为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防疫科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3岁健康儿童546例,按年龄分为6组,用免疫定量分析仪检测全血25羟维生素D。结果 0~3岁婴幼儿全血25羟维生素D含量为(50.2±18.0)nmol/L,不同年龄组儿童全血25羟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岁儿童各年龄组全血25羟维生素D含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维生素D与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功能的调节效果。方法87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及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案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维生素D与免疫球蛋白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18%(41/44),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2.68±1.04)d、咳嗽缓解时间(6.83±1.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5.22±1.25)d、哮鸣音消失时间(4.84±1.03)d均短于对照组的(3.36±1.23)、(8.67±1.48)、(6.30±1.26)、(6.29±1.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M、IgA、25-(OH)D3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的IgG、IgM、IgA、25-(OH)D3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维生素D联合免疫球蛋白方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确切,治疗后免疫指标改善显著,临床有效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维生素D2注射液对80岁以上老年男性维生素D缺乏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48例年龄80岁以上男性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20μg·L-1]患者,给予维生素D2注射液(60万单位,肌内注射,每月1次)治疗,直至血清25(OH)D≥30μg·L-1后停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25(OH)D2、25(OH)D3,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和CD19+B细胞、血钙、血磷等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40例患者完成研究,25(OH)D达标用时(6.2±1.4)个月。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5(OH)D2升高(27.42±5.47)μg·L-1,25(OH)D3降低(5.25±3.38)μg·L-1,25(OH)D升...  相似文献   

15.
蔡珊 《黑龙江医药》2022,35(2):399-401
目的:探讨锌铁钙复合制剂治疗佝偻病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NBA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25-(OH)D3(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均为我院儿保门诊2019年2月—2020年7月就诊的120例婴幼儿佝偻病患儿,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维生素D+钙剂,研究组服用维生素D+锌铁钙复合制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后患儿的相关症状发生情况,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血Ca(钙)、血Zn(锌)、NBAP、25-(OH)D3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多汗、厌食、夜惊等发生率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Ca、Zn及25-(OH)D3水平高于治疗前,NBA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Ca、Zn及25-(OH)D3水平高于对照组,NB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佝偻病患儿服用锌铁钙复合...  相似文献   

16.
周建烈  杨宗麟 《上海医药》2011,32(10):472-474
近10多年来,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已能精确区分且定量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25(OH)D2)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由此发现维生素D3的营养能力优于维生素D2.本文介绍用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理由及定量测定25(OH)D2和25(OH)D3方法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放如 《海峡药学》2000,12(3):89-90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全身性疾病,属于我国儿童保健"小儿四病防治"中的病种之一,临床常用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制剂治疗.为了选择一种较为简便、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6~1999年对164年4个月~2岁的活动期佝偻病患儿进行了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口服与肌肉注射维生素D制剂)的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D制剂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二元 《中南药学》2003,1(2):98-102
维生素D是一类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类固醇类化合物。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提出了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vitamin D endocrine system)的概念。在这个系统中,肾脏是生成活性维生素D-1α,25-(OH)2D3的内分泌组织。肝脏将维生素D原转化为25-(OH)D3,再在肾脏转化为1α,25-(OH)2D3和24R,25-(OH)2D3以及34种其他维生素D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生素D(VitD)缺乏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VitD缺乏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同时实验组给予补充VitD治疗,疗程1个月。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25-(OH)D3及IgA水平,1个月后复查25-(OH)D3及IgA水平。记录两组各项指标(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天数较非对照组明显缩短(t=2.03、2.49、3.23,P均0.05)。治疗前两组血清25-(OH)D3及IgA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8.28、9.57,P均0.01);治疗后实验组25-(OH)D3及IgA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t=8.28、9.57,P均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及IgA水平低下,补充VitD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示VitD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进而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维生素D的状况,为临床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9-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90例新生儿,包括早产儿60例,足月儿30例,其中早产儿按胎龄分为早产儿1组30例(28周≤胎龄≤32周)及早产儿2组30例(32周<胎龄<37周。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生儿生后7 d内血清25(OH)D3、PTH、钙、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早产儿组血清25(OH)D3浓度为(25.74±8.42)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61.28±15.02)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25(OH)D3为(18.53±4.34)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32.95±4.24)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PTH浓度为(112.80±25.23)pg/m L,高于足月儿组的(50.67±21.42)pg/m L(P<0.05);早产儿1组血清PTH浓度为(180.27±72.97)pg/m L,高于早产儿2组的(144.17±42.11)pg/m L(P<0.05)。新生儿血清25(OH)D3水平与PTH呈负相关。早产儿组血清钙浓度为(2.03±0.23)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4.58±9.1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钙为(1.92±0.21)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15±0.21)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62.22±61.81)nmol/L,高于足月儿组的(132.90±46.47)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浓度为(125.35±26.13)nmol/L,高于早产儿2组(100.26±16.96)nmol/L(P<0.05)。早产儿组血清磷浓度为(2.02±0.25)nmol/L,低于足月儿组的(2.10±0.40)nmol/L(P>0.05);早产儿1组血清磷浓度为(2.00±0.25)nmol/L,低于早产儿2组的(2.04±0.26)nmol/L(P>0.05)。结论:我院新生儿维生素D存在不足及缺乏现象,早产儿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